APP下载

立足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建设现代技能人才实训基地

2021-05-28许本胜林远艳徐成福邹爱成

科教导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实训教学综合能力

许本胜 林远艳 徐成福 邹爱成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产教融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以及实训课程体系的重构三个方面探讨了从现代技能人才出发,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实训基地建设方法。实践表明新建设的实训基地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实现了现代技能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综合能力 实训基地 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3.007

Based on Comprehensive Vocational Ability Training,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killed Personnel Training Base

XU Bensheng, LIN Yuanyan, XU Chengfu, ZOU Aicheng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Guilin University of Aerospace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4)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base, and discusse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raining base aiming at cultiva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vocational ability and modern skilled personnel from three aspects: the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the training and introduction of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new training base greatly promotes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students, the training of modern skilled personnel has been realized.

Keywords comprehensive ability; training base; practical teaching

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以往侧重理论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顺应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这一形势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对机械类学生而言,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对机械类学生的培养还存在着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等缺陷。[2]

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要求学校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现代技能人才,这些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协调管理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相应地,机械类实训应该以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开展建设,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不仅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能在实训过程中实现各类能力的培养。实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认识,还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创新活动,在机械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4]当前对实训教学内容和模式有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但有关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仍然不足。[5、6]作为开展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依托和平台,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的现代技能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如何更好地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挥其作用,是当前各高校亟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出发,在分析目前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对以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现代技能人才为目标进行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进行研究和探讨。

1 综合职业能力视角下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

以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开展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求实训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贴合,紧跟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并加强对口企业与相关专业的联系,加大校企协同教学的力度;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整合原有课程体系,形成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制定实训课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贯穿整个本科四年的人才培养方案。

2 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广泛开展了机械类实训基地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2.1 实训方式比较单一、内容与企业脱节

目前,各大高校的实训基地主要为校办实习工厂、校企实训基地等,然而,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并不深入,流于形式,导致校、企之间的合作难以持续,企业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难以在实训教学中得到培养,学生毕业后难以满足企业的能力需求,造成企业出现用工荒,大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局面。

2.2 “双师型”教师不足

实训基地的教师主要开展实训教学工作,这类教师不仅需要能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更需要有非常丰富的机械加工经验以指导学生实训。然而,现有的实训基地常常呈现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是刚从学校走向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他们一般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然而却缺乏实践操作经验,指导学生实训难以发挥教师的威信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来自企业的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来指导学生实习实训,但是学历偏低,理论知识会稍显不足,使得实训教师人才结构不太合理。

2.3 实训课程体系开发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现有的实训基地虽然在基础设施与装备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机制等开始逐渐向现代企业看齐,但更多的是对企业生产过程、管理过程的简单模仿,课程体系和基地管理制度、水平无法满足应用型本科的长期发展需求,常常出现新建实训基地在短时间内功能弱化的情况,缺少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

3 立足综合职业能力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更好的建设好实训基地,培养现代技能人才,在考虑如何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能力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将企业需求与实训基地对接,并落实到具体的实训课程教学上。针对目前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下从加强产教融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优化教师结构,重构实训课程体系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3.1 加强产教融合

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在教学方法论上的优势进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建立实现企业与学校双赢的现代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第一:改造升级现有的实训基地。学校根据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进行企业调研,了解相关企业的职业能力需求,并升级实训基地设备等教学条件,仿照真实工作场景构建实训环境,以企业工作规范建立相应的教学规范、将企业的典型案例引入实训基地,培养企业所需的针对性人才。第二:创建校企联合实训基地。学校选择好的企业进行长期合作,由企业赞助相关实训设施或经费等来构建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之间开启项目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企业产品的研发、制造过程中,既能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等锻炼机会,让学生尽早适应企业环境,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也能为企业减少人力成本并提供技术支持,实现校企之间互惠互利。第三:利用現有的校企合作政策,申报校企合作项目和校企合作科研平台。一方面使学校更好的服务地方企业,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总体技术实力。

3.2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

机械类实训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机械加工能力和水准,目的是让学生从心底认可实训教师,从而使实训教学课堂有效开展并达到应有的效果。针对目前教师短板的问题,最快、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引进“双师型”人才,引进既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又有操作经验的教师;同时,针对现有的实训教师,采取相应的培训措施,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操能力,以及获得最先进的加工经验;最后,充分利用相关合作企业资源,邀请企业技术人员不定期的进校指导实训课程,一方面对学生实训课程进行有效指导,并反馈往届毕业生在企业的情况,另一方面,针对现有的实训教学工作的优缺点进行交流,有利于学校积极跟进时代的脚步,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3 实训课程体系的重构

机械类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培养应以学生为中心、现代技能人才为目标、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来构建相应的实训课程体系和实训课程。根据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将实训课程进行模块化,具体可划分为认识基础实训模块、专业技能实训模块和综合训练模块,并在相应模块下开设相应的系列支撑课程,从而将各类实训课程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由此,划分的实训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在课程教学中,以项目为主线,提炼工程问题,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设计方案;再运用各类软件评估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环保性;最后通过机加工设备完成产品的加工、装配。以此通过项目的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4 我校制造类实训基地建设成效

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近年来我校一直立足于机械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现代技能人才来开展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师资培养上,一方面,推荐优秀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近距离体验现代化生产过程,了解目前企业的职业需求与发展方向以便于指导教学方向。另一方面,加强年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年轻教师大多刚从学校毕业,理论基础知识扎实但实践能力欠缺,因此利用年轻教师空余时间在校企实训基地进修,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能力。在实训课程上,以能力为导向,项目为主线,将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将实训课程贯穿整个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础训练-专业模块训练-专业综合训练”三层递推式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现有的实训基地,不断联系开拓相关合作企业,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的实训基地31个,并通过3+1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提前进入企业实习锻炼。通过近些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目前实训基地建设在服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统计,近五年学生初次平均就业率超过92%,25%的学生在合作企业就业,超过每年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广西高校平均就业率,为各大制造类企业提供了大量现代技能人才。

5 结语

实训基地是各高校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来满足时代所需的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本文从产教融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以及实训课程体系的重构三个方面探讨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实训基地实训的开展,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制造类企业培养高素质现代技能人才以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需求。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基于综合职业能力视角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训基地的探索与研究”(2018JGA301)

参考文献

[1] 孙兆丹.机械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都市家教月刊,2013(6):4-4.

[2] 陈舒.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探索[J].职业,2017(03):49.

[3] 邓韦.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专业实训教学困境剖析与对策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8,No.635(15): 38-39.

[4] 张小冰,刘杰.产教结合的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000(006):160-162.

[5] 郭力.机械加工专业实训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J].产业与科学论坛,2020,19(15):193-194.

[6] 黄发爽.基于校企合作“双主体共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33(8):39-40.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实训教学综合能力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会计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高职商品学课程实训教学探讨
分析任务式教学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