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生成与当代诠释

2021-01-15何晓亮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思想发展

何晓亮,马 丽

(1.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2.天津师范学院 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 300387)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原则,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严整的历史生成逻辑和独特的当代诠释。深刻理解这一重要理论,是我们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和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方略的本质要求。

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源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绝非耦合为之,追溯历史,发现其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和深刻的思想理论渊源。从理论源流的角度上讲,一方面,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弘扬;另一方面,它又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中国的逻辑延伸与创新发展。

(一)植根中华传统的民本思想 任何一种新理论的发端都不可能脱离自身民族的文化,这是一种深入骨血的传承,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灿若星辰,孕育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滋养着华夏儿女,其中民本思想的论述更是丰富多彩。中国的民本思想底蕴丰厚,自夏商周时期就有文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获得进一步发展,最终在汉代完整的民本思想成型,此后历代虽不断演化传承,然其要旨精髓之亲民、爱民、贵民、重民等思想始终未有大变,这些对今天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如夏商周时期《尚书·五子之歌》就记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其大意是说,人民乃国之根基,根基牢则国家安。周公总结商亡的教训,认识到天命靡常,“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既而提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力主“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所论形成了初步的民本思想体系,他们相继提出了一系列命题,如“亲民爱民”“平政爱民”“亲亲而仁民”“民贵而君轻”等思想,他们都认识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道理。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仁政思想,荀子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西汉的贾谊梳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国以民为本,君以民为本,吏以民为本”“民者,万世之本也”,系统完整的民本思想自始得以建立起来。唐代柳宗元提出了“吏为民役”的观点,深刻的阐释了今天所谓“公务员”即“公众服务人员”或“公仆”即公众的仆人的真正涵义,他所主张的官为民仆、官为民役的思想,可以说最真切地揭示了自古有之但为今已变的为官之道的“真正本质性的一度”,此种官民之道的解读,可以说达到了自始以来民本思想的顶峰,直至今日,其真意仍适用于现时代。宋、元、明、清时期的民本思想更是不一而足、举不胜举,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提出“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直言忧民之思,慨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元朝的赵素直指为政之道重乎“民心”,《为政九要》里言“得民心者,可以为官;失民心者,何足道哉?”明朝首辅张居正在《张太岳集》里提出“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清代的金缨在《格言联璧》里注有“非甚不便于民,且莫妄更非大有益于民,则莫轻举”。

总结历代开明封建统治者的政治实践,华东政法大学的张弓把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大致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畏民重民……二是知民得心……三是爱民恤民……四是忧民利民。”[1]这些传承而来的民本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精华,时至今日依旧有其巨大的感召力和指引力,能够为现时代的中国社会提供积极的借鉴和参考。当然,他也指明,延展到现时代的视野去静观这些传承下来的传统民本思想,其自身还存有浓厚的连带着旧时代气息的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如这些民本思想之提出,实为巩固统治阶级之政权,所谓的“以民为本”之政纲不过是一些“驭民”“治民”之术,本质上是“君本位”“官本位”“权本位”“人民”作为被统治阶级,实际上除了臣民义务即无政治地位也无民主权力。不得不承认在天下之治乱乃一姓之兴亡的传统社会,臣民权益很难得到根本性的保障。只是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传统的臣民才转为现代的公民,民本理想才真正地不断从理想逐渐走进了现实。

