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学生为中心的“三维五位立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21-05-25李智慧
李智慧
【摘 要】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主动探索、自主建构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真正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现阶段本科教育正在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当前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不同程度地被运用到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当中,但存在应用不够深入、评价标准不成体系等情况。本文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实践教学的开展为例进行阐述,希望能为“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在高校实践教学中进一步深入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 “三维五位立体化”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6.045
2019年,國家教育部发布的《支持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有关工作情况介绍》中指出,重点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实训实习环境、平台和基地建设,鼓励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实训实习设施。2011年“专升本”成功的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其成立之初即定位为应用型。学院在2011年即确定了“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后来又逐渐完善为“政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教学做合一”。学院各部门在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始终进行课改和教改,持续完善、改进。实践教学是许多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本文即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将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一些做法与诸位做以分享。
一、实践课程的设计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按照国家专业教学标准,配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经过深入行业调研明确职业岗位对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后,学校将全部实践教学的环节进行系统地梳理、合理地调配,构建出以技术、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为主的,按基本技能、专业技术(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灵活运用等多层次、有条不紊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令学生们掌握专业必备的、完整的技术和技能,以实现初学级、熟练级、竞赛级、专业级这四重大学实验教学境界的越迁[2]。在设计过程中确保突出学校的特色。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所遵循的原则是: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出发,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以培养应用性技术和技能为主线,以培养、提高应变能力为目标,采用产学研融合的有效途径。
(二)实践教学课程的设计
在院系顶层设计的指导下,通过专业综合考虑确定实践授课环境——任课教师类型的多样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的分配、常规教室与实验(实训)室的协调利用等,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实验(实训)室的传统布局,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理论授课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教室与实验(实训)室的界限,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整合、优化,形成“一体化”混合实践教学模式。专业教师进行独立门课实践教学的课程设计。设计过程中与专业岗位群的发展紧密联系,将专业岗位的要求充分考虑并体现,使学生逐步掌握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并能加以正确运用,从而具备从事某一岗位、乃至某一行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具体考虑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实践能力,二是职业素质,三是创业能力,四是职业资格证书。课程设计突出实用性的特点,有力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实践课程的实施
(一)三维
1.在空间上,打破传统的完全线下教授的方式,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空间上进行模式构建,合理分化教学内容,线上教学给线下教学以足够的时间发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2.在内容上,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即充分考虑与行业、专业相对接,为学生今后就业增强竞争力,教学内容从单一环节到综合应用递进进行。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职业兴趣和探究兴趣。“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能力培养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在实验内容上夯实了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而且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实验和实施[3]。
3.在方法上,强化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角色定位,实验、实践全过程均采用分组的形式,将学生划分为3-4人的学习小组,课内外增设互动环节,实现不断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具体形式如团队展示、组间竞赛等。同时,任课教师承接来自企业的真实工程项目,让尽可能多的师生参与到项目活动中来,努力实现到企业做技术输出,拿项目到校园课堂。深化校企合作的同时,使学生们在此期间就能接触到本行业的前沿技术和技能,锻炼学生们处理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质量意识和品质意识,培养学生技能的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实现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
(二)五位
