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4-23姚锦涛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全面发挥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讨论。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合作学习模式的概念,分析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优势与价值,并结合相关教学经验,分别从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充分整合学习内容等多个角度,探讨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合作学习;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34-0092-02
随着初中数学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相应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也面临着挑战与考验。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可显著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水平的优化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环境,养成探究意识。
1 合作学习模式简述
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自提出至今已获得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在各级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初中数学教学要求的持续提升,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优势更加明显,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广大教师要引导学生有序开展合作学习,教育部门也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导向性政策。数学课程是初中阶段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能为学生后续更深入地学习数学奠定基础。尽管合作学习模式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可,但部分数学教师对其内涵、实施方法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却了解得不清楚、不深刻,一些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时更多地侧重于形式,而忽视了其实施内容与结果,无法充分彰显合作学习模式的现实价值[1]。初中数学课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联系性,科学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有效优化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上述背景下,深入探讨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价值
2.1 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合作学习模式的关键与核心在于“合作”,正所谓“单丝不成线,双木不成林”,只有集合众人的智慧,才能达到理想的合作学习效果。教师通过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可有效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各学习小组均按照特定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活动,共同探寻问题答案,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在义务教育理念中,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同样具有重要地位,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解决问题,实现共同进步[2]。
2.2 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情况
初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各项基础知识点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关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目的性地将各类知识点有效串联,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在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上,确保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教师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时,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数学基础的差异合理分组,并及时进行引导与辅助,这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方法,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从而促进全班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
2.3 有助于學生丰富情感体验,降低学习难度
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打破了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僵化固化模式,能将固化式、灌输式的教学过程转换为合作式、探究式的教学过程,可大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之间的默契配合,营造活泼向上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智力增长及创新能力提升。初中阶段,学生的智力发育不够成熟,面对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往往存在理解不准确等问题,而在合作学习模式的支持下,学生将发现数学学习中的更多乐趣,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更加轻松地遨游。
3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充分整合学习内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全面彰显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价值,引导初中生不断探寻数学的本质与内涵,教师需先结合学生考试成绩、日常表现等,将学生合理分组,为有序开展合作学习创造基础。通常情况下,合作学习模式中,小组人数应为4—6人,并且,教师需要采用混合分组方式,充分考量小组成员个体化差异,以充分确保合作学习的质量。如在“幂的乘法”等数学知识点教学中,有的学生对“幂的乘法”这一新知识点的接受能力较强,认知水平较高,教师即可通过合作学习模式使其充分发挥在小组中的带动作用,将观察到的“幂”的特点和规律分享给每一名小组成员,与小组成员交流,引导全体小组成员快速掌握“幂的乘法”数学思想,准确计算出结果。
3.2 为小组成员赋予各自职责
在合作学习模式中,不同的小组成员应承担不同的职责。小组成员需共同完成合作学习任务,达到取长补短、资源共享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根据初中数学的具体教学内容,为小组成员赋予职责。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安排一名组织能力强、思维能力强的学生任组长,由其来组织小组交流讨论、回答提问,并监督小组成员完成作业。同时,教师还可安排一名小组成员作为“记录员”,对组内交流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记录,最后提供给组长或教师,为改进合作学习模式提供素材。以“二元一次方程”教学为例,部分学生在接触这一知识点时会感到陌生,此时教师便可在班级中挑选出若干名学习新知识较快的学生为小组长,然后进行分组,通过小组“记录员”提供的小组信息有针对性地讲解共性难点问题[3]。
3.3 合理组织小组间的竞争
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胜心,对班级内部的竞赛或竞争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因此数学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合理组织小组竞争,这样有助于集中学生精力,让学生在相对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在小组竞争中,教师应合理控制小组人数,确保竞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如在“轴对称”等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可在讲解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竞争学习,引导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充分讨论与分析教师提出的“轴对称图形特征”等课堂问题,经过组内充分讨论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来回答问题或提出见解,最后以记分制的方式评选出答案最准确的一组,并给予其一定奖励。
3.4 布置趣味性小组任务,巩固课堂知识
为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数学教师可依托合作学习模式布置趣味性小组任务,鼓励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在趣味性小组任务布置中,数学教师应立足教材内容,对教学目标与任务进行必要拓展,引导学生对不理解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最后交由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在接到小组的反馈信息后,教师应对教学效果作出初步判断,以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后续教学策略与方法。如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组织游戏任务,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提前设定任务规则,请各小组抽题并作答。每个小组在抽到题目后,经过与小组成员协作得出计算结果,答对题目最多最快的小组取得最终胜利[4]。这样可有效激发学生求胜欲,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合作学习模式实施效果。
3.5 合理构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方案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在合作学习模式运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可帮助教师及时有效地发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不足,并科学调整教学策略。同时,教学评价还是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要素,其可全面体现与反映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师完善课堂教学体系。在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中,数学教师应注重发掘学生独特的优势和长处,及时对取得显著进步的学生作出肯定与鼓励。教师应将对每个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的评价有机结合,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生生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掌握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現,使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和探讨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确保小组合作评价方式的有效性。
总之,合作学习模式的价值决定了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地位。为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效,数学教师应立足教学实际,充分遵循合作学习模式的基本规则与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有序组织小组间的竞争,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定期总结合作学习模式实施经验,让学生在共同探究中实现互促互进,取得高效率、高质量的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晓庆,付欣贵.农村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2021(7).
[2]许家明,蒋亚芳.导学案与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
[3]于昊阳.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22).
[4]崔振飞,张志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的探究[J].小作家报·教研博览,2021(6).
【作者简介】
姚锦涛(1987~),男,汉族,甘肃华池人,硕士,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