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阅读高阶思维训练的四个维度
2021-04-29范冠男
范冠男
(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浙江 宁波 315200)
在基础教育领域,当前国际上一些大型的教育质量评价项目,如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国际阅读素养发展项目PIRLS 等都很关注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我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尤其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笔者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选文为抓手,依托布鲁姆(Benjamin Bloom)的教学目标分类框架,综合借鉴我国学者钟志贤、韩雪屏、李海龙等对阅读思维能力层次的分类方法,尝试将初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由低到高分为认知、理解、整合、推论、评价、创新六个层次,其中后四个层次为高阶思维层次。
一、整合性高阶思维训练:以分析、综合、比较为起点
整合性高阶思维训练对应的认知能力是分析、综合和比较。比较能够相对有效地发挥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在实施整合性高阶思维训练时,可以有意识地选择能够在某一个角度构成比较的两个内容,有助于学生分析文本的各项因素,概括、归纳相关内容,辨识异同,增强整合性思维意识。在运用比较时,表格法值得推荐。
(一)单篇文本内部整合
我们对涉及对比手法运用的文本,均可尝试设计比较性活动主导课堂,充分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能力。如《愚公移山》一文,可设计学生活动:请从原文中找出充分的证据,证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并用表格呈现出来。学生在做“小侦探”的同时,会在无形之中完成对愚公、智叟的人物形象分析。在用表格理性呈现“证据”的同时,以分析、综合、比较为起点的整合性高阶思维训练就完成了。
在单篇文章中,对同一维度的信息进行比较和整合,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信息,关注文本细节,得出相对全面的结论,这对塑造人物形象类文本尤为适用。
(二)多篇文本相互整合
多篇文本相互整合的思维训练难度高于单篇文本内部整合的难度,这对活动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挖掘文本之间在同一维度上的差异,以此为出发点设计的活动才能有效训练学生的整合性高阶思维。如《三峡》与《答谢中书书》两文同是描摹山川,但表现主旨有差异,为此可设计如下活动:
学生活动一:同是描摹山川之美,思考《三峡》与《答谢中书书》造就的美感有何差异?请以表格的形式展现思维过程。
学生通过分析、概括、对比,绘制出两文美感差异因素表,得出结论(见表1)。
表1 《三峡》与《答谢中书书》美感差异因素
续表
学生活动二:结合文本,阅读材料,探究《三峡》和《答谢中书书》描摹的美景真实存在吗?理由是什么?
[材料一]当时南北分裂,郦道元身在北方,实际并未踏足三峡地区,《三峡》一文是他在前人记述(主要是袁山松的《宜都记》和盛弘之的《荆州记》)基础上整理加工而成的。
[材料二]有学者研究指出,陶弘景曾从其隐居地茅山出发,东游四年,曾到过永嘉。所以本文所写山水也许有永嘉山水的影子。
学生结合文本、材料、作者生平等,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三峡》描摹的美景真实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郦道元是一名地理学家,本着科学、真实的研究精神,他的地理学记载应该是真实的。再者,目前真实存在的三峡景观与文本描述出入不大。而《答谢中书书》描摹的美景真实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从陶弘景是一名思想家,他是以文字传达他的思想。就《答谢中书书》来看,“高峰如云”和“清流见底”是一组极高与极低的组合,“两岸石壁,五色交辉”和“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是一组极华丽和极古朴的组合,“晓雾”和“夕日”是一组极早和极晚的组合,“将歇”和“欲颓”是一组极模糊和极清楚的组合,“猿”和“鸟”是极孤独凄凉与极群体欢乐的组合,“沉”和“跃”是一组极下和极上的组合。这么多截然相反的物象组合在一起,呈现出整体的和谐活力之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最有可能的是这幅画面是陶弘景内心对万物思考的折射,这符合他勘破尘世、追求归隐的人生经历,充满道家的自然哲学感。
这两个活动设计,训练的路径都是分析、综合、比较,但是整合思维度由易到难,最后挖掘出《三峡》与《答谢中书书》两文的本质差异,可以为以后运用整合性思维阅读类似的文本奠定良好的样本基础。
对多篇文本进行整合,有助于学生打破文本与文本的界限,产生纵横比较、归因整合的思维意识,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是相当重要的。
二、推论性高阶思维训练:以联想、推论为核心
(一)文本隐藏信息推论
对于言语信息与表意信息发生偏差的文本较为适用。遇到此类文本,需抓住偏差点,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联想、推论隐藏信息的活动,延伸文本边界,达到训练推论性高阶思维的目的。
如《湖心亭看雪》一文,可设计这样的学生活动。文中有一前后矛盾之处:“问其姓氏,金陵人,客此”,问姓氏而答籍贯,回答籍贯后还特意补充说明是客居他乡。请同学们尝试推断此处作者的深意。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借助网络查询相关信息。
给出活动任务后,很快有同学发现这可能和“事件发生时间与写作时间差异”有关。借助网络,同学们很快验证了这个推断。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当年这件事时,有些具体细节可能记不清楚了,只记得籍贯和客居两个信息。这个推断符合人的正常思维和行为,因此,属于合理推断。
顺着第一个推论,紧接着就有学生发现“金陵”二字有蹊跷。“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为国都,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清军入关后,张岱生活的年代南京已不叫“金陵”,并且张岱写作这篇文章时,当时的年号已经改为顺治,在新朝仍沿用旧朝的年号“崇祯”是杀身大忌。作者为何这样着笔?
