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幼儿自主阅读连环画的方法

2021-04-20刘晓璐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笔者儿童语言

刘晓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核心能力包括倾听、表达、阅读和书写准备等。笔者通过引导儿童自主阅读连环画的方法,推动儿童语言自主发展。

一、开展幼儿自主阅读连环画活动

文字意识和阅读能力是儿童学习的基础,儿童的阅读能力要从小培养。儿童阅读形式有触摸书籍、听成人讲故事、自己复述故事、发表阅读观点等。笔者以《指南》为目标引领,开展了自主阅读图片、自主阅读照片、自主阅读图书等活动。

(一)活动前测查

依据《指南》要求将语言领域的目标梳理成测查表,对班级每个儿童进行活动前的测查。活动前的测查是引导儿童自主阅读的依据,只有了解儿童现有的能力水平,才能为开展儿童自主阅读连环画活动奠定基础。

(二)活动中记录

活动记录包括个案观察记录、集体记录、儿童记录等不同形式,是为下一次生成活动提供依据和基础。个案观察记录的目的是观察儿童是否阅读,阅读的基础是什么,遇到了哪些个性化问题,需要运用什么样的策略进行指导,等等。一年前,笔者曾执教小班,小班多数小朋友不会翻书、不懂得爱护图书。笔者通过个案观察和集体记录,发现有超过80%的儿童对阅读没有兴趣。为此,笔者设计了“我爱阅读好习惯”积分板,在活动过程中记录幼儿不感兴趣的原因,并针对问题积极引导,以积分的方式激励幼儿,促进幼儿自主阅读。幼儿从最初的不爱阅读、不知道怎么阅读,到如今能安静地一页一页翻书,能将自己看到的内容制作成小书并讲给他人。

在操作过程中,笔者通过发现、调整、改进等策略,提高儿童的阅读效果。结合儿童获得的效果进行教学反思并调整、改进个案观察记录表,做到不是停留在原来的记录上,而是真正有效记录。经过这些方式,笔者指导儿童自主阅读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灵活调整策略

笔者以单张图片为活动材料,引导幼儿阅读图片中的主要内容,从“图片中有谁?在哪?干什么?”到“什么时间?谁?在哪?干什么?”根据幼儿的能力从单一的图片逐步增加到多张图片,形成儿童自主阅读连环画的能力。

3~6岁儿童对于图画书大多很感兴趣,同时也愿意在阅读时将书上的文字读出来。为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笔者采用“借助图片表达”这一策略培养儿童语言的自主性。活動中,引导幼儿了解自主阅读的规则,因为无论是集中活动还是区域游戏,小朋友掌握了规则便可以进行自主阅读,进而形成自主阅读连环画的能力。笔者将幼儿生活中的趣事用照片的方式记录下来,引导幼儿借助照片学会表达。同时,带领幼儿阅读故事书,每天为幼儿讲一个故事,在讲故事之前要求幼儿先自主阅读。

借助图片表达的方法分为以下四个内容:方法一看图,带领幼儿观察图片上面都有什么;方法二说图,请幼儿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方法三做图,请幼儿将看到的内容用自己的方式画出来;方法四讲图,请幼儿讲一讲画的是什么。

二、实施连环画阅读游戏

连环画阅读游戏以《弟子规》故事和中华优秀传统故事为载体。班级设置一面情境墙,墙上有代表时间、地点、人物的图画。幼儿阅读新的故事后,会动手在情境墙上将故事中的情节画下来。如果是幼儿自己难以完成的内容,教师便搜集图片剪下来或者打印出来补充到情境墙上。幼儿在集体中共同学习,开展集体、小组、个人的连环画阅读游戏。

(一)借图片表达

以图片为载体,有利于促进幼儿看图、说图、做图、讲图,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做到“学思统一、思言统一、思行统一”。

以语言活动“我能帮助他”为例,活动前,教师在语言区投放图片(需要帮助的人),幼儿看图片、说图片,并将图片内容用图画记录下来。教师观察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情况,引导幼儿将自己画的内容在游戏环节呈现出来。

(二)以故事分享

“故事分享会”活动通过两种方式开展,方式一是开展“故事展”活动,幼儿将在家庭活动中自己创编的故事带到幼儿园进行展示,为教师及幼儿介绍故事大意;方式二为开展“视频展”活动,幼儿将故事录制成视频上传至网络。每一期的“故事分享会”活动,幼儿会投票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视频,选中的作者会被评为“故事小达人”。

创作连环画是幼儿“玩”的过程,幼儿运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促进语言自主性的提升与发展。此外,儿童语言自主性发展中还应遵循“尊重幼儿,心中有幼儿,相信幼儿”的原则。

三、开展连环画系列游戏活动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游戏性是一种精神态度,游戏是这种态度的外部表现形式。”将游戏渗透于幼儿活动中,会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其在做一做、玩一玩中习得有益经验。笔者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抓住幼儿对图画和文字的兴趣点,基于“借图片表达”的成功经验,将游戏渗透于幼儿活动中。

(一)“可爱的便签”活动

利用4种颜色的便签对幼儿进行记录及评价,记录幼儿倾听、表达、阅读和书写准备的表现,标注序号并编写便签儿歌,幼儿通过粘贴便签记录自己的表现,这种形式激发了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我的名片”活动

“我的名片”游戏中教师为儿童提供半成品名片卡,卡片上有自画像区域、姓名区域和电话号码区域,儿童通过图画和符号进行书面表达。名片制作好后幼儿可以与小伙伴互换,还可以贴在自己的作品上。

(三)“小小连环画”活动

《指南》中指出:“尊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笔者设计的“小小连环画”活动能够满足不同儿童的不同需求,引导幼儿的能力得到最大化发展。此活动易操作,儿童了解活动的流程及玩法后可形成自主选择、自主记录、自主评价。

在游戏中,教师也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适宜的操作材料,并配有幼儿自主记录单,通过记录结果掌握儿童的活动情况,为下一次的活动方案与策略提供有力的依据,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

基础性观察是活动的基础。通过开展自主阅读连环画活动、实施连环画阅读游戏、开展连环画系列游戏活动三大方面的实践,儿童自主阅读连环画的方法逐渐增多,儿童语言自主性的发展小有成效。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笔者儿童语言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