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德育才 文化兴校 探索学校发展新路径

2021-04-20李涛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书院课程学校

李涛

大连南金实验学校是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坐落于大连市著名景区大黑山脚下。建校五年来,学校秉承“振德育才”的办学理念,以“培育家国栋梁,带动一方文明”为办学愿景,以“家国天下”为校训,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现代文明和未来素养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实施“全人教育”,走向特色办学之路。

一、以文化传承为根基,以文化兴校为核心,以文化立校为宗旨

(一)明确办学方向,聚焦文化传承

大连南金实验学校又名南金书院。南金书院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是古城金州及中国北方的文化丰碑。纵观历史,在不同时期,南金书院始终将教育使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关联,展示出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教育风采。自建立以来,书院于清朝年间曾培育过进士、举人、贡生百余人,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荟萃之地,也带动金郡(现金州)一方文风渐进,后生辈出。在民族蒙难之际,受教于南金书院的仁人志士顽强抗争、坚守民族教育,弘扬爱国精神。二十世纪初,南金书院紧跟时代教育需求,为国家培育大批爱国将领及科技人才,实现书院培育家国栋梁的育人价值。

历经沧桑的南金书院于2015年复建,即大连南金实验学校成立。承载南金书院独有的教育精神,继承并发扬其教育特质,是大连南金实验学校不断前行的文化内核和力量源泉。学校以其辉煌的办学历程及价值取向为教育思考的出发点,对学校文化进行了再思考、再定位,确立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愿景。原南金书院学监曹正业老先生提出的“育才振德”,与当今教育根本任务——德才兼备“立德树人”相契合,我们将“育才”与“振德”的顺序做以调整,衍生为大连南金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即“振德育才”。南金书院自古便具有书院传播文化、传递文明的功能,因此我们将办学愿景确定为“培育家国栋梁,带动一方文明”。

(二)培养教师团队,聚力文化兴校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教师的品质关乎学校的兴衰,为此,学校严格把关教师准入制度。把热爱教师职业、对教育事业有敬畏感的教师请进来;把言正行端、注重提升师德修养,做实工作、做深学问的教师请进来;把胸怀宽广、志向远大、有思想底蕴的教师请进来。打造和培养了一批具有教育良知、教育情怀和教育理想的爱岗敬业、肯于奉献和钻研的教师团队。

建校五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教师队伍逐渐壮大,学校现有201名教师,组建了一支高学历、有活力、正能量的教师团队。为了激发团队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提出了教师发展的共同愿景:“四同”愿景,即“同道、同行、同享、同辉”,形成了优秀教师领航,集群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日常管理中,学校公平施策,有效激活教师的管理意识。在教师集体的参与下,建立有效的激励考核制度:教师量化考核方案、绩效方案、评优评先、评职方案、教师层级发展方案,有效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制定了学校五年发展规划、职代会方案、校本研修教师发展方案等,激发了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形成了教师与学校的认知同步、意识同步、观念同步的管理现状。

(三)构建书院课程,实现文化立校

学校以现代书院文化为特色,旨在以传统文化、现代文明、未来素养为核心,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及经典国粹,融汇现代文明的人文精神及科学素养,积淀未来发展所必须的思维品质及技术技能,凸显思想开放、文化包容、思维创新的文化特质。

在课程开设上,南金书院按国家规定,开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同时,还全面开发了丰富多彩的“心艺”现代书院课程,包括:“十心”课程和“十藝”课程。

十心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十项美德,我们用九年的时间,塑造学生的人格修养。通过做好小事抓细节,培养学生守礼、讲卫生、守纪律三大习惯;通过庄严的团队活动,入学礼、入队礼、十岁礼等,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通过常规、长效的礼仪大讲堂、升旗励志课、班会励志课、实践励志课、亲子义工课等,综合十心体验,全面培养学生感恩、守礼、诚信、俭朴、责任、正义、勇敢、坚毅、仁爱、明智之心。

十艺,源自对传统六艺的思考,我们融合现代需要,重在提升学生十大核心素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各项社会技能。十艺课程分为选修和必修两类。必修课程有:书法、武术、国学、演讲与口才、BBC科学纪录片观摩课程、思维图训练等终身受益的课程,学校积极开发多元校本课程,现有66门选修课。其中,包括琴棋书画、茶道礼仪、京剧、篆刻、剪纸、版画、舞龙舞狮、书院教育史馆等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及国际教育、国际理解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而且培养了国际视野。