(二)立足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坚持鲜明的人民立场,这毋庸置疑。早在《共产党宣言》里,伟大的革命导师就明确宣称,我们“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正是对这种“独立运动”的天然合理性和必然规律性的哲学揭示。马克思明确指出,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人通过自身感性的、历史的、真正属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创立的,历史是人的历史,而这个“人”,作为创造历史事业的“现实的人”绝不是某种处于孤立的抽象状态中的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明确提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2],这里可以看到,在历史的前提“现实的人”前面加了一个数量词“一些”,这个至关重要,大思想家用词从来严谨,对“现实的人”采取复数的表达方式说明这个“现实的人”首先是作为集体概念而不是作为个人概念来讨论的,这就即排除了抽象的人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的可能性,因为他强调“现实的人”;也排除了个别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的可能性,因为他强调的是“集体”,所以,一定意义上这个“现实的人”指“人类”创造了历史或指“这一类人”创造了历史。在马克思的时代“这一类人”指的是无产阶级,在毛泽东的时代,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斗争需要,“这一类人”经常发生变化,但其领导者始终是无产阶级的先进代表——共产党人,其主体始终是工人和农民,而在当代中国,“这一类人”指的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作为历史范畴,在量的规定性上来看,是指“人们”中的大多数;从质的规定性上来看,是指对一切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然而,不论历史如何变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的知识分子”[3]。

所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创造了人的历史的现时代表达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不如说是广大群众……”[4]在这里,马克思实际上区分英雄史观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两种不同观点,并明确指出推动历史发展的动机是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整个阶级联合起来的动机,因此,“广大群众”才是历史的最后动力的动力和真正创造者。社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甚至整个社会的根本变革,都要仰仗人民群众。由此,这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鲜明地向我们揭示了它“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和原则。

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逻辑生成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有着其自身的逻辑生成过程,在理论生成的不同阶段体现出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不同理论侧重。其整体轮廓大体可划分为:“成形于毛泽东思想阶段”——集中反映于群众路线理论,并基本上奠定了之后各主要阶段“人民史观”的主体内容和基本内核;“发展于邓小平理论阶段”——通过廓清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迷雾,明确了开建新业的正确道路,突出以“发展才是硬道理”来保证和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落实;“完善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阶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突出通过保证生产力和文化的“先进性”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化于科学发展观阶段”——强调“以人为本”和“科学化质量发展”为主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路;到了“习近平新时代”,经过辩证否定的提升之后,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各方面。

(一)毛泽东思想阶段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一方面,充分汲取中华传统民本思想;另一方面,又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自身独具特色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内容,其主要体现在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群众路线的理论中。可以说,毛泽东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路走来的躬行实践中所建立起来的群众路线理论,其所集中体现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基本上奠定了以后各阶段“人民史观”的主体内容和基本内核。

毛泽东群众路线的理论特色主要有三方面:其一,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毛泽东明确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5]1031因此,对于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我们一要尊重,二要鼓励,三要有政策支持,要充分激发最广大民力努力实现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其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毛泽东一向高度重视党的宗旨教育,一向密切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毛泽东就指出,“一切凡是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提到党的议程中予以讨论、决定、实行和检查。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知道党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的……”[6]。之后,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再次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些才是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5]1094-1095其三,坚持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党风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必须坚持优良党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生根、开花”[7]所以,共产党人要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必须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不管是政治工作还是文艺工作,都要体现深入人民实践,走进人民生活,挖掘人民需求,了解人民疾苦,真正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真正与人民群众患难相依、甘苦同舟、上下同心,意气相连。因此,毛泽东一直强调,“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5]860所以,共产党人只有真正深入群众,才能真正立足于群众,真正在群众中生根发芽。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本质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有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原则,从传承到演绎,继而到结合实践的具体创新,每一步,每一个层面都切切实实地反映和突出了他对人民群众的尊重、信任、爱护和依赖。所以,毛泽东思想阶段,通过他的群众路线理论所集中体现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基本上奠定了以后各主要阶段“人民史观”的主体内容和基本内核。

(二)邓小平理论阶段 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开篇之作,一方面,继承并发扬了毛泽东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另一方面,拨云破雾,鼎新革故,开建新业,确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由于历史和时代的特殊境况,这一阶段着力强调通过“发展是硬道理”来保证和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落实,在理论上主要涉及两方面,即“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和“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

