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资源开发

2021-04-21郭兴华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资源开发问题解决

郭兴华

摘要:“综合与实践”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有效载体。它的具体课程内容并不一定局限于教材,教师可以在其基础上,开发更丰富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资源,从而更好地实现“综合与实践”的课程目标。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资源开发;问题解决

“综合与实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四大领域之一,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特点是综合运用其他三个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综合与实践”活动本质是数学探究或数学建模,即以问题为载体,综合运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思想,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实地测量、动手操作等,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时,常常需要依据教材内容进行资源开发。

一、 对教材原有内容的重组和补充

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设置的“综合与实践”内容开展细致有序的教学实践,并结合本校学情(校情)对教材内容做適当的调整和重组。同时,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8个案例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的7个案例有机地补充进来。下页表1所示是我们开发的几个实例。

二、融入教材中指向问题解决的相关内容

深度挖掘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设置的《探索与实践》《动手做》《你知道吗》等栏目内容,指向问题解决,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思路设计并开展教学。下页表2所示为我们开发的部分实例。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8页的《动手做》栏目(见图1),要求学生会用三角尺拼出不同的角并说出度数。我们将其开发设计成《玩转三角尺》“综合与实践”活动,分为四个环节教学。第一环节:拼图,玩一玩。把两副三角尺拼在一起,想象成不同的形象(与四年级美术《手指画》的教学活动相似)。第二环节:探索,找一找。把三角尺上原有的角和拼成的角的度数写下来,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30°<45°<60°<75°<90°<105°<120°<135°<150°<180°)。第三环节:创造,试一试。小组合作,用两副三角尺“创造出”15°和165°的角。第四环节:回顾,议一议。回顾反思:围绕什么问题开展的?如何解决问题的?有什么收获?

三、整合其他学科有高度相关性的内容

梳理数学与科学、美术等学科有高度相关性的内容,设计“综合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体验成长快乐,发展核心素养。

(一) 与科学学科的整合

比如,《怎样滚得远》“综合与实践”活动,可以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怎样滚得远》与科学《小车的运动》内容整合,让学生了解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形状等影响因素。

又如,《寻找生活中的运动现象》“综合与实践”活动,可以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移与旋转》与科学《运动的方式》内容整合,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平移大多是水平或垂直平移,而科学的“直线平移”远不止这两种。

(二) 与美术学科的整合

比如,《图形的造型》“综合与实践”活动,可以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练习与美术《纸卷魔术》内容整合,让学生通过对不同形状的图形折一折、卷一卷、剪一剪等操作,结合多边形的特征,创造风格各异的纸卷作品,开展艺术创想。

再如,《美丽的纹样》“综合与实践”活动,可以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单元练习与美术《适合纹样》内容整合,让学生通过图形的变换设计纹样,让设计的纹样更美观。

总之,要使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选择恰当的主题,开发合适的资源是关键。开发资源时,教师要关注“综合”、关注“实践”,由点到面,拓宽视野,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并打通学科内外知识的联系,寻找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真正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真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年度第十二期课题“城郊接合部小规模学校小学数学学习的困难及对策研究”(编号:2017JK12L07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综合与实践资源开发问题解决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探究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地方性博物馆资源开发讨论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河南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