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同与不同

2021-05-23李学义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1年5期
关键词:成才做人儿子

李学义

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家庭和学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目的都是把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都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同时,两者也有很多不同点:

家庭教育是个体成长的奠基性教育。它开始于胎教,是“培根教育”,学校教育没有这样的优势。家庭教育是个别化教育,教育内容零散不系统;学校教育则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教育内容以科学文化知识为主体,具有规定性。而且,家庭教育是终身性的,而学校教育则是阶段性的。家庭教育是全方位教育,学校管的,家庭要管;学校不管的,家庭也要管。

许多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忽视教育孩子做人这个根本,这是舍本逐末。幫助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核心问题,是父母送给孩子一生的财富。人格比知识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要知道,没有健全的人格,再有才能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

2020年11月2日,在宁夏石嘴山,一个女孩骑车时不小心剐蹭一辆停放的私家车。因为着急去上课,她主动留下字条道歉并表示愿意赔偿,写上父亲的电话。事后,车主陈先生给女孩父亲打电话讲明事情经过,表示不需要赔偿,并赞扬女孩“有担当,很诚实”。

犯错后,第一时间不是逃避,而是主动承担责任并想办法解决。一件小小的事,可以看到这个女孩的教养与担当,也反映了父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做事先做人的教育理念。透过她的行为,我们会认同这样的看法:这个女孩虽然还未成才,但已学会了做人。

之所以说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异同,目的在于让父母认清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不要把孩子完全托付给学校;父母要坚持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河南洛阳,有一个男生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沉迷于网络,不思学习。开始,爸爸对他又打又骂,发现无效后又釜底抽薪—不给孩子零花钱。儿子没钱就卖书、卖自行车、卖家里的东西,借同学的钱到网吧上网。这位爸爸实在没办法,最后辞职到北京系统地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前前后后花费十几万元。

回来后,爸爸改变了教育方式,从改变和儿子的关系入手,儿子去上网,他给钱;不回来吃饭,他去送饭。不到一个月,儿子就有了悔意,向爸爸说:“我再也不上网了。”为了帮孩子找回自信,爸爸还主动拜儿子为师学习英语,激发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再用英语带动其他科学习成绩的提高。父子俩还经常到牡丹广场“外语角”与外国人交流。由于出色的外语成绩,现在儿子作为交换生在美国读高中。

从这个真实的故事可以看出,父母是否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教育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确实,在家庭教育中存在许许多多的难题,但是如果父母动辄就将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依靠教师来解决难题,自己不学习、不思考解决办法,那么,孩子的问题往往难以得到根本性解决。

道理很简单,教师面对的是几十名学生,不可能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某名学生身上。因此,解决教育孩子的难题,父母可以请求教师配合,但不能完全依靠教师。请记住一句话:求人不如求己。

猜你喜欢

成才做人儿子
优化干部动员机制加速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双减”助力均小学子成才之“四个词语”
打儿子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成功箴言
图趣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
做人要诚实
祝您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