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个数学教学的“有心人”

2021-05-26郝言柱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有心人和谐创新

郝言柱

摘要:平时与同事在谈话和交流中,经常听到同事在说,学生学习数学太被动,学习没有一点积极性,上课不好好听课,有些题目反复讲反复做,还是不能灵活运用等等这样的话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局面呢?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要勇于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去研究教法和学生的特点,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能够主动研究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欣然接受数学,并能全身心投入数学学习中。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入良性循环。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想做去一个“有心人”。

关键词:创新;小组展示;和谐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22-0092

一、教师要有“创新之心”

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个人探究、师生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让学生一直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学生营造充满趣味、充满挑战、充满创新的学习氛围。

一般来说,学生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屡屡得胜,学生对学习就会越来越有信心;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现在的学习越来越失去信心。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能够接受,并且能主动探求知识,最终享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功,便会喜欢数学。这样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该提供一些合适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笔者在上勾股定理时收集素材,在课堂中、课外讲一些关于勾股定理的名人故事、勾股定理的证明的解决办法等,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收集关于此方面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相互合作、相互分工,并给学生提供平台来展示自己的所获所感,进一步引导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引导有鼓励,让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质疑,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创新意识的培养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

二、教师要有”计策之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课堂上要提供轻松的课堂气氛,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学生对你教学的方式、手段感兴趣,他才会跟着你一起学习。在以往的教学中,总是遵循“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数学教学方式,学生被迫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学习,造成学习效率低。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根据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常用小组合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调动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让学生轻松学习数学。如: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不能利用学生的知识系统来解决问题,笔者尝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总结的方式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学习巩固,让他们自己来总结性质,并进行合理的说理或证明,小组达成共识后,进行上台展示,每个小组把本组内的总结利用投影仪投影到黑板上,然后再利用集体的智慧来进行提炼、归纳,得出每个图形的具体的性质和判定,并给出证明。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被最大幅度调动起来,学习的效果比较明显,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合作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教师要有“和谐之心”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要体现和谐。教育事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育要以“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为宗旨,寻求构建平等、民主、和谐、有人性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前不合理的师生关系,营造平等互助、自主的课堂气氛,改变教师以往的教育方式方法。数学课堂只有营造这种平等互助、自主的课堂氛围,抛弃单调乏味的教,才能改变学生对数学的“漠不关心”,才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变教法。笔者在“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教学时,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先让学生观察笔者带来的几幅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把这些图片进行分类,然后进一步让学生说出分类的理由,鼓励每个学生进行总结,这样学生从图片中得到直观的印象,进而可以总结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再让学生归纳它们的性质,这样通过学生观察总结出来的结论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笔者在这节课的作用就是对于学生在归纳总结中的不足之处进行适当的纠正和补充。一节课下来,师生合作学习,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也轻松,教学效果很好。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数学教师要不断地研究教法,成为学生的合作对象,领会课堂的实质,做数學教学的“有心人”。教师还要多思考,多探索,多创新,运用一些小手段、小方法,努力上好每一堂课,讲好每一道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做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

参考文献:

[1]李士锜,黄兴丰.数学案例教学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2]李祎.数学教学方法论.福建教育出版社

[3] [美]肯尼斯·莫尔著,刘静译.课堂教学技巧,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课程标准解[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237400)

猜你喜欢

有心人和谐创新
做个有心人
在田野调查中做“有心人”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用树叶说故事
安全生产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