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教育实现模式探究

2021-04-27申竹英周小涛

吕梁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英语写作思政内容

申竹英,周小涛

(1.太原工业学院 外语系,山西 太原 030008;2.山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近年来,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已成为我们高等教育的主线,全国上下均在着力推进思政教育,由此对于思政教育的相关研究及课题也日益增多。据不限定时间段的知网高级检索页显示:关键词为“思政教育”的相关论文有10 000多篇,关键词为“课程思政”检索的相关论文4 500多篇,仅2020年的相关论文数量达2 000多篇。而以篇关摘“课程思政”并含“英语写作”进行检索后发现相关论文仅有7篇(统计数字截止2021年3月10日)。

由此可见,思政教育研究虽多,但具体到英语写作课程的研究则少之又少。且已有的思政教育相关研究多数是基于理论知识或从宏观角度阐述,相对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撑,研究总体上趋向于描述性。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则有必要结合实际教学数据开展研究,将教学内容、学生成绩与师生评价纳入到研究范畴,以此探索出英语写作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可行模式。

1 研究设计

研究以山西省某普通高校英语写作课程为例,采用历时混合研究法,对该院英语专业2016级与2017级两届共116名学生的英语写作课进行了跟踪研究。根据该校教学大纲安排,外语系三年级第一学期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侧重于文体知识的梳理与文体写作实践,故融入思政内容相较于二年级的英语写作基础课程及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学术英语写作课程愈加切实可行。研究收集了多种数据,主要包括课堂中思政教育相关教学内容、APP推送内容、学生平时习作、期末考核内容、期末成绩。并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全部在课程考核结束之后进行,以此排除掉访谈者因担心个人总评成绩而不能畅所欲言的可能性。

本研究主要探讨两个问题:(1)思政内容如何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与英语写作课程教学有机结合。(2)思政教育融入英语写作课程是否会影响本课程的教学成效。

2 数据分析与讨论

2.1 思政内容如何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与英语写作课程教学有机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英语写作》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推进思政教育:(1)教师宏观选择案例融入课堂教学;(2)APP学生浏览量精准定位微观分享;(3)典型思政材料融入课程考核。

2.1.1 宏观选择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英语语言及文化知识的同时,要重视思想教育的渗透。《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2]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思政教育不是课堂中强加硬塞的形式主义,而是“注重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和话语传播的有效性,避免附加式、标签式的生硬说教,要深入分析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心理特征、成长规律和价值取向……,引发学生的知识共鸣、情感共鸣、价值共鸣”[3]。

鉴于外语系的专业特殊性,学生较多关注国际新闻。而网络新闻鱼龙混杂,如果不加选择地增加课外材料对学生的意识形态必定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这时候需要教师对材料进行宏观选择,如课堂中所增加的时事新闻应为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且不损害国家利益的、不危害民族团结等的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社会现象报道材料的语言表达来学习写作技巧,同时明辨生活中的是非黑白,带着批判精神去接受与创作。把写作课堂作为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为期16周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中,两届学生授课含思政内容的周数分别为5周与6周,各占总数的31.3%及37.5%(见表1)。所增加的语言材料范围广泛,特别是VOA/CNN/China Daily等新闻报道材料深受学生欢迎,如93阅兵、萨德入韩、美联航拖拽乘客下机、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等。通过分析时事材料中的措辞、语句表达等来学习写作技巧的应用,同时也使学生透过特定事件,深入思考该事件所折射出的相关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表1 不同教学内容所占周数之比

譬如在进行探讨因果性说明文写作实践时,以萨德入韩事件为例。同学们在讨论之后一致认为写探讨结果的说明文他们更有话可说。特别是很多同学能结合自身实际去思考萨德入韩对民众的影响,如自己是否会去乐天超市购物或者赴韩旅游等。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成文。

经过教师宏观选择之后所分析的思政案例不但能保证材料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而且有助于学生感知真实的生活与社会。这样的因材施教使学生参与度更高,在讨论中理清自己的构思角度,可有效避免实际写作过程中的临时拼凑,从而提升写作能力。同时又有助于学生在写作思考中进行思政自我教育,明辨大是大非,提高爱国主义意识。

2.1.2 微观定位

目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内容一般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确定,所融入的思政内容材料也多由教师选择并准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学生对于所增加的思政内容的接受度却很难界定,稍有不慎可能会顾此失彼,甚至喧宾夺主。在这个意义上,APP应用的支持对于思政内容是否易被学生接受或接受程度如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届学生的课堂教学均采用了“师主生辅”与“生主师辅”相结合的模式,即一部分教学内容主要由教师讲解传授,而另一部分内容由学生探讨分享。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为了避免教师的独白式教学,使教学由单向输入式转变为双向探讨式。

