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偏科问题的个案透视和兴趣干预
——基于“T—R—S”模式的行动研究

2021-04-23史基升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偏科研究者同学

岳 涛,史基升,杨 洛

(黄冈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小学生偏科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过早的偏科不利于小学生整体性知识图谱的建立及整体世界观的形成。小学学习是基础中的基础,偏科现象不仅仅影响学生的单科书面成绩,从长期看,也势必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未来的人格养成、交际、就业等诸多方面。解决学生的偏科问题,始终是广大一线教师以及教育教学研究者一直面对的重要课题。

然而,偏科问题看似普通常见,却又成因复杂。除了不同个体原生的认知图式和智力结构的差异,教学中的主体交互至关重要。而这恰恰不是常规的静态的以统计为代表的调查研究所能揭示和解决的,它呼吁一种动态的研究范式的展开。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指出,对于个体行为及人际互动的研究不能只依赖于客观的定量方法,必须包括“解悟心声”,也即对他人心灵的同情和理解[1]。因而他提出行动研究的范式,而这一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也被教育学所融摄。“所谓教育行动研究,是指由教师和研究人员共同合作, 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2]这种研究方法不仅可以在动态的交互过程中发现问题,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分析问题并通过施加干预而解决问题。由于行动研究能够于统计定量之外解悟心声、理解行为,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这恰恰是深度认识和解决偏科问题所需要的。本行动研究也在此立意和思路上展开。

一、研究背景及行动研究计划

(一)引发行动研究的问题背景 一次偶然的机会,研究者在和某小五年级班主任C老师在交流的时候了解到,在C老师班上有几个让老师们感到“棘手”的学生。通过C老师的介绍,这几个学生们的问题各有不同。出于教育者的义务感和个人研究兴趣,研究者表示愿意和C老师一起共同探索解决学生Y的问题。根据C老师的描述:Y是家里的独生子,家庭情况一般,父亲从事水电维修等工作,母亲是个体户。Y同学的最大问题就是学习上的偏科,老师们用了很多方法也没见他的成绩有所改观。鉴于此,研究者也很想知道这背后到底是什么缘故。于是便和C老师约定,展开一次旨在了解和解决Y同学偏科问题的行动研究。

(二)行动研究策划

(1)行动模式:“T—R—S”模式。T也即教师Teacher;R指代研究者Researcher;S指代学生Student。研究者介入师生关系中间,以第三者身份展开行动研究。

(2)行动方案:为保证行动研究的有效性,行动是在对S保密(包括对其家长保密)的前提下展开的。也即,S不能知道R与T之间的关系和约定,也不能知道此次行动目标和计划。R作为行动研究的主要行动者,以“家教”的身份为S提供免费的家教指导,并在此过程中积极与S沟通、对话、观察、分析,也随机为S解答疑惑,提出学业建议。R与T保持双向反馈和行动配合,将自己所知所见以及分析思路与对方共享,也会在约定一致的前提下针对S展开一定的行动干预。

(3)方案示意图,如下:

图1 T-R-S行动方案示意图

二、行动研究过程、分析与干预

行动方案确定之后,研究者随即展开了为期2个月的针对Y同学的持续的行动研究。在此期间,研究者一共对研究对象Y同学进行过6次有效“家教”(原计划二个月8次,基本每次为周五晚19点至21点,其中有两次因Y同学家没有人而没能进行)。在此过程中,与Y同学进行了总共6次的深度的交流、深入观察和互动,与Y同学父亲进行过1次交流,与Y同学班主任C老师进行过2次反馈交流(一次是行动前的交流,一次是反馈交流)。整个行动研究过程及分析如下:

(一)问题的发生与判断 通过Y同学班主任C老师了解到,Y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中困难较大,学习成绩跟不上来,而且比较“懒”。这是最初所获知的关于Y同学的学习方面的信息。也成为研究者确定本次行动研究最初的参考。

研究者对Y同学前三次的“家教”已经基本对Y同学的问题有了大致的摸底与定位:

(1)个性特征:偶尔的“淡定”,有自卑感和潜在的表现欲。“他坐在桌子前面,摊开着一本数学作业在写。对我的到来,既没有表现出兴奋,也不是冷漠,或者欢迎,用我们现在常用的一个词来形容:淡定。”

