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汉语“吾”“我”异同考

2021-04-19李惠超丁治民

关键词:许由夫子典籍

李惠超,丁治民

(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 200444)

在先秦汉语中,“吾”“我”为第一人称代词,这是二者相同之处,而按照语言的经济原则,这两个词应该有相异之处。较早合理指出二者不同的当为胡适。胡适在《吾我篇》中说:“‘吾’可用作主语、定语,但不可用作宾语;‘我’用作宾语、定语,但用作主语时,以示故为区别或故为郑重之辞。”[1]胡适正确指出:“吾”可以做主语,不可做宾语;“我”可以做主语,也可以做宾语。但胡适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胡适之后,许多学者解释“其所以然”。周生亚把学界各种观点归纳为“四派十一说”:训诂派(互用说、称谓说、通假说)、修辞派(亲贱说、严倨说、互辞说)、时空派(方言说、沿革说)、语法派(形态说、重读说、强调说)[2]。杉田泰史从动词谈“吾”“我”的区别[3]。潘悟云从信息焦点所在位置论“吾”“我”的不同[4]。

一、从《说文解字》到先秦典籍

其实,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就对“吾”“我”作了正确解释:“吾,我自称也,从口、五声。我,施身自谓也。”[5]56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一步畅其说:“‘吾’,各本作称,误。释诂曰:吾,我也,从口,五声,五乎切。‘我’,施身自谓也。不但云自谓,而云施身自谓者,取施于我,古为迭韵。施,读施舍之施,谓用己厕于众中,而自称则为我也。施者,旗貌也,引申为施舍者,取义于旗流下垂也。”[5]623清杨复吉在《梦阑琐笔》中引赵德《四书笺义》说:“吾我二字学者多以为一义。殊不知就己而言则曰吾,因人而言则曰我。如‘吾有知乎哉?’就己而言也;‘有鄙夫问于我’,因人之问而言也。”[6]也就是说,“吾”是只说自己,即所谓的“就己而言”;“我”是相对于他人而说的,即所谓的“施身自谓也”。

“吾”只作主语,不作宾语;“我”既作主语,又作宾语。“吾”之所以只作主语而不作宾语,是因为“吾”是自称,只是说明、解释、陈述自己,不涉及他人或事。“我”之所以既作主语又作宾语,是因为“我”是对称,“我”作主语时,不仅说明、解释、陈述自己,还要说明、解释、陈述他人或事。也就是说,在“我”作主语时句子中必定有一个与其相对应的称呼。这一点可在先秦典籍中得到证实。在《论语》等六部先秦典籍中,“我”作主语时常常与表示人或物的称呼相对出现,见表1。

表1 《论语》等六部先秦典籍中“我”作主语时的对称概况(单位:次)

二、《论语》等六部先秦典籍中“我”作主语时的对称详情

(一)“代词……我”形式

(1)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7]51

(2)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庄子·逍遥游》)[8]224

(3)若我而不卖之,彼恶得而鬻之?(《庄子·徐无鬼》)[8]365

(4)我不去奸私之行尽力竭智以事主,而乃以相与比周妄毁誉以求安。(《韩非子·奸劫弑臣》)[9]119

(5)我死,女必速行。(《左传·僖公七年》)[10]316“尔”“而”“乃”“女”为第二人称代词,“彼”为第三人称代词,均与“我”对称。

(二)名词……我

(6)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论语·宪问》)[7]264

(7)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庄子·大宗师》)[8]250

(8)今君,天子;则我,天子之臣也。(《韩非子·说林上》)[9]207

(9)妇人不忘袭雠,我反忘之。(《左传·庄公二十八年》)[10]241

(10)我实不能,民何罪?(《左传·文公十年》)[10]577

(11)诸侯新服,陈新来和,将观于我,我德,则睦,否,则携贰。(《左传·襄公四年》)[10]936

(12)晋楚许之,我焉得已?(《左传·襄公二十七年》)[10]1129

(13)平王杀吾父,我杀其子,不亦可乎?(《左传·定公四年》)[10]1546

(14)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章句上》)[11]297

(15)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孟子·万章下》)[11]21

(16)人皆危,我独安。(《荀子·富国》)[12]118

(17)故我聚之以亡,敌得之以强。(《荀子·儒效第八》)[12]139

“君”“夫子”“子”是对人的尊称,“民”“人”是对人的泛指,“妇人”是对成年女性的称呼,“赐”“梁倚”“陈新”是人名,“晋楚”是国名,“平王”是人职位,“敌”是对手。在《论语》等六部先秦典籍中以名词与“我”对称的不外乎上述类型。

在《论语》等六部先秦典籍中,当“吾”充当主语时,代词、名词与之一起出现的有以下9例:

