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创课堂”背景下语文学习新样态的构建

2021-05-27周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周华

摘要:“研创课堂”是学校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中提出的教学理念,也是学校教学改革的目标,旨在引导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创造性表达、创意性展示。落实到学科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学习教学内容的重构、学习方法的变革。可以利用“综合性学习”版块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通过语文学科内部知识体系的综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语文学科与生活资源的融合等方式开发综合性学习主题,并且通过“微专题”“微项目”“微课程”等不同的课程样态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从而丰富语文学习资源,拓宽语文学习途径,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研创课堂;综合性学习;学习主题;课程形态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4A-0052-05

“研创课堂”是常州市邹区实验小学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中提出的教学理念,也是学校教学改革的目标,旨在引导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创造性表达、创意性展示。“研创课堂”倡导“学为中心”,关注实践体验,注重活动探究,重视思维发生。在“研创课堂”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各学科开展了实践研究。语文学科以“综合性学习”版块为突破点,立足统编本教材,紧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从内容开发到课程实施,对“研创课堂”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更宽广的视野,更灵动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不仅在教材中,还在生活和实践中学习语文。统编本教材分别在三、四、五、六年级的下册中安排了四个综合性学习主题单元——三下第三单元“中华传统节日”、四下第三單元“轻扣诗歌的大门”、五下第三单元“遨游汉字王国”、六下第六单元“难忘小学生活”。比较原有的各版本教材,统编本教材改变了综合性学习在一线教学中被边缘化的现状,从内容设计到过程指导更加规范有序,这样的编排体系再次明确了综合性学习的不可或缺性,它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明确了综合性学习对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性,我们也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六年的学习仅用四个单元开展综合性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是一个综合性学科,语文学习的本身就是综合性学习,整合了听说读写、课内课外,识字写字、阅读和习作。在当前的学习背景下,教师必须转变“唯教材教语文”的观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构建富有创新力的语文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为一线教师创生个人微课程、语文班本课程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我们可以立足统编教材,挖掘低中高不同学段中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相结合,开发不同的学习主题,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综合融通,开发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主题

语文课程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哪怕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我们也能够找到听说读写几大要素综合的身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学习就是综合性的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版和2011版都单独设置了综合性学习版块,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它们都是语文课程结构的构成要素和学习环节,因此语文课程的学习,既可以是在单项分析性学习基础上的综合性学习,也可以是在组合式综合性学习观照下的分析性学习[1]。

作为独立的课程版块,语文综合性学习旨在为学生提供专门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机会。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内容和主题是灵魂,主题的选择和内容的确定是否适切,直接影响学习的过程和效果。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可以结合统编教材内容,从教材中捕捉学生的兴趣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能力、生活经验来确定主题。

(一)综合学科内部知识,确定学习主题

任何一个综合性学习内容,都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都会涉及阅读理解、口语交际、习作表达的内容。对于教材内的每个内容,我们都可以从语文自身知识体系这一纵向联系中找到综合性学习的主题[2]4。

统编本教材的中年级两个综合性学习内容都是与本单元阅读课文密切相关的。三下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内容为“中华传统节日”,单元阅读中就安排了《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首古诗的学习,并要求课后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习俗。四下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内容为 “轻扣诗歌的大门”,课内阅读就提供了冰心、艾青及叶赛宁的诗歌给学生学习,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的方式,在课后收集喜欢的现代诗制作诗歌集。统编教材将综合性学习内容与课内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相结合的编排思路,给教师自主创生综合性学习内容提供了范例。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怎么表演课本剧”,所在单元分别安排了四大名著中的四个故事《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石》《红楼春趣》,引导学生学习古典名著,激发阅读兴趣。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与课内阅读可以整合,引导学生从感兴趣的文本入手,通过课内阅读,感知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补充原苏教版教材中的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引导学生尝试将课文改写成简单的剧本;以每学年学校春季艺术节为契机,请孩子们进行课本剧表演。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学生们的语文活动自始至终贯穿其中,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从书面创编再到课本剧表演,无形中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进行了统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

(二)整合其他学科内容,确定学习主题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课程,这种综合性表现为语文教材内容包含社会、历史、艺术、科学等多学科内容。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学科壁垒,与音乐、美术、科学、社会等学科融合,让学生汲取多方面的营养,综合地学语文、用语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此,在确定综合性学习主题时,要根据语文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手段,有效地沟通各学科,在学科整合中确定主题[2]4。

在执教统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时,学生对文中描写的梧桐树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了“走进秋天”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学生来到校园里、田野里,采集他们喜欢的树叶,邀请美术老师和科学老师走进语文课堂,或做叶贴画,或做树叶书签,然后创作一首小诗、创编一个有趣的童话,让秋天留在他们的记忆中。

(三)融合学生生活资源,确定学习主题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与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开发综合性学习主题时,我们可以立足于教材,找到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勾连的点,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2]5。

统编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7”的内容为“给远方的亲友或者其他人写一封信”,学校老师结合班级结对外省学校的实际情况,带领孩子们开展了“欢迎你到常州来”的实践活动,从结对学校同年级组中确定结对班级,向结对班的同学介绍现在生活的城市——常州,介绍常州的地理位置、风景名胜,特色美食、风土人情。学生们体验了真实的写信、寄信的过程,有了生活中真实的任务驱动,写作的热情空前高涨,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第一次尝试了纸笔书信,真正感受了语言文字作为交流工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多元实施,构建综合性学习的课程样态

