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研究

2021-04-23罗宁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高职院校互联网

罗宁

【摘 要】本文以高职院校为例,通过对职业院校专业校际的教育资源共享体系进行分析,找出现阶段高职院校校际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高职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建设的建议:加强政策支持,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发展机制;统筹全局,促进院校内部衔接与外部社会对接的顺利实施;强化信息化技术支撑,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发展环境;构建多元化的优质教育资源格局,推动网络新资源的使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互联网+ 教育资源 共享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7-0004-03

2012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要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利用率,扩大教育资源共享范围及质量,推进大数据与教育资源深度融合。2014年,教育部、财政部在《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中指出,要通过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与校之间的差距。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创新教育服务业态,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2021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发布 《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格局基本完善,信息化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国家积极推进“互联网+”的行动背景下,“互联网+”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发展方向,在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建设背景下,涌现一批办学能力强、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高职院校,这些学校拥有丰硕的产学研成果、更好的产业学院、优质的师资力量、充足的教育经费、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大力推进这些高职院校的优质资源共享,能起到示范帶动作用,带动那些刚刚起步的或者师资和经费都比较困窘的学校发展。因此,有必要构建高职院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实现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地区之间教学共享,进而促进职业教育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不够完善

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共享,一方面需要国家和政府的相关部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以及加强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高职院校积极配合资源共享工作的实施以及加大网络科学技术的支持。在我国,各高职院校拥有相当多的高质量教育资源,但由于国家、地方政府、有关企业和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合作渠道不畅以及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这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分享,造成高职院校校际优质教育资源数量较少。在省级方面,其所使用的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处于初级阶段,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和使用制度及适当的激励机制,很多优质教育资源和精品教学课程无法导入共享体系中,因而不能有效调动社会、学生、教师以及家长的使用积极性。在学校方面,由于高职院校自主经营和众筹型经营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之间、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同时,高职院校自身对互联网技术融合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出现资源缺乏创新性、运营模式不完善、开发系统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不利于我国高职院校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实现。

(二)教学资源库存在闭环发展

随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等国家级职业教育建设项目的开展,各立项学校依据相关建设要求,对专业群教育资源库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这些教学资源库存在闭环建设的情况,其主要表现:一是教育资源使用量少,使用者活跃度不高。二是教育资源是静态的,没有结合行业发展及时更新,未能及时丰富教育资源内容。三是缺乏共享性。教育资源仅限于本校使用,服务人群有限,没能发挥辐射带动其他院校共同促进地区性专业发展的作用。四是版权问题。部分高校认为项目由本单位建设,本单位拥有版权,不愿意共享资源。或者部分资源存在版权问题,因为不能公开版权制约了资源共享。当教育资源库建设未引入社会资源的直接参与时,其社会属性必然是封闭的,不利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发展。

(三)教育资源共享体系与网络技术整合效益不高

当前高职教育资源的特点是数量庞大,但优质资源数量少,资源分布不合理,重复建设严重。基于这些特点,高职院校需要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数量少的问题。但现阶段,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共享体系与网络技术整合效益不高。首先,部分教师对网络教学的认识不到位,认为网络课程缺乏实际的上课氛围,部分教师无法看到学生上课的真实状态,因而不愿意开展网络课程教育。其次,部分教师不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播,导致资源投入得不到资源的产出,不能及时更新教育资源数据库,不能很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发展,因而影响了共享体系的信息化效益。

(四)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资源共享受到阻碍

促进资源交流是现阶段高职院校资源建设的重要目标,通过共享体系的发展,各个院校的教师、学生以及家长融合在共享体系中,各个层级、各个阶段能充分参与优质教育资源沟通交流的建设工作。很多高职院校虽然搭建了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但是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其他相关机制也不健全,导致各个院校之间的教育资源标准不一致,不能很好地实现资源交流、互换或者兼容,不能发挥共享平台应有的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发展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建设的方式

(一)高职院校众筹型建设方式

现代意义上的众筹,是指项目发起人借助互联网众筹平台发布项目向公众募集资金的行为。众筹商业模式的三大组成部分,分别是项目方、投资人、众筹平台。高职院校借助众筹型经营方式,为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项目发起众筹,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众筹资金来源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通过教育联盟,多个学校共同出资筹集资金;二是面向企业、行业,校企合作筹集资金。

与商业众筹方式不同,教育的投资回报是提高教学质量,减少教育成本。需要政府或教育管理部门作为沟通项目方与投资人的桥梁,既承担项目方的辅导者与监督者职责,又承担投资者利益的维护者职责。健全细致完善的筛选审核机制,确保平台项目的创新性、可操作性以及具有相当的价值吸引力。要建立严格严密的风控体系,保障项目的管理和监督,把控项目的顺利展开。

众筹型建设方式的优点是参与众筹的行业、企业、院校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既促进平台快速发展,又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愿景。缺点是各方利益诉求难以平衡,有时可能导致不欢而散。因此,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约束和规范。

(二)高职院校或教育管理部门单体建设方式

高职院校或教育管理部门单体建设方式是指由高职院校或教育管理部门牵头,依靠自身财力、物力,对教育资源进行建设、传播、运营与管理,面向其他院校或个人提供有偿或免费服务。按运营主体的不同可以分成两种:一是以高职院为主体。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依据学校的优势专业,资源生产、网络答疑辅导等均由本校教师承担。二是以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为主体,使用财政资金支持、采购第三方技术支持的方式建设和运行。这样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有政府政策导向以及支持,并有稳定可靠的资金投入,建设速度较快,如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这些平台大多面向普通中小学等提供免费公共服务。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资源相对较少。