(18)彼孺子也,吾诲之犹惧其不济,吾又宠秩之。(《左传·昭公八年》)[10]1303

(19)吾欲与之从政,子必止之。(《左传·定公元年》)[10]1525

(20)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庄子·田子方》)[8]338

(21)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徐无鬼》)[8]364

(22)彼自离之,吾因以知之。(《韩非子·扬权》)[9]56

(23)吴强而富,卫弱而贫,子必往,吾恐子为吴王用之于我也。(《韩非子·说林上》)[9]213

(24)吾欲以国累子,子必勿泄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9]389

(25)吴起吮其父之创而父死,今是子又将死也,今吾是以泣。(《韩非子·外储说左上》)[9]334

(26)由之野也!吾以女知之,女徒未及也,女故如是之不知礼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9]382

例(18)的“彼”是第三人称代词,仅单纯指代子尾之子子良,并不是与自称子旗的“吾”相对而言。与“彼”相对的是“子”(即陈桓子),该句说的是“子良还是个孩子,陈桓子你不能攻打家臣们”。所以,“吾”只是单纯的“因己而言”。

例(20)的“微”为“无”,“没有”之意;“之”字为“微”与“发吾覆”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结构助词,作主句“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的状语。虽“夫子”是“夫子发吾覆”小句的主语,但从句是修饰主句的。从句与主句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偏正关系。“吾”与“夫子”在语义上也就没有相对关系。例(21)与例(20)同。

例(22)原文为“唇乎齿乎,吾不为始乎;齿乎唇乎,愈惛惛乎。彼自离之,吾因以知之”,译文为“群臣动嘴动舌,我却不先开口;群臣越发动嘴动舌,我就越发装得糊糊涂涂,让他们自己去条分缕析,我从而加以了解”。他们做他们的,我做我的,二者没有语义上的相承或相反之关联,所以该例用“吾”而不用“我”。

例(23)的“恐”是心理动词,“担心、害怕”之意。“吾恐”在《论语》等六部先秦典籍中出现11例,但“我恐”1例未见,“恐”仅对自己而言,没有他人与之相对;例(19)、例(24)的动词“欲”,与“恐”同为心理动词,所以这两例也只用代词“吾”,而不用“我”。

例(25)的“是以”,即“以是”,“是”是指示代词,指“父死”和“子将死”两件事。“以是”意指“因为‘父死’和‘子将死’”。“父死”和“子将死”两小句是交待原因的从句,与“吾泣”小句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关系,“父”与“吾”以及“子”与“吾”都构不成相对关系。所以该例的代词不用“我”,而用“吾”。

子路一直不知道“过其所爱曰侵”的道理,前后没有变化,例(26)说的是孔子单方面认为子路应该知道这个道理,所以该例用“吾”而非“我”。《庄子·天地》:“封人曰:‘始也,我以女为圣人邪,今然君子也。’”[8]279封人开始时认为尧是圣人,后来才发现尧只是君子,前后发生了变化。正如蒲立本所言:“‘我’比‘吾’似乎更富有强调对比的作用”[13]。例(26)这类例子可以作为佐证。

“吾”“我”同时出现在一句话中或一段话中的用例亦表明“吾”为自称、“我”为对称。请看下列用例:

(27)晋欲求成于秦,赵穿曰:“我侵崇,秦急崇,必救之。吾以求成焉。”冬,赵穿侵崇,秦弗与成。(《左传·宣公元年》)[10]649

(28)曰:“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孟子·公孙丑下》)[11]119

(29)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8]218

(31)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庄子·达生)[8]332

例(27)中“我”代指晋国,与秦国相对,是对称;“吾”代指晋国,是自称。例(28)中“有官守者”“有言责者”与“我”相对,是对称;“则吾进退”中的“吾”则是就自己而言,是自称。例(29)中“夫子”“子”均与“我”相对,是对称,其中“夫子”是帝尧对许由的尊称,“子”是许由回答帝尧时对帝尧的尊称,二者都是对人而言的。例(29)中,第一个“吾”只是帝尧自己看自己,觉得自己有很多不足之处;第二个“吾”是许由用反问的语气表达自己不接受禅让的理由,仅仅是许由自称不是为了虚名;第三个“吾”是许由用反问语气表明自己不愿做宾从,故而不愿接受帝尧的让位。这三个“吾”前后没有出现与之相对的他人,仅仅是对己而言,是自称。例(30)的代词“我”与“卜梁倚”这个他者相对,“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与“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是相对而言的;之后说话的一方女偊自言让卜梁倚有“道”且有“才”的方法,言说的过程没有相对他者而言,使用了代词“吾”。例(31)中佝偻者使用“我”是在回答孔子问题之时;之后的“吾”是佝偻者在说自己“承蜩,犹掇之也”的方法,没有他者与之对称,仅仅是自称。

三、结 语

“吾”“我”的不同应是语法意义中表述意义的差别,更具体地说,应是表述意义中称述意义的差别。称述意义反映语法形式与所指事物现象的关系,是从词语的语汇意义中进一步抽象出来的意义。“吾”“我”的异同可为称述意义客观存在性的典型例证。

猜你喜欢

许由夫子典籍
“箕颍之志”和许由
夫子的挑战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天亮之前
天亮之前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夫子之文章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许由传说的文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