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肿穿刺联合切开引流术治疗糖尿病合并深部脓肿的临床效果
2021-05-15高厚明
高厚明
黄冈市团风县妇幼保健院普外科,湖北黄冈 438000
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在11%左右, 位居疾病谱发病率第3 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与肿瘤疾病[1]。 糖尿病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糖状态, 血管硬化可能性远高于健康人群,易发生广泛性血肿症状;此外,免疫机制降低也是糖尿病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之一, 高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繁殖,T 淋巴细胞增殖受抑制, 相互作用下增加患者感染概率[2]。 深部脓肿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病症之一,为及时控制患者病情进展,需将感染灶完全清除、控制血糖同时行抗感染治疗,达到防止脓肿复发的目的[3]。 基于此,该研究选取2015 年12 月—2019 年12月该院收诊的糖尿病合并深部脓肿患者开展研究数据对比,对比行脓肿穿刺联合切开引流术、CT 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术的临床疗效,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该院糖尿病合并深部脓肿患者140 例。 家属或患者结合主治医师对患者病情意见自愿选择手术方式,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及研究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经CT 或B 超检查可见深部脓肿物, 且抽出物质含脓液;②深部脓肿部位单发;③病灶位于体表深处;④临床诊断为糖尿病的。 排除标准:①机体合并免疫性疾病及重要器官(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的;②腹膜腔存在体内囊肿的;③不符合手术开展指征的。 最终共纳入行CT 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术治疗者(单一组)70 例,男∶女为33∶37;年龄为24~57 岁,平均(34.25±1.36)岁;病灶及疼痛位点分布:16 例臀部脓肿痛、26 例大腿中部脓肿痛、10 例上臂深部脓肿痛、3 例背部间隙、5 例颈部、5例髂窝、5 例胸背部。 共纳入行脓肿穿刺联合切开引流术治疗者(联合组)70 例,男∶女为37∶33;年龄为25~57岁,平均(34.18±0.97)岁;病灶及疼痛位点分布:15 例臀部脓肿痛、27 例大腿中部脓肿痛、12 例上臂深部脓肿痛、4 例背部间隙、3 例颈部、4 例髂窝、5 例胸背部。 两组基本资料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次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均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术前检查, 详细为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CT、B 超等。 ①单一组:应用CT 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术治疗:根据脓肿位点安置适宜体位,CT 全范围扫描病灶部位,根据位点、血管走向、病灶大小定位病灶最严重区域。 选取距体表水平位最近点且安全穿刺位点插入穿刺针头。 然后行CT 扫描,测量脓肿中心位与穿刺点垂直距离。 碘伏消毒患者病变部位皮肤,麻醉师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起效后,行3 mm 穿刺口,用穿刺针严格按预定穿刺方向直达病灶, 护士辅助患者平稳屏住呼吸, 以稳控穿刺距离。 随后用20 mL 无菌注射器取少量无菌脓液样本,确定脓液性质、颜色、气味等情况,即可行脓肿穿刺引流术,借助猪尾巴引流管沿穿刺位点直接插入脓腔内,取出引流管内芯,固定引流管与体表相接部位,保证固定可靠后,使用甲硝唑及生理盐水混合冲洗病灶腔,待冲洗液清亮无脓液物质后即可连接引流袋/负压引流球做持续引流。 术中全程需注意抽吸力度不宜过大,防止脓腔破裂导致脓性物质扩散并发感染。 若行置管术后48 h内出现感染症状如肿胀增大、局部疼痛、发热、血常规指标异常等症状,需考虑并发感染可能,行影像学检查验证若观察到大量组织积气、脓腔体积增大等,则标志引流失败,需对患者行切开引流术治疗。 ②联合组:在单一组CT 引导下穿刺引流基础上引流部分脓液,引流至脓腔最大直径为初始直径1/2 时,叠加实施切开引流术。 于脓肿皮肤表皮处行3~5 cm 切口,吸出脓液;手指深入探查,将脓肿腔由一变多,从而充分引流,针对间距较大的脓腔应逐一处理,待坏死组织、脓液清除完毕后, 使用甲硝唑及生理盐水混合冲洗病灶腔后检查是否存在出血点,防止并发感染可能。 待检查腔面无坏死后,即可置入引流管,引流残存术后脓液。 ③抗感染处理:为防止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均根据患者体质不同,给予广谱抗生素杀菌治疗, 热敷方式促进病灶血液循环,症候转归。 送检脓液样本做药敏实验,为患者更换最为适配的治疗方案应用。 ④血糖控制:嘱患者少食高脂肪、高淀粉食物,并持续化监测患者血糖水平。 整体上餐后2 h 血糖需≤11.1 mmol/L, 空腹血糖控制在≤7 mmol/L,稳控血糖波动幅度,降低神经血管缺血缺氧可能性,提升机体防御力,促进患者病症转归。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术后血糖控制情况:于治疗后3 d 判定血糖控制水平, 空腹血糖正常值范围3.89~6.11 mmol/L;餐后2 h 血糖正常值范围≤7.8 mmol/L; ②两组临床疗效判定机制:脓腔愈合时间、RBC 计数正常时间、拔管标准时间、出院标准时间,时间越短证明术后治疗效果越佳;③两组血清学改善情况比对:于住院3 d 清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 送至检验科化验,收集患者血清IL-6、CRP、TNF-α 数值情况;④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对:统计出院前两组广泛性组织积气、需行清创引流术者、并发感染者发生例数。
1.4 统计方法
