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LR预测TIA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可行性研究

2021-05-13吴后祎马领松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粒细胞颈动脉斑块

吴后祎,马领松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内科,安徽 芜湖 24100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具有脑梗死症状的临床急症,持续时间短暂,不超过24 h,大部分持续时间小于1 h,且不存在责任病灶[1]。TIA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血液成分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种病因有关。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在TIA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被大多数学者认可。在颈动脉斑块的形成过程中,慢性炎症反应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包括刺激粥样斑块形成、进展及增加斑块的易损性[2-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作为一种快速易得的炎症状态评估指标,近年来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新的预测指标在临床上得到应用。有相关报道指出颈动脉斑块的TIA患者NLR数值偏高[4]。因此探究TIA患者颈部动脉斑块稳定性与NLR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并将其作为预测指标存在深远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77例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就诊的TIA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包括男性46例,女性31例,年龄50~80岁,平均(62.60±8.52)岁。所有患者中有51例患者合并高血压,16例患者合并糖尿病。根据颈部超声结果,分为斑块不稳定组(45例)和斑块稳定组(32例)。

1.2 研究方法

1.2.1 纳入标准 ①首次发病,诊断符合TIA相关专家共识[5],头颅CT或头颅MRI证实无出血及急性梗死;②颈动脉超声提示有斑块存在。排除标准:①既往无脑血管疾病;②头颅影像学资料提示有出血或急性梗死;③严重全身感染、心房颤动、癫痫的部分性发作、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脏疾患、恶性肿瘤患者;④资料不全者。

1.2.2 方法 收集并录入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相关疾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入院第二日凌晨禁食禁水状态下,采外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测,获取全部研究对象的白细胞(WBC)、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LYM)、空腹血糖(GLU)、尿酸(UA)及血脂参数[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血常规采用迈瑞BC-6900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血脂血糖生化系列结果采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1.2.3 颈动脉超声检查 由2名有经验的超声科医师,采用飞利浦epicc7C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对患者进行颈部血管检查,检测观察患者颈部动脉斑块的有无和斑块稳定性情况。判定标准:当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1.3 mm,且向管腔内隆起时,即判定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依据斑块性质判定标准,将斑块分为稳定及不稳定斑块[6],若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同时存在,也视为不稳定斑块。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及血检结果分析 77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TIA患者中,斑块不稳定患者45例(58.44%),其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斑块稳定患者32例(41.56%),其中男性16例,女性16例。通过对两组年龄、高血压病史、NLR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示斑块不稳定组的NLR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明显高于斑块稳定组,即3.0(2.19~3.56)>2.0(1.54~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斑块不稳定组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斑块稳定组(77.78%>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甘油三酯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图1。

表1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

注:*表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曲线(ROC) 多因素回归方程结果示,NLR和高血压病史是影响TIA患者颈部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受试者ROC曲线NLR曲线下面积AUC=0.744,取阈值为2.740时,敏感度及特异性分别为57.82%、87.54%,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是否患有高血压与NLR为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其预测模型为:Logit(P)=-1.719+ NLR×0.973+是否患有高血压×(-1.115),Logit(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7,取阈值为0.637时,敏感度及特异性分别为64.39%、81.19%。见图2。

表2 Logistic 回归分析

注:以Logit(P)模型诊断效能最佳。

3 讨论

颅内血管急性堵塞时会引起局部脑组织的血流急剧减少,每100 g脑组织每分钟血流<20 ml就会引起脑缺血,在脑细胞死亡前,如果供应脑组织的血流得到恢复,那么患者仅会有短暂的神经功能障碍,临床上称其为TIA。TIA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TIA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概率极大,未经治疗的TIA患者发生脑卒中风险在90 d内达20%,大部分在最初的10 d内发生[7]。有学者指出,TIA的发生与颈动脉斑块发生发展显著相关[8]。当部分TIA患者颈动脉斑块碎裂形成微栓子,随血流堵塞远端血管发生脑梗死,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慢性炎症反应和高血压在动脉斑块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NLR作为一种临床上快速廉价的反应炎症的血液指标,目前尚未有NLR与TIA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NLR对TIA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进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本研究结果显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的NLR 显著高于颈动脉稳定斑块组。多因素回归分析示,NLR和高血压病史是影响TIA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可以用NLR对TIA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进行预估,并根据NLR水平的高低对相应的患者进行提前干预及治疗。另外本研究结果表明,既往患有高血压也会影响TIA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可能与高血压影响血管内皮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有关,血压变化同样需要引起患者和临床医师的关注。随着各项研究的展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发展与慢性炎症反应的关系逐渐被学者发现,并发现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9-10]。NLR作为一种简单易得的评估炎症水平的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机体免疫炎症状态。现已广泛用于评估心脑血管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对疾病的协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Tamhane U等[11]研究指出,炎症细胞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发展,其中性粒细胞会分泌各种炎症介质、蛋白水解酶和活性氧自由基,促进组织损伤的炎症反应的发生,此外,淋巴细胞的改变,使得抗炎细胞因子分泌物减少[12],如此一来,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间的平衡状态被打破,炎症反应加重,继而斑块的形成速度加快。NLR增高表明炎症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相应地增加,那么NLR可以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发展的有力预测因子[13]。同时,中性粒细胞还会影响斑块的稳定性及易损性,Ionita MG等[14]研究发现,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言,其稳定性能够被中性粒细胞这一炎症激活因子所破坏,存在越多中性粒细胞的斑块,其稳定性越差,就越易于碎裂形成栓子。这与Yükseli Ö等[15]的结论也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NLR能够对TIA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进行预测,即NLR越高,斑块的稳定性就越差。NLR检测在临床上的获得容易、快速、廉价,或许可以作为一种评估TIA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辅助手段,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①本研究属于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未对本研究患者有无发生急性脑梗死进行随访调查;②未对有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血压血糖控制药物可能会对结果造成影响;③仅仅对NLR值作了定性分析,未给出具体的临界值,仍需更多的资料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粒细胞颈动脉斑块
软斑危险,硬斑安全?不一定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长效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或只一步之遥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