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传承的小学京剧校本课程的实施
2021-04-20熊辉
熊辉
京剧作为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之一,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京剧进课堂”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京剧艺术,还可以使其更好地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把京剧艺术引入课堂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对小学生来说,流行音乐更有吸引力。由于京剧受众群体较小,很多学生对京剧感到陌生。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小学阶段渗透京剧艺术,是让新时代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一个绝佳途径。让京剧艺术走进课堂,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新课改要求艺术教育要充分发挥其美育作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由于新时代互联网技术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网络文化广泛传播,使得学生接触到的艺术作品良莠不齐。因此,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刻不容缓。教师需精心设计京剧课程,使其走进课堂,发挥文化载体的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京剧的魅力。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被誉为我国的国剧。京剧与音乐、舞蹈、武术、美术、杂技等多种艺术相关,是以“歌舞演绎故事”的一门综合性艺术。其表演过程中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不同的风格流派、不同的人物角色,如“生、旦、净、丑”也都有着不同的唱腔和表演形式。京剧文化进课堂,能使学生通过经典曲目和优秀唱段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潜移默化地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传统京剧每一个唱段几乎都包含了一段历史、一个典故或者一个神话传说,特别是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文学知识和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德育功能。如歌颂民族爱国精神的剧目《穆桂英挂帅》《岳飞》等,弘扬自强自立精神的剧目《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弘扬勤俭节约精神的剧目《罢宴》等,体现正义精神的剧目《铡美案》《赤桑镇》等。这些唱段的学习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了解历史人物,感受伟大的民族魂和爱国心,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二、京剧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我校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系统的规划。从教材编写、教师培训、课程化实施等方面大力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与学校整体课程相整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教材的研发和科研课题的学术引领工作,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实现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一)开发京剧校本教材
在编写校本教材《南开京韵》的过程中,我校选取了教育部规定的15首京剧曲目,曲目难度随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加。我们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在实践的过程中一次次深入改革,制订出由简到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逐步了解京剧、学习京剧、欣赏京剧,培养对京剧的兴趣,从而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京剧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培养文化情怀。
比如,一年级学生学习《报灯名》、二年级学生学习《卖水》、三年级学生学习《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些戏剧唱腔简单,很适合低年级孩子学习。四年级学生学习《苏三起解》、五年级学生学习《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六年级学生学习《智斗》《穆桂英挂帅》等。这些戏剧唱腔较复杂,行腔细腻婉转,适合高年级学生学习。
(二)组建京剧社团
我校把传统文化教育分层向前推进。一方面通过校本必修課的方式开设经典诵读、说文解字等国学课程;另一方面通过校本选修课或社团活动等方式开展各种传统技艺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涵养品格;此外还通过组织文化活动或以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在课程实践中,学校组织学生利用每周一、周三“二课堂活动”的时间组建小规模的京剧社团,同时请专业人士对音乐教师和少数可塑性强的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我校的京剧社团编排了传统京剧《贵妃醉酒》《卖水》、现代京剧《红灯记》、戏歌《京调》等曲目。
在文艺汇演中,师生和京剧名家同台演出,从孩子们兴奋的表情、快乐的笑脸和热切的目光中能看出,他们每个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了京剧艺术的魅力。
京剧社团的成功演出吸引了一批“小戏迷”,为此,学校决定在二、三、四年级开设校本课程《南开京韵》。这一校本课程受到了学生欢迎,也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为全校开展京剧教学打下了基础。
(三)聘请京剧名家指导
早在2008年,教育部就下发“京剧进课堂”的通知,同时在教材中添加了部分京剧教学的内容。但真正在教育教学中进行京剧教学难度很大,毕竟对于京剧文化,教师几乎都是零基础。因此,我们首先鼓励教师充电,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增强自身的艺术素养,提高艺术水平。教师自费购买相关专业书籍,翻阅大量资料,利用网络资源,在模仿中学习唱腔身段,还专门拜营口市京剧一级演员为师,从吊嗓、兰花指学起。
在教师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最有效的方式是聘请专业的京剧名家,采用“口传心授”的模式来学习。通过学习,教师对京剧的理解更直接,感受更深刻,掌握更迅速。通过不断学习、苦练、总结,教师已从开始忐忑不安地学唱到如今已能胸有成竹地演唱经典的京剧片段。
(四)坚持课题引领
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通过学科间的沟通与整合,形成“科科有专题、人人搞研究”的良好局面。2017年,我校承担了市级课题“京剧进校园”校本课程实施策略。借助课题研究和开展,我们引导教师更加规范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工作。
“京剧进校园”课题小组在教材编排时,除考虑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外,还注重现代京剧向传统京剧的过渡。在教学中,教师从现代京剧入手,指导学生学习传统京剧曲目,学习难度逐渐加深。学生对京剧的认识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其自主学习及审美鉴赏能力不断提高,对京剧文化的了解日益加深,兴趣日趋浓厚。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