这一段描述来自研究者第一次“家教”之后当日所整理的笔记。在后来的交往中,随着交流的深入和距离的拉近,他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和第一次有些出入,但有一些东西仍然得到解释。比如他的“淡定”和“成熟”,在后来的聊天中研究者了解到:他确实要比同龄的孩子要大一两岁。因为他在进入F小学之前,曾经在老家乡下一所小学念过“3个一年级”。

他的“淡定”与他的“懒”是否能扯上关系呢?是因为不愿意行动或与陌生人打个招呼,所以才表现出这种“淡定”吗?事实上,Y同学并不是一直都表现出这种“淡定”。在与这个“家教老师”渐渐熟悉之后,他也渐渐变得放得开,研究者第三次去他家的时候谈到篮球,他对此“眉飞色舞,当时就禁不住拿起了同学放在他家的篮球和我玩了起来,玩得很嗨。”

同时,研究者也发现,Y同学具有“潜在的表现欲”。分析和推论认为,他的“淡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陌生人交流的深入程度和信任程度。“淡定”还源于“漠然”,他对于成绩方面的话题表现出自卑感,而且观察发现,家中父亲管教相对来说比较严厉,这无形中造就了他的压抑。一旦有了合适的机会和合适的人,他就会变得兴奋和健谈。这种趋势,在和研究者的交流中越往后面越表现得明显。

(2)课业成绩:一良两差,非常规性偏科。在第一次家访中,研究者从Y同学和他父亲口中获知Y的学习信息,整体上形成了对他成绩的判断:一良两差,非常规性偏科。

Y同学大致的学习情况是数学成绩稍好一点;语文和英语成绩较差。而且这种学习状况在研究者后来的观察和与其班主任C老师的对话中都得到了证实。这里需要交代一下Y同学的“偏科”。Y同学的“偏科”并不是我们平时所理解的那样,并非他在某个科目很优秀,而又在其他科目比较差;他的偏科是这样一种情况:总体成绩其实都并不好,只是相对自身的各门成绩而言,他的数学成绩好一些而已。

(二)问题的症结探究:兴趣是关键因素 经过两三次的交流互动观察,研究者最终把问题根源锁定在“兴趣”上。因为这个要素在整个行动研究过程中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影响作用,并且许多问题在这里得到了解释和验证。

(1)“懒”是因为“不感兴趣”。研究者最初得到的信息,Y同学是比较懒散的;而研究者本人也因此对他的“淡定”在心里产生过一定的猜测性关联解释。但是,事实并非这样简单。Y同学的“懒散”,中间他自己随口说了出来,主要是因为“不感兴趣”。但研究者必须怀疑他是因为真的不感兴趣,还是为了给自己的找一个圆谎的台阶。这个怀疑是有必要的,因为这涉及到“归因”和动机。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Y同学的父亲给了这样一个看似很铁定的事实:Y同学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这一点信息坚定了研究者认为“兴趣”在Y同学学习问题上所处的重要地位。如下是研究者与Y父的一段谈话摘录:

Y父:关键是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我们家有很多书,(指了一下一个柜子上的几个纸箱)那里面都是书籍,还有这旁边有书店,里面什么书都有,只要他喜欢,什么书都任他买,关键是他没有这个兴趣。

(2)偏爱数学,“兴趣”与“自信”的共生。Y同学的父亲说过一段比较武断或者说是显示了他对孩子并不真正了解的话,那就是:“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然而事实上,在整个研究过程中,Y同学一直都保持着对一门学科——数学——的积极主动性。这里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事实是,在研究者去他家的6次“家教”中,每一次去的时候,他的面前都放着数学作业在做。这一点足以证明了他对数学的喜爱。

Y同学对数学的喜爱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在研究者和他的第一次对话中就了解到:他的成绩,除了数学自认为还可以以外,其他的成绩都不怎么好。当然,虽然其数学成绩也不是很好,但是相对于自己很差的其他两门来说,却是很好的了。例如:

Y:考了数学。但是全班同学都没有考好。80分以上的同学只有七八个。

我:你是多少?

