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 培育学生审美素养
2021-04-20张晓丽
张晓丽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的课程,具有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价值引领等特点,是育人目标的综合体现,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培育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结合生活性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即审美情感和审美趣味的统称。审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善、恶、美、丑属性所引起的主观的不同情感状态的反映。审美趣味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对某些审美对象所产生的喜好和偏爱,是一个人以爱好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审美倾向性,决定着人的审美标准,对人的审美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性体现在关注学生的生活与成长,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感知生活中的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例如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3课“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中,我设计了“小导游”环节,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向同学介绍凤凰山名字的由来、箭眼峰的传说、凤凰山风景区、大梨树生态旅游区、蒲石河枫林、爱河湿地公园等自然风光的秀美旖旎。学生通过“说一说”“画一画”等方式,发现家乡的美,欣赏家乡的美。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懂得了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在激发他们喜爱家乡情感的同时,逐步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结合活动性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感受、知觉审美对象(自然、艺术作品和其他人类审美产品)时所产生的愉快的心理体验,是人内在心理活动与审美对象(其表面形态及深刻内蕴)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结果。审美经验离不开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特征,总是在直接感受审美对象的外形、色彩、线条和质地等过程中完成的。
例如,在教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8课“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一课时,教师通过文字的多种不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体验文字中蕴含的美。教师可通过内容丰富、版式新颖的报刊,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文字的多样美;通过视频《中国汉字的演变史》,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国汉字的发展变化;通过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秦朝货币图片,使学生感受汉字发展的历史悠久性和传承性;通过猜一猜、画一画十二生肖,从汉字特点中感知它的独特魅力;通过书法作品赏析和汉字的书写,引导学生体验感知文化的传承,提高他们的审美经验。
三、结合开放性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德国作家席勒说: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具有审美能力的人。审美能力是指人感受、鉴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能力是后天培养的。发展审美能力,是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审美感受能力指审美主体凭自己的生活体验、艺术修养和审美趣味有意识地对审美对象进行鉴赏,从中获得美感的能力。审美评价能力指在审美鉴赏基础上,对审美对象的性质、价值、形式和内容等进行分析,并做出评价的能力。审美创造能力指在具备一定的审美感受、鉴赏和评价能力的基础上,运用某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 创造美的艺术形象的能力。
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老城旧照和城市新貌的对比,从视觉上刺激学生的审美感官,让学生在新旧城市的对比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纵向比较城市的变化,感受改革开放前后凤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变化,从中寻找家乡的变化美,如32层的地标建筑“云鼎大厦”、横亘于凤凰山峰间的玻璃栈道、鸟巢视觉的文体中心、逐次东渐的绕城长堤、大梨树影视城建筑艺术与干字广场浑厚等,这些都展示出了各种各样的家乡美。另一方面,教師可引导学生横向体会城市的发展,体会凤城无限的发展潜力,从而感受其中蕴含的蓬勃向上的发展美。
其中,教师还可以从建筑的角度入手,提升学生的审美责任感。在“怎样建设家乡”环节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标志性建筑的美与丑能给一个地区带来什么影响?使学生懂得缺失审美标准与创新的建筑,不但没有提升城市品位,反而弱化了城市给人们的印象,引导学生如果要创设美丽的城市就要提升审美素养,进而激发学生提高审美创造力的责任感。
四、注重情感教育和价值引领,提高学生的审美理想
审美理想是人们对于美的最高要求和愿望,它是人类审美意识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在审美感受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对美的一种完善形态的记忆和向往,是一种指向未来、指向人的生活远景的创造性想象的成果,它既是具体的、形象的,蕴含着人的系统化的理性需求。
马克思说: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就是人的内在精神尺度的对象化。人性有美好的,也有丑陋的。在教学中,我把审美理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如在教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了解那些为家乡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他们是心灵美的典范。我通过讲述抗日爱国将领邓铁梅和苗可秀、脱贫致富弘扬实干精神的毛丰美书记、鞠躬尽瘁创建特色教学的包全杰校长、敢于担当援鄂英雄的代晓红院长等家乡人物事迹引导学生发现美,利用同唱《最美凤城人》引导学生感知美,激发学生对精神之美的追求,提高他们的审美理想。
审美教育不是一味地弘扬美好,也有对丑陋的揭露。例如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12课“低碳生活每一天”一课教学中,我为学生播放2020年世界上各地因为人为原因导致的森林大火所造成的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惨烈画面,引导学生反思人性中的“恶”,使学生切实感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与人类生活的美好息息相关,我们有对美的创造力,也有对美的破坏力——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病毒泛滥。同时,播放《沙漠变绿洲》视频,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人治沙的奇迹;列举一系列抗疫救灾举措,凸显伟大祖国抗疫的众志成城及对全球生命的勇于担当。在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中,学生更加懂得了美的可贵,从而树立美的理想。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