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见天地
2021-05-23陈佩莎
陈佩莎
长大后因为工作关系再一次接触儿童文学,发现儿童文学真是一片丰饶之海,原来“儿童文学适合九至九十九岁读者阅读”这句话是真的!所谓“纳须弥于芥子”,儿童文学的妙处之一在于能将无穷的韵味化入短小的故事中。比如台湾儿童文学名家林世仁老师的《小师父与大徒弟》,就是这样一本书。
林世仁老师的《小师父与大徒弟》2019年在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由二十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承接的故事组成,拼接出主人公大和尚与小和尚江湖行旅的全景。全书散发着浓郁的古典气息,二十篇中有十一篇脱胎于《续齐谐记》、《聊斋志异》等古代文学名著,是作者首次回归古典的童话创作。“心的魔法”是两位主人公一路“过关斩将”的秘诀:大象竟然会被窗户夹住尾巴?一枚小小的橘子里面竟然藏着两个下棋的小人?因为害怕越矩竟然无人敢救晕倒的妇人?……我紧紧跟随大和尚与小和尚的脚步,完成这段心的旅程。
整个阅读体验充满了张力,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大和尚与小和尚之间的张力;传统形式与现代精神之间的张力;内心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张力。
先谈谈人物之间的张力。活泼机灵的小和尚与稳重憨厚的大和尚一出场,就在形象与性格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趣味也在这种“反差”中产生。书名《小师父与大徒弟》进一步加强了反差带来的趣味效果:小和尚虽然青涩性急,却是“师父”;大和尚虽成熟持重,却是“徒弟”。两人在旅途相伴的过程中互为补充,相互点拨,从对方的身上收获启发,共同寻找“心的魔法”。
其次是传统与现代的张力。在后记中,世仁老师“希望故事的背景和文字气味是传统的,潜藏其中的精神却需是现代的”,他无疑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完成得很好。作者化用《张生煮海》、《阳羡书生》、《橘中之乐》等意趣丰饶的古典名篇,再用现代的讲述方式加以演绎,像万花筒一样折射出人心的种种面向。传统的向心力,加上想象的离心力,这对相反的作用力共同酿出了这壶“旧瓶新酒”。
最后是主题上的张力,也是我觉得最让人回味的地方。我把这本童话书的主题称为“有限与无限”,一颗心只在方寸之间,却足以见天地之阔。书中的故事颇具哲学意涵,《橘中之乐》就是这样一篇,橘子剥开后,里面竟然藏着两个对弈的小人。而说不定天地也是一颗大橘子,我们自己正置身其中。类似的“小、大之辩”在这本书中多次体现。所以我想说这不仅是一本童话故事书,也是一本儿童哲学启蒙书。作者使用“心的魔法”构思出这精妙的作品,向读者展示人生的不可思议;作者、作品与读者通过“心的魔法”彼此连接。
伴著传统文化的馥郁气息品读这本奇妙的小书,好像又回到了大学时代的古代文学课堂。旅程的终点,夕阳下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渐行渐远。我知道是时候与大、小和尚暂别了,不过这段江湖行旅蕴藏的人生智慧也沉淀下来,永远留在心中了。我想,儿童文学对于成人的意义之一,就是能让我们在阅读中遇见原初和本真的自己,人生许多困惑的答案,也许也就藏在这“方寸之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