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研究

2021-04-27

区域金融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控股公司金控测度

贺 立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湖南 长沙 410005)

一、引言

金融控股公司是现代金融业经历混业经营、分业经营的发展历程后,实现综合经营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其通过控制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涉足金融业的各个板块,实现金融资源的整合、协同,为社会提供多元的一揽子金融服务。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逐步形成多元经营的金融集团和持股多类金融机构的金融控股公司,这些机构对丰富我国金融业务模式、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9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国发〔2020〕12号),中国人民银行随后发布《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20〕第4号,以下简称《金控管理办法》),正式将金融控股公司纳入金融监管体系,这既是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空白的弥补,更是国家层面对综合金融模式的肯定和支持。未来,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将作为持牌金融机构,在我国金融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也将成为金融业对外开放大趋势下我国应对国际竞争的关键力量。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需实现怎样的经营效率?如何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上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这些问题是关系金融控股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从经营层面和监管层面来看,都是重要的决策基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拟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定量测度和深入分析。

在开展研究之前,需对本文的几个概念进行界定。一是金融控股公司。目前国际上对金融控股公司没有绝对权威的概念界定,国际金融集团联合论坛2012年发布的《金融集团监管原则》认为,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受监管的银行业、证券业或保险业中,实质性地从事至少两类金融业务,并对附属机构有控制力或重大影响力的所有集团公司”。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控管理办法》将金融控股公司定义为“依法设立,控股或实际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金融机构,自身仅开展股权投资管理、不直接从事商业性经营活动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本文综合以上两种定义,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界定:第一,在金融机构的范围内,主要采用《金控管理办法》的解释,即除银行、证券、保险外,信托、基金、资管等金融监管部门颁发金融许可证的机构均属金融机构;第二,考虑到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自身开展银行业务的同时,也控股其他金融子公司,虽不在《金控管理办法》监管范围内,但本质上形成金融集团,因此本文也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第三,考虑到本文的目的是进行研究而非建立准入标准,因此在金融控股公司对其子公司的控制力上相对降低要求,持股并拥有重大影响力即可。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的金融控股公司是经银保监会或证监会批准,持股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的持牌金融机构,并对其有重大影响力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二是经营效率。经营效率是指企业利用投入的资源,通过经营获得产出、实现盈利的能力,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综合标准。

二、文献综述

尽管我国2020年9月才正式出台《金控管理办法》,但在此之前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相关研究已比较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主题。

一是关于经营与治理问题。郑明高和郑小霞(2011)对金融控股公司经营中的协同效应进行专门研究,将协同效应定义为集团总体价值的增值,其研究认为,与一般集团的协同相比,金融控股集团在研发协同、产品协同以及信息技术协同方面更有优势。王翠和闵晓莹(2014)进一步从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角度对上述协同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具备一定的范围经济但没有实现规模经济,并指出可能的原因包括管理费用率高、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只停留在业务层面、公司治理结构有待完善与管理水平有限等。

二是关于风险防控问题。金融控股公司是由各类金融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其风险不仅仅是各类金融机构的简单加总。根据童华(2002)的研究,金融控股公司除了面临单类金融业务形成的信用、市场、利率等一般风险外,还具有交叉传染、资本不足、关联交易、脱实向虚等特殊风险,并且存在风险连带和传染的可能。阮永平(2011)构建基于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关联交易的传染均衡模型,深入分析风险传染的主要特征与效应,其研究表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传染效应将随着流动性冲击规模的增大而增加,传染路径是“内部借贷”这个资本联结管道,“内部借贷”规模越大,风险传染流动的管道也越大,风险传染的效应也越明显。

