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碗窑古戏台藻井壁画研究
2021-04-19杨树
杨 树
(苍南县人民政府,浙江温州 325800)
碗窑古村落,旧称焦滩或焦滩碗窑,隶属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桥墩镇,位于玉苍山西南麓、玉龙湖河谷的中上游,是清代浙南地区烧制民用青花瓷的主要基地。碗窑古村落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融古民居、古陶瓷生产线、古庙、古戏台于一体,完整保留了商品经济萌芽时期以工场手工业为中心的古老村落形态。古建筑学泰斗罗哲文曾经来到苍南,连续两天深入古村,评价碗窑“在全国乃至在全世界都有唯一性”[1]。碗窑村2012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①参见:《住房城乡建设部 文化部 财政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的通知》(建村〔2012〕189号)。,2014年又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②参见:《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通知》(建规〔2014〕27号)。。
三官殿与古戏台是碗窑村的公共建筑,建于清代中叶,是碗窑村独具魅力的两处建筑。碗窑生产虽然几度兴衰,但三官殿人流始终不断,古戏台演出延绵不绝,它们成了典型意义上的“活态古建筑”。其中,古戏台藻井上绘有大量花鸟、人物壁画③有关壁画图像及相关知识的简单介绍请参考:杨树.那年,小青还是一条鱼[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9。,这些壁画具有极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碗窑村古戏台藻井结构巧妙,装饰精美,最顶部嵌入《麻姑献寿》雕花板,其余均用彩漆描绘。藻井十二组九跳,构成了一百零八个梯形格子,成为壁画画幅。顶部的十二组画幅过小,无法写字画画,只画了个画框;其余九十六组画幅全部画满壁画。这九十六组画幅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四层的四十八组画幅是书法和国画,书法内容为摘抄清代《解人颐》[2]等流行书籍的格言、诗词等,绘画内容为写意花鸟;下四层的四十八组画幅是人物故事壁画。底部天花有十二组板幅,其中长方梯形的四组画幅是人物故事壁画,其余画幅是利用四个边角画成的多个鸟兽图案。
关于碗窑村古戏台藻井壁画下部人物故事壁画所描绘的内容,学界只说其含有多部戏曲故事,并与温州南戏有关,却一直没有定论,众说纷纭。
一、碗窑古戏台藻井人物故事壁画的内容
已有的文物调查、民俗研究[3]将碗窑古戏台藻井壁画描述为浙南戏曲故事,但从未确认这些戏曲故事究竟是什么戏曲、几部故事。实际上,碗窑古戏台藻井上共有五十二幅人物壁画,绘制的是明清传奇《白蛇传》(《雷峰塔传奇》),而且是依照一定排序规则展开的连续性故事。
藻井从上往下数第六层、正对着三官殿神像的那幅壁画是第一幅壁画,内容为“白云仙姑辞别义兄黑风仙下山”。所有壁画原则上是一事一画,同层壁画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情节铺叙。藻井壁画从上到下画幅面积逐层增加,底层的四幅壁画最大,顺时针分别为“索夫”“水斗”“祭塔”“炼塔”,描述的是《白蛇传》的大结局。其中,“索夫”这幅壁画只完成了线描,未完成彩绘;“炼塔”与“祭塔”顺序前后颠倒,且“炼塔”这幅壁画与其他画幅风格有所不同,囊括了“白娘子产子托付姐姐”“白娘子被法海所收”“镇入雷峰塔下”“许仙出家”等多个情节。
