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道中的共情观:传统文化促进民心相通*

2021-04-26郭际易魁李懿

农业考古 2021年2期
关键词:民心价值观念茶道

郭际易 魁李懿

饮茶之风自古以来便在华夏大地盛行,由此形成的茶道文化历久弥新。现代学术意义上的茶文化研究可追溯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1](P7-18),其发展沿革充分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与精神内

涵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交融与作用。随着茶叶物质生产与生产力作用引发广泛关注[2](P227-228),“茶道”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人化自然”话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传播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正成为学界热点,现有研究已开始关注茶道文化的现实意义。具体上看,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视角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方面,主要倾向于将茶道文化研究与精神交互概念相融合,致力于探索茶道文化对个人情感和精神内涵的影响,认为茶道是连接自我与他人的桥梁纽带[3](P215)。另一方面,研究认为茶道可作为精神疗法存在于心理治理之中,茶道精神层面上产生的宁静平和能够有效缓解消极症状[4](P2893-2901)。再一方面,大量学者已达成共识,认为茶文化具有鲜明的商业价值,透过茶道人们能够提升茶饮的体验效果,放大茶叶消费带来的精神享受[5](P157)。在茶道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下,学者们已然意识到,茶道文化能够促进多元文化交融,能将品饮消费上升于精神层面,其体验正广泛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在广大平民百姓的推广与反馈之中,成为一种遍布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文化艺术[6](P30-32)。茶道文化的精神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着民族的发展进步,刺激着社会发展多元化和民族情感认同的不断推进,其内在的情感属性、心理属性与社会属性被逐渐挖掘,茶道中的群体化和大众化交互形式被学界广泛关注,茶道文化的共情能力正成为亟待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茶道中的社会精神品格、价值观念与艺术认同

茶道文化在我国社会生活范畴内功能性特征凸显,于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与演化,如今已在人们日常生活、婚姻、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既是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元素,也是本土价值观念和文化表现形式的集中展示途径[7](P90-93)。因此,为了探索茶道在传统文化促进民心相通中扮演的角色,厘清其内在共情机理,本研究将茶道的社会性功能拆解为三个维度,即社会精神品格、价值观念与艺术认同,进而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探索。

(一)茶道中的社会精神品格

社会精神品格是指决定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精神状况、宏观思想文化情境以及经济与社会结构的综合力量导向。社会精神品格基于特定媒介形成,由于媒介的功能在本质上是创造精神交往的空间,媒介的作用归根到底表现在对人的精神影响塑造之上,所以,在实现民族复兴而致力于民族精神品格的优化再造时,不得不高度重视媒介环境和传播生态的深刻变化[8](P194-200)。诚然,茶道文化正是此类媒介,能够通过自身天然的精神指导力量,对社会精神品格产生显著的影响作用;社会精神家园的建构,可以通过茶道传统文化特色的建构为基点,促成民心相通的向心力作用。以茶道推动民心相通的同时,还能够拔高社会综合素质,其主要表现在茶品培养人格境界层面。通过对人生境界潜在生产力功能转化的助力,使人生境界的社会经济价值得以产生[9](P52-54),进而塑造出更具规模化的民心相通的高质量精神品格社会。

(二)茶道中的价值观念内涵

价值观念是指实际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主体的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性质和意义在人的意识中得以集中反映,由此能形成比较确定的心理和行为取向、或心理和行为定势,是一定群体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长期的价值活动过程中逐步积淀、升华而形成的社会意识[10](P20-23)。

茶道中的价值观念主要表现在行为主体之中,人与茶道文化之间能够通过价值磨合产生情感共鸣,继而促进具有相同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的主体心理与情感的快速连接。其中,相同情感倾向的主体更易产生相似的行为定势和意识导向,由此产生较为契合的价值观念。茶道文化作为此类价值载体,其价值观念的融合作用,在我国从古至今皆有显著表象,民族关系在茶文化交流过程中更加融洽、弥合,民心相通逐渐成为茶道价值观念趋同的具象化表现[11](P77-78)。由此可见,价值观念是茶道人际关系描述的重要参考。

