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生涯教育一体化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2021-05-27贾薇薇

科教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一体化模式生涯教育构建

贾薇薇

摘 要 生涯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教育内容,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文章对当前高校的生涯教育状况进行了反思,阐述了高校大学生生涯教育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全方位一体化的高校生涯教育体系,从而激发学生生涯发展的自主性,促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 生涯教育 一体化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2.072

Construction and Consider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Mode

of Career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JIA Weiwei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llege, Nanj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Industry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46)

Abstract Caree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and lifelong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helps students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This paper reflect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aree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pounds the mode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education, and on this basis, constructs an all-round and integrated career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stimulate students' autonomy in career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students to plan their own future development rationally.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reer education; integration mode; construction

著名的生涯發展学者舒伯提出: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生涯”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生涯发展不仅是一个人的生命成长过程,也是个体自我规划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生涯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教育内容,它应该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高校生涯教育要围绕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背景,以学生的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关注点,构建全方位一体化的生涯教育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促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自觉地提高生涯管理能力。

1 对高校生涯教育现状的反思

自从2007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体系的通知》,明确提出将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后,高校生涯教育开始发展起来。很多高校都是以课程为媒介最早推动学校生涯教育发展的,此后高校生涯教育在不同的学校得到不同程度的推广和开展,近几年,尤其是新高考进一步推动了高校生涯教育的发展和改变。但是,现在很多高校对生涯教育仍然缺乏科学性、必要性的认识,生涯教育在高校没有明确的学科身份和工作定位,被简单地等同于职业规划。因此,我们还必须要审视当下生涯教育的种种问题。

1.1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实效性

高校生涯教育本质上属于体验密集型的教育形式,是与个人的经验具有很大关系的,生涯教育的理论教学应始终贯穿于应用和实践训练中。而目前,很多高校生涯教育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生涯教育停留在课程单一途径的传统讲授上,缺少模拟实验、心理测评、职业体验、生涯咨询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脱节,存在教育表层化的问题,无法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根据自己的特质设计生涯规划。

1.2师资队伍匮乏,缺乏专业性

高校生涯教育有着严谨的方法和专业的手段要求,这就需要具有深厚专业理论和科学测评手段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而目前,高校生涯教师以兼职为主,且多由专业背景不一的辅导员或行政人员担任,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操作技巧,并且要忙于应付大量的日常事务性工作,难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生涯教育与研究工作,也就无法给予学生专业化的生涯规划指导。

1.3时间单点化,缺乏系统性

生涯教育是一个全程的、动态的、系统的过程,高校生涯教育应该贯穿学生的大学全过程。而目前,很多高校仅在大一开设生涯规划课,大三开设就业指导课,且没有进行很好的对接,采用单点的工作方式,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连贯性,流于形式。甚至有的高校生涯教育仍然停留在就业教育指导层面,把生涯教育等同于学生就业前的求职技巧培训,生涯教育没有体现渐进性、全程化的要求。

1.4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缺乏针对性

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生涯意识被进一步激发,生涯角色逐渐增加,个体发展主题也变得更加多元,这就要求高校生涯教育更加精准、更加个性、更加有针对性。而目前,高校的生涯教育方式大多以集体授课或团体活动为主,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缺乏针对学生特点的一对一咨询辅导和个性化的生涯教育指导,学生仍然难以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生涯规划。

2 高校生涯教育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传统的生涯教育开展形式已经很难得到满意的教育效果,如何突破现有的发展障碍,实现生涯教育新的动能增长,需要我们有新的变化和改变。高校生涯教育要努力找到生涯教育的归宿,要在当下教育场景下找到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我们需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涯教育耦合性的研究,需要做好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和多样性需求的研究,需要构建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综合的生涯教育模型。一体化模型的最大特点就是体系化和系统化,生涯教育从来都不是单点突破,它需要课程、咨询、活动等多种途径,需要集合学校、家庭、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力量,只有进行多点强化,才能真正贯通大学生涯教育全过程,才能让学生最大程度实现自己职业规划和事业愿景的统一,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努力探索高校生涯教育一体化模式,其核心就是強化内容体系、保障体系和协同体系的建设,努力实现生涯教育的全程化、系统化、贯穿式和体验式的目标,最终实现打造大学生综合性成长平台的目标,实现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从而不断提高生涯指导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实效性。