三是关于金融监管问题。过去20年来,我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但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探讨一直在进行。刘志平(2001)指出我国存在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需求,并论述监管的基本框架,包括建立行业机制、确定协调机构、完善共享机制、实施资格审查等。廖凡(2006)认为鉴于我国现实情况,对金融混业经营采取不同监管机构独立而协调的功能性监管模式更为适当,并亟需建立由中央银行牵头的常设性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在对金融细分行业效率的研究方面。前沿分析法是应用经济学中效率测度的主要方法,其核心在于通过投入产出组合与生产前沿面的距离来计算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其中,需要估计生产函数参数的方法叫参数分析法,而不需要估计参数的方法是非参数分析法(曹维翰和戴淑庚,2013),由于参数的估计是一个主观过程,因此非参数分析法在降低误差和简化算法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魏权龄,2006)。DEA方法是非参数分析中最典型的一种,被广泛利用到效率研究中,用于测算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静态值;而在DEA方法中引入Malmquist指数后,可以考察决策单元在不同时期的效率变化率(朱宁等,2015)。国内学者利用上述方法对金融细分行业的效率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研究。

一是银行业效率问题。杨宝臣等(1999)在国内最早采用DEA方法研究商业银行效率,对某市农业银行的纵向效率及其内部机构的横向效率进行评价。此后这一方法得到学者们的广泛采用和不断完善。蔡跃洲和郭梅军(2009)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11家上市银行2004~2008年效率动态变化进行测度,发现2004年以来上市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总体略有下降,而股份制改造有助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李鸣迪(2015)发现我国城市商业银行2007~2012年的效率整体波动上升,这主要得益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平稳上升。

二是非银金融行业效率问题。张强和张宝(2010)运用DEA及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信托业效率问题进行研究,发现2008年经营效率偏低,2004~2008年全要素生产率有可观改善,这种改善主要来自技术水平变化,技术效率变化的贡献较小。杨光兵等(2013)对证券公司效率研究的方法进行改进,在证券公司效率计算的投入指标中考虑风险因素,并以净资产与净资本之差作为风险的代理指标,测算我国证券公司2010年经营效率。

综上所述,金融控股公司的相关问题是近年来金融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在《金控管理办法》出台后得到进一步关注,但目前对其经营效率的研究还较少;在金融业和金融机构效率研究的方法上,DEA以及以此为基础的Malmquist指数已较为成熟,所得结论亦较为稳定和可靠,将该方法运用到金融控股公司的效率研究上具有合理性和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尝试从这一角度进行突破,对《金控管理办法》发布前一年,即2019年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的具体情况以及2015~2019年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动态变化进行测度和分析。

三、研究方法与指标选择

(一)DEA模型

DEA方法是由美国学者Charnes et al.(1978)最先提出的一种效率评价方法,该模型运用非参数数学规划方法估计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特性的经济系统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DMU)的技术有效性、规模收益状况等,目前已广泛运用于测度具有相同类型投入和产出的若干DMU的相对效率。

一般来说,效率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释: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追求产出最大化是产出导向;产出一定的情况下,追求投入最小化是投入导向。对金融控股公司而言,模型的投入指标往往具有刚性,所以产出导向模型比较合适,测度的意义在于评价产出是否最大化,而金融控股公司本身即处于不断发展变化当中,规模报酬应假设为可变。因此,本文在测度金融控股公司的静态经营效率时,选用基于产出导向、规模报酬可变的DEA模型。

设有n个DMU,每个DMU有m种类型的投入(x)和s种类型的产出(y)。其中,投入指标的权重v={D1,…,Dm}Tt,产出指标的权重u={u1,…,us}T。在规模收益可变情况下,对第j0个DMU的相对效率进行求解,如公式(1)和公式(2)所示:

(二)Malmquist指数模型

Malmquist指数最早是由Caves et al.(1982)引入,被定义为DMU第t期效率指数与第t+1期效率指数的几何平均数,反映总产出相对于总投入的变化状况,可用于测度基于DEA面板数据的多DMU、多时期效率变动情况。

设定产出指标的距离函数如公式(3)所示:

其中,x表示投入指标矩阵,y表示产出指标矩阵,δ表示产出导向的效率指标,P(x)表示生产可能集,则生产点(xt+1,yt+1)相对于生产点(xt,yt)的效率变化如公式(4)所示:

