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景物描写 培育审美情感
2021-04-20刘爽
刘爽
审美教育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核心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与评价,能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景物描写指导学生完成文学鉴赏,丰富审美体验。
一、课文景物描写中的语言美
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美育内容。课文中不同风格的语言为学生展现出各种不同的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和思想美。学习作品中用于描写景物的语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课文中的景物描写能让景物更加鲜活,具有画面感。
(一)《鸟的天堂》中景物的动静之美
以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鸟的天堂》一课为例。作者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不同的景色:第一次着重写了黄昏时的大榕树,静静地“躺”在河面上。课文是这样写的: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课大树,树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这一段文字是对“鸟的天堂”这棵大榕树的静态描写。大榕树的位置是在河边,伸展到了水里,像是卧在水面上。也写了榕树的形状“生了许多枝干的一株大树”,写了榕树叶子“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的繁茂样子,写了榕树的颜色是翠绿的,明亮的。读者便自动在脑海里勾画中这个大榕树的画面,多美啊!
课文接着写的是早晨大榕树上鸟的活动——有的叫,有的飞,有的在扑扇翅膀,热闹极了。这就是动态描写:
起初周围是寂静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黑的,花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树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声音真好听。
昨晚安安静静的大榕树今天活了,有声音,有动态,我的耳朵里都是声音,我的眼睛“应接不暇”了,一幅人欢鸟叫的图画。
这两段描写结合起来,被称为“鸟的天堂”的这棵大榕树就真真切切、清清楚楚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透过文字,我们感受了大榕树黄昏时鸟儿栖息的安静,仿佛有万家灯火的村庄熄灭了灯火,万籁俱寂,但大树里面,许多只鸟儿在静静休息,轻轻地呼吸。我们也能感受早晨群鸟起飞的动态美,那阳光下的热闹与昨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榕树独特的魅力就跃然纸上了。
(二)《四季》中景色的季节之美
教师还可通过五年级上册《四季》一课指导学生以自读、组学、汇报、补充、朗读的方式体会每一个季节的美。
第一自然段写春天黎明的句子:
东方一点一点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通过“一点一点泛着”“染上”“飘着”这些动词写一段时间内天空的变化,通过表示颜色的词语“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等等,写黎明天空绚丽的颜色。这是写一段时间内的动态。
第二自然段写夏天夜晚的句子: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境着实迷人。
不同时段的情境“漆黑漆黑的暗夜”和“蒙蒙细雨的夜晚”表现的画面不同。“翩翩飞舞”和“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是这两种情境下的动态。
第三自然段写秋天的黄昏: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夜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这一段动态描写又与前两段不同,作者选择了同一时间的不同景物——“归鸦”和“大雁”,写他们“急匆匆地飞”是要回家了。写他们“比翼而飞”是互相陪伴。接下来从视觉转到听觉,出现了“风声、虫鸣”又是一种不同的动态。由此可见,这一段是从不同角度来写动态。
第四自然段写冬天的早晨: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凌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
从前三个段落的动态描写,转而进行了静态描写。不论是“铺满白霜”还是“無雪无霜”,冬天的早晨是安静的,此时就有人的出现了。“升起熊熊炭火”“捧着暖和的火盆”,当火炭变成了白灰“未免令人有点扫兴”的也是人的心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动静相宜总关情。
二、借语言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习得策略,还要让学生走进语文,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浓浓的语文味。在课标中指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指的就是学生在语文活动中的体验、表现、欣赏、评价、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语文教学中承担着美育的任务,语文教师应带领学生在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徜徉,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由语言文字展开审美想象,体会文学作品丰富的情感,感受思想的魅力,并学会在口头和书面的表达里,展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语文和审美有天然的联系,教师通过语文潜移默化地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认识世界。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积淀,与美文朝夕相处,就如同为学生的审美打上底色,学生便可“操千曲而后晓声”,形成对民族文化的深度认同,从而受到文化熏陶。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