Y:70多分(说这句话的时候,Y神态显得比较得意)。

Y同学的数学天赋不错,他曾经向研究者请教过几道数学题目,在后者的稍加指点之下他便掌握了。应该说,他在数学的学习上是没有太大困难的,而数学上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的“粗心”;研究者期间看过他的一份测验卷子,一个题目的演算过程没有错,但是却能把一个数字从上面誊抄的时候发生错误。而这恰恰可以做这样的归因解释:即使没有考好,也并非是“不会”,不会招致对个人能力的怀疑。

那么在全科的学习中,Y同学就刚好陷入了兴趣的“马太效应”。对自我感觉良好的数学愈加感兴趣,而对自己一直比较头疼的语文和英语则兴趣日下。可以做出这样一个判断,那就是Y同学的学习兴趣与该门课的学习所带来的自我效能感是成正比的,或者说是“相对共生”。

至于在语文和英语上,Y同学表现出来的不喜爱是明显的。口头上直接表达了这种不喜欢之外,在研究者的6次“家教”中,Y同学几乎很少拿出语文或者英语作业来做,即使拿出来,也在数学作业完成之后。Y同学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具体表现如下简洁有力的口头禅:

“对古诗词一点也不喜欢”;

“不喜欢看课外读物”;

“对课外读物不感兴趣”。

在此中间,研究者联想到,既然Y同学喜欢数学,说不定喜欢科幻故事,通过对于科幻故事书籍的阅读提升他的语文素养。于是作为行动研究的第一次干预,研究者为Y同学带来了科幻故事书,结果令研究者失望的是,两个周过去了,Y同学居然一点也没有看。Y同学给出的理由很简单,“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对英语的不喜欢也和语文差不多。研究者作为“家教”曾告诉他“英语成绩好需要多背英语单词”,但Y同学说“老师没有要求背英语单词”,很显然这是他的一个回避英语学习的借口,事实上没有哪个英语老师会不重视学生的单词掌握。

(三)行动干预生成: 增加Y对语文兴趣的尝试 行动研究本身包含了在行动中对问题的动态解决[3]。Y同学的偏科问题,其实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如果说要尝试解决的话,在短期内研究者只能选择一个较为微观的或者一个下位问题进行干预解决。基于已有的观察、交流和分析,建立Y同学对语文或英语的主观兴趣可以作为此次行动研究的干预切入点。但具体是选择干预语文,还是英语呢?研究者最终选择了语文。理由是:语文是作为母语语言的学习科目,如果长期不能改善,可能会影响到以后的发展,这不仅是成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以后面向更深层次学习、交际交流,都要求良好的语文素养。英语教学固然也非常重要,但在他的母语还尚未学好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邯郸学步”的情况。另外,他现在还是小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还并不处在非常迫切的首要位置上。基于此,研究者将主要的行动干预定位在:帮助Y寻找并建立对语文的兴趣。

(1)行动一:问题可能原因追查

①语文阅读面极窄。课外阅读量几乎为零,家中课外阅读资源缺乏。当然,和他父亲交流的时候,他父亲谈到“家里有两箱书,但是他不看”。研究者对此产生疑虑,观察发现:第一,这两箱书籍放在一个较高柜子顶上,以Y同学目前的体格无法直接获得这些书籍;第二,这样两箱书籍多数是大人们的读物,很少有Y同学可能感兴趣的书。而Y同学的父亲并未真正关注过Y到底喜不喜欢或者喜欢什么样的书籍。“我们家奶茶店旁边就是书店,有那么多书籍,但是你要他看呀?”这句话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Y同学父亲对孩子的不了解。研究者为此专门去他们家奶茶店旁边的书店浏览过,里面大多充斥的是针对大中学生考试类辅导书籍,一个小学生怎么可能在里面找到他这个年龄段感兴趣的书籍呢?