1992年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分列为三个维度,即社会生产力、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很显然,这三个维度的“标准”强调社会生产力是基础,综合国力是保障,最终的落脚点或者说目标价值取向在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说“三个有利于”标准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指明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搞社会主义建设首先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这是硬道理也是基础,没有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善都是空中楼阁。“搞社会主义,一定要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8]225当然,生产力发展了,综合国力提高了,最终的价值指向还是要体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满足人民的需求。最终的检验标准必须要落实在人民“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这个基本的反映老百姓对我们党的工作是否合格的态度上,这是一个指针。这样的工作标准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标准,集中充分体现了“人民利益标准是最高标准”的为民理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的共同诉求。关于社会主义,邓小平在确定它的基本内涵的那天起,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就已经深刻地为这位划时代的老人所思虑。“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373所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要建立在生产力相当程度的发展之上的;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剥削和分化是资本主义的生存状态,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体现在它的终极目标是指向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所以,一句话,社会主义它的最终目标是为人民利益,求人民福祉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绝不应当是一句空口号,而是一场现实的运动,他要落实在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相应的社会体制机制建立的保障当中,共同富裕的目标既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又有明确的社会目标、社会价值的终极导向,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

所以,邓小平理论阶段通过强调以“发展是硬道理”为根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和“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诉求,找到了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突破点和落脚点。没有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就没有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实基础;没有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明晰判断也不会有在实践上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对内对外政策的切实调整和坚定落实,发展理念不清晰,发展实践往往会出现反复甚至倒退,正是因为理论上迷雾的廓清,“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践行才真正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阶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方面,承袭前两个阶段理论中所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基本理念;另一方面,立足新的党情、世情、国情,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与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相连接,不仅继续表明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而且着重突出通过保证生产力和文化的“先进性”来找到真正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现实切入点。这一阶段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两个方面。

21世纪初年2月,江泽民于广东考察工作时首次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我们党……始终都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9]这个“最广大人民”的定位在当时其实立意深远,一方面,通过调整党的性质和宗旨,允许吸纳民营企业家入党,从而把他们不是看成另类,而是同类,这扩大了党的执政基础;另一方面,继续激发民力,激发了最广大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体活力,使他们同心同德,共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这即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的基本原理,又通过这种政策调整的方式始终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纳入到社会发展的进程当中,通过保证先进性来保证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党始终坚持和践行“人民宗旨”的庄严宣告和郑重承诺,其本身也从实践的角度本质重要地阐述了如何去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践行开来的现实路径。党的执政是为民利的,不是为己欲的,是为公利不是为私欲,是“民仆人”思想的而不是“官老爷”思想的。所以,江泽民指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共产党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10]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期通过突出“先进性”和践行“为民性”找到了体现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切入点和着力点。

总体而言,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两个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处在“做大蛋糕”的时期,无论是集中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还是继续深入通过突出“先进性”来实现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并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都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另外两个问题逐渐引起了我们的广泛关注:其一,以何种方式来“做大蛋糕”的问题,蛋糕还得继续做大,是粗放经营还是集约生产?这涉及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其二,“做大蛋糕”之后“如何分蛋糕”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共享发展成果的问题。显然,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渐露其契机。

(四)科学发展观阶段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这当然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语词和语义的表述上最切近、最始源且最权威的核心表达。“以人为本”中的这个“人”指的就是“人民”,即“以人民为本”,它明确回答了“靠谁发展,为谁发展”的核心问题。人民既是社会发展的贡献者,又是社会成果的享有者,即是动力主体,又是发展的价值主体。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价值追求。

当然,从具体的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手段来看,科学发展观时期更加侧重通过“科学化”的发展方式,从“质量发展”的高度来考量和切实推进社会整体发展,来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目标的实现。所以,科学发展观时期特别强调发展要“调结构”“转方式”“重质量”,强调节约又环保还要效益好等。胡锦涛指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在……文明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11]总体而言,科学发展观阶段,即重视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又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以人为本”;即重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量”上的总体提升,又突出其在“质”上的“科学性”转变,找到了切中人民利益和发展要求的现实路径。

三、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当代诠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传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中国化,适时地推出了全新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和价值追求,也在新时代、新矛盾、新发展理念、新布局等的阐释中宏观要旨地指出了落实这一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的现实方案。

