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血液病糖皮质激素所致失眠的疗效观察

2021-05-12王峥犁任慧玲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5期
关键词:耳穴压豆穴位贴敷失眠

王峥犁 任慧玲

【关键词】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糖皮质激素;失眠;睡眠质量

失眠症祖国医学称之为不寐,轻则入寐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重则整夜不能入寐,大多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或年龄增长以及某类药物引起[1]。其中糖皮质激素在血液病常用的化疗方案、输血制品之前和输注单抗类药物预防过敏反应,以及粒细胞缺乏感染退热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从中医角度看,激素易造成肾中阴阳失衡,且痰瘀相互胶结可致阴阳通行道路受阻,虚阳浮越,内扰心神,故常出现失眠、烦躁、精神失常。由于激素的广泛、大量、长时间的应用,包括口服和静脉使用,在获得疗效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副作用。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甚至引起部分患者彻夜不眠,进而导致焦虑、抑郁,最终带来机体免疫力低下或者对疾病康复产生不利影响。而一般的安眠药物,可能带来头昏、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依赖性[2]。中医治疗该病的方法比较多,可平衡阴阳与调节脏腑气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体现了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能充分激发机体的整体生理功能,使机体的脑循环和脑代谢得到明显的改善,促进患者脑补血流速度,从而使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3]。本文探讨与观察了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血液病糖皮质激素所致失眠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0年1~12月在本院诊治的血液病糖皮质激素所致失眠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1∶1原则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使用糖皮质激素疗程、性别、体重指数等经比较,数据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纳入标准:患者均存在入睡困难,易醒,早醒,每日睡眠时间在3~6 h,平均睡眠时间在4.6 h;确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7 d;患者精神状态尚可,未发现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对于本次研究的内容,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情并愿意参与。

排除标准: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进行抢救;耳部、足底皮肤破溃、冻疮等皮肤病患者;或对胶布过敏者;患有精神疾病严重不配合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临床资料缺乏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日常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主动提供了有效的护理措施,讲解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及不良反应,让患者对于该药物有一定的正确认识。保持病房舒适、整洁、安静,提供良好的晚间睡眠环境。保持情绪稳定,不收看收听刺激、惊险的音频节目。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饮浓茶、咖啡,睡前温水足浴15~30 min。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具体措施如下。(1)穴位贴敷。于16:00选取患者足底双侧涌泉穴,各按摩2 min后,贴敷本院自制的酸枣仁粉,贴敷时间为4~6 h,晚间20:00~22:00夜班护士协助患者足浴时取下。(2)耳穴压豆。选取单侧耳部的穴位,心、脑、神门,进行耳穴压豆。首次由护士教会患者按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后每日夜班护士在患者入睡前30 min指导、督促患者自我按压穴位各30下。穴位贴敷期间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药物过敏或其他不适主诉,耳穴压豆每3~5天更换部位,每日管床护士检查有无磁珠脱落、皮肤破溃、红肿等不适。

两组都护理观察7 d。

1.3 观察指标

(1)疗效标准:治愈为夜间连续睡眠时间大于6 h,无多梦、易醒等;显效为夜间睡眠时间大于6 h,醒来1~2次,很快能再次入睡;有效为睡眠时间增加1 h以上,但总时间未达6 h;无效为睡眠时间未增加,仍存在多梦、易醒、入睡困难等。总有效率为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的占比。(2)在治疗前后进行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该量表由23个条目构成,本研究主要调查入睡时间与睡眠质量这两个维度,每个条目积分最高为3分,最低为0分,睡眠质量越差的患者,分数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0软件。计量数据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Fisher χ2分析。当P<0.05表示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明显更高,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2 PSQI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后的PSQI入睡时间与睡眠质量评分相较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更低(P<0.05),且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临床常见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地塞米松、泼尼松、甲泼尼松、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等,能够在抗炎、抗休克、抗休克、非特异性抑制免疫等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可以防止和阻止和免疫性炎症反应的产生,对绝大多数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几乎都有效果[4]。在大多数血液疾病中化疗、抗炎症、抗过敏治疗中,糖皮质激素运用广泛,且疗效较好。但与此同时,所伴随的兴奋、激动、失眠、欣快也严重影响患者夜间睡眠质量,进一步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方面的不良影响。失眠为一种由于睡眠质量较差或者睡眠没有持续性的睡眠障碍。当前很多失眠患者长期使用安眠类药物缓解痛苦,可使得患者产生药物过度依赖,也伴随有一定的毒副反应。祖国医学认为失眠主要表现为心神不安、肝胆失调、心肾不交、脾胃失调等,在治疗上需要脏腑调和、阴阳调和、心神安定[5]。

中医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人体的静脉内联脏腑,外络各肢节。所以,耳与五脏、六腑还有人体各部之间,生理、病理方面是息息相关的。刺激耳穴一方面可以达到治疗各种内脏及全身病症,另一方面可以缓解某些不适的感觉。心、脑、神门加以刺激可以达到补心血、镇静、安眠之效。心在耳甲腔中央凹陷处,心主神明,具有宁心安神之效。脑,亦作皮质下,除了治疗失眠还对神经衰弱具有一定作用。神门为镇静主要作用,常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穴位贴敷在中医内病外治中属于一种较为独特的疗法,不但能对患者的学位造成刺激,激发经络之气,同时还能使药物经过患者的皮肤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脏腑,使药物是作用得到发挥,对脏腑阴阳进行调节,最终治愈疾病[6]。且受限于血液疾病,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下,凝血功能异常,不适合侵入性的操作。穴位贴敷和耳穴压豆,相对其他有创或刺激性强的中医技术,一般不会引起出血等不良反应的法师。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也是肾经首穴。现代常用于治疗眩晕、高血压、失眠等病症。其药物酸枣仁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补中益肝,坚筋骨,助阴气,皆酸枣仁之功也。”明代李时珍《本草綱目》中记载,枣仁“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症;生用疗胆热好眠,皆足厥阴少阳药也。”此药物具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之功效。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明显更高,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表情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血液病糖皮质激素所致失眠能提高治疗下过。

当前失眠可发生于各个年龄层,其发生是必然因素与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耳穴压豆联合酸枣仁粉贴敷涌泉穴可以有效的改善糖皮质激素所致的失眠,且方法简单、易操作、无痛苦、安全、适用,且不易造成血液疾病患者出血等副作用[7]。本研究显示两组治疗后的PSQI入睡时间与睡眠质量评分都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特别是耳穴压豆可促进脑内神经递质的分泌,从而刺激与睡眠相关的神经中枢,激活相关脑区,促进睡眠-觉醒周期恢复正常,进而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8]。

总之,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血液病糖皮质激素所致失眠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耳穴压豆穴位贴敷失眠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疗效研究
加味枳术丸配合腹部拔罐穴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症候分型耳穴压豆辅助治疗特发性突聋的临床观察
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耳穴压豆治疗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失眠的疗效研究
耳穴压豆联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40例临床观察
耳穴压豆治疗产后宫缩痛169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