②对语文传统学习内容的厌倦。令研究者颇感意外的是,就连那些像背儿歌一样的古诗词,对Y同学来说都很痛苦,看来这确实是他的兴趣低点所在。

(2)行动二:从“不感兴趣”的地方寻找“兴趣”的因子

在整个交往过程中,研究者一直在寻找Y所表现出来的关于“兴趣”的蛛丝马迹。有两个兴趣是很明显表现出来的,那就是Y对数学和篮球的喜爱,他经常喜欢谈论篮球,对NBA非常了解。但喜欢篮球和喜欢数学是差不多的,现在不构成他的问题,而研究者要解决的,是试图找到他在语文上面哪怕一丁点的兴趣爱好。为此,研究者制定了一个专门的计划:试探→诊断。

①试探。试探目的是为了了解Y同学对语文学习的真实想法和态度。此次试探不是直接的“对语文你怎么看?”之类的笼统问题的把握,而是从其相关因素出发的侧面试探:教师、课堂、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阅读资料等。该试探很有效,在有目的性的试探之下,研究者很快掌握了很多相关性事实,比较快地把握了他对语文在“不感兴趣”的口头禅之外真实的态度:

a. Y同学有一本作文书,是班主任,也是作为语文老师的C老师送给他的。Y对此比较珍视,对这本作文书,他阅读了其中“十几篇”作文。研究者翻看过这本书,前面确实有翻阅过的痕迹。相对于其他两本厚厚的,但是基本是新的作文书而言,Y同学对这本书还是用心看过的。一个相对应的事实是,数学老师送了Y同学一盒彩笔,是作为对他的鼓励,Y同学表示,自己也喜欢数学老师(这一点和我们了解到的班上很多同学对数学老师不满是相反的)。

b. 在第二次“家教”的时候曾进行过一次房间大整理,Y翻出过一本“读一二年级时候买的”《脑筋急转弯》,他拿起这本书兴致勃勃地“考”起了研究者。

c. 对于Y同学爱看何种类型的课外书,研究者进行过专门的试探:Y同学在各种风格的书籍中,模糊地表达了对于武侠、动物故事之类书籍的可能的喜欢。

这次探口风其实主要是为给他推荐科幻小说而作的铺垫,而在一次的谈话中,Y似乎略略提到对动物故事的关注。但当时研究者主要想着怎样向他推荐科幻故事,所以在这一点上没能特别注意,以至于疏漏了。后来研究者依然给他带来了两本凡尔纳的科幻故事集,果然到最终他也没有看。

d. 一次意料之外的收获,这个收获来自Y和研究者讲到他们班进行的一次话剧演出《皇帝的新装》,虽然他在其中仅仅扮演了一个只有一句台词的“路人”,但他依然表现出对此强烈的兴趣和参与感。

②诊断:

以上这些事实可以得出了这些结论:

a. 与学科教师的情感态度是此次行动研究所发现影响Y同学学科兴趣的首要因素。研究者注意到:Y同学虽然声称自己对语文“不感兴趣”,对作文也“不喜欢”,但是却特别珍视班主任兼语文老师C老师赠送的一本作文书,而且还“破天荒”地阅读了其中的许多篇章。对于奖励过他彩笔的数学老师的态度,也和他对数学的喜爱相得益彰。有研究认为:“偏科现象的内部心理因素在于学生没能很好地实现学科之间的正迁移。而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4]Y同学的情况显示:他对学科教师的情感态度明显影响到他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进而导致了他的偏科。

b. Y同学并不是对语文的一切都不感兴趣,这甚至只能是他的“一面之词”,事实上,他表现出对语文除传统课堂以外其他不少方面的喜爱:文字智力游戏、角色/戏剧表演、动物故事等等。

c.课程内容的传统表现方式也是导致Y同学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Y同学在对《皇帝的新装》这堂课上的“一反常态”的喜爱感说明了这一点。追问中,Y同学表示“对这堂课掌握了。”

(3)行动三:对症下药,R—T联动干预

事实上,从展开行动研究的开始,干预就是一个一直存在的事实。这些干预包括微观的影响,如研究者在与研究对象交流中表达的观点、看法、意见,甚至是对研究对象的作业辅导,都带有对研究对象有目的性导向的性质。而除此之外,研究者的干预也是针对浮现出来的不同问题不断进行的。如推荐Y同学阅读凡尔纳科幻故事,这既是一个试探程序,也是一个干预的程序。目的就是为了摸清或培养Y同学在阅读上的兴趣。