根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定义,综合性学习与语文其他板块内容、其他学科和学生生活之间都存在紧密的联系,是较为丰富的综合性言语实践活动。笔者根据综合对象的不同、内容的不同和学习方式的不同,构建了三类综合性学习的课程样态。

(一)“微专题”型综合性学习

“微专题”型综合性学习,指向语文课程内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综合运用,教学形式一般仍为课堂常态学习。教师选择一个形象或一个主题,引入多种不同的文学表达样式或不同的文本,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对比、识记、积累、想象、表达,多方位、多角度感知语文内容,拓展语文认知的宽度,提高认知的高度。

“微专题”型学习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从教学目标上看,“微专题”型综合性学习以阅读和口语交际为中心,通过专题内容的学习,全面认识一类或一个形象,综合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从教学内容上来看,主要为对某一个形象或某一类事物进行多角度、铺陈式地感知,在学习中积累语文知识,获得语文能力。“微专题”型综合性学习以研究性学习为中心,实施范式如图1。

例如低年级教师开发了多个“生活识字”的案例,有“十二生肖学成语”“水果总动员”“漫游动物王国”等,学生围绕一个专题进行词语的积累;“猴年说猴”则通过拓展与猴相关的成语、谚语、寓言、神话等,丰富对这一形象的认知;中高年级教师结合课外阅读开发的“我眼中的猪八戒”“我最喜欢的水浒人物”等案例,通过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对某个人物形象进行立体地感知和多元地评价,发展思维能力。

在中高年级的“微专题”型综合性学习中,学习内容往往以“群文阅读”的方式展开。由教材中的某一篇课文为线索,课内一篇带课外多篇,尽量选用多种类型的文本,包括丰富学生文学体验的文学类文本、为获取和使用信息的实用性文本,结构化地来进行一组文本的学习。五年级的老师基于教材中的课文《刷子李》,开发了群文阅读主题“俗世奇人”,课内一篇带课外多篇到拓展阅读整本书,通过对比阅读发现一类文章的写作密码,最后到仿写“班级奇人”,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學生的写作能力。

(二)“微项目”型综合性学习

“微项目”型综合性学习是沟通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的学习活动,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开展语文学习,是一种相对长程的学习活动,教学范式一般为:任务驱动—制定方案—语文实践—汇报展示。“微项目”型综合性学习更加关注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勾连,提倡通过真实的任务驱动,引导学生组织并参加简单的校园活动或社会活动,通过多样的学习方式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并展示活动结果,包括:搜集资料、调查采访、撰写研究报告,专题演讲、制作小报、汇报表演等。在相对丰富的、真实的活动场景中锻炼学生搜集信息、小组合作、口语交际、多样表达的能力。“微项目”型综合性学习是带有深度学习特征的语文活动,倡导通过优质的问题驱动学习、设计有意义的活动展开学习、强调深度的参与贯穿学习、注重多元的表达展示学习,其实施范式如图2。低中年级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此类语文实践活动,高年级则可以尝试由学生自行策划并全程组织,在真实的任务驱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习作单元,学生在学习了精读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和读写例文《颐和园》《七月的天山》后,初步了解了按照方位顺序介绍某处场景的方法。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种表达方法,我们可以设计真实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笔者与当地幼儿园联系,设计了“我当小导游——带你逛校园”幼小衔接项目活动。项目伊始,教师布置真实的任务:“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即将毕业并成为小学生,为了尽快熟悉小学生活,即将参观我们学校,由本班学生做导游带领小朋友认识我们的校园。”学生在真实的任务驱动下,开始策划活动方案:与幼儿园沟通,了解“客户”需求(班级分工),成立不同导游小组(小组合作),确定参观地点及线路(根据要求),撰写导游词(模拟演练),改进路线设计及解说内容(实际操练),带小朋友参观学校。在具体方案的指导下,学生开展了结构化的、指向问题解决的言语实践活动,直至最后在真实的场景中完成任务。

(三)“微课程”型综合性学习

“微课程”型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更为系统的学习形态,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基于教材内容或特色资源开发的一系列语文学习课程群。“微课程”型综合性学习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校本课程和班本课程的重要载体,其实施范式如图3。

例如笔者所在的乡镇是远近闻名的“灯具之乡”,灯具文化是我校的一门特色课程,语文教研组整合本地资源进行了特色习作课程的开发。在低、中、高年段分别有不同的课程实施内容。一年一度的灯具节为学生的习作创设了丰富的空间:“我灯我秀”让学生自己制作创意灯具,并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未来之灯”让学生画出想象中的未来灯具,并清楚、形象地介绍这些灯的神奇功能;“灯镇一游”让学生化身小导游,用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带“游客”游览邹区灯具城;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己家里开了灯具店,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我来做老板”的活动……习作特色课程群的开发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将生活与写作勾连,和语文学习勾连,通过多样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表达内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能力。

目前,我校正在开发的“儿童剧场”校本课程也属于“微课程”型语文综合性学习:根据教材内容和校本实际,创编校园剧、生活剧;根据教材内容,演绎课本剧、经典剧。戏剧表演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当然,“微课程”型语文综合性学习也可以是极具个性的班本课程,比如教师开发的“节气课程”,通过序列化的课程实施,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倡导在更加开放的资源中学习语文,将语文学习的外延无限扩大,老师们可以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找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创造性地开发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既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也凸显了学校“研创课堂”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朱洁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定位与教学设计[J].全球教育展望,2014(7):122.

[2]赵水英,王林发.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方案40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赵赟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索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
“大语文”观下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预设与生成
“六结合”策略对初语综合性学习目标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