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

2021-05-08张强明秦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9期
关键词:尿激酶病患溶栓

张强明,秦辉

(湖北省孝感大悟县中医院 急诊科,湖北 孝感 432800)

0 引言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常见急性疾病,冠状动脉急性缺血不及时处理,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常见于心绞痛,目前临床上常见心肌梗死症状为:心前区、胸骨处疼痛,服用硝酸甘油、休息无法缓解症状,伴随大汗、烦躁等症状;出现神志障碍,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患者有腹胀、恶心感,伴随血压骤降[1]。此外,严重患者表现为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为快速缓解患者不适感,我院推出尿激酶溶栓治疗。尿激酶是纤溶酶原激活剂能加速纤溶酶原转化,达到溶解血栓,治疗心肌梗死目的。本次选取我院 2018年 3 月至2020 年5月时间段收治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 98例为研究对象,研究重点探讨尿激酶溶栓法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时间段收治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每组49例,其中,对照组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39~82岁,平均(59.22±1.55)岁;观察组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43~79岁,平均(59.26±1.35)岁。纳入标准:疾病依据《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确诊;病患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类疾病者。

1.2 方法。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方案,药物选用拜耳医药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为J20171021的阿司匹林肠溶片,首剂阿司匹林300 mg,第二日为病患温水口服一次,每次使用剂量在 0.1 g;选用赛诺菲制药公司提供国药准字为J20150111 的氯吡格雷片,首剂300 mg,次日为病患温水口服一次/日,每次使用剂量在75 mg;选用阿斯利康(中国)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为的瑞舒伐他汀钙片,每天为病患温水口服一次,睡前用药,每次使用剂量在20 mg;选用 江苏万邦 生化医药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为H32020612 的普通肝素,首剂静脉推注4000U。6~8小时后为病患静脉泵入,每次使用剂量在12 U/Kg/h;连续为病患用药一周时间,监测APTT。观察组运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方案,药物选用天津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为 H12020491 的尿激酶。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12 h内血管再通率、死亡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出血、心律失常。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SPS 26.0软件进行数据结果的分析,计量材料都要采用±标准差()表示,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差异性具备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如果最终结果为P<0.05,证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12 h内血管再通率、死亡率情况。观察组研究中所得12 h内血管再通率79.59%高于对照组研究中所得数值65.30%,研究中所得死亡率0.00%低于对照组研究中所得数值6.56%,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12h 内血管再通率、死亡率情况[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研究中所得不良反应发生率 14.28%低于对照组研究中所得数值 30.61%,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急危型重症,心肌持续缺氧、缺血最终导致组织坏死,此疾病具有较高致亡、致残率,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目前临床上已知病诱因包括:过度劳累,如负重上楼、长跑、农活等,患者心脏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心肌活动需大量氧气与血液,若患者有动脉血栓则无法向心肌供给充足血液、氧气,最终发展为心肌梗死;情绪过激,患者过度紧张、恐惧等都极易诱发心肌梗死;外部刺激,如寒冷、暴饮暴食等,较低温度下患者血管收缩剧烈,造成心肌供血不足,患者进食量超标后,血脂浓度骤升致使血液粘稠度提高,进而诱发心肌梗死[2-3]。

在进一步的调研中,心肌梗死又叫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是指患者由于十分严重并且时间持续较长的心肌缺血而导致的一部分心肌发生急性坏死的情况,而且其发病率比较高,如果发病就需要得到及时的治疗。治疗关键点在于:及时开通闭塞冠状动脉,消除血栓,加快患者体内血液流速,恢复心肌的再灌注,将心肌梗死面积进行缩小,改善患者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静脉溶栓治具有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疗效明显等优点,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手段,而尿激酶是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溶栓剂之一,尿激酶可直接将纤溶酶原激活并转变为纤溶酶,纤溶酶将纤维蛋白溶解,继而使血栓溶解。

当患者患有此疾病应尽早治疗,否则会增加患者死亡风险,由此,我们通过临床调研对治疗关键点总结如下:消除血栓,加快患者体内血液流速,持续血流再灌注。在有效治疗下,左心室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维持患者正常呼吸,降低患者死亡率。再灌注法包括溶栓治疗,也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学者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发现溶栓治疗效果更好,其优势在于操作简单、经济实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受到患者、医院的大力欢迎。

尿激酶是本次溶栓治疗的药物,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两者相互作用发生裂解反应,产物为纤溶酶。纤维蛋白凝块在此药物作用下被快速溶解,强力刺激二磷酸腺苷活性,强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动作,溶栓效果好且有效避免血管中再次产生纤维蛋白凝块[4]。众多研究资料显示,肾细胞、人尿是尿激酶提取的母体,属于双链丝氨酸蛋白酶,其半衰期最长可达22 min,进入人体后与抗原不会形成对抗作用,无过敏反应。检测患者血液发现其中并无抗尿激酶抗体存在,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后,在12小时内实施尿激酶溶栓急诊治疗,能快速消解血栓,恢复心肌正常功能[5]。查阅大量临床资料可知,只要在发病后12 h内及时抢救,患者血液中凝血因子水平能被快速抑制,同时纤维蛋白被分解,恢复正常血液循环,溶栓速度快,有效避免血管梗阻,降低患者并发症。本研究显示,尿激酶溶栓速度快,能快速疏通阻塞血管,心肌损伤小,控制梗死面积再扩散,逐步缩小梗死面积。可见尿激酶比常规药物疏通血管速度更快,为心肌再灌注争取时间,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由此可见尿激酶溶栓治疗能使血管在短时间恢复通畅,溶栓效果显著,尿激酶进入人体后直接作用于纤溶酶原,达到疏通血管目的。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闭塞血管被疏通后,心肌损伤下降,心肌梗死面积得到控制且逐渐缩小,患者心功能恢复较快。

综上所述,给予心肌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尤其是县级区域医院,快速、方便、经济,效果显著。可大大缩短抢救时间,不仅提升了12小时内血管再通率,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几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尿激酶病患溶栓
不同浓度尿激酶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重症糖尿病足伤口护理中应用的意义研究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