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炎性因子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影响
2021-05-12何丽影李春晓
何丽影 李春晓
【关键词】川崎病;丙种球蛋白;炎性因子;冠状动脉病变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由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的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可致全身性血管炎性病变。KD患儿常伴有手脚肿胀、淋巴结肿大、发热、黏膜出血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并发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病变,甚至诱发心肌梗
死[1-2]。KD治疗多强调减轻冠状动脉损伤、控制全身血管炎症,丙种球蛋白是治疗KD的首选药物,可中和毒素、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冠状动脉病变发生,还解除内皮细胞抑制状态,减轻血管损伤,改善病情[3-4]。但对于丙种球蛋白用药剂量尚无统一定论。本研究分析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KD患儿效果与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本院的72例KD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研究组女16例,男20例;年龄2~8(4.56±1.0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17(7.42±2.14)d。对照组女14例,男22例;年龄2~9(4.62±0.9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17(7.45±2.11)d。两组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KD相关诊断标准[5],经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确诊;患儿发热症持续>5 d,且伴有淋巴结肿大、口唇皲裂、皮疹等症状。
排除标准:合并心理障碍、精神异常或意识丧失者;肝肾异常或心脏受损者;存在恶性肿瘤疾病;语言沟通不顺畅、听力丧失;过敏体质;合并其他感染疾病;先天性免疫缺
陷者。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陕西颐生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1023268,50 mg/(kg·d)],分三次服用,患儿退热3 d后改为3~5 mg/(kg·d)。
在上述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小剂量丙种球蛋白(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94004)治疗,即静脉滴注1 g/kg丙种球蛋白,初始滴注速度为1.0 mL/min,15 min后加速,最大滴注速度为3.0 mL/ min,每日1次。
研究组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静脉滴注2 g/kg丙种球蛋白,初始滴注速度为1.0 mL/min,15 min后加速,最大滴注速度为3.0 mL/min,每日1次。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皮疹面积减少≥50%,发热、黏膜充血水肿等症状显著改善为显效;皮疹面积减少30~49%,发热、黏膜充血水肿等症状有所缓解为有效;皮疹面积减少<30%,发热、黏膜充血水肿等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呈加重趋势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炎症因子。分别采集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4周后空腹静脉血,离心10 min,转速3000 r/min,取上清液,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C 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仪器为HBS-1096A 酶标仪(南京德铁实验设备有限公司),试剂盒购买自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3)比较两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与药物不良反应(头痛、寒战、胸闷气急等)发生情况。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患儿是否存在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闭塞、冠状动脉狭窄,若出现上述任意一项,即可判断存在冠状动脉病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軟件分析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Fisher χ2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见表1。
2.2 炎症因子
两组治疗前各炎症因子指标水平相比,治疗后两组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较低(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2/36),头痛1例、寒战1例;研究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4/36),头痛1例、胸闷气急1例、皮疹1例、寒战1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P=0.394)。
3 讨论
KD发生可能与感染、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随着病情进展可累及心血管系统,导致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冠状动脉狭窄或扩张等,诱发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甚至猝死[6-7]。对于KD患儿,临床多根据病情给予支持与对症疗法,如护肝、补充液体、纠正心律失常、控制心力衰竭等,有一定疗效,但无法预防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无法达到满意疗效。
阿司匹林溶肠片具有镇痛、解热、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效果,可减少血栓形成,且作用快速、不良反应少、药效稳定,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8]。丙种球蛋白能具有以下几点作用机制:(1)具备特异性抗体,可中和微生物毒素,减轻血管炎症反应,促使免疫细胞产生负反馈作用,造成体内CD4+含量减少及CD8+含量增加,进而抑制IgG合成,改善机体体液紊乱和细胞免疫,控制症状恶化[9]。(2)抑制B细胞淋巴活性,抵抗毒素损伤患儿血管细胞,竞争性结合血管壁上相关受体,降低免疫复合物大量沉积。但对于KD患儿用药剂量问题上仍无法共识。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较低;治疗后两组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提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KD患儿疗效更好,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有效预防冠状动脉病变,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分析原因在于,小剂量丙种球蛋白可经结合特异性受体、阻断IgG片段和Fc片段等方式起到抗炎作用,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中含有更多的抗体成分,可在短时间内使患儿体内免疫因子水平提高,抑制炎症反应,改善体内毒性反应,使炎症因子对血管内皮刺激降低,预防或减少冠状动脉病变发生[10]。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促进机体产生更多反馈性抗体,更好的清除体内病毒,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炎症症状消退,减轻血管动脉的损害,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11]。
综上所述,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KD患儿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并可增强治疗效果,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