(三)茶道中的艺术认同表达

艺术是人类认同的产物,它取决于人的社会性存在,是沟通思想与经验的连接桥梁[12](109-116)。传统艺术文化有利于个体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个体对传统民族艺术的认同,在此双向作用下,个体将在艺术文化的体验中获得归属感,在艺术氛围之下,找归属的感觉[13](P100-102)。茶道作为一类传统文化,其本身具有独立的艺术表达形式,不仅涵盖了茶品的饮用,还可追溯到种茶、采茶、制茶以及饮茶工具的烧制过程。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茗饮文化,但不同文化间又充斥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可以认为,茶道文化以及其包含的附属茗饮文化在各地表现形式的相通之处,是为民间对茶道文化艺术认同的集中表象。从文化视野的角度来看,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儿女产生归属依据的载体基础[14](211-212)。民心相通的基础在于文化艺术认同,茶道文化艺术认同是人际关系及情感交流根本原因所在。

二、茶道中的人文交流互动、民心相通与共情观

(一)茶道中的人文交流互动

要明确茶道文化中的人文交流作用,首先要深入理解何谓人文交流。狭义的人文交流指在文化和文明交流中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乃至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互动。其互动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和心对心的交流,或达到物质的交换,或价值观被理解和尊重。而广义的人文交流指个体或群体的频繁和友好的互动,形成精神外化效应,达到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相互支持[15](P62-67)。显然,茶道特有的魅力使其在人文交流的狭义与广义领域均可适用。志同道合的茶友相聚、以茗饮抒同志,互动的过程注重精神内涵的交流,最重要的在于价值需求的不断交互。同样,茶道文化吸引着众多有同样精神需求的个体,形成思想交融、心灵互通的茗饮交流群体,群体的力量又反馈吸引着新个体的融入。此时,茶道作为一种精神外化效应的具象表现,构筑了人文交流的基础平台,促进着人与人、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网络模式。中国茶的人文“茶性”亦善假于物,通过茶道文化的深入交流,鲜明的表达出精神内在需求,个人因相通情感而得到归属,群体因人文交流而得以融洽[16](P34-36)。

(二)茶道中的民心相通

以茶会友,同饮相通。由社会实践可知,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茶文化均能汇聚成一个群体化的社会模式,在同一思维模式和情感导向的作用下,情志和且心相通,似乎成为一个顺其自然的演化过程。我国土地幅员辽阔,形成了多个以茶文化为主的茶乡、茶产业以及茶文化基地等特色综合体,当地人也因此对茶道文化的理解心灵相通,因茗饮文化精神的趋同而得以团结互助。这便是茶道中民心相通的社会化表现,也是茶文化成为民族归属型文化的显著标识。宏观上来看,“一带一路”建设贯穿于茶道民心相通的思想内涵之中,其战略内涵离不开文化交流,核心即为民心相通。自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以来,茶文化在国内外文化传播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传统文化走出国门的重要展品,茶道文化在新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不断融入异域文化,使异域文化与华夏文明产生交融汇点,促成民心相通相融,帮助世界了解中国,助力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17](P26-27)。

(三)茶道中的共情观

Carl Rogers认为,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当一个人觉察到另一个人也在经历一种情绪时,他或将能够体验这种情绪,由此产生的行动与分享之间关系显然不再简单与直接。大量研究显示,共情产生的过程可以通过认知变量来理解,比如一个人在观察他人时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形式或类型,以及社会关系形式影响下对他人感知和对他人的思考方式。在预测有多少移情发生时,必须考虑到个体对社会环境的反应、对他人的感知和对他人思考的差异 理解[18](P271-314)。茶道中的 共情 观主要表现在精神趋同层面之上,首先要明确茶道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所具备的文化基本特性。具体上看,在茶道文化熏陶的特定情境下,个体的精神压力能够得以缓解,情感表达可予以释放,共情效应在此时顺利发挥能量,形成由客体到主体的传播路径。其次,茶道的共情可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茶道的共情可表现在传统文化的归属感之上;另一方面,则可以表现在其特有的文化凝聚力之上。最后,必须意识到,形成文化认知的共同点是茶道共情的关键所在,在共通点的桥梁搭建下,个体能通过茶文化产生共情心理,从而升华对传统文化的内心感受,在共情心理营造的前提下,通过茶道的共情作用达成民心交融正成为一种现实可能[19](P514)。

