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级别医院医护人员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评估

2021-04-21陈见红汪彪韦文文苗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危险度收缩压医务人员

陈见红 汪彪 韦文文 苗柳

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上升,更有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目前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逐渐加快,而且老龄化的速度也在不断的增加,特别是国民生活方式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其导致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的升高,而且目前在心血管疾病已经是当前对于健康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威胁。医务人员也属于近些年来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比较高危的人群,可能与其工作压力大和工作时间长有关联。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3]。本研究中,我们分析柳州市三级医院及社区医院医护人员未来10 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schemic ceebral vascular disease,ICVD)的发病风险,并采用GMDR 法分析两组人群中,发病风险超过10%的危险因素的交互,并比较其异同。为不同级别医务人员进行ICVD 防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人员选择2015 年3 月在广西柳州市某几家医院进行年度体检的35 ~59 岁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详见表1),排除既往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纳入研究的医护人员共2 423 名,其中三级医院医护人员共1 273 名,其中男性334 名,女性939 名,平均年龄(44.13±6.81)岁;社区医院医护人员共1 150 名,其中男性366 名,女性784 名,平均年龄(44.26±6.93)岁。本次试验均经过受试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观察指标

(1)测量医护人员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BMI 在24.0 ~27.9 kg/m2为超重;BMI ≥28 kg/m2为肥胖[4]。(2)吸烟状态定义为吸烟量≥1 支/天,且连续吸烟超过1 年。(3)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2014JNC8 诊断标准执行,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2017 年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4)总胆固醇(TC)和空腹血糖(FBG)检测采用OLYMPUSAU540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仪进行,本研究中定义血糖异常为:FBG ≥7 mmol/L,高胆固醇血症定义为TC ≥5.2 mmol/L。

1.3 分析方法

分析评估采用“国人心血管病简易预测模型及评估方法”,对柳州市2 423 名不同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10 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因素评分,计算各危险因素并求和,得到个体绝对危险度。根据个体绝对危险度进行风险分层,共分为5 个层次,分别为:极低危人群(危险度<5%)、低危人群(危险度5%~10%)、中危人群(危险度11%~20%)、高危人群(危险度21%~40%)、极高危人群(危险度≥40%)。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多个样本率比较、样本构成比的比较采用行×列表的卡方检验。广义多因素降维法(GMDR)Beta V0.9 软件包用于分析多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危险度超过10%的人群发病风险评估。应用GMDR 综合搜索算法评估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出最优模型。该方法需评估两个重要参数,其中精确度又分为训练精确度及测试精确度,是预测交互作用的准确程度,分数为0.50 ~1.00。另一参数为交叉验证一致性,是指在所有可能存在的交互模型中,被确定为最佳模型的一致性程度。多元logistics 回归分析最优模型中的不同因素组合与相对危险度超过10%的人群发病风险评估。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危险因素交互作用的GMDR 分析

将年龄段、性别、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TC、FBG、吸烟情况、糖尿病及高血压作为交互因素纳入考虑,将危险度超过10%的人群作为发病人群。当考虑全部医院医护人员时,最佳交互模型为年龄和收缩压,测试集精确度为0.882 5,交叉一致性为9/10(P<0.001);当单独分析三级医院医护人员时,最佳交互模型为年龄和收缩压,测试集精确度为0.871 4,交叉一致性为9/10(P=0.004);而社区医院医护人员最佳交互模型为体质量指数和收缩压,测试集精确度为0.938 6,交叉一致性为10/10(P<0.004),见表2。

2.2 不同危险因素交互作用对发病情况的logistics 分析

将全部医护人员纳入分析时,相较于35 ~40 岁年龄段且收缩压正常的人群,年龄增加一个单位,发病风险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收缩压升高时,发病风险增加1.32 倍(P<0.05),当年龄及血压均升高时,发病风险增加1.55 倍(P<0.001)。仅分析三级医院医护人员时,年龄或收缩压升高,发病风险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当年龄及血压均升高时,发病风险增加1.31 倍(P< 0.001)。当分析社区医院医护人员时,体质量指数增加一个单位,发病风险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而收缩压升高时,发病风险增加1.17 倍(P<0.05),当体质量指数及血压均升高时,发病风险增加1.89 倍(P<0.001),见表3。

表1 研究人群一般资料

表2 最优交互模型的GMDR 分析

表3 不同交互模型的logistics 分析

3 讨论

进一步通过logistics 分析后可以发现,三级医院医护人员随着年纪及收缩压的增高,相对危险发病风险增加,其中,二者的交互作用更为明显。而社区医院医护人员在体质量指数增加以及体质量指数与收缩压的交互作用后,相对危险发病风险增加。该结论给予我们两点提示:首先,三级医院及社区医院医护人员相对危险因素构成不同,因此在相对危险因素非防控策略上二者侧重点不同[4-6];其次,无论是三级医院还是社区医院,收缩压的升高,均是危险因素之一,需要重点防控。根据卫健委组织的多次大规模的普查,全国高血压的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人群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达标率依然很低。最新的调查显示,全国高血压的控制达标率仅为30%~40%,在医务人员这个群体中,高血压的控制达标率却仅仅略高于一般人群。三级医院医务人员的高血压问题表现尤为严重。相比起社区医护人员,三级医院重症患者集中、病种多、抢救和管理任务重。随时面临各种突发事件的考验,工作压力大,医生心理健康情况更是每况愈下。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焦虑程度高于社区医院,导致血压升高。而社区医护人员则在体质量指数的防控上需要引起重视。根据调查,医务人员超重及肥胖比例超出《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2004年)》中报道的平均水平(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超重、肥胖亦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的原因之一[7]。通过该地级市的三级医院及社区医院的体检报告可以看出,职业的特殊性和工作压力对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某些因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8-10]。医务人员在为普通人群提供健康指导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的同时,自身的健康状况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许多健康问题没有被绝大多数人所认识,甚至某些疾病的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医务人员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如不能尽快重视起来,受到损害的将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自身。医务人员应在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规律作息的基础上,学会释放压力、缓解疲劳,并增加定期体检的次数,提高对健康体检的重视度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身体素质,进一步减少各类疾病的发生,更好的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11-13]。

猜你喜欢

危险度收缩压医务人员
胃间质瘤超声双重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与病理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胃间质瘤的MRI诊断及侵袭危险度分析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能谱CT定量参数与胃肠道间质瘤肿瘤危险度的关系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