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思维障碍 引发深度思考

2021-05-08陈光明

考试周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深度思考

陈光明

摘 要:在教学中设计富有趣味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进入深度思考的基础。为此,笔者常常在教学过程中故意制造一些“麻烦”,设置一些“障碍”,“逼着”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带着学生“多走一些弯路看风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巧设障碍;深度思考;隐藏关键数据;掩盖计算过程;不给足够学具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问题的挑战性,直接影响着探究空间的大小,也影响着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在教学中设计富有趣味、又不失挑战性的开放性问题情境,是引导学生进入深度思考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发深度思考,笔者常常在教学过程中故意制造一些“麻烦”,设置一些“障碍”,“逼着”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多走一些弯路看风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隐藏关键数据,点燃思维火花

在引导学生探究规律时,免不了要借助各种数据信息。有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笔者故意先将问题中的关键数据隐藏起来,反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笔者没有在一开始就为学生提供完整的数据信息,而是根据“大小比较”的三个要点,先将数据信息隐藏,然后分层次逐步呈现,来引导学生经历探究万以内数的比较过程,使学生不仅学会大小比较的方法,还明白其中的道理。具体过程如下:

环节一:位数不同,比位数。

师:二年级四个班级开展“回收饮料瓶,争当环保者”活动。哪个班级收集的饮料瓶最多,将获得“环保先锋”的荣誉称号。要想知道哪个班级收集的饮料瓶最多,你需要了解哪些信息?

生:需要知道每个班级收集的饮料瓶数量。

屏幕上出示二年级四个班级收集的饮料瓶“数量”,可是将所有的数字,用卡片遮住,只能看出每个数有几位数。

师: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所有学生一时陷入沉思,但不久就有学生举手。

生:2年级1班收集的饮料瓶数量是最少的。

师:为什么没有告诉你具体的数量,你就能知道2年级1班是最少的,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生:2年级1班收集的饮料瓶数量是三位数,其他三个班级收集的饮料瓶数量都是四位数,三位数比四位数小。

师:为什么三位数就一定比四位数小呢?

经过学生独立思考后,再组织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白:三位数最多是999,而四位数最少是1000,所以三位数一定比四位数小。

环节二:位数相同,先比最高位。

师:其他三个班级的位数都相同,该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生:需要翻开遮盖在数字上的卡片。

师:如果现在只给你三次机会,让你翻开三张数字卡片,你会选择哪三张?

经过讨论,学生一致认为应该翻开三张“千位”上的卡片。

师:现在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知道2年级2班收集的饮料瓶一定比2年级3班和2年级4班少。

师:为什么只凭三张卡片,你就能确定2年级2班比其他两个班级少?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白:2班收集的饮料瓶最多只能是1999,而3班和4班最少也有2000,只要看千位上的数就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环节三:最高位相同,依次往下比。

师:现在只剩下3班和4班了,哪到底谁多谁少呢?你还需要知道什么信息?

生:只要知道它们百位上的数就可以。

教師出示3班和4班的“百位”上的数。

师:现在你能比较吗?

生1:3班收集的饮料瓶比4班多。

生2:4班最多只能是2199,而3班最少是2300。

通过先将数据隐藏,然后随着问题的探究来逐步呈现。这样极大地增加了探究的空间,为深入理解大小比较的方法和道理提供了有效的情境。同时也充分“吊足”学生的胃口,使学生在经历“探案”般的探索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被不断引向深入。使学生在沉浸式的思考中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不断发展思维能力,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 掩盖计算过程,探究错误原因

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如何正确处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往往考验着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练习中发现学生的一个错例。笔者故意将该生的计算过程用卡纸遮掉,问学生:“你们觉得,这道题的计算结果正确吗?说说你判断的依据。”

生1:这道题的计算是错误的,因为20×10就等于200,而24比20大,12比10大,所以正确的积一定比200大。

师:这位同学懂得用估算的方法来判断结果是否正确,他的方法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

生2:两个因数的个位分别是“4”和“2”,所以积的个位一定是“8”,而他计算的结果个位上的数字是“2”,所以我断定他算错了。

师:这位同学懂得根据因数和积个位上的数来判断计算的结果,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那么,你们猜猜看他可能错在了哪里呢?

生3:我看到他的最后结果是两位数,所以我觉得他在计算10乘24时,积的最低位没有从十位写起,而是从个位写起。

随即,笔者揭开遮盖在竖式上的卡纸,并肯定了学生的判断。

将错例的计算过程先暂时遮掉,让学生根据结果判断计算正误、反推错误原因,似乎是故意给学生的思维设置“障碍”,但却能为课堂提供了更大的探究空间。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对错误的算法印象深刻,也为引导学生经历从多角度验证计算的正确性创造了可能,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 不给足够学具,经历柳暗花明

由于小学生思维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要借助直观学具的帮助。但有时为学生准备“太过充足”的学具反而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并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笔者给每个学生准备了7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用来测量如下6个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在给学生的图形上没有标出各条边的长度。)

猜你喜欢

深度思考
立意:在把握材料含义的基础上做深度思考
关注深度思考 发展思维能力
让对话充盈教学机体促进思考深度参与
创新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实践
在课堂中绽放异彩
打造深度思考的初中历史课堂探析
数字阅读的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