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古诗词中家国情怀的传递和表达策略

2021-05-08豆岁宁

考试周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古诗词素质教育

豆岁宁

摘 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其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也是诗人特殊情感的重要寄托与表达方式。因此,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不仅要关注知识内容的讲解,更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其中的感情。通过对古诗词中家国情怀的理解和体会来实现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引导。

关键词:古诗词;家国情怀;素质教育

一、 引言

家国情怀是古诗词中重要的情感内涵之一,也是学生通过课堂上对诗词的学习所要理解和体会的重要情感。所以教师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加深学生在古诗词课堂上的情感体验。

二、 古诗词中传递和表达家国情怀的方式

古诗词是过去社会中诗人表达自身思想与情感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的人们了解过去的社会生活,体现其寄托于特殊社会环境下的特殊情感的主要途径。而古诗词的学习作为学校教育中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对学生的成绩以及未来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盛行,教师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也越来越关注,因此开始探索借助于古诗词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和途径。而古诗词也确实为学生理解和体会一些深刻特殊的情感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古诗词中对于家国情怀这种深刻的情感的描绘和表达,更是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创造了条件。但是在教师借助于诗词开展家国情怀以及爱国主义的素质教育之前,教师首先应该对古诗词中这一情怀的表达和传递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在通过对古诗词的深入研读之后可以发现,其对于家国情怀的表达内容主要从以下的两个角度来进行。

(一)以“家”为出发点,由家的怀念转而到国的情感

在古代由于特殊的政治環境与社会环境导致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与整个国家的兴亡与发展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在边塞以及与临海等地生活的人们,其能否安居乐业更是与国家的统一以及战争状况等息息相关,所以也更容易产生家国一体的思想和情感。同时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家国一体一直以来都是核心的理念,所以才会产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慷慨激昂的论调,同时对于大部分的古代人,尤其是士大夫、文人阶层来说,国之不存,何以为家更是其普遍的共识。正是因为这样的共识存在,所以在很多诗人表达思乡情感的诗句中同样也暗含着对于整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的忧虑与关怀。所以借由故乡的景物、人的描写进入到思乡的情感中,再借由思乡转向忧国是古诗词中表达家国情怀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这种表达的方式与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有着很大的关联,在诗人身处忧虑、战乱以及损城失地的社会整体状况下这种表达方式更为普遍。

(二)以“战”为出发点,由战争的描写转入对家国的忧虑中

古诗词中表达家国情怀的方式除了通过家这一切入点来展开之外,战争以及与战争相关的地点、人物等等也是其表达家国情怀的主要方式之一。实际上,战争本身就是古诗词中十分核心的一个要素,边塞诗更是自成一派地成为古诗词中家国情怀的重要代名词。在诗词作品中,诗人往往通过对特殊的地点、人物以及事件进行描写,进而转到对战争以及整个国家前途与未来的期望之中。无论是《凉州词》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还是《塞下曲》中的“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都是借边关标志性的地名来表达诗人自身保家卫国的情怀或者是对这一情怀的赞颂。

在古诗词中,家国情怀的表达往往离不开具体的情感寄托,无论是故乡的人、物还是故国的情、景都是诗人自身对于家园以及整个国家、社会的深厚情感的体现。但是这种表达往往是含蓄的,是内蕴与其文字中的。所以人们要深入体会这种家国情怀,要体会这种特殊的情感就需要深入了解诗人、了解诗词、了解整个社会情况,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来进行古诗词的分析才能够体会其中的深刻情感。而在当前的教育教学领域中,之所以学习古诗词也正是想让教师引导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和分析诗词的内容,进而体会蕴含于其中的家国情怀等深刻的动人的情感。

三、 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古诗词开展家国情怀的素质教育的策略

(一)利用古诗词内容创设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在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情景教学法是主要的且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因为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由于古诗词本身语言简练,且与当前的语言习惯以及表达含义等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进行讲解和分析之前往往会先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主要内容以及情感进行浅层的体会。同时结合对诗人以及诗人所处社会时代的简答介绍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内容的感受,之后教师才会进行诗句的详细分析与解释。而在引导学生体会诗词感情和内涵的过程中一般会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结合古诗词内容来完成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情感和内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地进入课堂教学环境中,加快学生对于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更是对学生开展家国情怀的相关素质教育渗透的重要途径和环节。具体来说,在学习表达家国情怀的古诗词内容时,

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图片或者是音频等方式为学生讲解诗人的生平与重点生活经历,并且介绍诗人词人所处的生活环境与社会背景,重要事件,等等。这些知识的了解能够使学生在之后的情境体验以及诗词分析中更深入地理解其情感,为学生体会家国情怀这种深刻的情感奠定基础。其次,教师需要结合古诗词中的内容进行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将诗词所表达的内容以动态的画面与声音表现出来,进而加深学生对其内容的体会,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而之所以借助情境的方式能够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能够让学生对于古诗词中表达的家国情怀有更深刻的感受和认知,是因为学生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所不同,在和平年代中年龄较小的学生往往很难真正体会到这种深刻的家国情怀。所以教师借助多媒体的技术手段来创设动态化的情境,相比于文字的描述更能够加强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在这样的基础上对学生家国情怀的感受和爱国主义情感的产生才会更有利。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古诗词素质教育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古诗词中的新年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