线上辅助教学中,该校英语写作课程采用对分易平台。在教师对思政性较强的典型写作材料进行宏观选择后,一部分用于课堂讲授,一部分发布于对分易课程资源由学生自主学习,再根据APP浏览量进行精准定位,确定学生的课堂分享材料。数据表明,在对分易中所发布的Dolce & Gabbana的相关资料浏览量最高占比为238.6%,显然与其他资料相比更加受到学生密切关注(见表2)。

杜嘉班纳这一材料的叙事方式、语言措辞等侧面反映出西方国家的傲慢与偏见,作为思政材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鉴于该材料学生在2016级学生中的浏览量最大,将其引入课堂由学生进一步分组讨论。学生参与度空前高涨,每个小组都积极发言,甚至有的小组多个同学发言,此时“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实时提供教学支架,在意义课堂互动中创造更多的语言和内容学习机会”[4],在无形之中实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表2 对分易上传思政相关资料浏览量及占比

以上APP所推思政内容均由教师根据教学主题选取,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能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这样既不偏离教学主题,又方便进行思政教育,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范畴。如:description(the earliest coins in China):通过描述“秦半两”,学习描述文的写作技巧,同时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侧面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exposition (what I have lived for): 通过说明“我为何而活的三方面原因”来学习说明文写作的技巧,让学生认真理解作者“对爱的渴求、对知识的追寻、对人类遭受痛苦的怜悯”从而体会生命的意义。Definition (homesickness):通过对“思乡病”的解释说明学习下定义文体的写作技巧,同时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家所特有的情感。Argumentation(No Flying in the Face of Safety Regulations):通过分析“一位乘客进入飞机驾驶舱”事件(该事件发生于2019年1月4日桂林航空GT1011桂林扬州航班,并于2019年11月3日被网友举报)引导学生明白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根据以上教学实践,APP所推思政内容由教师宏观选取发布后,基于课前学生在APP上对相关资料的浏览量进行二次筛选并在课堂中讨论及讲解。学生所讨论的思政材料并非由教师随意决定,也非从其他院校照搬,这是本模式区别于其他案例教学的根本所在,也是本模式的独特之处。此外,还有很多应用及平台所提供的内容客观全面,其中不乏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思辨能力的材料,如果运用得当则具有较强的思政教育性。如学习强国、微软必应等应用里的内容都比较适合学生的线上学习。

2.1.3 典型考核

教学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教、学、评”中,作为“教”的主体“教师”及“学”的主体“学生”来说,我们多数情况下将重点放在了前两者,而对“评”的环节则关注不足。在本项研究中,思政内容的考核体现在两个方面:(1)平时习作;(2)期末考核。

平时对学生的小组习作教师采用非命题作文,仅设定体裁由学生自由选题。数据表明在2016级12个小组及2017级14个小组中,所选主题涉及到思政内容的小组数分别为6个与8个,占比50%与57%,均为一半以上(见表1)。思政内容也从国家高度到社会层面再到个人意识涵盖范围广泛,如:国庆节的意义、大学生就业问题、女性歧视、破窗效应、晋商精神、山河火炬、明星缘何受到关注、珍视你的话语权等等。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更有助于学生从心灵深处进行思政教育,并推己及人产生同伴效应,无形之中引领全班学生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无缝融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期末考核试题中部分内容为思政材料的分析,两届学生的考核中,均有一道思政内容的主观题。譬如2017级题为“No flying in the face of safety regulations”与“Let wisdom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shine through the future”。两个材料均为典型的思政内容,前者基于社会新闻“乘客进入飞行中的驾驶舱”命题,后者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希腊《每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命题。考察内容包括基本的写作技巧辨识如“修辞手法、强调方式、扩展方式”及写作能力展示如“读者对象、作者观点、短文大意、简要评价”等。通过此类设题不但可检验学生是否能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同时也给学生以启示:关注国家大事,提高自身素养。

2.2 思政教育融入英语写作课程是否会影响本课程教学成效

对思政教育进英语写作课程是否会影响教学效果,研究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判断:学生评教、学生成绩、学生访谈。

