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2021-05-12赵永峰
赵永峰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慢性胃炎;三联疗法;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慢性胃炎是十分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其主要受不同因素而导致胃黏膜炎性发生病变,大部分是由于幽门螺杆菌、病毒、胆汁反流等造成的,对其的治疗,西医多运用三联和四联的疗法,虽然治疗效果不断的增高,但同时,耐药性对西药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1]。传统的中医将慢性胃炎归于“胃脘痛、缩满”的范畴,并且和情志不调与饮食不节等有联系[2]。半夏泻心汤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癌散结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和肝炎等。研究入选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市通州区北苑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治疗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析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在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市通州区北苑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治疗的100例慢性胃炎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达到《中医诊断学》[3]诊断的标准,与患者签订知情协议书,以随机数字表法把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
纳入标准:(1)能够配全程配合研究的患者;(2)无精神病症的患者;(3)在入组前未服用过抗菌药物治疗。
排除标准:(1)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2)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3)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4)排除恶性肿瘤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使用三联疗法,即奥美拉唑(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763;规格10 mg×14粒×1瓶/盒)+阿莫西林(阿莫西林胶囊,生产企业:安徽安科恒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3532;规格0.25 g×40粒/盒)+甲硝唑( 甲硝唑片,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947;规格0.2 g×100片/瓶),奥美拉唑1天1次,每次20 mg,阿莫西林1天2次,每次0.5 g,甲硝唑1天3次,一次0.6 g,7天为一个疗程,总共治疗两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半夏泻心汤,汤方为:半夏10 g、海嫖蜻28 g、白芨22 g、浙贝10 g、蒲公英28 g、黄芩10 g、人参10 g、干姜6 g、黄连5 g、木香5 g、炙甘草5 g,每天一剂用水煎服,每剂早晚各服用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总共治疗两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各种证候以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疗效的判定标准依据《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4]进行鉴别,治愈为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指征恢复,胃镜显示胃黏膜为正常;显效为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有所改善,指征有所改善,胃镜显示胃黏膜的症状缓解大于50%;无效为临床症状没有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例数×100%。對慢性胃炎证候暖气、胃反酸、胃痞、胃痛等症状使用《中医诊断学》[3]进行评价,共分为5级,无症状得0分,轻度得1~2分,中度得3~4分,重度得5~6分,分数越低表明症状越轻。利用C13呼气检测分析幽门螺杆菌是否消失。详细记录不良反应,主要是例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皮疹。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运用(x—±s)代表研究的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运用百分比代表计数资料,并用χ2进行检验。当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情况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无较大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而对照组则为7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两组患者嗳气、胃反酸、胃痞、胃痛等症状积分在治疗前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嗳气、胃反酸、胃痞、胃痛等症状积分物低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有45例患者幽门螺杆菌显示清除,清除率为90.00%(45/50),而对照组则有37例幽门螺杆菌显示清除,清除率为74.00%(37/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经过对不良反应的统计发现,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为18.00%,进而说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45,P=0.042)。
3 讨论
当前人们受生活习惯的改变而致使饮食方面也不断的发生改变,由此致使一些消化系统的疾病不断的发生,每年呈现现稳步的上升趋势,并且其非常容易发展成为慢性胃炎,并对人们身体的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受到临床对其的关注和重视[5]。慢性胃炎多是由幽门螺杆菌而引起发病,胃黏膜则表出慢性持续性的炎性表现,时间长而久之则导致胃黏膜产生不利的变化,如未能对其的治疗则会引起腺体萎缩[6]。西医研究对慢性胃炎的发病认为和饮食、感染、免疫等有关,此治疗多以抑酸和保护胃黏膜等药物治疗为主,而长期的服药会产生耐药性[7]。当前西医对其有治疗主要是清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多以抗菌和胃黏膜保护的药物,例如此次研究使用的三联疗法,即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8]。而在传统的中医中,《伤寒杂病论》的半夏泻心汤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完善,逐步应用在泄泻、臆膈等病证的治疗中,这些均为慢性胃炎的治疗打下基础[9]。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医提出“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温而不燥”,此和半夏泻心汤的药效完全相同,并且经过现代药理学的研究同样证明了半夏泻心汤能够提升胃肠的蠕动,并且对胃黏膜具有保护的作用,并促进炎症的恢复。本研究在给患者用西药治疗时,亦予以患者半夏泻心汤加减,结果显示通过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而对照组则为76.00%,由此说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嗳气、胃反酸、胃痞、胃痛等症状积分在治疗前对比无差异,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两组患者嗳气、胃反酸、胃痞、胃痛等症状积分物低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45例患者幽门螺杆菌显示清除,清除率为90.00%(45/50),而对照组则有37例幽门螺杆菌显示清除,清除率为74.00%(37/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不良反应的统计发现,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为18.00%,进而说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由结果说明,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可以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并降低出现不良反应的机率。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对慢性胃炎患者运用半夏泻心汤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并且降低中医证侯的各项积分,并提高对幽门螺杆菌的清除效果,还能减少出现不良反应的机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因此可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