(一)初心和使命立足于为人民谋幸福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我们共产党人自始而终的初心和使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三者目标的统一,可见,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幸福是第一步,只有实现了人民幸福才谈得上国家和民族的富强与振兴。不凸显人民这个创造历史的主体,这个作为民族和国家的主体的存在,这个初心和使命的实现将难以找到现实的对象。习近平明确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12]为此,“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13]当然,真正践行好这项为民谋利求福祉的工作,绝非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轻易实现的,必须信仰坚定、满怀信心同时又时刻警觉,充分做好打硬仗的准备。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党的“四风问题”突出,面对“四大危险”形势严峻,究其根源在于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渐淡薄,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不坚定,忘了初心,丢了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14]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手抓整风反腐,一手抓宗旨教育,十八大以来,我党坚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继续整治“四风”,对人民群众最痛恨的腐败问题,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老虎苍蝇一起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这些横亘在实现人民幸福道路上的毒瘤和恶疮都将在党的英明领导之下逐渐被清理干净。

(二)新时代立足于以人民为主体 以人民为中心来聚焦新时代,新时代将依旧是立足于以人民为主体的时代,是中国人民历经“站起来”到“富起来”继而勠力同心达至“强起来”的时代。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历史发展兴衰更替,百年的近代屈辱史,成就了今天中国人民勤劳勇敢,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勇于开拓的精神气质,我们深知今天的发展来之不易,回顾历史,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初是鲜血,再是汗水,终于浇铸出今天中国的发展成就。

面对“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舞步于世界舞台中央的真正大国崛起之现实,要把新时代之路走好,其实依旧任重而道远,但立足这样前所未有之“新时代”,百年难遇之历史大变革、大发展新阶段,漫途求索之中我们的经验就是要继续坚定的依靠人民、始终相信人民又为了人民。因为历史是人民的事业,历史的机遇靠人民共同把握,历史事业的稳定发展根基也在人民。伟大的中国人民会继续信心坚定,砥砺前行,不畏难、不惧险,以举国一致、上下同心,时不我与,只需乘势而上之心勇担大任,勇挑重担。新时代将继续是以中国人民为中心、为主体实现中国走向不断“强起来”的时代。

(三)新矛盾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4]。社会发展问题从来都是人的发展问题,因为人就是人的社会,就是社会的人。人自身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创造出人类社会,所以,社会的发展问题以及问题之解决,从来都是立足于解决人类本身的问题来理解和把握的。当然,聚焦于当前新时代的新矛盾,我们需要把视角的中心落在最广大的人民之上。

聚焦人民中心把握新时代的新矛盾。社会矛盾是一个历史生成的现实运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有不同的样态呈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经历了一个历史逐渐演变的发展时期。这里,为了突出新时代新矛盾的鲜明特征,我们举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表述来与之作对比。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5],对比之下,我们可以看到新矛盾的表述有两个鲜明特征:其一,从之前量上的“基本物质文化需要”到现在质上的“美好生活需要”;从之前“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党的十九大基于中国整体社会发展现实,着眼于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需要,准确把握了社会主要矛盾,正面回应了人民呼声。聚焦人民中心解决新时代新矛盾。找准了矛盾就要解决矛盾,解决矛盾是现实回应人民需要,因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平衡发展、充分发展,使人民生活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生存性需求,更要来一个质的提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发展性需求。

(四)新发展理念是坚持人民立场的发展理念 发展是人类社会需要面对的永恒问题。一般的发展问题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第一,必须发展,第二,必须实现科学的发展,第三,发展的价值导向。发展是第一要义,没有发展,人类社会就将走向灭亡;发展必须科学高效,停滞不前或者前进速度不快,都有可能使社会面临困难和危机,所以,海德格尔讲“进步强制”,当然他是反科技主义的;发展需要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发展依靠谁、为了谁、成果由谁享有?必须立场鲜明,指向明确,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激发民力,鼓舞民心,为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新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政治经济学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始终坚持鲜明的人民立场和科学的发展理念相结合。