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形下,Malmquist指数可分解为技术水平变化指数(TP)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C),如公式(5)所示:

在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形下,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C)又可进一步分解成纯技术效率变化与规模效率变化,如公式(6)所示:

四、样本及指标选择

(一)研究样本

1.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分类。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分类可以依照不同标准进行,如按照母公司介入经营的深度可分为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事业型金融控股公司和全能银行(连平,2018),这是国际上典型的分类方法。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现有的金融控股公司类型众多、治理结构较为复杂,不适合按照这一方法进行分类,因此,本文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研究重点,按照控制主体性质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分为以下五类,并以此开展研究。一是央企银行母公司金控。即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主业的同时,为拓展业务链、实现多元化经营,投资其他金融业务而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二是央企综合类金控。即央企中较早获得金融全牌照、较早开展金融综合经营试点的大型企业集团,包括光大集团、中信集团等。三是央企产业类金控。央企的产业集团为了提高实体的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拓宽客户资源和市场规模而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可以实现产业与金融的发展共赢。四是地方金控。地方金控多由地方政府推动设立,整合地方金融资源,协调区域金融发展,主要为地方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具有区域特色的综合金融服务。五是民营金控。经营传统业务的民营企业为实现产业转型或降低融资成本,通过投资并购多类型的金融机构而形成金融控股公司。

2.样本的选择。按此分类方法,本文从五类金融控股公司中分别选取2~3家有代表性、2015~2019年持续经营、财务数据公开且净利润指标非负的公司进行研究,组成共14家金融控股公司的研究样本,样本金控及其主要持股金融机构如表1所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平安集团股权结构多样且分散,严格来说属于混合所有制企业,但考虑到平安集团是我国综合金融和金融控股公司标杆,具备较高研究价值,且其股权构成中民营资本占有相当比重,因此本文将其作为民营金控纳入研究样本。

(二)指标与数据

1.投入与产出指标的选取。运用DEA及Malmquist指数模型测度经营效率时,需要确定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本文从金融控股公司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三个方面着手,选择员工人数、固定资产和营业成本作为投入指标;从经营获利能力方面着手,选择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作为产出指标,相关数据从Wind数据库及各公司公开年报中提取、整理所得,各项指标的统计学描述如表2所示。

表1 金融控股公司研究样本

表2 样本各指标统计学描述 单位:亿元人民币、人

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是以各样本产出与投入之比为基础,测度其相对效率值及其变化率。根据Golany&Roll(1989)研究所选取的投入、产出指标个数与样本个数需满足一定条件才能使计算有效,增加投入或产出指标个数会使模型的鉴别力下降,而增加样本个数会使鉴别力提高。研究表明,样本个数应不小于投入与产出指标个数之和的两倍。本文DEA及Malmquist指数测度选取的投入、产出指标共5个,选择的样本为14个,符合此项法则。

2.指标的相关性检验。投入及产出指标的选择,决定DEA及Malmquist指数测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该模型中,投入和产出指标应符合单调性假设、指标间呈正相关性,即增加投入不应使得产出减少。

选取的投入、产出指标的皮尔森相关性检验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本文选取2015~2019年各样本的投入、产出指标存在正向相关性,指标选择较为合理。

表3 投入产出指标相关性检验

五、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文分两个层次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效率问题开展实证研究。首先进行静态时点分析,考察2019年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效率情况;然后进行动态跨期分析,从2019年往前追溯5年,考察2015~2019年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的变化趋势和特点。

(一)2019年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测度

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控管理办法》,将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持牌金融机构纳入监管体系,对推动金控公司发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金控管理办法》发布前一年,即2019年作为重点分析,考察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当年的经营效率,详细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2019年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测度结果