2.1整合育人要素,构建系统化的生涯教育内容体系

高校生涯教育要形成以课程教学为主途径,职业测评、咨询辅导、实践活动和科学研究五个要素相互配合的内容体系,教育内容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对学生开展全程化的分段分类指导。分段教育重点解决普遍性的发展问题,重视规模指导;分类指导将学生按照问题类型、分流方向、学科门类和特殊群体进行教育,重点解决个性问题,重视精准指导。

2.2整合实施路径,构建全员化的生涯教育支持保障体系

高校的重视和资源供给是生涯教育的力量支援,高校内部要形成机构设置、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和条件保障四个模块相互配合的生涯支持系统,要设立专门的生涯发展中心或教育 指导中心、完善高校生涯教育制度、配备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加大投入生涯教育经费。各个要素要有效配合,相互支持,强化实施,才能确保生涯教育体系高效运转。

2.3整合教育链条,构建长效性的生涯教育协同育人体系

生涯教育的改革和创新离不开社会的支持,高校要积极拓展校外的各种关系助力学校的育人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政府、社会、家庭、企业和校友等的育人合力,建立生涯育人共同体,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增进相互支持和协同发挥,为学生的生涯发展提供平台和资助。

3 推动高校生涯教育一体化模式的实践

3.1 系统化的生涯教育内容体系建设

这是一体化体系中最主要的部分,生涯教育不应该单点,应该全面系统,既要解决普遍性问题,又要解决个性化问题。内容体系主要从课程-测评-咨询-实践-研究五个方面进行建设。

3.1.1建设多元化的课程结构

课程是主渠道,是一体化模式的重点,课程建设对于整个生涯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实现师资的专业化都非常关键。一方面要建立生涯教育课程群,分年级、分重点、有计划地进行课程内容的全程化设计。一年级为适应期,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规划大学生活,培养生涯规划意识;二年级为发展期,要引导学生制定生涯规划,强化职业素质培养;三年级为定向期,要培养大学生的求职技能,明确职业目标定位;四年级为实施期,要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做好学生工作角色适应性教育,提高求职成功率。另一方面要以课程教育为平台,把入学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毕业教育、各种系列讲座、若干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与生涯教育课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全方位、全过程、分阶段地进行大学四年的生涯指导教育。同时,还要不断进行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在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课堂活动、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生涯课程的体验性和互动性。

3.1.2建立信息化的职业测评体系

职业测评有预测、诊断和评估功能,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等,并提供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高校应该充分认识职业测评在生涯教育中的作用,引进合适的、科学的职业测评体系,让学生通过测评了解自己、定位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为生涯规划提供较为科学、客观的参考。

3.1.3开展个性化生涯咨询服务

为满足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的需要,高校应开展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辅导服务,由专业人员对学生在线上测评中存在的困惑进行面对面的个体咨询,帮助学生进行自我了解、职业定位和生涯规划。高校还可以开发建设生涯咨询综合管理线上平台,进行生涯咨询线上的全流程运营,实现生涯咨询指导流程的科学化、制度化。

3.1.4形成品牌化的实践活动

高校要依据专业特色和学生普遍规律,进行品牌的打造,形成系列生涯活动。如邀请知名校友分享职场经验、发挥校内优秀学生榜样示范作用、建设生涯发展学生社团、开设学生生涯团辅工作坊、举办职业生涯规划书大赛、简历和模拟招聘大赛、创业大赛等,通过这些体验活动打通社会、学校、学生的链接,实现有效的社会指导、专家督导和朋辈辅导,帮助学生加深对自我和职业的了解,提高就业竞争力。