此类建设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减少运营主体间的理念冲突。定制的资源从生产到产出形成闭环。能够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平台的功能,资源的调动和整合更适应职业教育建设发展思维。然而一个平台的稳定运行及课程资源制作更新需要稳定、长期的资金支持。由于这种建设方式的获利点很少,难以实现资金的收益,容易导致支持维护的不稳定,从而使资源制作更新缓慢。

(三)商业公司运营建设方式

商业公司运营建设方式是使用商业手段,根据市场导向,由企业建设共享平台和制作教育资源,并面向公众提供教育资源服务的一种建设模式,平台上的课程资源按照制作的主体来分,主要有平台公司制作上传和会员个体制作上传两类。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地及职业教育市场的扩大,这些由商业公司运营的平台越来越多,如淘宝大学、腾讯课堂等平台。这类平台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课程制作质量较高,更新及时。二是平台以盈利为目的,公司与制作方分成,较好地保障了资金的持续投入,平台可以良性运行。缺点是平台内容容易出现逐利导向,管理难度大,专业覆盖面窄,热门的职业课程资源多,而冷门的基础课程资源少。

三、促进高职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政策支持,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发展机制

在高职院校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建设中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以及加强资金的支持。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相关机制不健全则无法有效地为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共享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因此,建议相关教育管理部門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结合互联网技术,了解高职院校的实际发展情况,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机制,推动共享体系发展。第一,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分层级、分类别的共享机制,严格把控共享体系中教育资源的来源。第二,针对当前存在的服务购买业务缺乏明确收费标准的问题,建立共享体系有偿化的发展机制,促进共享体系及相关交流规范化进行,提高资源共享参与者的积极性。第三,针对有偿共享问题建立监管机制,规范收费,根据系统开发、维护、升级等方面的费用制订收费标准。第四,建立共享体系评价机制,国家和高职院校等参与者及时参与监督与评价,广泛吸取建议,优化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建设,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加快教育资源共享进程。

(二)统筹全局,促进院校内部衔接与外部社会对接的顺利实施

首先,政府统筹规划。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需要国家、省级和学校各方共同部署实施,国家和省级为共享体系建设提供管理和服务,学校负责共享体系的独立运营。三个级别相互结合,对资源进行集中管理,按时整合教育资源,同时要进行优质教育资源的交换工作,实现共享体系资源的共享功能,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和精品课程。其次,区域优化发展方面,基于政府统筹规划层面,明确专门的对接部门,加强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加强相关部门的团队建设,做好三个级别之间的衔接工作,推动高职院校校际优质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共享,利用区域资源推进网络共享学习的进程,促进院校内部衔接与外部社会对接的顺利实施。

(三)强化信息化技术支撑,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发展环境

良好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往往能够推动教育成果的展现,为了提高教育资源的质量,应该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发展环境,提升教育资源建设的信息化技术支撑能力,满足高职院校的多样化需求。首先,完善教育信息网络建设,开展教学环境信息化的优化工作。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潮流,优化信息化基础设施配置,对共性体系系统进行清理优化,以保障网络环境的安全整洁,对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保障。其次,构建共享体系的资源管理平台,提高技能水平,整合资源数据库,对教育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最后,应设立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提高技术水平,防止非法入侵、黑客攻击等情况的发生,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营造稳定、持久、安全、健康、绿色的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发展环境。

(四)构建多元化的优质教育资源格局,推动网络新资源的使用

首先,应建立动态资源共享体系,注重网络发展带来的虚拟课程实践,促进共享体系对于资源共享、人才培养、学习发展等方面的动态工作建设发展。将当前教育资源与共享资源相联系,集中精力创新教育,发展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共享率。其次,推动资源共享的交互性建设,整合网络环境,推动网络新资源的使用,将优质教育资源和网络新资源应用于教育教学的课程环节,增强共享体系中资源的互换并增加交流。最后,应建立奖励机制和制定激励政策,在教育资源、教育培训、体系维护、信息共享等方面制订奖励标准,构建多元化的优质教育资源格局,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在国家大力推进“双高”建设背景下,探索“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新形态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一个强大的引擎,双高校能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可以带动那些刚刚起步的或者师资和经费都比较困窘的学校,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区域师资、设施、经费等的不足,促进区域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做好“互聯网+职业教育”这一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共同努力,进而推进教育资源共享与均衡,促进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佳慧.黑龙江省四所“211”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研究[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20.

[2]罗清红,李沿知,薛涓,等.智能时代共享教育的实践模式探究:以大数据促进成都市区域教育公平为例[J].中国西部,2021(2).

[3]陈静.区域高职院校体育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模式建设研究[J].山西青年,2019(14).

[4]姜洪涛.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三地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交互影响[J].福建茶叶,2019(10).

[5]徐勇飞.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360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1).

[6]郝双美.示范引领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9(2).

[7]林学梅.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实践:以高职英语为例[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3).

[8]陈红.“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思考[J].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19(12).

[9]谢莹.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专业资源库建设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 (4).

[10]吴洋.高职院校“金课”建设的思考[J].职教通讯, 2019(18).

[11]饶爱京,万昆,任友群.优质均衡视角下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9(8).

注:广西职业教育第二批专业发展研究基地“广西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及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桂教职成〔2018〕65号)

【作者简介】罗 宁(1975— ),男,汉族,广西田东人,硕士,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电子商务、职业教育。

(责编 苏 林)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高职院校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