1.整体分析。整体上来看,2019年我国金融控股行业经营效率较高、经营表现良好。经营效率的DEA测度,最终结果体现为一个相对效率值,效率等于1表明该公司达到DEA有效状态,小于1则为无效状态,效率值越低则说明该公司与有效状态的差距越大。从计算结果来看,2019年我国14家金融控股公司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集团、中油资本、中航资本和五矿资本等6家经营效率测度结果为1,达到DEA有效状态,接近样本半数;经营效率偏低的是泛海控股和国盛金控,仅分别为0.675和0.533,其余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效率测度值均在0.8以上;全部14家样本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效率平均值为0.906,整体效率水平较高。考虑本文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为产出指标来测度效率,因此,较高的平均经营效率可以反映我国金融控股公司以及金融行业的市场表现不俗,仍属于盈利和回报水平较高的行业之一。

2.类别分析。按照金融控股公司类别,央企金控的经营效率明显高于地方金控和民营金控。样本中6家达到DEA有效状态的公司全部属于央企类别的金融控股公司。其中,央企产业类金控的经营效率最高,3家样本公司经营效率均为1,全部达到DEA有效状态;央企银行母公司金控和央企综合类金控中分别有2家和1家达到有效状态,两类金控的经营效率平均值也分别达到0.99和0.96,与有效状态差距不大。地方金控和民营金控的整体经营效率水平明显低于央企类别的金融控股公司,其平均值分别为0.867和0.714。具体来看,地方金控中的3家公司的效率水平基本相当,经营效率值处于0.822~0.921区间;民营金控中泛海控股和国盛金控显著偏低,而平安集团的经营效率值为0.933,明显高于泛海控股和国盛金控,基本与央企综合类金控一致。事实上,平安集团、中信集团和光大集团在2002年被国务院批准成为综合金融控股集团试点机构,是我国金融业探索回归综合经营模式的先锋,依照金融控股公司控制主体的性质划分,将平安集团归为民营金控,但其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的确显著高于一般民营金控,DEA效率测度结果也是实际情况的合理体现。经营效率是公司资本实力、产出能效以及专业水准的综合体现。从研究结果来看,在金控行业当中,央企背景以及资本规模是经营效率和综合实力的有力保障,其中产融结合模式找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力点,达成产业与金融的协同共赢,实现高水平的经营效率,为我国金融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地方金控一般背靠地方政府,具有区域性的资源优势,但也存在展业获客的局限,与现代化金融企业还有一定差距,经营效率还有提升空间;民营金控大多由传统行业转型或扩张而来,其金融业务的能力和底蕴还不充分,从整体上来看核心竞争优势也不明确,目前经营效率偏低,发展金融科技、实现差别化竞争或将为下一步发展带来机遇。

3.效率分解。DEA模型中,经营效率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前者是后两者的乘积,2019年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为0.949和0.956,共同影响经营效率值。各类型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的分解对比,如图1所示。

图1 2019年我国各类型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对比

在纯技术效率方面,地方金控和民营金控相对落后,这是拖累其经营效率的重要原因。纯技术效率测度的是金融控股公司现有的投入产出组合与生产前沿面之间的距离,衡量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是否可以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最优配置。从测度结果来看,地方金控的纯技术效率平均值最低,仅为0.885,民营金控次之,也只有0.894,这两类金控在金融业务的专精程度、金融模式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上与央企类的金融控股公司相比还存在差距,在公司治理能力和水平上也需要完善和强化。比如,目前地方金控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金融展业模式的构建上还存在诸多不足;民营金控在获取资源、提升客户黏性方面还没有足够优势,这都是影响其纯技术效率的关键因素。央企的三类金融控股公司纯技术效率都比较高,分别为0.990、0.978和1.000,说明央企类别的金融控股公司在资本实力和机构规模上同地方金控和民营金控相比优势较为明显,也通过多年发展形成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较为先进的业务模式,吸引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同时通过强化金融风险控制、资本运营和资源整合力度,提升综合竞争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地方金控和民营金控没有发展的空间和意义,健康的金融控股行业和完善的金融控股公司体系一定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地方金控和民营金控找准定位、固化优势,同样可以实现高水平的发展。