以清代方成培《雷峰塔传奇》戏曲剧本①参见:方成培.皖人戏曲选刊·方成培卷[M].徐凌云,点校.黄山书社,2008。为参照,碗窑古戏台藻井《白蛇传》人物壁画的主要情节依次如下:
1.白云仙姑在峨眉山连环洞修炼千年,欲去往凡间,其义兄黑风仙一再苦劝不成,两人告别。
2.小青是西湖“水族万众”首长,夜宿在双茶坊巷裘王府空宅内。白娘子到杭州后,寻找空宅居住,收服小青,让小青变为侍女。
3.白娘子和小青来到西湖边,赏春游玩,寻找如意郎君。
4.清明时节,药行伙计许仙到城外扫墓归来。白娘子见到许仙泛舟西湖,一见倾心,便与小青故意布下风雨,借机搭船,佯称自己是原杭州白太守的小姐,为去世的前夫扫墓归来,被风雨所挡,不得入城。许仙帮她们付了船资,并借伞与白娘子。
5.许仙到双茶坊巷裘王府取伞,在小青说合下,与白娘子订下姻缘。许仙自惭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是铁线巷生药铺的伙计,一无所有。白娘子赠许仙两个银锭,要求许仙找人前来说媒。
6.许仙来到黑珠巷姐姐许氏家,告知自己的奇遇,并委托许氏做媒和料理婚事,将两个银锭交给许氏。姐夫李仁是钱塘县捕快,本就在查找被盗的四十锭库银,回家后认出家中银锭就是官府失银,要带许仙出首,许氏苦劝不成。
7.李仁带领许仙前往县衙自首,钱塘县令李本诚审问许仙,许仙交代了奇遇白娘子、订婚约、得赠银的经过,县令下命拿下许仙,并派遣捕快前去双茶坊巷裘王府抓捕白娘子与小青,查找失窃的四十锭库银。
8.钱塘县的两位捕快来到裘王府找人查银,结果白娘子与小青逃遁,二捕快查获了失窃的其余三十八锭官银。
9.失窃库银被找到以后,许仙被发配前往苏州,姐夫李仁在临行前写信给苏州朋友牢营城押司范院长和开客栈的王敬溪,请求对许仙予以关照。
10.许仙来到苏州吉利桥边王敬溪客栈,投靠王主人并暂时住下,得到优待。
11.许仙到苏州半年后,白娘子和小青到苏州找许仙,解释说:官府所查获的银子,是白娘子死去的前夫所有,自己不知来源,见捕快来抓,只好逃走。许仙不听解释,王敬溪与王夫人从中劝合。
12.在王敬溪夫妇的撮合下,许仙与白娘子在苏州成婚。
13.白娘子和小青为了帮助许仙利用自身特长自立门户,到外地大户药行偷盗药材,用于自家新开药行。
14.白娘子的手下变化成仙人,到码头委托舟子,利用水路将偷盗得来的药材运送到苏州,船舱满载着装药材的麻袋。
15.药材被运到苏州码头后,舟子甲告知许仙,让其前来接引。
16.舟子在完成任务后空船回程①此节历史版本均不见,属于创新情节。。
17.白娘子与许仙在苏州新开保和堂药行,乞丐阿猫、阿狗来贺,唱莲花落。但因初来乍到,药行生意冷淡。
18.白娘子与小青到水井边施法,利用毒气在苏州城布下瘟疫,并以自己炼制的保和堂独家丹药施救。
19.苏州城内遍染瘟疫,百姓求医心切。白娘子炼制救瘟丹,药到病除,消息传开,保和堂生意日益见好,受到同行围观嫉妒。
20.吕纯阳诞辰,许仙因药铺生意兴隆,到神仙庙行香礼拜,遇神仙庙主持魏飞霞,魏道长见其额上有黑气,画符相赠,要求回家驱除蛇妖。
21.许仙回家后,魏道长赠符一事被白娘子识破。白娘子吞下灵符,因道行高深,并不受影响,许仙向娘子认错。之后,白娘子与小青来到庙里,谴责魏道长煽弄是非,并驱逐道士。
22.苏州知府陈伦夫人难产,腹痛三日夜,不能分娩,遍请苏中郎中,所请郎中皆施治无效,白娘子托梦知府,让其寻找吴家巷保和堂救治,于是,知府派人延请许仙前往官府救治。
23.许仙被请到苏州府衙内。陈伦向其解释,因夫人难产,其他郎中束手无策,故请许仙前来。原请来施救的众郎中在一旁冷眼观看。许仙献出白娘子临行前给他的两粒药丸。
24.知府夫人在服用了许仙带来的药丸后顺利生下双胞胎,母子平安。陈伦大喜,赠送缎疋银两答谢许仙。
25.陈伦派苏州府师爷与衙役携带银两和缎疋护送许仙回家,并送大礼致谢。
26.苏州府师爷在保和堂拜别许仙,许仙因为成功救治知府夫人名声大显,遭到本地郎中的嫉妒,众郎中设计要让许仙出丑。
