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比较微创旋切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多发乳腺小结节的临床疗效
2021-05-12赵潜
赵潜
【关键词】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效果;乳腺小结节;多发
临床中多发乳腺小结节是乳腺囊性增生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极有可能与婚育、饮食等紧密相连,该类患者的乳房会出现疼痛、溢液等,给其平时的生活带来许多影响[1]。现阶段,临床中在对多发乳腺小结节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大多应用传统手术,虽然该方法能够对结节进行切除,让病情更为平稳,但是,在手术结束后,会具有较大的瘢痕,给患者给予更多的负担[2]。近几年,微创旋切手术已经逐步被临床中应用到多发乳腺小结节患者的各项治疗中[3]。本文主要研究将微创旋切手术、传统手术应用于多发乳腺小结节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1月至2021年2月于本院接收并对其进行治疗的多发乳腺小结节患者共46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组。其中,行传统手术的23例作为对照组,年龄为22~47(34.84±11.90)岁;病程为8~23(15.93±5.98)个月;已婚、未婚患者依次是13例(56.52%)、10例(43.48%);疼痛持续总时间为8~10(5.98±1.64)个月;结节直径为0.6~2.2(1.49±0.02)cm。另行微创旋切手术的23例作为观察组,年龄为23~46(34.62±5.55)岁;病程为9~22(15.69±4.91)个月;已婚、未婚患者依次是12例(52.17%)、11例(47.83%);疼痛持续总时间为6~11(5.33±1.12)个月;结节直径为0.7~2.1(1.40±0.13)cm。两组患者病程、年龄等基线数据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研究可行性较高。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诊断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多发乳腺小结节;均为首次检出疾病;均为初次接受治疗;所有患者及(或)家属均表示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书面协议。
排除标准: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并发尘肺或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病变;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精神或认知有明显障碍,无法进行正常沟通交流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手术。应用超声进行更为准确的定位,在具有病灶的乳房之上切一个切口,长度范围于2 ~3 cm,参照结节总数,明确切口总数,通常为1~4个,对病灶进行全方位地切除;进行电凝止血,对皮下腺体进行修复,应用生物蛋白胶对术口进行封闭,在手术结束后,进行7 d的加压、包扎。
观察组行微创旋切手术。在进行手术以前,借助彩色超声对乳腺结节进行探查,全方位掌握结节总数、所处部位等,标识好手术切口。对患者施予局部浸润麻醉,参照结节所处的部位,选取手术切口,在结节一旁的2 cm,切口为0.4 ~0.5 cm;对于单发肿瘤而言,其术口间距肿瘤为2~3 cm,对于多发肿瘤而言,需要参照其所处的部位进行明确,通常借助一个切口对数个肿瘤进行切除,若肿瘤之间间距较远或是跨象限和乳头而无法适宜于一个切口时,应借助两个切口对肿瘤进行切除。处在超声下,对旋切刀进行刺入,直至结节的深处,借助超声影像,加之旋切系统,对乳腺结节进行抽吸、切除、旋切等,全方位地清除出积血,对局部进行压迫、止血,对穿刺位置需要更为严格地进行消毒。对手术切口需要应用弹力绷带、无菌贴敷,进行5~7 d的包扎,在24 h中,可以适量地进行紧压、固定,在24 h后,可以逐渐进行减压,在这期间,需要防止术口敷料发生移位,在5~7 d后,对绷带进行解除,防止进行各项十分剧烈的运动。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VAS)评分进行分析、研究,分数范围于0~10分,0分即为没有出现疼痛感,10分即为出现十分剧烈的疼痛感,分数愈高会出现愈加严重的疼痛。(2)对两组治疗后的各项手术指标进行分析、研究。(3)对两组治疗后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进行分析、研究。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AS评分
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各项手术指标
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并发症的总发生率
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乳腺结节大多都会出现在乳腺增生、乳腺良性肿瘤、乳腺恶性肿瘤中。其中,多发乳腺小结节是乳腺非肿瘤性疾病,该类患者大多都会出现乳房胀痛、乳头溢液等[4]。对于多发乳腺小结节的发病机制,现阶段依旧没有得到明确,临床中大多认为其极有可能与内分泌系统失衡间紧密相连,这是因为机体中的孕激素、雌激素会出现代谢紊乱,进而引发乳腺增生;同时,自主修复能力无法清除乳腺增生,就会引发该疾病[5]。近几年,多发乳腺小结节的总发生率有所上升,对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影响,无法保障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6]。所以,临床中需要尽早发现多发乳腺小结节,并对其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治疗,以减少各类危害,保障预后[7]。现如今,临床中大多应用手术对多发乳腺小结节患者进行治疗,其中,传统手术、微创手术均是十分普遍的,其能够更为准确地对各个病灶进行切除,以获得相应的效果[8]。传统手术是处于直视下进行各项操作,医护人员参照乳腺结节所处的部位切一个切口,对乳腺结节进行切除,可以防止伤害到其余乳腺组织。但是,传统手术所需的时间较久,还会引发更多的创伤,并留下更大的瘢痕,给患者许多负担,尤其是对于育龄女性,其极有可能出现抗拒感、自卑感,无法保障其生活质量[9]。微创旋切手术是应用空芯活检系统技术,兼具真空抽吸技术、电动切割技术。其中,真空抽吸技术可以对各个病理组织进行切除,電动切割技术可以借助旋切刀、内外套针对各个病灶组织进行切除;在进行切割期间,真空抽吸泵能够把各个病理组织逐步传送至机体之外。微创旋切手术具有相应的微创性,仅需较小的切口,就能够对更多的病灶进行切除,具有更为理想的安全性、效果[10]。较之于传统手术,微创旋切手术所需的切口更为隐蔽,不会留下太大的瘢痕,也不会对乳房外观带来较多的影响,所以,其已经获得更多患者所给予的认可、肯定。另外,在进行微创旋切手术期间,需要应用彩超随时对患者进行检测,能够全方位掌握乳腺肿块所处的部位、大小等,并确定切口所处的部位,以对各个病灶进行切除,降低残留,而其对各个正常的组织不会带来损害,疼痛也较弱,最终,也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的机率。
综上所述,多发乳腺小结节治疗工作中应用微创旋切手术较之于传统手术能够改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并降低其VAS评分、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能够给临床中多发乳腺小结节方面的治疗给予更多的参照,可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