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与小学数学深度融合教学路径探析

2021-04-27蔡勇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学路径深度融合微课

蔡勇

[摘  要] 现代化教学浪潮下,各类新型信息技术手段层出不穷,为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提供了多维度的教学推动力量。教师要具备现代化教学视野,积极探索微课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学策略,通过与前置学习融合、与新知演绎融合、与实践训练融合,将微课教学资源有序渗透到各个课堂教学环节当中。

[关键词] 微课;小学数学;深度融合;教学路径

“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的一种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小学数学本就是一门强调自主性和探究性的学科,微课资源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有着充分的对接点。教师以更加开放性的教学态度审视微课教学手段,采取整体化、项目化教学方法,精心选择微课教学素材,将其与前置学习、新知演绎、实践训练等不同教学活动融合到一起,提高学生数学学科自主学习效果,最大限度地發挥微课资源的教学辅助价值。

■一、与前置学习融合,提升预习效果

预习是数学学习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在前置性学习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一些重点突出、难度适中的微课学习素材,指导学生开展前置性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课堂预习效果。

1. 把握课时重点,彰显知识主线

微课视频长度一般在5~8分钟左右,较短的时长内,需要教师抓紧微课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强化学生数学学习意志,引领学生紧密围绕课时教学的知识主线展开自主学习。这要求教师深耕教材内容编排,在整体把握各个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差异性特点的基础上,整合一些重点突出的微课教学视频,指导学生建构这些重难点知识的前概念认知。

每节数学课涉及的重难点可能集中于某一个概念性知识点中,也可能较为宽泛,涉及多个知识点。教师要认真分析这些重难点知识的具体特点,在选择前置性学习的微课素材时有所取舍。“平均数”概念知识教学时,课时教学的重点内容较为突出,即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平均数”这一数学概念,学会平均数的数学计算方法。教师在选择前置性学习活动的微课素材时,主要抓住这一重点进行筛选整合,从多组微课素材中,选出集中分析“平均数”概念内涵和数学意义的微课素材提供给学生。用讲解细致、主题突出、主线清晰的预习微课,辅助学生课前预习,为学生课堂学习建构“平均数”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把握学习难度,切合认知基础

微课资源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前置性学习活动相融合,其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数学预习意识,提高学生预习效果。若难度设置过高,不仅难以收到预期的预习成效,还会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挫败感。教师选择的微课学习难度,要切合小学生的认知基础和预习能力,激发和保护学生数学预习热情,用由易到难的难度设置,引导学生有序完成预习活动内容。

教师根据数学课时教学的目标设定,将其细化为课前预习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两个维度,结合预习目标设定情况,把握好前置性学习活动中的微课内容深度和预习难度,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与“小数”相关的数学知识。学生日常生活中不乏接触与小数相关的生活经验,但对小数的数学意义却缺乏系统学习。教师把握预习教学中的微课学习难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选择具有丰富的小数生活素材的微课内容,契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随着视频内容的深入,逐步引向小数的数学意义分析,启发学生对小数概念建构数学前概念的认知。

■二、与新知演绎融合,触发深度学习

微课教学素材具备生动性、直观性、交互性等诸多教学优势,教师利用微课配合数学新知呈现、数学活动创设,能够诱导学生对数学课堂所学知识形成更多主动思考的结果,触发学生数学学科深度学习。

1. 配合新知呈现,启迪数学思维

微课教学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是对教材文字、图片等传统教学素材的有效补充,能够拓展数学课堂教学维度,丰富学生感性认知素材。教师用微课资源配合数学新知呈现,用视频形式展现数学概念、数学规律、数学定理等知识的形成过程,启迪学生建构更多数学知识相关的表象认知,认清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辅助学生完成数学新知的自然生成。

教师可以将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拓展性素材,在新知授课过程中,丰富数学课堂教学资源,也可以利用微课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提高学生数学课堂新知探究的学习效率。教学直线、射线、线段三者的异同点时,教师要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先为学生提出总领性数学问题,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梳理直线、射线、线段三者之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再投放微课视频,向学生系统介绍这些数学概念,引导学生结合自主学习成果,找到自主学习存在的片面性,做好自主学习的查漏补缺;最后,教师进行系统整合,用表格的形式,完整展现三者的异同点,揭示三者数学概念的本质内涵,帮助学生建构准确的数学概念认知。

2. 配合活动创设,增强情感体验

小学生对参与各类数学学习活动有着天然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利用好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借助微课资源直观生动、启发性较强的教学优势,积极创设更多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数学活动学习体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情感。教师探索微课资源与自主学习活动之外的其他活动形式的对接点,创设多元化的学习活动辅助数学课堂教学。

在开展一些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数学实验活动时,配合微课素材,可以针对指导学生数学实验操作步骤、操作方法,培养学生数学实验技能。引导学生掌握“画角”数学技能时,教师在新知授课环节展示微课视频教学素材,用微课教学带领学生先回顾量角器的构成、量角方法,唤醒学生新知学习相关的旧知理解;再逐步展示视频中“一画线,二重合,三找点,四连线”的画角操作步骤,教会学生画角的操作要点;最后提出画40°角、80°角的操作学习任务。教师运用微课资源配合数学活动创设,提高数学实验活动的整体性,增强学生数学学习体验,让学生准确掌握画角的数学技能。

■三、与实践训练融合,拓展思维广度

教师将微课资源与实践训练教学设计深度融合,可以打破传统学习模式下的时空条件限制,及时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促进学生的认知内化,进一步拓展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广度和思维深度。

1. 创新巩固训练,加深学习印象

微课资源可以在课堂内外灵活投放,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后作业主要以书面作业为主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在课時教学结束后,将课堂所用的微课素材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借助学校校网、班级微信群、班级QQ群等平台,供学生课后下载查看,从而及时巩固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成果,加深学生所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印象。

教师除了把课堂教学选用的微课资源发送给学生之外,还可以针对性地筛选一些专项巩固的微课素材,专门性辅助学生知识回顾和巩固学习。教会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后,教师创新课后巩固训练内容,用微课取代书面作业。微课视频是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跟随“镜头视角”,对前进方向进行分辨来巩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视频形式显然要比文字叙述习题和平面图形问题更具直观性,也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切合,能够完成加深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印象的教学目标,也让学生在更具立体感的训练学习场景中得到空间思维、空间观念的发展。

2. 创新实践应用,促进认知内化

数学学科教学强调应用性,需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当中。教师加强各类实践应用活动的教学设计,增强学生实践学习体验,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师以微课资源为抓手,创设实践应用活动内容,借助微课弥补教师课下指导的缺失,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方法、学习思维的指导教学。

小学生数学实践学习经验相对欠缺,教师有目的性地投放微课视频,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实践学习效率,形塑学生多元数学思维能力。在“时、分、秒”课堂教学结束后的实践活动设计中,教师课下选择用生活材料制作时钟的微课素材发送到班级微信群中。视频中提供了多种时钟制作方法,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实践学习方案,完成时钟的制作。微课视频最后还设置了用自己制作的时钟,表示具体时间的多组任务,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将课堂学习知识、实践学习体验内化到自己的认知体系当中。

教师推进微课资源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能够极大地扩充数学课堂教学资源,增强学生数学学习情感体验,对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保持微课渗透教学的连贯性,通过与前置学习融合,提高学生预习效果;与新知演绎融合,触发学生深度学习;与实践训练融合,拓展学生思维广度。用更具系统性、整体性的微课教学设计,打造现代化小学数学课堂,助力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路径深度融合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国音乐学教育
中小学教师助力深度融合的培训模式与实践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强化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探析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