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思考

2021-05-14吴炯明

锦绣·下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吴炯明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以前只对学生进行知识性教学的方式不能满足其当前的学习需求,限制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动手操作这项能力的培养,可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也能让学生更为轻松的理解难点知识,进而构建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本文围绕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深入探究,以期促进学生的综合化成长。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动手操作

引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若是教师只开展对学生理论内容的教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也无法满足新时期的教育要求,也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有着不良影响。基于此,教师在真正的教育工作中,要对初中学生的真实情况展开全面调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知识的探索中,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也達成操作能力的发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在教育工作的开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础。兴趣会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动力[1]。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思考、操作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分析、动手的机会。另外,动手操作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保持积极心理开展操作等活动,更为轻松的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可提升初中学生的学习质量。

如,在进行《一次函数》的教学中,因为函数知识对于学生来讲较为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强,学习质量不佳。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教师可以将游戏加入。也就是说,教师组织学生做小游戏,通过弹簧秤挂上不同重量的物体,对于弹簧长度的变化进行观察与记录,并在已经获得的数据中分析其中的规律。随着游戏活动的进行,学生亲自的操作,其注意力已经完全被游戏所吸引,更为专注的进行对相关数据的记录。并且,也会主动的和伙伴交流,共同开展对函数规律的探索。

二、引领学生理解知识

动手操作不仅仅需要动手进行实际的操作,也要动脑进行思考,在手脑配合中达成思维空间的有效拓展。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在不同的层面实现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在深入学习中感知数学学习的魅力。另外,开展巩固性练习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真正的教学中,要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特征等分析,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这一能力,让学生实际的操作,将在数学课堂中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方法等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应用。通过此种方法的掌握,可以将学生的时间大量的节省,也能保证解题的正确率,对于学生的高质量学习有着重要帮助。

比如,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探索中,教师应以学习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亲自操作,并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环节中,教师组织学生通过硬纸板检验两个三角形是否是全等的?如果为全等,尝试通过符号语言表达。若是并不全等,就要表述自己的想法。通过教学任务,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相互交流,感知到无论是通过对折、旋转还是平移两个三角形依旧是全等的。在学生实际操作后,教师也可应用多媒体演示整个叠合的流程,使学生有效理解数学知识。此部分知识学生在理解上有着一定的难度,而通过组织学生亲自的操作,能够帮助学生在亲身的体会中感知图形变化的本质所在,加深对全等三角形这一概念的理解。

三、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思维是起始于动作的,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动手操作,能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感性的认知,为学生合理的展开探析提供支撑。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过渡期[2]。所以,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对于概念、定理等较为抽象的内容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探究中,可以增加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相应环节,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增加感性的认知,在学习时形成表象,促使学生更轻松的实现对难懂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勾股定理》的学习中,教师应该将学生合理的划分学习小组,能够使学生在交流中达成思维发展,也能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布置明确任务,要求学生通过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重新拼凑图形,并依据其排放画出图形。同时,还要应用面积法展开论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活动,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也在探究中掌握论证勾股定理的方法,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另外,在学生的共同探析中,学生也会将自己原本的思路拓展,探究一题多解的方法,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实现思维发展。思维与操作是有直接关联的,带领学生真正操作会使其在手脑配合中进一步的理解知识。

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

通过实践才能够探究真理,并且,其也是不断创新的基础。在知识探析中,学生开展动手操作,不仅可以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也能实现创新力的发展。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手段较为死板,注重强行记忆。而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了解概念形成的全过程。

如,在进行《轴对称》的学习中,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给予学生展现自己的平台,将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激发,推动其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将准备好的白纸对折,用笔在折线上画出线段,并在折叠的地方自由发挥,剪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并且,想象一下,在打开后会呈现什么图形。通过操作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参与热情得到明显的提高,将自己喜爱的内容呈现,实现自身思维与创造潜能的充分激发,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中获得创造力的发展。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不是一个在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教育任务,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采取有效方法并不断坚持,才能帮助学生获得进步。在实际开展对初中学生的数学教育中,教师需要将教材内容深度挖掘,找到引领学生动手操作的契机,并对学生的喜好、知识水平等展开全面调查,合理设计教学方案,组织学生开展操作活动,在亲身体会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获得能力的锻炼,真正完成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海燕.探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34):3-4.

[2]尹桂梅.初中数学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20(09):94-95.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