1.人员。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实行全员育人,党支部建在专业上。在教学过程中,除正课主讲教师以外,还有师生党员及积极分子作为教学辅助人员,且有专门的校内“双师型”实践指导教师和校外企业中“生产型”的指导教师。这样更好地实现了“传、帮、带”,使学生体会团队的力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2.机械。学院各系部均配有服务专业教学需用的实训、实验必备的各种仪器、设备,当然也包括电脑及专业软件,品种、规格及数量均满足教学需求,且每年进行定期的保养与更新。学生在实验、实训过程中,自主选择完成项目任务应用的机具,报请实验教师确认可行后,即可投入使用。
3.材料。这里的材料,既包括实验需用的材料,也包括线上、线下学习的各种教学资料。它既满足教师和学生理论学习的需要,又为实践操作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在实践准备阶段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学生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自行文献检索,确定实验(实训)的方式和内容、结果的形式和质量、项目的需求以及调查研究的形式等。
4.方法、规则。在实践教学中,师生都要遵循现行的行业标准及规范,同时也必须遵守校系制定的实践教学相关的各项制度。各实验、实训涉及到的现行标准及规范建议学生自行检索并甄别,教师为其确认把关,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辨识能力。另外,实践全过程均采用学生自由组队的形式开展活动。
5.环境。包括至少三个方面:(1)校内实验、实训环境。除了课上实验正常教学外,考虑到有些实验因课时受限无法完成,学校构建了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2)企业环境。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从2013年就开始实行三学期制,即将每年的暑假利用起来,安排学生到专业对口的单位进行实习、实践,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岗位工作环境。在此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分别为每位学生分配相應的指导教师。(3)比赛环境。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省部级及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专业相关赛项。赛前备赛过程中,尽量模拟比赛环境,使学生准备充分,临场不惊。为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术、技能,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设立了计算机实训室、汽车实训楼、护理教学中心、齐三机床有限公司,为学生创造了课外实践、技能训练的条件。
理论课堂、实验实训场所、企业环境相结合;学生、教师、工程技术人员互相配合;教学、科研与真实工程项目相结合;以岗位能力要求去指导并开展实践教学,当下我院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适合社情和学情的实践教学模式,并配套了实践课程的评价体系。
三、实践课程的评价
(一)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根据具体项目情况,采用校内外双导师评价﹑组间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校内导师既能指导学生进行工程操作,又能通过校内教学了解学生特长,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校外导师可以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们能对人才培养各阶段进行工程能力、社会需求的指导,为学生择业、从业做专业性的引导。组间互评对各自工程实践能力提高有很大的价值[4]。作为实践活动期间的合作伙伴对于同学的表现与能力更有发言权,组间互评还能够少一些个人情感因素,评价较为客观。另外,也可以通过评价他人更好地比照自己。对于学习效果感受最深的是学生本人,通过自我评价可以使学生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有助于学生对当前自我工程实践能力的反思和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
(二)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
考核不再简单地看实验结果或直接期末一张卷,而是注重对学生实验、实训过程的考核和评价。课程成绩通常由过程考核、期末考核及竞赛加分项三部分构成,设定比例一般为4:4:2。过程考核贯穿学期始终,以项目为载体,根据重要程度分别设定相应的权重。每个实验项目考核成绩各项占比为:预习报告20%、实验过程40%、实验报告40%。其中实验过程考核包括对前期调研、团队集体讨论、实验方案设计、操作具体表现、实验数据分析等全过程、全方位的考查[5]。期末考核可根据课程情况酌情考虑考核方式,并非都是纸质试卷考核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综合项目实际操作等形式。竞赛加分作为每门课成绩的构成,是实践教学课程的一大特色,它是学院对“以赛促学,学做合一”教学理念贯彻落实的体现,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与应用能力的有效手段。
四、实践教学的效果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不断地研究、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三维五位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并应用于实践教学当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教学的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1.申报及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增多、质量提高;3.相关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显著的提高,数次在教学竞赛中获奖,真正地实现了教学相长。另外,近两年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校生屡次在各专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佳绩;校企合作单位通过第三学期岗位实习对学生的了解和对学院教学模式的认可,纷纷向学院毕业生抛出橄榄枝,为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随着学院实验、实训条件的持续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将不断优化,以期更符合当今社会对应用性、职业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强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继续深入地贯彻落实下去。【基本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以学生为中心”的三维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研究(编号:GJB1421540)】
参考文献
[1]张月月,等.高校实验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85):276-278.
[2]居沈贵,薛峰,石丽芸,汤吉海.大学实验教学的四重境界[J].大学教育,2020(12):38-39.
[3]王爱萍.“以学生为中心”综合能力培养的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6:84-86.
[4]张晓芬,史宪睿.“内外协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8(3):47-51.
[5]张晓芬,周鲜华.“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多元评价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9(2):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