2.2.1 学生评教

该高校每个学期在课程临近结束时均要求学生对各门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学生评教可以侧面反映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通过汇总最近四届英语写作课学生的评教可以看出,学生总体上对于教师教学持满意态度(见表3),其中评教为C的班级为合堂授课(注:评价采用ABCDE五级制)。由此可见,英语写作课中增加思政内容并不会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造成太大影响。

表3 学生对教师评价

鉴于我国当前部分高校师资紧张,无法做到全部课程小班授课。故不能否认在合堂授课中,学生差异较大,接受程度不一,授课进度及教学内容无法顾及到每个学生。特别是涉及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分享活动时,小组讨论有时候会顾此失彼,不能保证每个想要表达自己思想的同学都能有充分的时间去展示自己。其实这也是我们今后教学中应该考虑到的问题之一。

2.2.2 学生成绩

表2数据显示,2017级学生对 “No Flying in the Face of Safety Regulations”的材料的浏览量(占比67.8%)较大,则将其引入期末考核,统计显示多数同学回答较好。根据单项成绩统计(见表4),本材料考查分值为19分,达到及格分值的同学共46人,达到良好分值的共16人。思政内容从2016级到2017级所占周次均有所增加,但两届学生的成绩均值在75分左右,且标准差并未因思政内容的增加而增大;反之,标准差从2016级的8.89与8.25下降为2017级的8.05与6.54,班级最低分也有了极大提升。可见增加的思政材料是学生能接受的内容时,则学生普遍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表4 增加教学思政内容后的学生成绩

2.2.3 学生访谈

研究共对9名学生进行了访谈,因受疫情影响,访谈通过微信交流。访谈问题为:1)英语写作课中你是否注意到了思政相关内容?如果有,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从你个人来看,英语写作教学中增加思政内容是否会影响你的成绩?3)请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自身听课感受对英语写作课做简要评价。

针对第1个问题,3人回答“没有注意到”,3人回答“好像/似乎/基本没有注意到”,3人能较为详细地回忆起与思政相关的课堂内容。这一数据表明学生对思政内容的注意程度呈相对分散趋势,一方面体现了在同一学习环境下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思政内容与英语写作教学内容的较高契合度,当然后者更是我们教师所期望的。“我们可以努力挖掘和充实《英语写作》课程中的思政教育隐性资源,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会贯通,力争润物细无声地成风化人”[5]。只有与专业课程契合度高的思政内容才是恰当的内容,才是容易被学生认可的、有助于学生专业与思想全面发展的内容。

对第2个问题,认为“不会有影响”的有6人,约占总数的2/3,认为“不会有太大影响”的有2人,仅有1人认为“可能会有影响”。2017级较2016级的思政内容在周课时占比上增加了约12.5%,同时结合学生成绩,均值增加不及格率降为0,可见思政内容的增加在客观上并未对学生的成绩造成明显影响。相反,受访学生中有4人认为增加思政内容是必要的,有益的。

对第3个问题,9位同学无一例外的给出了肯定的正面评价。评价简要归类如下:7位同学对“小组讲解-同学讨论点评-教师总结”的方式尤其认可;1位同学认为积累到了很多优秀的写作素材;6位同学认为学到了写作思路与技巧,以及很多修辞方式,提高了习作水平;1位同学认为考核方式特别;4位同学认为教学内容很充足,课堂感受充实,学到的内容很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2位同学认为英语写作课让其进行了深入的自我思考,锻炼了思维能力,学会了挖掘更多角度客观地看待问题。

通过以上3个维度可以看出,思政内容与英语写作教学的结合不会影响教学效果,这一模式具有可行性。

3 结语

本研究所探索的教学模式“宏观选择—微观定位—典型考核”,针对教师从宏观角度提供的语言材料,以APP浏览量决定学生课堂讨论材料有利于快速判断学生兴趣所在,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针对感兴趣的语言材料,学生运用所学写作知识分析与解决真实的语言问题,在此过程中不但促进了写作知识的内化,同时也得到了思想上的升华。本模式的优势在于将思政内容进课堂的渠道由“教师主导”通过APP浏览量潜移默化为“精准定位”,不但能为写作教学提供真实丰富的语言资源,更有利于推动学生的认知发展。

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研究跟踪了两届学生,但学生样本数特别是样本来源依旧不足以准确地反映全体。后续研究可联合多所高校进行,以更大范围地考察英语写作课中思政教育的实施情况。

猜你喜欢

英语写作思政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母语负迁移对初中英语写作的影响
从高考英语作文评阅看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