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耻感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研究

2021-05-21艾立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病耻组间康复

艾立明

(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医学科,山东临沂 276000)

抑郁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类疾病,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做事缺乏兴趣、心情低落、意志消沉等,严重者还会出现幻觉及幻想等精神性障碍,导致患者出现精神失常[1-2]。抑郁症大多由社会心理因素等引发,在患者病发时还会产生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易产生极端的做法,甚至会出现轻生的念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3]。药物治疗是现阶段治疗抑郁症的主流方案,该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但是很难改变患者的人格特点、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等。病耻感是指因疾病对患者的折磨及患者认知上的错误而出现的一种负面情绪,在精神类疾病及传染性疾病患者中比较常见。通过对患者进行病耻感干预,可巩固与提升精神类疾病的治疗效果。为了探讨病耻感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该文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74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74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经确诊患有抑郁症,符合ICU-10相关诊断标准[4];患者及监护人均对该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年龄≥18周岁的成年患者。排除标准:患者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中途脱离病例;研究期间服用过与该次研究使用药物冲突的药物者;智力障碍者;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该研究已获得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7例;平均年龄为(30.87±3.56)岁,平均病程为(19.28±8.12)月。观察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8例;平均年龄为(31.05±4.13)岁,平均病程为(19.26±7.81)月。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患者餐前口服二甲双胍 (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500~1500 mg/d;同时口服帕罗西汀(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43),20~45 mg/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病耻感心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首先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找到其出现病耻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临床治疗方案。由主治医生向患者讲述其自身产生抑郁症的原因,通过进行积极的暗示及心理治疗,开导患者消除病耻感。鼓励患者与周围的人群建立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丰富的社交活动淡化病耻感。推荐患者阅读关于抑郁症及病耻感的书籍,帮助其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病耻感存在的不必要性。嘱家属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治疗中,多多鼓励患者,让其感觉到温暖,为患者营造一个愉悦的心理状态,但是不进行过分的呵护与关心,家属在陪护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强烈的情绪波动,应及时将其送至医院就诊。

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用量,持续给药。两组的疗程均为3周。

1.3 观察指标

(1)病耻感得分:在干预前后,采用由Fife等研制、管晓萌等翻译和修订的社会影响量表[5](social impact scale,SIS)评估患者的病耻感。中文版的SIS量表共包含3个维度,即社会排斥、社会隔离、内在羞耻感,共计22个条目,采用分值为1~4分的Likert4级评分法,1分表示极不同意,2分表示不同意,3分表示同意,4分表示极为同意。3个维度的评分范围依次为7~28分、8~32分、3~12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病耻感越强烈。

(2)不良情绪:在干预前、干预2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来评估患者不良情绪[6]。SAS量表和SDS量表各含有20个条目,按照4级评分,评分>50分表明存在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越高提示患者不良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各项病耻感评分及不良情绪评分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性别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病耻感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各项病耻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比较两组的社会排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社会隔离、内在羞耻感评分均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病耻感比较[(±s),分]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病耻感比较[(±s),分]

?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对比

干预前,比较两组的SAS、SD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比[(±s),分]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比[(±s),分]

?

3 讨 论

抑郁症的发病因素比较复杂,其发病特点为发病缓慢、症状隐匿,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困难。大量研究结果显示[7-9],大多数抑郁症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狂躁等症状,各种临床症状相互影响,导致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很难治愈,患者终生患病的几率在5.1%~16.2%。目前临床常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心理治疗等方法干预抑郁症。物理治疗与药物治疗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不良反应,且疗效很难达到让人满意的水平。而相对于传统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具有安全、无不良反应的优点,现已成为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绝大多数的抑郁症患者对自己患有的疾病感到羞耻,即病耻感。在认识到病耻感对患者的危害后,临床已将消除或淡化病耻感作为抑郁症患者临床康复过程中的重点。该次研究旨在探讨病耻感干预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并取得显著效果。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社会隔离、内在羞耻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和彭菊意等[10]的类似研究结果相符合。病耻感是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引发的不良情绪反应,可导致患者变得更情绪化及偏执,此外,还会使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不利影响。对患者进行病耻感干预,通过分析患者产生病耻感的诱因,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沟通,循因而治,个性干预,能消除诱因,从根本上树立患者的正确认知,改善不良情绪,减少病耻感。同时,该次研究还通过加强患者的社交活动巩固干预成果,让患者在社交中增强沟通,根据双重偶在性的行为影响原理,让患者在互相的沟通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康复系统,提高患者抗不良情绪能力。此外,该次研究增加了家属参与,尤其是患者主要照护者,是康复进程中与患者相处时间最长、关系最密切的主体,加强家属的参与,一方面能有效地干预患者的不良情绪,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患者情绪变动,使医师可及时介入,从根本上保障患者的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对抑郁症患者进行病耻感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病耻感评分,同时也能更好地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疾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病耻组间康复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糖尿病病耻感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癫痫照顾者的病耻感现状研究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高中生抑郁症病耻感调查*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