这个蹊跷之处迅速激起了其他学生的好奇心,有学生马上反应过来,这样写是张岱忠于旧朝的表现。联想到明末清初文字狱盛行这个信息,可以推断,张岱这样着笔很大可能是有意为之,因为“金陵”之后有“客此”二字,客居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朝代更迭、国破家亡。这一推论,既结合了文本,又联系了历史文化信息,符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属于合理推断。
这个活动设计只有一个主问题,借助联想、推论、再联想、再推论,辅之网络信息查询,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又解决新问题,直至最后读懂《湖心亭看雪》,读懂作者张岱。这样的推论性思维可以帮助学生读懂中国文学史上的“张岱”一类人,甚至迁移至其他文本和作者。
(二)文本删减信息推论
适用于节选、有删减、有残文现象的文本。遇到这样的文本,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全文,或者寻找更多二手信息、补充信息的方法,设计相应的探究活动,联想、推论作者的创作意图,达到深层次理解文章,训练推论性高阶思维的目的。
如《卖油翁》一文,可设计这样的学生活动。阅读原文,思考并交流:陈尧咨射箭、卖油翁酌油、庖丁解牛、梁惠王养生、轮扁斫轮、齐桓公读书六件事之间的共同点。
学生经过多方查找资料和激烈的讨论,呈现出了比较有深度的结论。
生1 从“轮扁斫轮”“齐桓公读书”的故事,我们可以发现,练就一项技能(或者掌握某条真理)只靠读书是不行的,需要实际操作,并且反复体悟,才能获得(即达到“得之于手而应于心”的境界)。而且,这种境界是无法通过书本知识传授与被传授的(“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只有通过自己反复实践与体悟。这两者的共同点是: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需要自己反复实践和体悟。
生2 “庖丁解牛”和“梁惠王养生”的共同点在于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需要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反复实践和体悟。理由是庖丁能得心应手地“謋然”解牛是因为他顺应牛的肌肉骨骼生长规律之后再反复实践;养生既然是一种修炼物我合一的境界,那么,得自然万物之规律,然后了然于身心,再将身心与自然万物合为一体,继而顺应自然规律地“生、活”(即反复实践规律),即“得‘心’应‘手’”。这个过程就是“养生”,梁惠王悟到了。
生3 “陈尧咨射箭”“卖油翁酌油”都是顺应射箭、酌油的自然规律的结果。陈尧咨和卖油翁都顺应了自然规律,并且通过反复练习和体悟,达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生4 所以陈尧咨射箭、卖油翁酌油、庖丁解牛、梁惠王养生、轮扁斫轮、齐桓公读书,六件事之间的共同点是: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需要自己顺应自然规律并且反复实践和体悟。
面对教材选文与原文有出入的文章,运用提供全文的方法,一来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究欲望,二来可以顺势设计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在不断联想和推论中完成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三、评价性高阶思维训练:以批判为手段
具有古文今用价值的文本均适用。文言文是用文言记载的旧事,但是帮助学生从旧事中挖掘出它们遗存至今的价值,就是评价性高阶思维的活动空间。
如教学《北冥有鱼》一文,笔者设计了两个探究性活动。
学生活动一:宋代学者罗勉道解读《庄子》时写道,《北冥有鱼》初出一“化”字乍读未觉其有意,细看始知此字不闲。研读文本,谈谈你对这个看法的理解。“化”字背后寄寓着庄子发现的什么自然规律?请尝试小组合作探究。
经过近20 分钟的研读、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得出了非常多元的结论。
生1 “化”字是这个故事发生的基础。这则故事的本质是鲲想要徙于南冥,“化而为鸟”是鲲徙的方法基础。一“化”字,开启了《北冥有鱼》,开启了《逍遥游》,开启了整部《庄子》。所以“化”字不闲。
生2 “化”字是变化、转化,显示鲲鹏本质上是一种生命体,只是形态有别。这说明在庄子眼中,自然界的物和物是没有严格界限的,物的状态是可以转化的。
生3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说明庄子认为“化”是需要条件的,借助自然的力量可以促成自身的转化。这和庄子“顺应自然”的主张不谋而合。
生4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是一种转化的视角。鹏鸟从九万里的高空看地面,就像人在地面看九万里的高空,说明转化视角以后,不同的物可以呈现出相同的状态。
通过归纳,第二条结论和第四条结论指向庄子“万物齐一”的主张。自然界的万物本质是一样的,很多时候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也许只是我们看待的视角不同。
学生活动二:庄子的“鹏”和你心目中的“鹏”形象一致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你欣赏哪一种“鹏”?