二、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以全人教育为方向,以全课程育人为手段

(一)“五育”共融,落实核心价值

1.育人以德

“立德”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十心”课程是我校德育的主渠道,除此之外,挖掘课程自身的德育因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育人的全过程也是德育的重要渠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南金书院的文化底色,其中的忠孝观、修身观、家国观、处世观都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语文与国学学科团队挖掘经典国粹,编制了国学教材。学校借助国学诵读、国学吟咏、国学展演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圣贤之道。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授课教师能够创新模式,把握教材而不囿于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充满智慧与正能量,关心、爱护、影响学生,真正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和精神成长。

2.授人以智

“培智”是教育任务的重中之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不仅是教授知识,更应赋予学生以对其终身发展有益的必备能力和关键品格。学校引入思维图和思维导图工具,利用其呈现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和学习内容的思维主线,用思维可视化的方式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学校开展“问题化学习”研究,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问,扎根问题,从源头解决“为何而学”的问题,学生由学习的被动接收者变为学习的主动发起者、问题的解决者和答案的探究者。

3.强健以体

“健体”是教育实施的保障。在课程上,初中体育课采用选课制度,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足、篮、排课程,同一年级三个班级同时上课。学校采用混班编排,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在活动上,体育学科节的篮球争霸赛、绳彩飞扬、足球比赛、会操展演,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精神、拼搏精神、协作精神,加强班级凝聚力。在社团培养上,我们聘请专业教练、加强队伍培养、加大资金投入,专注特长生的培养。在心理健康上,建立“心晴小屋”心理工作室,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心理健康活动沙龙,推出公益课程,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步发展。

4.浸润以美

审美是教育的“刚需”。对于“美”的正确判断,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以典雅之境育化于人,书院大厅历史文化墙、国粹墙、琴棋书画正厅、梅兰竹菊书吧、棂星门、劝学亭、神龙吐水景观、状元桥、魁星阁都展示出现代审美标准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以美育课程教化于人,学校从一年级至八年级开设书法课,聘请专业书法老师来校授课;开设多样美术课程:剪纸、国画、版画、豆画、纸浆画、石头画、纸艺立体造型等;开设多彩音乐课程:声乐、竖笛、口风琴等。以丰富的活动点化于人,舞蹈、器乐、好声音大赛、书画大赛、班级文化展演,多方位培养学生审美。

5.践行以劳

“劳动”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培养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目标。我们引导学生感恩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尊重门卫、保洁、食堂工作人员及其劳动成果,不给他人添麻烦;明确班级值日制度,人人有分工,人人参与劳动;创设学习实践机会,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创设社会劳动契机,利用“学雷锋日”“青年节”等节日及义工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周边环境卫生清理;组织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做力所能及的事。

(二)多元展示,注重评价导向

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评价改革的杠杆价值。南金实验学校在开展“五育”教育的同时,也为学生的成长积极创设展示自我的舞台。以创造发明为主的“奇思妙想,创意分享”直播秀,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微信公众号开设“独一无二的南金学子”专栏,记录学生个人的成长历程,以身边的同学为榜样,彰显榜样的力量;开设“劳动微课”“科学实践课题”专栏,弘扬劳动精神。每月一个学科节,如英语学科节的课本剧表演,语文学科节的读书演讲活动,科学学科节的科技辩论赛、魔方速拧赛、编程大赛、科技幻想画等,为更多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

学校还积极鼓励班级申报大型展演,举办班级梦想秀,为学生搭建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才华的平台。“9.28南金书院节”是学校最隆重的节日庆典,一系列校园活动的开展,既是育人成果的展现,也是对学生成长的肯定。

以学校文化架构为依托,借助团队力量,南金特色书院文化得到了彰显,获得来自国际、国内教育界同仁的点赞和关注;南金青年教师得到了飞速成长,发表论文、课题研究、打磨优课,获得区域专家及同行的好评;学校规模逐年扩大,课程品质、文化特色深入人心,得到社会认可;以协作共同体为契机,在課程改革、课程建设、教师队伍提升、名师培养、名校打造等方面取得进一步发展,为区域教育发展迈向全国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书院课程学校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关于书院认识的误区
学校推介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清代河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自行车的发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