三、来自茶道感知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设计

基于上述概念界定与逻辑分析,本研究选取我国多个地区的茶文化基地作为调研目的地,对其当地工作人员、居住地茶友及到访游客进行访谈调研,由于研究明确限定了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地区和不同规模大小茶文化基地的正态分布,受访样本均符合茶道文化共情传播的研究方向需要。经过对样本合理配比后,对具有参考意义的实验样本进行整理(共320名),展开线上线下无差别问卷调查,总计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93.5%。其中男女比例为145∶155,调研对象群体基本年龄分布为30-60岁。

具体而言,本研究采用传统的问卷调查法、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探讨各种多元影响因素与茶道中的共情观促进传统文化下民心相通间的结构关系。首先,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索性因子分析法以及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研究逻辑分析中提出的假设进行置信度与效度检验。然后,在符合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的基本参数设定后,设计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各路径影响系数说明各种多元影响因素与茶道中的共情观促进传统文化下民心相通间的结构关系,为最终的研究结论与建议提供基础模型依据。

(二)量表选择

本研究旨在探索茶道中的共情观,是挖掘促进传统文化下民心相通间结构关系的学术研究,因此,在选定感知维度量表的基础上,先后借鉴二维感知价值量表(获取价值和交换价值)、PERVAL量表、SERV-PERVAL测量量表和DEVA测量量表,结合共情实验的负面情绪性量表(NE)、同理心商数量表(EQ)、基本共情量表(BES)、认知和情感同理心量表(QCAE)、人际反应指数量表(IRI)以及扩展同理心的内容领域量表(ACME)等[20](P465-490)[21](P163-175)[22](P589-611)[23](P84-95)[24](P113-126)[25](P135-149),随着访谈相关资料及实际经验的二次界定,研究构成适用于本文的研究量表(共24个题项),在合理汉化处理及适当修订的基础上,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设计,形成了对社会精神品格、艺术认同、价值观念、人文交流互动和民心相通等五个维度的测量指标。问卷回收后,经过筛查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问卷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并总结。

根据前文概念界定、文献述评与逻辑分析,结合大量访谈调研,根据维度和模型构建基础本研究提出七个假设:

H1:社会精神品格能影响艺术认同的形成;

H2:社会精神品格能促进人文交流互动的产生;

H3:社会精神品格显著影响价值观念的形成;

H4:艺术认同能促进人文交流互动的产生;

H5:价值观念能促进人文交流互动的产生;

H6:价值观念能潜在促进民心相通;

H7:人文交流互动能促进民心相通。

(三)分析过程

信度测算主要旨在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检验,即测验结果是否反映了被测者的稳定性、一贯性的真实特征。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这一信度指标,对问卷量表回收数据的24个题项反馈数据进行初步信度检验,结果显示α值为0.963,信度指标Cronbach’s AlPha值为0.963,综合数值表现可看出,问卷信度表现良好。同时,对研究调研所获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值检验,就结构效度检验系数来看,KMO值为0.954,大于0.8,显著性为0.00,小于0.05,说明效度良好,数据拟合度较高,可适配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继而检验原有假设的合理性。同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之前,对各个潜变量量表的可测变量进行信度检验,采用克隆巴赫系数来评测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结果显示,变量的信度均大于0.8,说明量表信度较好,能够适用于结构方程模型。

通过极大似然法估计参数对此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估计,各路径系数估计值如次页图1所示。其中椭圆形结构表示无法通过直接观测得到的潜变量,矩形代表可以直接测量的用来描述潜变量的观测变量,而连接各图形的小圆型表示残差项,在最初设定的结构模型的基础上不断修正调整之后,最终得到的结构模型拟合程度相较于最初有显著提高(如图1所示)。

根据模型配饰度评价指标结果如模型适配化 系 数 为0.848、标 准 误 差 为0.067、C.R值 为12.719,检 验 结 果 成 立;H4的 标 准 化 系 数 为0.506、标准误差为0.072、C.R值为7.011,检验结果成立;H5的标准化系数为0.252、标准误差为度评价指标表所示,各拟合指标CMIN/DF(卡方自由度比)为2.808、RMSEA(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为0.078、GFI(拟合优度指数)为0.839、AGFI(调整的拟合优度指数)为0.789、NFI(规范拟合指数)为0.896、IFI(递增拟合指数)为0.930、CFI(比较拟合指数)为0.930,拟合程度均达到理想水平,通过检验,模型拟合度良好。总体上看,经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原假设预测路径基本符合预期。