学生讨论十分钟后,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
生5 我发现,大家心目中的“鹏”基本都承载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诉求(渴望建功立业,实现雄心壮志等),如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清照的“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又如成语“鹏程万里”“鲲鹏展翅”等;反观庄子的“鹏”,并没有承载主观的情感,只是借以阐述一种自然规律的形象工具。
生6 我觉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有差异。道家提倡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变自己,而儒家则提倡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改变自己去适应时代。两个学派的价值取向差异是造成“鹏”的寄寓意有差别的根本原因。
生7 人生需要应对的情况千千万万,欣赏不同的“鹏”是不同处事价值观的体现。面对人生的逆境或顺境,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生命方式,这才是“鹏”带给我们有价值的思考。
这两个活动设计,由“化”字入手,“鹏”字结尾,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北冥有鱼》的文本价值、文化价值和思想价值,学生在评价“鹏”的时候,其实评价的是庄子,是道家学派,是自己的处世态度。引入儒家学派是为了帮助学生平衡道家学派的弊端,同时也是为了了解儒家学派的激进,这样推进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是为了帮助学生尽量做到客观、谨慎。
今天我们读经典的意义,不仅在于仰望高山,更在于以理性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评价性高阶思维训练的目的。
四、创新性高阶思维训练:以创造为目的
以历史的眼光审视文本,超越文本,寻找其中可以借鉴或指导当下自然、社会、人生的价值,是创新性高阶思维训练的目的。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创造性阅读。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可设计这样的学生活动。《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文本和书下助读信息小组合作探究。
经过20 分钟激烈的讨论,少数同学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邹忌,大多数同学认为本文主人公是齐王。
组1 本文主人公是邹忌。邹忌有具体的形象描写,“八尺有余”“形貌昳丽”等,还有大篇幅曲折的故事,承载着作者要宣扬的道理,这些都符合主人公的人设。
组2 本文主人公是齐王。首先,本文选自《战国策》,《战国策》又叫《国策》《国事》,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相关的谋议或说辞,其成书目的在于给后世的君王、谋臣以历史的借鉴。
其次,可以设想君王读这则故事的想法:如果我想当一位明君,那么我需要邹忌这样的臣子,并像齐威王一样积极纳谏。而臣子读到这样的故事则会想:劝谏需要艺术。这篇文章的说教意义对于君王来说似乎更大。
最后,这场劝谏成功的关键难道在于邹忌吗?不是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齐王。这个故事中,齐威王在背后起了重要的作用。
这个活动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经典文本的价值。通过主人公是谁的问题探究,学生关注到了齐王的重要作用,对他们的人生是有重要指导意义。
每个人处在社会环境中,都会成为下级或上级。对《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创造性解读帮助学生体会到了几个现实的道理:第一,劝说别人要讲究技巧,尤其是对上级;第二,对待上级,默契很重要,想上级心中所想,才能成就佳话;第三,对待下级也要讲究艺术,顺势而下,既能调动下级的积极性,又能实现心中所想;第四,上级懂得隐身,才能实现成功的管理。
总之,从整合、推论、评价、创新四个高阶思维训练的维度开展文言文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运用分析、综合、比较、联想、推断、批判、创造的认知能力,深入解读文言文,从心底里发现学习文言文不仅是字词解释,更是对古人情感、态度、思想、文化的探究,从中读出趣味、读出理性、读出收获,真正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