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5-24张文
张文
外周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下肢动脉闭塞、糖尿病足较为多见,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后需实施积极治疗,否则具有截肢风险[1-3]。近年来,介入治疗用于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研究为探讨介入治疗用于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本院80例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诊的80例合并外周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68.19±10.51)岁;男22例,女18例。观察组年龄50~86岁,平均年龄(68.54±10.47)岁;男23例,女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治疗,给予二甲双胍、阿托伐他汀治疗,二甲双胍口服,0.5 g/次,2次/d,分别在早餐后、晚餐后服用;阿托伐他汀口服,20 mg/次,1次/d,于晚间睡前服用。持续治疗12周。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介入治疗,根据患者外周血管病变情况选择介入治疗方式,包括普通球囊植入术12例、药物洗脱球囊植入术15例、动脉内金属裸支架植入术4例、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9例。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踝肱指数、足背动脉血流量、血流动力学指标、症状评分、下肢周径差值、生活质量评分。患肢踝肱指数、足背动脉血流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血浆粘度,采用流式细胞仪和粘度计测定;症状评分主要针对患肢疼痛、麻木、发绀、皮肤低温进行评估,采用自制量表进行评估,评分0~10分,得分与症状严重程度呈正比;下肢周径差值主要测量患侧与健侧的大腿周径差值、小腿周径差值;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量表分为4个维度,即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单个维度分值最低0分,最高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4]。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肢症状完全消失,患肢周径与健侧肢体周径基本一致,差值<1 cm;有效:患肢症状有所减轻,患肢周径与健侧肢体周径差值为1~2 cm;无效:患肢症状未减轻,甚至加重,患肢周径与健侧肢体周径差值>2 cm。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踝肱指数、足背动脉血流量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踝肱指数、足背动脉血流量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及血浆粘度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麻木、发绀、皮肤低温症状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下肢周径差值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患-健侧大腿周径差值与患-健侧小腿周径差值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6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2 两组踝肱指数、足背动脉血流量比较()
表2 两组踝肱指数、足背动脉血流量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表3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表3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表4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表5 两组下肢周径差值比较(,cm)
表5 两组下肢周径差值比较(,cm)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表6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6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 讨论
糖尿病在临床上较常见,是一种病程漫长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以中老年患者较为多见,临床表现以血糖水平异常增高为主,患者发病后还往往伴随有口渴、多尿、疲乏等症状,严重危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5-8]。糖尿病的并发症种类较多,由于患者机体内代谢紊乱,血管基底膜往往会出现增生,致使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导致外周血管管腔闭塞,易引发外周血管病变[9,10]。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高,以下肢血管病变为主,多表现为下肢动脉闭塞,随着病情进展,患者甚至会出现肢端坏死,具有截肢风险,因此,临床需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实施积极治疗[11]。
以往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多采取药物治疗措施,常采用降血糖药物控制患者血糖,再采用阿托伐他汀等药物来控制患者血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内栓子形成,控制外周血管粥样硬化进展,但部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经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够理想,其外周血管病变尚未得到根除,患者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12]。近年来,介入治疗逐渐用于外周血管病变治疗中,介入治疗是介于外科手术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之间的治疗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包括普通球囊植入术、药物洗脱球囊植入术、动脉内金属裸支架植入术、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等,相比于药物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可通过将支架或球囊植入责任血管内,对责任血管进行扩张,解除责任血管狭窄情况,还可经支架或球囊将药物注入至血管内,减少血管内栓子,加快血管内血流速度,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液循环,减轻下肢缺血反应,避免患者因下肢缺血性坏死而选择截肢[13-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踝肱指数,足背动脉血流量水平,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血浆粘度,肢体疼痛、麻木、发绀、皮肤低温症状评分,患-健侧大腿周径差值与患-健侧小腿周径差值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介入治疗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疗效显著,可切实改善下肢血流灌注,缓解患者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且介入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控制其病情进展,从而减轻了病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干扰。
综上所述,介入治疗用于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血液循环,促使症状缓解,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