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疗效分析

2021-04-26赵厚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7期
关键词:库巴前壁缬沙坦

赵厚强

心肌梗死就是心肌长时间缺血引起的心肌细胞丧失,是血液灌注的供与求平衡失调的结果。而前壁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室前壁的心肌出现严重的、长时间的缺血,引起的局部心肌坏死。前壁心肌梗死通常以胸骨剧烈疼痛或心前区挤压为主要临床表现,此病症是心肌梗死中较严重的心肌梗死,并发症也相对较多[1]。若出现前壁心肌梗死,可从临床表现以及检查结果中进行综合判断,从而进行药物的保守治疗,或冠脉支架置入手术治疗。故本研究对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旨在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前壁心肌梗死中对心室重构的改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8年5月~2020年1月收治的32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64.3±1.3)岁;基础疾病:冠心病1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6例、瓣膜性心脏病1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本研究患者均经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确诊为前壁心肌梗死;②对本研究中涉及的药物无禁忌证者;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等其他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性疾病;②恶性肿瘤及急性炎性反应者;③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④患有神经类疾病以及意识障碍者;⑤临床资料不全者;⑥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病情加重而退出本次研究者。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567)治疗,初始剂量为2.5 mg/d,观察短期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时,剂量逐渐加至20 mg/d。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Novartis Pharma Stein AG,注册证号H20170344)治疗,起始剂量为50 mg/次、2次/d,治疗剂量按照每2~4周倍增,直至达到200 mg/次、2次/d的目标后维持剂量。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1.4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脏功能指标、心室结构参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GE公司)评价患者心脏功能、心脏结构,其中心室结构参数包括LVESD、LVEDD、IVSD、LVPWD;心脏功能指标包括LVESV、LVEDV、LVEF、CO,以上指标均取6个心动周期的均值进行比较。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血管神经性水肿、头痛、过敏性皮炎等。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脏功能指标及心室结构参数比较 观察组LVESD、LVEDD、IVSD、LVPWD、LVESV、LVEDV、LVEF、CO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脏功能指标及心室结构参数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脏功能指标及心室结构参数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低血压1例(6.25%)、血管神经性水肿1例(6.25%)、头痛2例(12.50%)、过敏性皮炎1例(6.2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5%(5/16);对照组发生低血压1例(6.25%)、血管神经性水肿1例(6.25%)、头痛3例(18.75%)、过敏性皮炎2例(12.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75%(7/1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3,P=0.465>0.05)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10例(62.50%)、有效5例(31.25%)、无效1例(6.25%),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15/16);对照组显效7例(43.75%)、有效2例(12.50%)、无效7例(43.75%),治疗总有效率为56.25%(9/1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00,P=0.014<0.05)。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临床中常见的急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肌梗死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如果出现前壁心肌梗死,其伴有的疼痛可辐射到左肩和左上肢,使用硝酸甘油也无法缓解,还可能发生各种心律失常,甚至出现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低血压、脑灌注不足等严重症状,最终均会导致死亡。由于前壁心肌梗死有多种症状,不同心律失常的治疗和用药也因人而异,因此,治疗此病症首先需要从临床表现以及检查结果判断,是否为前壁心肌梗死,再进行对症治疗[2]。

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代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与其他心力衰竭治疗药物合用。此药物主要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其中缬沙坦是一款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抗高血压类药物,可起到使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AT1)受体封闭,血管紧张素Ⅱ血浆水平升高,刺激未封闭的AT2受体,同时抗衡AT1受体的作用,从而达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效果;改善水钠潴留和减轻心脏负荷等的作用。据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依那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显著降低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20%,因心力衰竭住院风险21%,全因死亡风险16%[3]。依那普利作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对血管紧张转化酶起到强烈抑制作用,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造成全身血管舒张,降低血压。据卢辉耀等[4]临床动物研究表明,引起心肌重构的机制非常复杂,其主要涉及患者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交感-儿茶酚胺系统以及脑钠肽系统等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异常表现。因此,及时对患者进行干预治疗,能有效延缓生存质量,改善其预后质量。目前在临床上多采用ARB类药物进行治疗,其主要目的在于延缓并逆转其心肌重构,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研究结果发现,在经过治疗后,两组的心脏功能和心脏结构有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与依那普利治疗相比,观察组的心肌重构能得到有效的抑制,从而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分析原因发现,沙库巴曲缬沙坦属于一种新型抗心力衰竭的药物,能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紧张素Ⅲ型受体水平,同时在使用过后,此药物中的脑啡肽能抑制机体中脑啡肽酶水平,提高利钠肽水平,对治疗本研究中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具有同样的疗效,均有利于降低心脏负荷,延缓病情。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依那普利治疗,其疗效更显著。分析其原因发现,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在体内分解成完全独立的沙库巴曲和缬沙坦,在实际的临床实践中,能被患者很快吸收,同时建议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在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时,应采取小剂量为初始剂量,再逐渐增加,以达到符合用药标准的剂量,注意在用药期间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这对提高治疗有效率有显著效果,对延缓并逆转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提供进一步的临床治疗依据。据普顺华等[5]研究结果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治疗LVEF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有显著改善心室重构的作用,同时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另外,前壁心肌梗死者还需要长期服用抗凝、扩张血管等药物,定期复查,才能最终有效的阻止或逆转心肌重构。

综上所述,患者在发生前壁心肌梗死后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心肌重构有重要作用,能明显改善左心室结构参数变化情况,具有较明显的延缓并逆转其心肌重构的功效。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预后等方面还需要以后大量数据作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猜你喜欢

库巴前壁缬沙坦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芥末糖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经闭孔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与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46例疗效观察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