①干预内容。在对上面的问题成因作了分析以后,T-R-S模式的行动研究正式走入行动干预的最终阶段,具体来说:研究者向班主任C老师反馈在行动研究中所掌握的基本情况,交流阶段性成果,提出自己的相关意见和建议。执行的情况则“双管齐下”,重点操作由班主任C老师来执行。反馈信息如下:

a.Y同学阅读面很窄,如果要改变语文成绩的困境,需要一定数量的阅读。

b.Y同学父亲虽然声称关注孩子的学习,但事实上却不知道怎么关注孩子学习,建议C老师多与其沟通,为Y同学创造一定的家庭氛围。

c.Y同学很珍视C老师赠送的作文书,并对此有较多的阅读;也很喜欢数学老师送的彩笔。Y同学在体育尤其是篮球上表现出很强的兴趣爱好,希望可以得到优势强化。Y同学对动物故事、武侠等表现出关注。可能会对此类课外读物感兴趣。

d.Y同学在学习上的兴趣也来源于好的考试成绩所带来的自我效能感。

e.《皇帝的新装》一课在Y同学心中很有分量,Y同学很喜欢这种课堂方式。希望老师们在教学上可以开发一些新的课堂表现方式。

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C老师根据研究者所提供的反馈信息及时展开相应的配合行动。

②干预结果。在研究者第六次去Y同学家“家教”的时候,Y同学兴奋地告知:语文老师C老师又送了他一本书,叫《狼王梦》,他很喜欢这本书,这是一个可喜的信号。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此次行动研究真的就已经解决了Y同学的偏科问题,但通过行动研究的深度观察对话、分析诊断,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有效行动,Y同学正在逐渐形成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那么基于前期的分析,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他将在语文学习上获得进步,打破过去“一良二差”的偏科局面。

三、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1.行动结果:这次行动研究取得了预期效果。从Y同学最初的对语文不假思索的“不感兴趣”到表现出喜欢,完成了一次艰难的蜕变,在性质上是180度的转折,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后期C老师反馈的信息中,研究者也了解到,Y同学的语文成绩有所缓慢增长,在课堂上的表现比以前更加积极。

2.行动认知:通过此次行动研究的系统展开,得到如下几点行动认识:

(1)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偏科往往是因为兴趣的“塌陷”,“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偏科问题应当先解决兴趣的弥补和重建问题。

(2)师生情感因素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上占有很大的影响比重,偏科及兴趣问题存在“爱屋及乌”的效应。班级存在感较差的学生更珍视老师的对他们偶然表现出的关怀和情感的付出,兴趣与“和学科老师的感情”成正相关。

(3)有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观念还停留在过去“在物质上予以尽量支持”的阶段,而对子女教育的内在深层问题,则缺乏应有的了解和关注。在解决学生学习问题上,家长的教育观期待得到更新,这点有望在家校合作中由学校主导展开。

(4)教育行动研究的“T—R—S”模式对于教育教学中微观层面的问题探究和解决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研究范式。不仅可以对中小学教育有实质性的帮助,这种微观细致但能够深度介入的研究模式,在未来也可以成为培养师范生、教育类研究生科研素养的有效途径。

3.行动反思:行动研究也可以具备普遍性意义。

教育行动研究本身虽然微观,但并不意味着不具备普遍意义。有传统观点认为:“教育行动研究的焦点在于即时的应用,不在于理论的发展,也不在于普遍的应用,强调实务工作情境中的实际问题。”[5]然而,如果仅仅认为行动研究的定位是最终只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这就容易陷入“重行动而轻研究”的弊端。恰恰由于行动研究的深度介入,研究者可以获得统计和量化无法获知的信息;更难能可贵的是,解悟心声的行动宗旨,可以“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一般性行为变得容易理解,对于事实也更容易作出定性判断“一叶知秋”。这本身也符合“从群众中来”“由个到类”的认知逻辑。那么在此基础上未尝不可以再“回到群众中去”,在一般性认知基础上形成对于“类问题”的“类认知”,转而对于一般性类问题中的个例解决形成“类指导”。

基于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本次行动研究结果具有特定范围的普遍意义,尤其是针对那些对于某学科缺乏兴趣、任课教师疏于情感关注的偏科、学科学习弱势群体——教师有意识的情感投入、学习关注、生活关心等,都可能使学生燃起对于该门学科的好感,从而建立兴趣,改变该群体偏科弱势的局面。

猜你喜欢

偏科研究者同学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偏科生逆袭指南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偏科
偏科
偏科首先偏的是心态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