在规模效率方面,多数金融控股公司达到有效,其余则普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民营金控的平均规模效率显著低于其他类别金控。规模效率测度的是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前沿面与规模报酬变化的生产前沿面之间的距离,衡量公司的规模是否处于最优状态,规模状态则表示当前规模是过大还是过小。实证结果表明,14家样本公司中有8家达到规模有效状态,其余6家公司中,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的有中国银行、越秀金控、泛海控股和国盛金控等4家,即扩大规模可以带来超额报酬、提升经营效率;仅有中信集团和平安集团2家金融控股公司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的4家公司中,越秀金控、泛海控股和国盛金控是本身规模不大的地方金控或民营金控,其规模报酬递增不难理解;较为意外的是中国银行作为大型国有金融机构也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国银行的资产规模同其他银行母公司金控相比略小,相对规模并不大,另一方面中国银行作为国际化大行,坐拥丰厚资本、专精技术和先进人才,进一步扩大规模能充分发挥其禀赋优势。2020年6月,证监会表示拟选择大型商业银行试点券商业务,继续扩大银行母公司金控的业务版图,意图打造航母级券商,这也说明银行母公司金控在其规模上仍有扩大空间。民营金控的规模效率过低是拖累其经营效率的主要因素,由于金融控股公司的基本逻辑在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当前阶段民营金控的规模相对偏小,在没有客户优势和区域资源优势的情况下,小规模造成高成本,影响效率的实现。

(二)2015~2019年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Malmquist指数测度

前文的实证分析考察2019年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静态经营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在DEA模型中引入Malmquist指数继续对2015~2019年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探讨这一时期内的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变化态势及其驱动因素。我国金融控股公司2015~2019年经营效率Malmquist指数测度结果经整理后如表5、表6所示。表5为全部样本企业经营效率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的5年平均值,表6体现各类别金融控股公司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的逐年变化情况。

1.整体分析。Malmquist指数是当年效率相对于上一年的变动情况,指数大于1表示效率提升,指数小于1表示效率下降。从样本个体情况来看,2015~2019年,平均经营效率上升和下降的金融控股公司分别为6家和8家,但上升幅度显著大于下降幅度。五矿资本的5年平均Malmquist指数最高,为1.677,其效率平均每年提升67.7%;上海国际的5年平均Malmquist指数最低,为0.845,其平均效率每年下降15.5%。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2015~2019年,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整体经营效率Malmquist指数先降后升(如图2所示)。行业平均的Malmquist指数最高值出现在2016年,为1.269,即2016年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较2015年提高26.9%,这是五年当中提升幅度最大的一年;Malmquist指数最低值出现在2018年,为0.878,该年度金控整体经营效率滑落12.2%,这是5年当中唯一出现效率下滑的一年。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Malmquist指数5年均值为1.071,即2019年经营效率相对于2015年平均每年提升7.1个百分点,5年累计提升31.57%,这5年以来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水平得到一定幅度的提升。

表5 2015~2019年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Malmquist指数5年平均值

表6 2015~2019年各类别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Malmquist指数逐年变化情况

图2 2015~2019年金融控股公司整体Malmquist指数变动情况

2015年以来,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持续推进、金融业务模式转型升级、金融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在这个过程中,综合金融模式的优势逐步得到认可和释放,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都开始在金融控股行业探索和深耕,金融控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萌生和壮大,发挥集团作战、综合布局的协同优势,在金融行业中实现高速发展。《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明确表示,要继续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我国逐步放开民营资本进入金融行业的限制,此后一大批民营金融控股公司成立,并通过灵活的市场运营优化资本结构、创新业务模式,同时通过“互联网+”模式给金融发展提速换挡;另一方面,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入,产融结合及地方金控模式也逐步找准定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金融控股行业的整体经营水平得到稳步提升,经营效率也不断得到改善。