27.三皇祖师圣诞庆典依惯例由各药行轮流举办,主持者须排设古玩宝器,献礼圣诞。众郎中以为许仙刚到苏州,定无宝物,可以让他出丑。于是众郎中下帖请许仙作为东道主主持操办本年度庆典,许仙感到无计可施。
28.白娘子为了解决许仙献宝难题,到京城梁王府内偷盗奇珍异宝用于三皇祖师圣诞庆典献礼。
29.许仙见到宝物,解决了庆典献宝问题,笑逐颜开。
30.三皇祖师圣诞庆典上,许仙献出奇珍异宝,苏州郎中们没想到许仙竟真有珍宝用于献礼,而且这些珍宝远远胜于往年。惊诧之余,苏州郎中们不由被许仙折服,尊其为同道,不再为难他。
31.许仙圆满完成三皇祖师圣诞庆典,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同行的尊重。庆典完毕后,许仙雇佣挑夫,携带宝物回家。
32.许仙回家后,白娘子将宝物收藏于家中,这为后面许仙被重新发配至镇江埋下伏笔。
33.端阳佳节,家家插菖蒲艾草饮雄黄酒,白娘子打发小青离开,自恃功力强大,在许仙相劝之下,饮下雄黄酒。
34.白娘子饮罢雄黄酒,不胜酒力入寝。许仙酒后送茶,掀开帘帐,看到白蛇现出原形,当场被吓死过去,魂飞魄散。
35.白娘子醒来后,看见许仙已经被惊吓死去,悲痛悔恨,此时唯有冒险前去嵩山南极仙翁处,取来九死还魂长生仙草,才能救回许仙一命。
36.白娘子飞速前往嵩山碧砂洞盗取仙草,遭到仙童的拦截。
37.白娘子为盗仙草,与鹤童、鹿童打斗,不敌对手,现出原形。南极仙翁与仙人赶到,听取盗草缘由。
38.白娘子跪地哀求南极仙翁赐予仙草,仙翁念及前世为如来佛前捧钵侍者的许仙与白蛇素有前缘,将还魂草送于白娘子,让其回家救治许仙。
39.白娘子费尽千辛万苦,从仙山盗回救命仙草,吩咐小青连忙煎药救治许仙。
40.仙草被煎成汤药,白娘子给许仙喂服汤药,许仙苏醒,被救回一命。
41.在许仙苏醒后,为了解释端午节大白蛇的来历,白娘子与小青合计,将白绫变化为白蛇,并将其斩断成数节,带许仙到庭外观看。许仙相信了白娘子的话。
42.三皇祖师圣诞许仙献宝一事传出,上级知晓梁王府失窃之物在苏州,派遣苏州府捕快前去药行会抓捕许仙。苏州知府陈伦念及许仙救过家人性命,在上交缴获的宝物后,轻判许仙,将其发配到镇江。
43.许仙回家后,责怪白娘子因献宝而惹事,害了自己又被认为是贼人,心生怨恨,负气出行,去往镇江。
44.许仙来到镇江,持王敬溪书信去针子桥投靠开药行的何斌,在镇江找到安身之所。
45.不久,白娘子与小青又到镇江找上门来,许仙不肯原谅。白娘子向何斌和许仙解释,在苏州所献的宝物乃祖上遗留之物,并非偷盗得来,被官府截获纯属巧合。许仙又一次听信了白娘子的话,两人复合。
46.何斌垂涎白娘子美色,以寿宴为名邀请白娘子前来家中祝寿,在婢女的帮助下,引白娘子到后院小楼,欲图谋不轨。白娘子遁去,在帐内现出原形,吓晕何斌。何斌不敢声张。
47.金山寺法海借化缘为由,到药行寻找许仙,告诉许仙白娘子是蛇妖的真相,要求许仙到寺内参禅悟道,躲避灾祸。许仙听从法海的建议,到金山寺内拜佛谒禅。
48.白娘子与小青见许仙拜佛未归,前往金山寺,请求法海放人,法海坚决不放。
49.白娘子跪求不成,怒气顿生,威胁法海:如若不放出许仙,将要率水族来攻金山寺,强行带人。
50.已有身孕的白娘子率领小青与众水族,在金山寺前与法海及护法、众弟子斗法,水漫金山。
51.白娘子生育儿子之后,法海再来收妖,白娘子被金钵镇住,只得将孩儿托付给许仙姐姐许氏抚养,后被镇入雷峰塔下,许仙随法海出家。
52.十余年后,许仙与白娘子的儿子许士麟得中状元,许仙已经出家,许士麟前来拜祭母亲,叙述思念之情。又数年之后,法海被许士麟的孝心感动,奉佛旨放出镇在雷峰塔下的白娘子。
二、碗窑古戏台藻井人物故事壁画《白蛇传》的版本
