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

2021-05-08范培渊

考试周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范培渊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改革,素质教育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到更多更丰富且更有用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文阅读兴趣和提升学生基本的语文阅读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轻松有效。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运用有效措施,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初中语文教师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迫切需要被得到解决。因此,文章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措施

一、 引言

语文是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重要作用是无法替代。在现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并且虽然一些已经被多次提出,但是尚未得到彻底解决。因此,为了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新型的教学手段,为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二、 重视课前预习的重要作用,通过设计问题发挥预习的有效性

初中阶段的语文不同于小学阶段,随着年级的增加,文章阅读的难度不断加大,其中往往包含着比较深刻的含义,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困难。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差异性的特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水平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尤其是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难以理解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通过预习能够使初中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有初步的了解,是提高语文阅读质量的重要手段。在以往的语文教师中,虽然一些教师已经对预习的作用引起重视,但是仅仅停留在让学生预习的表面上,并没有设计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预习,从而导致学生的预习无法发挥有效作用。部分学生的预习只是为了应付教师,“走马观花式”的阅读,无法起到帮助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学习的目的。对此,语文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设计预习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真正意义上的发挥语文预习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课时,为了强化学生的预习,可以提出开放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不限制字数,但是要是自身的真实感受;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中关于叶圣陶先生的描写,思考叶圣陶先生是一位怎么样的人?叶圣陶先生身上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并且用自己的话写下来。问题的提出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此能够减少学生的阅读压力,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认真预习找出答案,建立专属自己的预习笔记。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教师的表扬。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

对学习态度认真、答案合理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并且在课堂中向大家展示预习笔记,引起其他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使其他学生在以后的语文阅读学习中能够对预习环节引起充分重视,认真预习,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 通过课堂导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思想上具有叛逆心理,这是正常的,对于学习的态度主要凭借主观喜好。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一些初中学生认为语文阅读学习是枯燥、乏味的,对于语文阅读教学具有抵触或者厌恶心理,不利于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其主要原因是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知识的讲解主要是“灌输型”的,学生被动地进行语文阅读学习,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态度主要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不高,无法对语文阅读学习产生兴趣。还有一些语文教师为了使学生快速掌握语文知识,或者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忽视了课堂导入的重要作用,课堂导入环节过于生涩,对于知识的讲解过于详细,反而容易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条条框框之中,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能够成为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催化剂,在无形中推动学生的阅读学习,使学生产生阅读学习的动力,从而使语文阅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此,语文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的重要作用,深入了解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在课堂导入中引出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集中精力进行接下来的阅读学习,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一课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文章中景物的描写手法,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上课开始时,一些学生的思绪还停留在上一节课中或者大课间,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谈话的形式导入问题情境:“同学们,冬天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谁能用所学过的古诗说出几首关于冬天的诗句?你们印象中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冬天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济南的冬天,它的冬天景色是另一番别样的风味。”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迅速活跃课堂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学生开始小声讨论,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思绪拉回到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引出接下来的阅读教学内容,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阅读学习,发挥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四、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阅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經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仍然有一些学生学习自制力较差,很容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分心或者做小动作。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创设阅读情境,使学生产生阅读学习的动力,从而使语文阅读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代多媒体的出现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很大方便,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展开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能够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形式为学生呈现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仿佛身临其中,使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充满活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学习。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内容比较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化,能够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重要教学手段。此外,多媒体还能够将语文阅读教学知识由繁化简、由抽象化为具体,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使语文阅读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人格教育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