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联想”,发展学生语文思维力

2021-05-25陆智华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思维力联想图画

陆智华

思维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语文思维力的激活,特别是借助于“联想”启发,促进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有效融合,增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联想有助于记忆”。语文学科,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很细碎。如拼音知识、字词读写、句子积累等等。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单纯机械记忆难免是吃力的、低效的。教师要善用“联想”,通过联想思维训练,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促进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借用图画教学,发挥学生联想

低段语文课堂上,图画教学主要有插图、挂图、多媒体课件以及简笔画、剪贴画等。小学生学拼音、识生字时,通过图画式联想,将语言知识转换为可以联想的图式,促进学生深刻记忆。根据阅读心理学,在阅读过程中,将所读的文字与对应的图画结合起来,发挥学生联想,提升学生想象力。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时,对“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的理解,学生读不懂,想不透。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图画教学法,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脚有何特点,当这些脚在雪地里走路时,会留下什么样的印迹。由此,再对照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结构,与这些动物的脚建立对应关系。如此,阅读文字,融入图画,促进学生从形象化联想思维中化解阅读难点。

同样,《四季》诗文字浅显易懂,亲切自然。在写作手法上,以拟人、排比方式,与四幅插图相对应。学生一边读,一边观察插图,通过联想不同季节的特点,来加深对诗文的理解。如通过观察插图,春天有什么,夏天有什么,秋天有什么,冬天有什么,让学生借助联想,自己去表达每个季节所特有的景象,从而启迪学生的想象力,促进语言思维力的发展。图画教学法的运用,以直观、形象的图画为媒介,让学生从观察中积累言语知识。如结合课文插图,观察图画内容,抓住主要特征,锻炼口语交际。在秋天里,走进大自然,会看到哪些变化,请同学说一说,画一画。教师引导学生将所想到的内容画出来:看到了什么花,花的颜色是什么,红色的菊花像什么,黄色的菊花像什么,秋天的田野还有哪些花,天空中看到了什么,果园里看到了什么。不同场景的转换,激活学生的联想思维,也增进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二、融入联想手段,促进高效识字

在低年级语文课堂,识字是基本任务。汉字在构成上有自身特点,其音、形、义具有内在逻辑性。通过联想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生动、鲜明地认识汉字。

以独体字为例。独体字主要包括一些象形字和指事字,数量不多,但地位却很重要。认识独体字,切忌死记硬背,让学生丧失识字乐趣。我们从汉字的演变历程上,让学生对照字形,联想所指代的物。如“日”表“太阳”,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对于指事字,多数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减少笔画或符号。如“木”字加一横,变成“本”,表示“根部”。让学生打开想象思维,对照不同的汉字结构与写法,从中找到构字规律,快速掌握识字、寫字的方法。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字构成的汉字为合体字,合体字主要有形声字和会意字。形声字,由形旁、声旁构成;会意字,需要结合具体的汉字进行分析。如“鸣”字,观察其结构,左边为“口”,右边为“鸟”,让学生联想一下,小鸟张开发声就是“鸣”叫。再如“看”字,上面为“手”,下面为“目”,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将“手”放在眼睛“目”上,代表什么呢?代表向远处张望,也就是“看”的意思。我们来观察“尖”字,上下结构,上面为“小”,下面为“大”,请同学们拿起铅笔,观察笔尖有何特点?是不是笔尖的上面细小,下面粗大。还有“泪”字,当我们哭泣的时候,眼睛会流出泪水,左边的“三点水”,右边的“目”,就构成了“泪”字。当我们的眼皮下垂的时候,是不是“闭上”眼睛的状态。为什么要闭上眼睛?因为我们要睡觉。所以说,对于“睡”字,左边为“目”,右边为“垂”,结合起来就是“睡”的意思。形声字相对较好理解,形声字的特点是有形旁和声旁,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如此一来,通过联想的巧妙运用,让学生识字更快、更高效。

三、通过阅读联想,把握文意主旨

在低年级阅读中,以童话、寓言、儿童散文、诗歌、戏剧为主,这些作品为学生提供了联想空间,对于促进学生思维力具有重要作用。以童话为例。童话的基本特点是幻想,以童趣化手法将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呈现出来,借助于动物、植物甚至其他物体进行拟人化对话,以塑造独特的形象,展现生动的故事,让学生从中获得感知、体会和理解。

富有联想和想象是低年级学情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童话时,要善于启发学生联想、想象。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有《古诗两首》《雾在哪里》《雪孩子》等课文。该单元是以“想象”为主题,让学生从诵读诗歌、童话中,开发想象力,掌握文本的思想与情感,把握语言的优美。在学习《夜宿山寺》时,感受山寺的高远。诗人利用夸张手法,来烘托楼高。在学习《敕勒歌》时,感受乐府民歌的写作特点,对草原风光的描绘,体悟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在学习《雾在哪里》时,感受拟人手法,从阅读想象中体会雾的淘气与顽皮。在学习《雪孩子》时,有“不好了!小白兔家着火了!雪孩子看见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黑烟,蹿出火星。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等一系列动作、语言的描写,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仔细领悟,去体会雪孩子着急的心情,并从阅读想象中感受雪孩子美好的心灵。

四、引入观察写话,升华言语思维

低年级学生没有接触作文,但从口语交际、观察写话实践中,为发展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创造条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多维联想,促进言语思维的强化与生成。如观察周围的世界,认识身边的生活,说一说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事物。如“自己喜欢的水果有哪些”鼓励学生将平时所认识的水果名称说出来,爱画画的学生可以用笔画出水果的形状,鼓励学生说一说不同水果的味道。明确表达句式:我喜欢吃 ;还有 、 、 ,我最喜欢吃 。面对不同的水果,启发学生运用比喻、拟人手法,让句子更生动。比如,我喜欢吃香蕉,香蕉是弯弯的,像小船,像月牙。通过联想训练,让学生语言更丰富。在学习《雪孩子》之后,我们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从中思考,《雪孩子》里还蕴藏着哪些科学道理。如“雪孩子”是如何生成的?从水变成“雪”,再从“雪”变成水汽,最后变成天上的白云,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带领学生从联想和想象中去思考,去探究,让学生从中感受科学的奥秘。

总之,低年级学生在思维层次上,多集中于形象、具体的事物,对事物内在、抽象的道理还不了解。通过巧用“联想”,挖掘学生的言语潜能,促进语文思维力的发展。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中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江洲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思维力联想图画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创新思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