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分析

2016-05-10薛艳芳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胃脘痛半夏泻心汤治疗

薛艳芳

【摘要】目的:对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本文主要选取某医院2014.3-2016.3所收治的60例胃脘痛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以奥美拉唑等西药来进行临床治疗,给予观察组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两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两周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96.7%,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均为出现比较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未见不良反应,在临床医学中值得加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胃脘痛;治疗

胃脘痛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就中医理论来看,其主要是指上腹胃脘部附近所出现的胀痛、隐痛、刺痛以及剧痛等症状,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暖气、呃逆、大便干结等临床症状。西医理论中,也将胃脘痛称作慢性胃炎,或消化道溃疡等疾病。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在临床治疗中大多采用西医方式来进行治疗,但是极易产生不良反应,并且实际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性,而中医临床治疗的效果更佳。本文主要对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以促进胃脘痛得以有效的治愈,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主要选取某医院2014.3-2016.3所收治的60例胃脘痛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年龄范围在20-68岁之间。观察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5例,女15例。在把握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各项体征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结果,以中国中药学会所公布的《胃脘痛诊断标准》为主要诊断依据,所有患者均诊断为胃脘痛。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原发病等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在本次临床实验研究中,给予对照组以口服奥美拉唑药物来进行治疗,每次20mg,每日两次。在此基础上翼口服硫糖铝和口服西沙比利进行辅助治疗,硫糖铝每次0.75mg,每日三次,西沙比利每次10mg,每日三次。胃脘痛患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以两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治疗两个疗程。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

在本次临床实验研究中,给予观察组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半夏泻心汤主要由党参、半夏、黄岑、干姜以及大枣、黄连等药材组成,按照配方称取标准剂量的药材后,以水煎服,每日一剂,在一日内分三次服用。针对疼痛难忍的胃脘痛患者,应当适当调整药量,并加入延胡索、川楝子等药材,以保证治疗效果。针对长期疼痛难忍且偶尔有尾部刺痛感的患者,应当加入适量的丹参和五灵脂。针对胃寒的患者,在对其所服用的半夏泻心汤进行配制时,应将黄岑去除,并加入标准剂量的丁香、陈皮等,以缓解患者的胃寒问题。对于伴有灼痛、大便干结的患者,应当在其药剂中加入标准剂量的大黄和枳实,以促进其症状的改善。在观察组治疗期间,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应当保持清淡的饮食,禁忌烟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关于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①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半年到1年时间内,没有出现复发,辅助检查结果显示基本恢复正常。②显效: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改善,半年到1年时间内,没有出现复发,辅助检查结果显示基本恢复正常,或者明显好转。③好转: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半年到1年时间内,偶有发作,与治疗前相比,其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都有所好转。④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治愈+显效+好转。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 <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0例对照组患者中,21例治愈,4例显效,4例好转,1例无效;30例观察组患者中,10例治愈,7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与对照组相比(8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6.7%), P <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在临床治疗期间,两组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胃脘痛是我国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劳倦久病、七情内伤、长期饮食不节以及六淫侵袭等因素,极易导致胃气失和、升降失常,导致患者气机紊乱,最终导致胃脘痛。中医理论认为,在对胃脘痛开展治疗时,大多以辛开苦降法为主,通过半夏泻心汤来对患者进行虚实调理,和其阴阳、补泻兼施,促进患者的康复。就半夏泻心汤的药方来看,其中黄岑和黄连具有良好的苦寒清热功效,其中的半夏能够辛温散寒,与干姜相配合使用,能够对患者体内的寒热进行有效的调理。在半夏泻心汤中医人参、甘草等作为辅佐用药,能够起到良好的益气补虚作用,对胃脘痛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理,促进患者的康复。就西医理论来看,半夏泻心汤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最大程度上对炎症反映进行控制,对病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改善患者体内的胃肠技术分泌,真正对胃粘膜进行保护。

现代药理研究黄苏、黄连具有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有显著杀菌、抑菌作用;人参大枣内含有大量的多糖及维生素等,可以调节免疫,增强免疫了,调节内环境,促进脏器修复功能。

本研究中,我院诊治的60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等西药治疗)和观察组(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30例对照组患者中,21例治愈,4例显效,4例好转,1例无效;30例观察组患者中,10例治愈,7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与对照组相比(8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6.7%), P <0.05。治疗期间,两组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总而言之,对于胃脘痛患者,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秦立伟,刘桂英.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62例[J].光明中医. 2010(12)

[2]李建伟.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胃脘痛41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12)

[3]陈红.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痛的临床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22)

[4]张广智.三香舒胃汤治疗胃脘痛213例[J]. 甘肃中医. 2010

(02)

猜你喜欢

胃脘痛半夏泻心汤治疗
基于扶阳思想对胃脘痛中医各证型分布的探讨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5例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对胃脘痛患者70例疗效的影响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西药结合半夏泻心汤用于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治疗临床分析
浅谈胃脘痛患者应用加味肝胃百合汤治疗的临床有效性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