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好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下)

2021-05-23朱永新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1年5期
关键词:夏洛小猪书香

朱永新

在上一期专栏里,我们谈了亲子关系中的尊重和信任,这一期继续聊聊其他3个关键词:规则、爱、陪伴。

一手规则,一手给爱

第三,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很多家庭有规则,但这个规则是爸爸妈妈说了算。好的规则一定是亲子双方共同制定的,父母要有尊严、信用,从在家庭里制定规则开始。当孩子跟父母一起制定规则时,当孩子跟父母平等地坐下来讨论问题时,规则才能真正生效。

一位教育局局长给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他们当地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孩子的父亲是一位电脑工程师。疫情期间,孩子在家上网课,父亲在电脑上安装了一个监控软件,结果发现孩子上的6堂课中,有3堂课都是打完卡就偷偷地玩儿游戏。因为证据确凿,孩子无法抵赖。可谁也没想到,在受到父母的责骂之后,这个孩子竟然跳楼了。

其实,父母还不如事先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告诉他:“你可以玩儿游戏,但是每天什么时候玩,玩多长时间,我们一起来讨论、交流。如果你做到了,我可以奖励你;如果你做不到,就要接受惩罚。具体怎么奖励和惩罚,你自己说……”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自律的行为,学习自我管理。

规则,其实就是契约。一个良好的社会,管理人靠两个:一个是道德,另一个是规则、法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刑罚和教化并行:教化更多的是让人有良心的发现,有良好的品格,让自己更好地成长;刑罚的背后就是规则。所以,让孩子一开始就学会制定规则、服从规则,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经验,对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很重要。

事实上,我们的亲子关系往往是不平等的,规则是大人强加给孩子的。孩子做不到,就会偷偷地去违背规则。如果规则是孩子与父母一起协商的,他就会觉得这个规矩是我自己定的,我要说话算数。那么,孩子就会比较好地遵守规则,让规则来管理,而不是人治。

所谓人治,就是父母今天高兴,随便孩子玩几个小时都无所谓;明天不开心,孩子一分钟都不能玩,也就是没有规则。我们不能让孩子觉得父母反复无常,不能让孩子觉得父母根本就没有规矩,或者父母说的话就是规矩,那样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

第四,“爱”。爱孩子,对父母来说很容易。我们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的一次年会主题就是“智慧爱”,因为只有“智慧的爱”才是真正的爱。爱,是一种自发的本能。我们看过太多各种生命、动物的爱,人类在这些爱面前有时是逊色的,但是只有人类才会有真正的智慧爱。因为只有人类才懂得如何科学地去爱孩子,有分寸地爱,有节制地爱,而不是溺爱。

我们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这样一份爱,一份无法比拟的爱,一份只有父母才能夠给予的血浓于水的爱。当孩子真正相信你是无私、无条件地爱他时,他一定会用更多的爱来回报你。

为什么很多孩子和父母关系那么紧张,甚至有的走上不归路?因为他们怀疑爱,不相信爱,我觉得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很大问题。所以,怎样在家庭中建立智慧爱,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反复研究的问题。

低质量的陪伴,不如没有陪伴

第五,陪伴。很多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父亲是男人最重要的工作》,其中就讲到过陪伴。当然,陪伴不只是父亲的事情,而是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家庭成员的事情。

很多年轻父母没有陪伴孩子,不是因为他们不爱孩子,而是觉得没有时间。他们工作打拼的关键时刻,往往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职务的升迁、学业的忙碌,往往让年轻人无暇照顾孩子,成为影子父亲、影子母亲。

但是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清楚自己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是有限的,多一刻就拥有了一刻,多一年就拥有了一年。等到孩子长大,想让他跟你在一起,他还不一定愿意。所以,请多多陪伴孩子,这样不仅孩子会有幸福的童年回忆,作为父母的我们也会因为这段在一起的时光而感到非常幸福。我现在回想起来,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每个暑假我都会带他到一个地方去看看,我们一起去过庐山和敦煌。我觉得自己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就是那些年和孩子一起走走看看。

过去我们讲陪伴,要求父母跟孩子在一起就好。这次因为疫情期间居家上课、办公,很多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但是为什么还是没陪伴好?因为那是低品质的陪伴,低品质的陪伴还不如没有陪伴。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跟孩子在一起相处,高质量地陪伴。

那么,怎么有效、高质量地陪伴呢?

我之前讲的亲子旅行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陪伴方式。亲子旅行不是简单地看风景,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的人、文化等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教育孩子的内容,可以和孩子一起交流分享。运动也是一种陪伴方式,因为它具有互动性和竞技性,孩子会非常投入,感觉很有兴趣。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陪伴方式,就是亲子共读。20多年前,我发起了新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有十大行动,第一个行动就是营造书香校园,包括营造书香家庭。一个好的书香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关键的,我曾经讲过,“最好的学区房就是你家里的书房”。与其花很多钱去择校,不如好好地陪伴孩子读书。帮助孩子养成读书的兴趣和能力,孩子将来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苏州大学的唐晓玲教授写了一本书《父母的书架决定孩子的未来》。书中大量的新教育案例充分表明,凡是书香充盈的家庭都是非常和谐的家庭,都是亲子关系好的家庭。因为亲子共读以后,他们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密码、共同的价值、共同的信仰、共同的愿景。这样一来,教育就真正地开始了。

有一位父亲是企业家,经常在外面喝醉酒回家。后来,我们新教育的老师要求父亲跟孩子一起读书,他被逼无奈跟女儿一起阅读。刚读了一个月,他就发现读书比喝酒有意思多了。

一次家庭聚会,女儿在餐桌上问他:“谁是你的夏洛?”其他人都不明白她在说什么,只有爸爸一个人听懂了。当时,父女俩刚读了一本书《夏洛的网》。在故事里,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是好朋友,在小猪要被送去屠宰场的危急时刻,蜘蛛在小猪主人的门上织了3个字“王牌猪”,主人惊呆了,就没有杀死小猪。代表友情的夏洛,就这样成了爸爸和女儿的共同密码。

随着网络的发展,哪怕不在一起,父母也可以陪伴孩子。比如,父母和留守儿童可以选择同一本书读,然后在视频聊天时分享各自的读书感受。陪伴,不一定是在一个时空里,精神陪伴对孩子更加重要。

总之,如果做到尊重、信任、规则、爱和陪伴,那么我们一定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

作为父母,我们不要忙着想怎么教育、抓分数,而是要先和孩子搞好关系。亲子关系建立了,教育就开始了,孩子就可以自己来教育自己,在良好的关系中阳光地成长。建立起平等、和谐、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整个家庭教育的基石。关系好了,教育才好;关系好了,孩子才好。

猜你喜欢

夏洛小猪书香
墨韵书香
墨韵书香
《夏洛的网》读后感
可爱的小猪
小猪家着火了
感人至深的《夏洛的网》
书香海报
读《夏洛的网》有感
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