《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被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有的学者认为,唐人传奇《白蛇记》可能是《白蛇传》的胚胎[4],南宋话本《雷峰塔》就已经是具有较为完整情节的故事了[5];有的学者认为,宋元话本《西湖三塔记》和南宋后期洪迈《夷坚志》中的“蛇妻”故事[6]都算是《白蛇传》的来源。而《白蛇传》作为一个完整的传奇故事流传至今的最早文本是明末冯梦龙编纂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7],该书出版于明代天启甲子年(1624)。在此之前,《白蛇传》的故事和说唱已有流传。明代万历年间所修《钱塘县志》载:“雷峰塔相传镇青鱼白蛇之妖,父老弟子转相告也。”[8]田汝诚《西湖游览志》亦云:“俗传湖中有白蛇、青鱼两怪,镇压塔下。”[9]其《西湖游览志馀》云:“杭州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评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大抵说宋时事,盖汴京遗俗也。……若红莲、柳翠、济颠、雷峰塔、双鱼扇坠等记,皆杭州异事,或近世所拟作者也。”[10]
冯梦龙编《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大致内容是:“南宋绍兴年间,南廊阁子库官员李仁内弟许宣是杭州临安府药铺主管,一日祭祖回来,在雨中渡船上偶遇白娘子。经过借伞、还伞等接触后,白娘子与许宣订下婚约,并赠银给许宣,殊不知此银为官府库银,这些库银被发现后,许宣被发配至苏州。许宣在苏州与白娘子相遇并结婚,受白娘子盗物所累,又再次被发配至镇江。许宣、白娘子又于镇江相遇并复合。这时,法海识出白娘子是蛇精,并告知许宣真相,白娘子携小青到金山寺索夫不得逃遁。之后,许宣回到杭州,发现白娘子、小青已在杭州姐姐家。一夜,许宣姐夫李仁发现白蛇现形,请戴先生抓蛇未果。法海来到杭州,收压了白娘子和小青。许宣化缘盖雷峰塔,修禅数年,留警世之言后一夕坐化。”
从唐宋时期的蛇精故事到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白蛇”故事的中心思想基本还停留在“蛇精”害人的价值观念,旨在警劝少年子弟“莫为女色所迷”。而近现代版的《白蛇传》一直到清代中叶才开始逐渐丰富、完善,并成为当代人耳熟能详的版本。
到了清代,《白蛇传》不仅有三种戏曲版本,而且还有弹词、小说等版本,它们分别是刊刻于乾隆三年(1738)的黄图珌曲本、陈嘉言父女改编的梨园旧抄本、刊刻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的方成培曲本、乾隆三十七年(1772)的《白蛇传》弹词本《义妖传》和嘉庆十一年(1806)出版的小说《雷峰塔奇传》。
剧作家、文学理论家阿英说:“就我所见,蕉窗居士本,实为《雷峰塔传奇》之最早本子。”[11]8蕉窗居士指黄图珌,江南华亭人,生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其戏曲剧作《雷峰塔传奇》,刊刻于乾隆三年(1738),共二卷三十二出:
慈音 荐灵 舟遇 榜缉 许嫁 赃现 庭讯 邪祟 回湖 彰报 忏悔 话别 插标
劝合 求利 吞符 惊失 浴佛 被获 妖遁 改配 药赋 色迷 现形 掩恶 棒喝
赦回 捉蛇 法剿 埋蛇 募缘 塔圆
《雷峰塔传奇》的主要内容、结构、人物基本还是沿袭冯梦龙编《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但该曲本增加了《慈音》一出,以此说明了许宣与白娘子的姻缘起源:
今东溟有一白蛇,与一青鱼,是达摩航芦渡江,折落芦叶,被伊吞食,遂悟苦修,今有一千余载。不想这孽畜,顿忘皈依清净,妄想堕落尘埃。那许宣本系吾座前一捧钵使者,因伊原有宿缘,故令降生凡胎,了此孽案……[12]
该曲本的最后结局也是“白娘子、小青被埋于雷峰塔下,许宣顿悟出家,与法海同登极乐”。《雷峰塔传奇》一演出便风靡全国,“盛行吴越,直达燕赵”[11]7。