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是“牛鼻子”,人民群众是“牵绳人”。因此,落实创新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党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激发人民创新动力,满足人民创新需求。协调发展,首先要注重社会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区域、行业、部分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次要注重个体协调发展,德智体美劳五位并举,促进人的各方面的自由全面发展。绿色发展,即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既注重生产发展保证人民生活富裕,又不偏误环境保护,保证人民良好的生存环境,通过注重节能、环保、健康又高效的发展,来构建美丽中国,美丽世界。开放发展,指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整合利用全球优质资源,促进国家战略性发展。共享发展,即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既然是共享就不是独享,人民创造的社会财富由人民自己共同享有,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的共同诉求,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必然要求。今天中国的共享发展理念不仅面向国内,而且走出了国门,显然,中国“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平等共享全球发展思路是比“美国优先”的霸凌独享政策在层次上更高一筹的一种发展理念。

(五)“五位一体”是谋求人民美好生活的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谋划社会主义发展宏观大旨的整体建设思路,是根据社会整体发展状况,立足人民中心立场,谋求人民美好生活的总体规划。“五位一体”坚持“五位并举”、“五足并进”,坚持五条腿走路,始终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而全面协调推进社会整体发展。

经济建设是物质基础。首先是发展生产做大蛋糕,然后是注重分配方面的公平正义,使人民有获得感,经济建设是谋人民美好生活的基础;政治建设是制度保障,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道路和政治制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在政治建设中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文化建设是精神动力。人民的幸福生活,不仅要有丰满的“口袋”,而且还要有丰满的“脑袋”。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贴近人心的作品鼓舞人,以贴近生活的作品陶冶人;社会建设是最切实的保障。社会建设直接关乎民利,牵涉民祉,是我党体察民意,体恤民情的直接通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切实地体现在与人民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民生问题上,因此不断提高和保障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把切实的实惠真正惠及广大群众是我党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生态文明建设是千秋大计。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环境的承载力,资源能源的存有率,这些东西都是有限的,我们的发展不能涸泽而渔,需要为子孙后代留有空间,所以,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实际是立足人、为了人,也要仰仗人本身才能真正走向未来的人类生存之路。

(六)“四个全面”是承载人民期盼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从整体战略的高度布局和谋划着全体人民的共同发展,其坚持“四维并举”,重在“全面”,反对“片面”。“四个全面”每一个方面都牵涉民生民祉,都直击人民切身利益,都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都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当然,也需要党和人民一道攻坚克难,真正抓住战略建设的“牛鼻子”,才能把党的战略布局贯彻好、实施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惠及民生,而且近在咫尺,是一个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目标,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条件;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民力,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最为核心性、最有挑战性、最具突破性、最受期待性的最难啃环节,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前途命运,一旦有所作为,必将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全面依法治国凝聚民意,法治建设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社会整体安定和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赢得民心,党的建设事关人心向背,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随着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顺利召开,“十四五”的时代擘画全面铺展开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如期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即将拉开序幕,由此,承载着人民殷切期盼的“四个全面”旧颜换新颜,并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代远景的重新战略布局,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度上为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七)伟大“抗疫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遵循 伟大“抗疫精神”是对新时期伟大“抗疫斗争”的深刻总结。习近平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16],伟大“抗疫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遵循,其为中国在数月之内取得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奠定了精神根基和价值引领。

生命至上,就是“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16],不放弃一位患者,不放弃一丝希望,护佑生命、尊重生命;举国同心,就是中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甘共苦,团结伟力。进行伟大抗疫斗争,即是为了人民福祉,也需要依靠人民伟力;舍生忘死,就是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要不惜一切代价,危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就是要发扬英雄精神,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争当英雄;尊重科学,就是要坚持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质,坚持科学精神,不搞污名化、甩锅、泼脏水的政治把戏,不搞政治病毒,坚持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命运与共,就是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发展理念,坚持世界各国人民和衷共济、命运与共、共同发展,把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利益紧密相连,为全球抗疫斗争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猜你喜欢

思想发展
转化思想的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