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絮语
2021-05-23澧人
澧人
今年清明节,老家澧县举行《双龙岗八桂堂胡氏族谱》散谱仪式,我亦领得一套(共十册)。因是乡邦文献,关乎家族渊源世系及长辈年齿行实,我饶有兴味地翻看了好几天。
双龙岗位于澧县西北一隅,与湖北公安县郑公渡隔湖相望。元朝末年,始祖胡明浚公因避刘福通乱辗转卜居于此。之后,这里便成为胡氏一个重要的开枝散叶之地。湖南常德、益阳、岳阳,湖北荆州、襄阳、恩施乃至重庆市,现今都有双龙岗的胡氏宗亲。
族谱中载有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确定的字派诗:“茂世昌祚远,宏祖佑孙长。家国启明贤,道学永传芳。”另有家训八则,涉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中有如下训“廉”语:“盖闻辞受虽暂,稍疏即亏隐微;取与无多,一介亦关道义。是以畏四知而却金,人称关西夫子;投三钱而饮马,世仰安陵清风。”文中以杨震、项仲仙故事训导族人清廉不苟取。
近代双龙岗胡氏最有影响的乡绅当推胡远桂先生。他出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为前清秀才,祖上数代都是饱学未遇之士。父亲胡祚美对其属望尤切,希望他 “一吐诗书气”。无奈远桂公参加乡试屡挫,只能授徒以终老。远桂公的儿子胡竹铭(1904—1927),先后就读于南京东南大学和武昌中山大学,1927年初加入中國共产党。1927年9月受中共鄂西特委委派任中共公安县委书记,与覃济川、段德昌等发动鄂西秋收暴动。10月,胡竹铭在撤退中壮烈牺牲。
民国十九年(1930),作为主修的胡远桂在四修族谱序言中追溯了家族的修谱过程:“我族自元季明浚公由江北迁澧,至明广文志洪先生考查异同,载籍详明,不数年而毁于寇,逮清康熙知山东长清县事宗宣公以家乘未修为恨,由任所发引督促,赖秉文公素切考订,始承厥志”,“自康熙迄光绪,二百年并无有议及此者……先大人德成公及各族长虑其愈远愈疏,数典无从,力创合修之议”,“是时桂仅中年,科名之念未绝,犹孜孜于举子业。凡族中之亲疏源流率多茫然,虽两载告成而遗恨实多,每一念及,心辄歉然。岁月如流,又三十年于兹矣。桂虽老未及耋,诸父老以桂足备顾问,复议续修。桂亦亟思网罗散佚,补阙拾遗,以弥前此之恨。”如今双龙岗胡氏族谱,便是以1930年族谱为底本增补修订而成的。据说这次修谱前,董事会遍访胡氏宗亲,1930年谱仅存三套,犹如沧海遗珠,弥足珍贵。
双龙岗胡氏祠堂何以名为“八桂堂”?族谱记载,明浚公相传为宋代学者胡寅(字明仲)的五世嫡孙。南宋祝穆的《方舆雅览》卷三十“常德府·澧州”记载:“八桂堂,在州治。胡明仲记。以堂之前有一丛桂生八干,故名之。”《湖南通志》亦有类似记载。祝穆距胡寅不远,所记当有所本。胡寅也写过《澧州谯门记》一文,可见胡寅确实到过澧州。
双龙岗胡氏祠堂已不复存在,仅“八桂堂”之名号留传下来。此名号倒也清雅贵气,“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以此充谈资可也,寄乡愁可也,以此寓意双龙岗胡氏衍庆昌隆更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