2.类别分析。据Malmquist指数测度结果整理的各类型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年均和累计变动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2015~2019年各类型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变动情况

2015~2019年,央企产业类金控经营效率提升最为显著,年均Malmquist指数为1.301,即效率平均每年提升30.1%,累计提升186.5%;央企产业类金控中除中航资本年均Malmquist指数略小于1外,其余2家金控的年均Malmquist指数都显著大于1,分别为1.341和1.677。地方金控的效率提升也比较明显,年均Malmquist指数为1.069,效率平均每年提升6.9%,累计提升30.6%。央企银行母公司金控、央企综合类金控和民营金控经营效率的年均变化趋势各有不同,但其幅度都不大,分别为-1%、0.2%和-0.1%,可以看作基本稳定。结合各类型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的DEA测度结果可以看出,央企产业类金控近5年来持续表现良好,是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金融控股公司,其经营效率提升幅度和相对效率水平都居五类金控之首。在金融回归本源、支持实体经济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产融结合的综合金融模式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地方金控近年来在地方政府对区域性金融资源的整合、优化和支持下,也在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综合实力的提升、经营效率的改进也有目共睹,但还有提升空间;央企银行母公司金控和综合类金控背景实力雄厚,网点分布深且广,其经营效率已经非常接近DEA有效状态,客户群体、盈利模式和经营水平基本保持稳定,使得其经营效率起伏不大;民营金控经营效率值在五类金控中最低,未达到令人满意水平,且近5年来效率没有改善趋势,在五类金融控股公司中表现相对逊色,尚未形成具备明显竞争优势的盈利模式,其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面向的客户群体如何细分等问题还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

3.指数分解。前文所述,Malmquist指数=技术水平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对Malmquist指数的分解可以进一步研判效率变化的影响因素。2015~2019年,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整体经营效率年均提升7.1%,是技术水平提升(5.2%)、纯技术效率提升(0.3%)和规模效率提升(1.5%)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技术水平提升是经营效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

图4 2015~2019年各类型金融控股公司Malmquist指数分解的变化情况

技术水平可以理解为金融控股公司的硬实力,即公司开展经营活动的手段和方法,包括金融牌照、硬件设施、科技基础、业务能力等等,技术水平的变化表现为公司生产前沿面的形变,技术水平的提升可以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拓展金融控股公司的生产前沿面。分类型来看,2015~2019年,除央企银行母公司金控的技术水平小幅下降外(年均Malmquist指数为0.99,平均每年降低1%),其余各类型金融控股公司的技术水平均有明显提升:央企产业类金控的提升幅度最为明显,年均指数为1.130;地方金控、民营金控和央企综合类金控年均指数分别达到1.058、1.057和1.021。2015~2019年,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的提升主要源于上述硬实力的推动,金融控股公司近年来进入快速发展壮大阶段,整个行业在积累金融牌照、扩张金融版图、不断优化模式,同时金融科技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成为金融控股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推动金控公司在专业能力上取得长足进步。

纯技术效率可以理解为金融控股公司的软实力,即在保持目前金融基础设施和业务规模的前提下,利用给定资源获得相应产出的能力,取决于公司的管理水平,涉及资本结构是否优化、经营决策是否合理、公司治理是否完善、选人用人是否得当等问题。纯技术效率变化表现为生产点在生产前沿面以内的移动,纯技术效率的提升可以推动未达到有效状态的生产点向既有生产前沿面移动。考察期内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整体的纯技术效率变化很小,年均提升0.3%,对经营效率变动的贡献不大。分类型来看,央企产业类金控纯技术效率提升最为明显,民营类金控纯技术效率下降最为明显,二者纯技术效率的年均指数分别为1.047和0.969,即年均提升4.7%和下降3.1%。目前我国金融控股行业处于从萌生到快速发展的阶段,各公司发展重点主要在于技术水平而不是管理效率上,但是现代化金融企业的发展最终要以治理能力为根本,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未来应该更注重纯技术效率的提升,以实现更有效的经营。