阿英说:“黄本不完全适宜于舞台演出,和满足观众要求。于是有陈嘉言父女改本,并增益‘产子’‘祭塔’诸出。”[11]4陈嘉言父女改本是清代的第二个曲本,是梨园界舞台演出者不断丰富与完善《雷峰塔传奇》而产生的曲本,简称“梨园旧抄本”。梨园旧抄本总共三十八出[11]27:
开宗 佛示 忆亲 降凡 收青 借伞 盗库 捕银 赠银 露赃 出首 发配 店媾
开店 行香 逐道 端阳 求草 救仙 窃巾 告游 被获 审问 投何 赚淫 化香
水斗 断桥 指腹 付钵 合钵 画真 接引 精会 奏朝 祭塔 做亲 佛圆
梨园旧抄本改变了《雷峰塔传奇》的一些人物,也改变了《雷峰塔传奇》的结局。比如梨园旧抄本不仅有了白娘子的师兄黑风仙,增加了“端阳”“求草”“水斗”“断桥”这些后世熟悉的情节,而且在结尾处续上了“白娘子指腹为婚与许宣姐姐结亲”“许宣皈依三宝时绘画白娘子遗容”“黑风仙来雷峰塔相见”“许士粦(梨园旧抄本许宣与白娘子之子)祭塔、娶亲”“白娘子出塔”等情节,整部戏成了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大团圆结局。
乾隆三十六年(1771),安徽歙县人方成培觉得当时流行曲本不甚简练文雅:“惜其按节氍毹之尚,非不洋洋盈耳,而在知音缗阅,不免攒眉。辞鄙调讹,未暇更仆数也。”[13]5于是,“因重为更定,遣词命意,颇极经营,务使有裨世道,以归于雅正”[13]5。方成培本《雷峰塔传奇》是目前全本流传在世的最新版曲本。在这一本里,小青成了与白娘子同类的青蛇,她爽朗、正直、爱憎分明,形象更加完美。在故事情节与人物方面,方成培本延续陈嘉言父女的梨园旧抄本,共四卷三十四出:
开宗 付钵 出山 上冢 收青 舟遇 订盟 避吴 设邸 获赃 远访 开行 夜话
赠符 逐道 端阳 求草 疗惊 虎阜 审配 再访 楼诱 化香 谒禅 水斗 断桥
腹婚 重谒 炼塔 归真 塔叙 登塔 捷婚 佛圆
弹词作品《义妖传》既有乾隆三十七年(1772)汪永章作序的《新编东调全本白蛇传》版本,也有嘉庆十四年(1809)刊本的《义妖传》①陈遇乾编著,陈士奇、俞秀山校阅,共二十八卷五十三回。。小说《雷峰塔奇传》又名《白蛇精记雷峰塔》《雷峰梦史》《雷峰塔全传》《义妖全传》《白娘子出世》等,共五卷十三回,最早的版本于嘉庆十一年(1806)刊刻,署名为玉花堂主人。这些曲艺、小说和前述的戏曲作品类似,故事结构逐渐丰富,人物形象逐渐丰满,追求人性自由的主题思想逐渐鲜明,白娘子身上的妖气也逐渐减少,人情味浓厚,已成为一个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妇女形象。
碗窑古戏台藻井五十二幅《白蛇传》人物故事壁画的情节并非完全出自上述任一版本,而是上述诸多版本的融合,甚至超出了上述版本的范围,见表1。换言之,碗窑古戏台藻井人物故事壁画所绘制的内容是一部独创性、糅合型的《白蛇传》。
表1 碗窑古戏台藻井人物故事壁画情节来源
壁画 序号 冯梦龙 话本 黄图珌 曲本 旧抄本 曲本 方成培 曲本 弹词 《义妖传》 小说《雷峰 塔奇传》 未见版本 或自创 32 + + 33 + + + + 34 + + + + 35 + + + + 36 + + + + 37 + + + + 38 + + + + 39 + + + + 40 + + + + 41 + 42 + + + + + + 43 + + + + + + 44 + + + + + + 45 + + + + + + 46 + + + + + + 47 + + + + + + 48 + + + + + 49 + + + + 50 + + + + 51 + + + + + + 52 + + + +
三、碗窑古戏台藻井人物故事壁画是明清时期温州戏曲发展的缩影