再根据数据表现进行深入分析,各标准维度下的基础变量均具有明显意义,整个模型路径系数皆符合相关检验标准,其中的逻辑性也可以通过相关资料得到阐述和解释。根据最终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原假设及路径估计结果如路径估计系数及假设检验结果为:H1的标准化系数为0.839、标准误差为0.066、C.R值为12.736,检验结果成立;H2的标准化系数为0.226、标准误差为0.092、C.R值为2.740,检验结果成立;H3的标准0.085、C.R值为2.959,检验结果成立;H6的标准化 系 数 为0.017、标 准 误 差 为0.047、C.R值 为0.357,检验结果成立;H7的标准化系数为0.805、标准误差为0.060、C.R值为13.412,检验结果成立。结合原假设及路径估计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社会精神品格是指决定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精神状况、精神品格、思想文化情境,以及经济与社会结构的综合力量,其涵盖层面高于艺术认同与价值观念,对于二者具有鲜明的指引作用。简言之,优良的社会精神品格孕育优质具有艺术认同与价值观念倾向,所以在结构方程模型中H1与H3其路径系数表现显著,恰恰说明三者联系的密切性特征。第二,社会精神品格对人文交流互动的路径H2影响效果较低,其原因在于良好的社会精神品格可能仅仅是一个宏观环境的描述概念,并不能说一个好的宏观环境定能促成人文交流互动,它还需要良好的艺术认同与价值观念倾向加以配合。第三,路径H4与H5所表现出的实际情况说明,单一条件不能充分满足人文交流互动的本质需要;学界普遍认为,价值观念相通的群体其民心相通,而根据实际调查和访谈的结果表明,这样的认知是或许并不符合现实,价值观念潜在影响民心相通的假设是成立的。第四,实际数据证明路径H6呈弱相关,价值观念对民心相通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非绝对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或将产生微弱影响。第五,H7呈现的关系系数表明,社会精神品格、艺术认同与价值观念三者融会贯通,合力通过人文交流互动这一中介变量表现出:茶道文化在完全充分的环境条件下,对民心相通这一社会现实需要具有积极促进效用。

四、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进一步剖析了传统文化促进民心相通存在的要素特征与路径关系,完整诠释了茶道中共情观中的五个关键维度,明确了传统文化革故鼎新的方向要求,并通过分析各维度的产生机理及现实意义,全面揭示了茶道共情中传统文化促进民心相通的内在规律,因此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就茶道文化本身而言,其未来的发展呈现两方面特征。一方面,要注重茶茗文化精神价值的深入探索,通过不断提高文化本身精神内涵的培植优化效率,输出优质的文化资源,发挥茶道传统文化本身具有的共情能力,让茶道思想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同,切实做到寓情于物,以茶会友,民心相通的传统文化高水平继承发扬。另一方面,要做好茶道艺术的实际推广。让茶道精神融入艺术载体,通过不断地推陈出新,接纳外来文化现实需求,推出可以使各种文化普遍接受的中式茶道文化。

第二,就共情研究本身而言,对类似于茶道的传统文化共情功能演化的思考,是未来共情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众所周知,各民族发展至今,其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天然的共情传播效应,使习俗和信仰被所在地域的民族广泛认同和接受。剖析传统文化共情传播效用的运作机理,解构传统文化共情传播的关键维度组成,比较中外差异是共情传播研究未来应当补充的学术内容。同时也要认识到,固有对共情传播的思维认知需要实证研究的检验,一个共情传播路径的完整形成,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刺激推动,单方面因素只是部分影响作用的微观体现,而结合传统文化、寻觅共情的现实作用,是新时期人文社科生产力转化的切实需要。

第三,国家在宏观层面要逐步完善文化市场及阵地建设,引导文化企业和社会观念转型升级,提高整体运行效率。就模型探索结果来看,社会的传统文化共情效应形成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通过多种思想和交互反馈促成的,因此协调各类文化社会资源应用的顶层建设将是未来传统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善于应用传统文化的天然共情能力,让传统文化更好地改造自身,被国内外人民所接受,促成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一带一路”战略走向世界。通过传统文化共情效应的现实应用,让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和精神内涵,理解中国人民的思想情感。如同茶道文化一般,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导向,以茶会友,终而实现民心相通,共铸大同。

猜你喜欢

民心价值观念茶道
寻迹万里茶道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党心民心
代表连民心 绘出新画卷
茶道不能光说不做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
让民心工程赢得民心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茶道六百年》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