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批评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1-05-23常铃敏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1年5期
关键词:李小鹏分寸德性

常铃敏

有人说,缺少德育教育,跟孩子缺爱一样可悲。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人格品性教育,教孩子如何做人,因为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贝多芬曾经说过,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

近年来,我们常常能听到一句话:“孩子嘛,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

许多父母因此不敢轻易批评行为有偏差的孩子。其实“批评”只是一个中性词,不应将其“污名化”。

真正的教育实际上离不开批评,无批评的教育恰恰是教育的荒废。因为没有人生来不犯错,更没有人的一生永远是顺境。

德育尤其离不开批评,无批评的德育是做做样子的过场戏,甚至会把孩子带向歧途。

只有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及时纠偏,我们才能使他迅速习得社会运行的规则,培养正确的行为规范;才能帮助他培养积极正向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培养他坚毅、勇敢、不畏挫折的健康人格;才能使他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要不要批评,而是如何让批评变成一种真正的教育。以下是一些批评的原则,供父母参考:

明确批评的目的。很多时候,父母把批评变成情绪的宣泄,在不自覺中偏离了规劝孩子行为的初心。

有个孩子为爸爸倒水时不慎打翻水瓶,导致爸爸的名贵手表因为进水而损坏,爸爸生气地批评孩子“什么事都做不好”。

细细想来,孩子的行为只有过失,没有任何过错。爸爸的批评只是表达自己对手表损坏的恼怒,而完全无视孩子的一片孝心。

所以,建议父母要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批评的目的是什么,是否有利于达成自己的教育目的。否则,批评就会演变为身份不对等之下的侮辱、打骂,无法起到教育作用。

注意批评的场合。德育,尤其需要父母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因为只有重视自身人格尊严的人,才能成为维护他人尊严、积极履行社会义务的人。因此,父母在批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给孩子“留面子”。

在亲子综艺节目《爸爸回来了》中,体操冠军李小鹏的教育方式受到网民的广泛好评。在女儿奥莉犯错后,李小鹏并没有当着其他小朋友的面大声训斥她,而是将其带到隔壁房间进行教育,在让奥莉真正意识到自身错误的同时也呵护了孩子的自尊。

前些年,发生过一个真实的悲剧—一位家长因为孩子上课打扑克而大怒,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辱骂孩子,并打了他两个耳光。这种不当的批评造成的结果是:孩子跳楼自杀了。

注意批评的分寸。亚里士多德说:“只有在适当的时间和机会,对于适当的人和对象,持适当的态度去处理,才是中道,亦即最好的中道。”在很多教育情境里,点到为止都是批评的上策。

父母的批评给孩子“留白”,其实就是给予孩子自我反思、自我认知、自我教育的空间和机会。相反,过量、过度的批评,最终只会让孩子对批评本身产生“脱敏”,轻则无法意识到自身错误,认为父母啰唆唠叨,不再重视其哪怕善意的批评;重则会产生逆反和叛逆心理,甚至会破罐子破摔。

批评的分寸,对所有年龄段的儿童都很重要,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尤其重要,因为青春期在世界范围都被称之为“风暴期”“危险期”。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是自尊心强、叛逆、倔强、情绪两极化,稍不留神父母就会遭遇逆反,形成教育甚至是人生的悲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

父母一定要明白,只有出于关爱目的的批评,才是真正具有教育意义的批评。

(本栏目由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供稿)

猜你喜欢

李小鹏分寸德性
《我在时间尽头等你》从甜到齁 注意分寸
做人要知分寸、懂换位
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李小鹏:被父母尊重过的孩子才能学会尊重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李小鹏携女共赴狮城之约
再熟也要有分寸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