古代民间传统雕刻、壁画大都是以明清时期较为有名的小说、剧本的插画为蓝本,建筑师按照自己的雕刻、绘画艺术风格进行再次创作而形成的。在已知的现存于世的关于《白蛇传》的雕刻、绘画等艺术中,《白蛇传》的“游湖”“断桥”“盗草”等情节出现较多,连续性的画幅数量一般也就十多幅,如刊刻于嘉庆十一年(1806)署名为玉花堂主人的小说《雷峰塔奇传》有插图十六幅,嘉庆十四年(1809)陈遇乾所著弹词作品《绣像义妖全传》中的“序像”有绘画十六幅。而碗窑古戏台藻井《白蛇传》连续性故事壁画却达五十二幅,而且具有独创性和糅合性,这些壁画应该是画师根据当时的温州戏曲舞台演出情况所画。
温州是南戏故乡,南戏是“百戏之祖”。我国迄今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戏曲剧本就是南宋温州九山书会才人创作的南戏《张协状元》。明代祝允明在《猥谈》中说:“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余见旧牒,其时有赵闳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贞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以后日增,今遍满四方。”[14]徐渭《南词叙录》则说:“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或云:‘宣和间已滥觞,甚盛行则自南渡,号“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15]到了元代,温州著名的戏曲作品《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被后人称为四大南戏,在明清时期传演甚广,影响深远。温州瑞安人高明(则诚)创作的《琵琶记》则是我国南戏史上第一部由“名公”文人作者参与创作的戏文,代表了南戏艺术的最高成就,成为宋元戏文的终结和明清传奇的先声。
明代以后,南戏分化发展出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高腔)、昆山腔。有的声腔消亡遗失,不再传唱,几成绝响;有的声腔衍变转化,融入地方剧种,虽有迹可循,却也辉煌不再。而昆腔则一枝独秀,经过魏良辅等人的改造,逐步北传,引领了当时士大夫的审美导向,成为明代以后独领风骚数百年的昆曲。一直到今天,昆曲作为戏曲活化石,依然活跃在舞台之上。
明清之际,温州作为北接苏杭、南连闽粤、西邻皖赣、东出海疆的通达之地,人流、物流、文化流交杂融合,古老南戏、新兴昆曲与进入瓯越大地的皖赣闽粤等地方剧种产生了相互交叠影响,演出舞台盛况空前。明代温州人姜淮在《岐海琐谈》里记曰:“每岁元夕后,戏剧盛行,虽延过酷暑,弗为少辍。如府县有禁,则托为禳灾、赛祷,率众呈举,非迁就于丛祠,则移香火于戏所,即为瞒过矣。”又云在当时的拱辰门外,“粉黛腻绿,竞媚争妍。檀板歌喉,献娇卖俏……或事清讴,或演杂剧,男女混淆,酣歌倡饮……”[16]
尤其在清代,温州出现了昆腔、高腔与乱弹、徽调(皮簧、和调)、滩簧、时调等各种花部声腔并行的百花齐放局面。而阳春白雪的昆腔逐步竞争不过花部诸腔,渐趋衰微,清代掌故大家梁章钜记载了自己在道光年间来温州时所见到的温州及其他各地的演出情形[17]:
剧场有南戏、北戏之目,不过以曲调分。近人有文班、武班之目,文班指昆曲,武班指秦腔,则截然两途矣。余金星不入命,于音律懵无所知,故每遇剧筵,但爱看声色喧腾之出。在京师日,有京官专嗜昆腔者,每观剧,必摊《缀白裘》于几,以手按板拍节,群目之为专门名家。余最笑之,谓此如讲古帖字画者,必陈《集古录》及《宣和书画谱》对观,适足形其不韵,真赏鉴家断不如是也。忆在兰州日,适萨湘林将军由哈密内召入关,过访,素知其精于音律,因邀同官以音觞宴之。坐定,优人呈戏本,余默写六字曰:“非《思凡》即《南浦》。”握于掌中,将军果适点此两出。余曰:“君何必费心?余已代为之矣。”开掌示之,合座皆笑。湘林正色语余曰:“戏虽小道,而必以雅奏为高。若猥语乱谈,则舆隶所乐闻,岂可以入吾辈之耳?”余曰:“君言诚是,然既已演戏,则征歌选舞,自以声色兼备为佳。若徒赏其低唱恬吟,则但令一人鼓喉,和以一笛足矣,又何必聚一班数十人于后台,为之结彩张灯,肆筵设席,而品评其行头之好,脚色之多乎?”合座群以为然,而湘林为之语塞矣。比年余侨居邗水,就养瓯江,时有演戏之局。大约专讲昆腔者不过十之三,与余同嗜者竟十之七矣。