采用PEMS3.2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血糖控制情况对比
联合组术后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分别为(6.11±0.36)、(8.72±0.26)mmol/L,低于单一组的(7.01±0.21)、(9.42±0.38)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血糖控制情况对比[(±s),mmol/L]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血糖控制情况对比[(±s),mmol/L]
组别空腹血糖 餐后2 h 血糖单一组(n=70)联合组(n=70)t 值P 值7.01±0.21 6.11±0.36 18.067<0.001 9.42±0.38 8.72±0.26 12.720<0.001
2.2 两组术后疗效评价指标对比
联合组术后脓腔愈合时间、RBC 计数正常时间、拔管标准时间、出院标准时间分别为(5.84±2.11)、(3.46±0.79)、(5.32±1.13)、(6.41±1.31)d,均低于单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疗效评价指标对比[(±s),d]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疗效评价指标对比[(±s),d]
指标 单一组 联合组 t 值 P 值脓腔愈合时间RBC 计数正常时间拔管标准时间出院标准时间7.24±2.65 4.46±0.94 6.26±0.78 8.42±1.72 5.84±2.11 3.46±0.79 5.32±1.13 6.41±1.31 3.458 6.814 5.728 7.778<0.001<0.001<0.001<0.001
2.3 两组术后血清学改善情况对比
联合组术后IL-6 水平为(142.63±28.42)pg/mL,高于单一组;CRP 水平为(18.54±4.01)mg/mL,TNF-α 水平为(75.66±6.52)pg/mL,低于单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血清学改善情况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术后血清学改善情况对比(±s)
组别 IL-6(pg/mL) CRP(mg/mL) TNF-α(pg/mL)单一组(n=70)联合组(n=70)t 值P 值167.13±26.58 142.63±28.42 5.268<0.001 24.24±5.68 18.54±4.01 6.859<0.001 81.20±7.52 75.66±6.52 4.657<0.001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3%, 单一组为1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机体处于长期高糖高脂状态, 组织及细胞在长期高糖条件下, 发生功能障碍及细胞慢性损害几率较高,易导致患者机体免疫水平下降,增大感染可能[4]。 当前临床慢性病治疗需求增加,深部脓肿合并糖尿病治疗引起了临床广泛重视。 治疗该病需先从控制患者机体血糖变化幅度为主, 防止血糖波动幅度过大,延缓脓肿愈合进程[5]。 针对该病治疗通常是以外科清创、排脓、抗感染治疗为主,但在患者机体血糖变化的影响下,会延缓患者疾病治疗进程。 因此,在术后以及后续治疗中,需兼顾患者血糖变化幅度,同时还要积极预防深部脓肿术后并发症发生,在术后治疗中,一方面要行抗感染治疗, 另一方面还需针对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展开合理监控。 有研究报道指出[6],糖尿病患者发生深部脓肿的概率远高于健康人群,风险较高。 因此,术后需对患者实施持续性血糖控制, 持续进行血清学情况及血糖情况的监控,促进患者病症转归。
深部脓肿发病部位涉及较多, 身体各部位均可发生深部脓肿,最常见部位为肩周肌群、上臂、臀部、大腿等[7]。 国内学者研究表明[8],引发患者机体并发深部脓肿因素较多,主要与免疫抑制、创伤、乙醇中毒、肿瘤及糖尿病等因素有关,2 型糖尿病影响程度最为显著, 因病所致患者局部组织供氧不足,易导致感染发生,同时由于机体免疫细胞T 细胞功能低下, 增大了感染发生可能;CT 作为一类常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将病灶清晰展现于术者眼前, 得益于其操作简便、 无创且低廉的特点,在外科手术病灶探查中有着广泛应用。 针对深部脓肿临床最常用治疗方案即为抗生素抗感染联合外科切开引流治疗[9]。 该课题所研究病例于术后脓液药敏实验结果未报告前,采用广谱抗生素治疗,能防止病灶初期感染;待后期药敏实验结果反馈,针对性选用抗生素,能进一步提升抗感染治疗针对性。
术后研究结果显示,与单一组比对,联合组脓腔愈合时间、RBC 计数正常时间、拔管标准时间、出院标准时间更低(P<0.05)。表明单独行穿刺术较联合切开术引流效果差,脓肿愈合时间长;由于患者术中存在脓肿未能完全排除的可能, 可影响血清学指标, 导致单一组RBC 计数正常时间用时更长。 引流效果差影响愈合时间与拔管时间,上述因素又间接延长了出院时间。 在当前医疗资源紧张条件下, 可根据患者病情适当应用联合术式,从而减少患者在院时间,也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可能, 降低其往返医院的时间成本。 从人文角度看,治疗深部脓肿应用联合术式可提升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适宜推广应用;单独应用脓肿穿刺术治疗虽能够达到有效治疗效果,但若清创不彻底,脓肿腔隙内残留脓液,细菌繁殖速率高于抗生素杀灭细菌的速率,将导致患者发生继发感染,引发机体抵抗力降低[10]。这与该研究结果相互验证, 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明显低于单一组的11.43%(P<0.05)。 且联合组治疗3 d 后,IL-6、CRP、TNF-α 改善水平均优于单一组;术后单一组、联合组空腹血糖分别为(7.01±0.21)、(6.11±0.36)mmol/L;餐后2 h 血糖分别为(9.42±0.38)、(8.72±0.26)mmol/L; 表明脓肿穿刺联合切开引流术排脓更彻底,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细胞免疫水平,降低术后血糖波动水平,更利于疾病转归。
综上所述,针对糖尿病合并深部脓肿患者,应用脓肿穿刺联合切开引流术治疗效果优于单一应用CT 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术,临床治疗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