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0-12-05朱世华
朱世华,朱 玲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2)
喉癌病患接受手术治疗后,需为病患提供术后护理服务,确保病患的治疗效果得到持续提升,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1]。探究喉癌病患术后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数据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2020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患病患50人,平均分为两组。男45例,女5例。病患平均年龄(52.36±2.14)岁。病患临床资料无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病施基础性护理服务,给予病患用药指导、病床环境等护理服务项目。
观察组病施连续性护理方案。(1)建立档案:患入院后,建立档案,并将病患的个人信息、治疗信息予以记录,个人信息主要包含病患的姓名、性别等,治疗信息包含病患手术治疗方式、病情信息等。(2)出院护理:进行健康指导,通过为患者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的方式进行健康指导,健康宣教手册将病患的饮食知识、运动知识、康复知识、心理知识等知识内容涵盖在内。方便病患以及病患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对病患的生活达到持续改善的目的。(3)出院后随访:制定随访计划,随访时间为一周一次,随访方式为电话随访。随访内容:病患的病情变化、用药情况、饮食情况等;若是病患预后生活良好,减少该名病患的随访频率,反之亦然。术后随访时间以6个月为底,随访期间,病患发生任何异常情况,都需让病患来院检查处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了解病患的心理状态,并为病患进行心理疏导,最大限度改善病患的心理情绪。当病患的心理情绪得到缓解后,给予鼓励、表扬,持续改善病患的生活方式。(4)家庭访视:病患出院6个月后,依据病患随访记录结果,开展进入家庭访视,并指导病患采用相应的康复训练,主要包含吞咽功能训练、语言能力训练、平衡训练等训练方法。提高病患的进食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指导病患家属为病患提供家庭支持,确保病患能够得到充分的关爱,疏解病患的心理状态。
1.3 观察指标
就病患的护理效果以及心理状态予以对比。病患的护理效果主要从病患入院、住院以及出院的满意度进行评估,总结病患护理干预效果;病患的心理状态以SDS评分量表、SAS评分量表、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估,总结病患的心理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纳入SPSS 26.0分析,P<0.05表示本项研究数据具有意义,经由t、x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病患的护理干预效果评定
观察组病患的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即病患入院92.00%(46/50)、住院94.00%(47/50)、出院98.00%(49/50)依次满意度均明显地提升,高于对照组入院76.00%(38/50)、住院78.00%(39/50)、出院80.00%(40/50),X2检验值依次为4.7619、5.3156、8.2737,P值依次为0.0290、0.2110、0.0040,<0.05,具有意义。
2.2 两组病患的心理状态评定
干预后,观察组病患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SDS分、SAS分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患的心理状态评定()
表1 两组病患的心理状态评定()
组别 例数 SDS评分(分) SAS评分(分) 生活质量(分)对照组 25 36.58±2.25 37.69±3.45 82.36±3.24观察组 25 22.36±1.32 23.45±1.89 95.47±2.12 t 38.5455 25.5968 239419 P 0.0000 0.0000 0.0000
3 讨 论
连续性护理干预是病患出院后所接受的一种护理模式,其可以为已经出院的病患提供持续性护理服务[2]。主要以随访的方式提供护理服务,让喉癌手术病患得到高效的护理服务。喉癌病患接受手术治疗后,病患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上都受到创伤,病患的心理状态较差,预后生活质量不高,连续性护理干预侧重于家庭护理服务,能够让患者在家得到高效护理[3-4]。通过随访的方式了解病患的心理情绪,及时展开心理疏导工作,确保病患心理状态维持良好[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病患的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即病患入院、住院、出院依次满意度均明显地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患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SDS分、SAS分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喉癌病患接受手术治疗的护理中,为其提供连续性护理干预,病患护理满意度增强,心理状态得以改善,具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