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化工专业的教育融合
2021-05-07郭娜
郭娜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化工行业的发展速度随之加快,为了更好地响应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高职化工教育过程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有效促进高职化工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更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化工专业的教育融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职化工;教育融合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不断加快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以此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步伐。在高职化工专业教育中融合创新教育,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从单一的知识与技能传授转向创新精神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高。高职化工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与创新创业融合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双创型复合人才,是高校化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以此为出发点,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树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理念,这样才能使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化工专业中的教育融合的意义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要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化工专业教育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满足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方面作出了贡献,使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因此,在探讨高职化工教育的过程中,需结合经济发展的背景,将创新创业教育和高职化工教育进行融合,完善我国高职教育的体系,促进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发展不均衡,导致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普遍偏弱,究其原因是高职院校教育只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导致学生的理论基础薄弱。因此,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化工专业教育中的融合,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也能够深化职业教育改革[1]。
2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化工专业教育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高职化工教育的融合,需要从课程设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教学制度等多方面进行,这样才能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形成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融合的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化工专业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项目定位不准确、筛选机制缺失、创业项目不实用等问题,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其次,在融合的过程中,缺乏真正具有化工实践经历和进行实践教育的师资力量。最后,在融合的过程中,没有体现出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未能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不高,参与热情较低[2]。
3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化工专业教学中的融合路径选择
3.1 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制度
为了更好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化工专业教育的融合,在进行顶层设计时,首先,推动化工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在此过程中,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和人才培养的重点。其次,在融合的过程中,调动师生共同参与,推动创新创业在化工专业教育中的实施,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过程中,可以实行分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每一个阶段的培养目标,结合这样的阶段性目标,要求学生在第一学年、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掌握相应的能力,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最后,在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化工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实现办学特色和社会需求相融合、双创教育和化工专业相融合、实践教育和行业发展相融合、课内教育和课外培养相融合以及个性化教育和质量标准相融合,以这样的融合机制进行人才培养,才能为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化工教育中的融合提供制度保障。
3.2 丰富教育教学活动,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突破课堂教学和实训基地教学的模式,充分发挥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才能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锻炼,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要积极探讨,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需要,搭建一系列创新创业平台,并且鼓励师生踊跃参与。例如,高职院校可以以化工专业二级学院为基地,举办“挑战杯”化工专业创新创业挑战赛。以这样的竞赛为契机,让学生通过竞赛的形式锻炼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一方面,以这样的赛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为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化工专业教育的融合提供思路。通过实践发现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能够建立更加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学生在参赛过程中能够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也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实现个性化的培养与质量标准相融合的目标。
3.3 构建导师制度,引导学生走入实践基地
在传统的化工专业教育中,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仅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不足,限制了学生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化工专业相融合的过程中,要选择优秀的学生组建团队,在教师的带领下,引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探索。在实践基地中,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以榜样的力量进行带动,在学院内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这种带动机制能够使其他学生自觉进行创新创业学习,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有的放矢。高职化工专业的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一线的工艺操作、工艺技术等各类职业岗位人才,因此,在实践基地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还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工作场景,预设一系列可能会出现的状况,让学生通过探究和思考去应对,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具備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保持开放心态,加强产学研合作
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基于这样的学科特点,高职院校也开设了实验操作课程和实践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样的实践教育与学生的工作场景和生活相差甚远。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只能进行基础的操作技能练习,难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只能使学生取得理论上的成绩,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针对这样的问题,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和化工专业教育的融合过程中,要形成集教育、实践、研究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课程教学,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产学研合作。学院可以选派具有专业能力的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进修,将各类生产中的案例和问题带入教学中,以此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深化产学研合作。除此之外,学院还可以聘请企业的工程师定期到学校指导学生,给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这样的融合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3]。
3.5 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组建师资队伍
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与化工专业教育的融合还需要一批具备高素质的教师,从各个方面加强基础建设,才能强化融合效果。因此,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实现融合的必要基础和前提保障。具体来说,在组建师资队伍的过程中,首先,高职院校要从青年骨干教师入手,加强青年骨干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并且选派优秀的骨干教师进入合作的企业进行学习深造,这样才能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给予学生更好的指导。其次,高职院校还要对教师建立再培训、再教育制度,要求高职院校教师不断加强自我学习,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成长,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融合。在促进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教学能力,更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教师能够从课程设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制度等方面进行融合。
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以创新创业课程为基础,结合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各学科的交叉教学,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具体来说,根据化工专业以及行业领域对人才的要求,通过整合优化,选择适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使教师在课堂中加强学生的实践研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此同时,积极应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积极开展个性化、小班化的教学,应用微课教育、慕课平台、翻转教学等多种模式,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教学。
课程建设体系还要求教师转变课程评价方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和化工专业教育的融合,转变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以创新创业作为评价的内容,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和多样化的评价内容,通过评价使学生发现自己在学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能更好地发现创新创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评价模式,可以更好地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和化工专业教育相融合[4]。
4 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化工专业教育的融合,能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择业就业。在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高职化工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明确的定位,不仅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也难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化工教育中的融合,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创建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其次,要丰富教学活动,提供创新创业平台,通过构建导师制度,让学生在实践基地中锻炼实践能力,强化产学研合作,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和高职化工专业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叶宛丽.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化工专业教育的融合研究[J].科技风,2020(14):190-191.
[2]台玉萍,张长水,柴元武,等.化工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广州化工,2019(2):164-166.
[3]付志金.化工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教育研究[J].新教育时代,2018(4):208.
[4]吕亦菊,姚金环,王桂霞,等.地方高校化工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广东化工,2016(1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