3.1.5开展理论化的科学研究

高校生涯教育要采取实践与研究并重的思路,要不断学习和研究生涯教育理论,针对生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呈现出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组织教师开展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科研立项工作,用理论指导实践,实现理论和应用的相互融合,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生涯教育水平。

3.2 全员化的生涯教育支持保障体系建设

这是高校内部生涯教育能够有效达成的关键,是确保生涯教育内容能够有效执行的基础。支持保障体系主要从机构设置、制度政策、队伍建设和条件资源四个方面进行加强和改善。

3.2.1成立专门的生涯教育指导机构

高校要成立专门的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中心,以整合各方力量,体系化地开展生涯教育工作。要加强专业化建设,成立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工作室,进一步整合师资队伍,开展研究实践。高校要设立生涯辅导员,明确工作载体和工作内容,让生涯教育内容更好地下沉到学生。只有实现生涯工作组织健全、渠道下沉和内容落地,才能有效地上下协同,顺利地开展生涯教育工作。

3.2.2建立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生涯教育需要建立一支以专职为骨干,专兼结合、高素质、职业化的生涯教师队伍,高校可以采用内训、研修、考察、专家报告、工作坊和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围绕教学、咨询和团辅建设三个成长方向,坚持学习反思和提升的成长路线,建立完善的生涯队伍成长体系,形成生涯课程师资、生涯辅导员、工作室成员、中心师资、生涯咨询师、校内外生涯导师等相互支撑、共同提升的队伍结构,不断促进生涯工作队伍建设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3.2.3完善生涯教育管理制度

完备的政策制度是我们开展生涯教育工作的依据和保障,高校要制定生涯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计划、工作内容、课程目标、课程评价体系、组织机构建设和条件保障等规章制度,让生涯工作有规可依,保障生涯教育的开展和落实,实现生涯教育工作的品牌化、规范化和体系化。

3.2.4加大生涯教育条件的投入

高校生涯教育的发展需要充足的经费提供坚实的经济保障,生涯教育的落实离不开生涯教育专用场地和完善的硬件设施。高校要加大对生涯教育的经费投入,要重视生涯教育的经费预算,要积极通过社会力量获得资金、设备、场地等的支持和资助。高校要专门建设用于个体生涯咨询、团体生涯辅导、沙龙、工作坊的学生成长空间和个体生涯咨询室,要建设生涯教育一体化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

3.3 长效性的生涯教育协同育人体系建设

全程化的生涯教育可以前置到高中,也可以延伸到社会,因此应该整合教育链条,建设由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和高中共同支持的生涯协同育人机制,建立生涯育人共同体,形成育人合力。(1)开展高中生涯师资培训,进行新高考的宣讲,开放实验室,请高中生来高校进行专业体验;(2)建立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基地,通过情景模拟训练,让学生进行未来职业的体验和预演;(3)加强与企业合作,开展人才订单式培养,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体验工作实境,进行职业定位;(4)邀请成功校友担任学生生涯发展导师,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探索,深化学生的生涯认知。建立生涯育人共同体,建立长效的社会实践平台,既为高校生涯教育工作争取了资源,也为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生提供了目标指向,从而促进了生涯教育目标的达成。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0JA0606)

参考文献

[1] 曹世奎,周立.“三层四阶五维”一体全程化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以长春中医药大学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为例[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12).

[2] 李静,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评估),2016(1).

[3] 张翠,陈遇春.高等院校职业生涯教育模式探讨[J].成人教育,2013(7).

[4] 刘华利.构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探索[J].社会科学家,2009(5).

[5] 李洁,张成凤.新时代高校生涯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20(7).

[6] 胡晓玲.中美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基于学生发展理论视角[J].江苏高教,2016(3).

猜你喜欢

一体化模式生涯教育构建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供电企业调控运行岗位培训研究
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机械类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生涯中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