规模效率反映的是金融控股公司规模大小对经营效率的影响状况,规模效率指数值大于1表明当前规模变化有助于经营效率的改进,小于1则表明当前规模变化制约了经营效率。实证结果显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整体规模效率5年来的平均指数为1.015,即规模效率平均每年提升1.5个百分点。从不同类型金融控股公司的规模效率变化指数来看,央企产业类金控的效率提升幅度依然最大,5年均值为1.100,年均提升10%;民营金控的规模效率降幅也依然最大,5年均值为0.976,年均下降2.4%。近年来,我国金融控股行业整体处于发展、扩张阶段,依靠规模的扩大,进一步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效应,实现经营效率的改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其中央企产业类金控背靠实力较强的大型实体央企,有足够的资金满足金融业需要不断补充的资本,也通过参股、并购的方式控制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实现规模的不断扩张;而民营金控大多源于传统业务下滑形势下的转型,致力于通过各类金融业务对其主业给予快速支持,因此持续扩张金融版图的能力和意愿相对较弱,近年来规模有所起伏,制约经营效率的提升。

六、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及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2019年的经营效率以及2015~2019年经营效率动态变化情况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从2019年经营效率来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整体表现良好,40%的样本公司达到DEA有效状态,整体DEA效率平均值为0.906;央企金控整体经营效率高于地方金控和民营金控,其中央企产业类金控的效率表现尤为突出,产融结合的金融控股模式在当前阶段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地方金控和民营金控效率偏低主要是纯技术效率偏低导致,优化业务模式、提升专业水平是当前改进效率的主要路径;多数金融控股公司规模已达有效状态。从2015~2019年经营效率动态变化来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整体经营效率稳步提升,而效率提升主要得益于专业能力的提升和牌照优势的积累,公司治理能力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并不明显;央企产业类金控和地方金控充分发挥各自的禀赋优势,效率水平提升较为显著,而民营金控核心动力不足,发展瓶颈初现;金融控股公司目前整体而言是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业,2015~2019年金融控股公司规模的扩大带来效率的提升,但其贡献不如技术水平提升带来的效率改进。

金融控股公司是当前国内外金融综合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未来将在金融体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经营规范、管控高效的金融控股公司可以成为我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重要载体,而金融控股公司本身的各种潜在风险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可能影响亦不容忽视,因此金融控股公司要实现高效经营、健康发展,离不开行业自身和金融监管的共同努力。从行业自身来看,当前国务院和监管部门明确将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持牌机构纳入监管体系,是对该行业的支持和肯定,金融控股行业迎来抢占先机、规划战略、积累动能的关键时期,金融控股公司应该抓住机遇、打好基础,尤为关键的是要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强化软实力,正如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2020年7月撰文所述,“完善公司治理是金融企业改革的重中之重”,金融控股公司也要改进发展战略、优化激励约束、完善风险管理、勇担社会责任。此外,地方金控和民营金控还应注重专业能力的提升、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专业人才的储备,努力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化金融企业。从金融监管来看,监管主体应该对金融控股行业给予更多扶持和帮助,在《金控管理办法》试行期间充分调研、掌握情况,更合理更贴切地建立规范标准、完善监管体系;而针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控股公司也应适当进行差异化管理,比如部分地方金控规模不大,却承担较大的地方金融服务功能,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中起到积极作用,而从效率上来看也已实现规模有效,对这类金控可以适当放宽准入限制,允许金控的多样性;最后,在鼓励金融行业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风险防范,重点对虚假出资、关联交易及道德风险问题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同时关注产融结合金控模式的风险传导效应,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猜你喜欢

控股公司金控测度
Rn上的测度双K-框架
平面上两个数字集生成的一类Moran测度的谱性
我国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测度
大型企业集团对控股公司的管理模式及措施
浅谈如何完善控股公司的行政管理
几何概型中的测度
国有控股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公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