在清代中期,温州戏班演出的剧目既有南戏遗存剧目,也有明清新编传奇;演出的班底既有昆曲或乱弹单腔组班,也有诸腔融合的戏班;演出的声腔既可以全本都用纯粹的昆曲,也可以一部分是昆曲、另一部分是乱弹。这种各类声腔融合、演员文武昆乱不挡的神奇景象可以说是戏曲史上的“温州模式”。
在当时温州的平阳、苍南一带,戏曲演出昆乱齐唱的现象也是十分兴盛。乾隆年间平阳诗人张綦毋的作品集《船屯渔唱》里载有《观小儿班》一诗:“儿童唇吻叶宫商,学得昆山与弋阳。不用当筵观鲍老,演来舞袖亦郎当。”[18]
温州戏曲蓬勃发展,《白蛇传》也登上了温州各地戏台。乾嘉年间,温州艺人洪全(泉)本“集流散艺人组班”,成立“老锦秀乱弹班”,使用多声腔进行演出,整理了戏班闯荡江湖压箱底的八十四本“正统”“本家”传统大戏。这八十四本大戏包括“三昆(昆腔戏)”“四高(高腔戏)”“五老(老乱弹戏)”“四冷(冷门乱弹戏)”“四徽(皮簧戏)”等。“三昆”则指《连环记》《渔家乐》《雷峰塔》,这说明乾嘉之际《雷峰塔传奇》已是温州戏班在各处经常演出的新编剧目了[19]。
在温州,《白蛇传》不仅有混合声腔的乱弹班演出,也有纯粹的昆曲戏班演出。1925年,黄一萍抄本《温州之戏剧》记载了温州昆腔班及其剧目、名艺人:
闻七十年前时,温州有“蔼云”“秀柏”两班,演奏颇遵古道,厥后则一死于疫,一溺诸海,中断者二十余年,昆戏遂告绝响。以后有“同福”“品玉”两班,继续而起,所演昆剧,均藉重排,又复收拾硕果仅存之三本昆剧(《水满》《连环记》《渔家乐》)暨《十五贯》《牧羊》《折柳》等剧,汇合而成昆班,厥后又逐渐扩演,戏目始渐增加。伶工中如蒲门生,平阳蒲门人,名莲襟,善画梅,能为小诗词,在班为小生,演剧能出神入化,迄今犹为人传赞不替。阿桃,丑角,平阳金乡人,一生演剧,并无破绽,年逾古稀,尚能演《红梨记》及《千金记》之“乌江自刎”①参见:黄一萍.温州之戏剧:昆腔班[G] // 永嘉县政协文史委员会.永嘉昆剧.沈沉,辑.1998:48。。
道光、咸丰年间,蔼云和秀柏两个昆曲戏班坚守昆腔纯正演出技艺,是温州戏曲舞台演出的重要队伍,可惜这两支队伍因病、灾突遭沦殁,昆曲戏班几乎断绝。据资料记载②参见:沈沉.永嘉昆剧综述[G] // 永嘉县政协文史委员会.永嘉昆剧.沈沉,辑.1998:4。,同治某年正月初一,与京剧初创时期同光十三绝同时代的苍南杰出戏剧家蒲门生③蒲门生(1854―1886),本名叶良金,今苍南马站蒲城人。和阿桃④阿桃(1839―1918),本名杨盛桃,今苍南金乡人。从老锦秀乱弹班双双出走,会同正生徐锦富(一说为朱盛)、花脸邹阿青、正旦蔡阿钟、正吹周正等二十余人,在市区麻行僧街杨府殿,独立组织了一个单一声腔昆曲班社,初取班名“洪福”,后因路人误之为“同福”,为讨口彩,遂改班名为“同福”,“同福”就是今天“永昆”剧团的前身。在黄一萍的记述中,同福班在复排剧目时也重拾了观众喜闻乐见的《雷峰塔传奇》(即《水满》)。可见,在清代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在温州各地的演出舞台上,无论对于昆曲戏班还是乱弹戏班,《白蛇传》一直是经久不衰、薪火相传的传统大戏。
《白蛇传》从演出的那一天起就在不断地边演边改,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各民族、各地区三百多个戏曲剧种和三百多个曲艺曲种里都有《白蛇传》。据《清稗类钞》,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两淮盐商奉迎皇帝,所演出的《白蛇传》就有多个版本:
又南巡时须演新剧,而时已匆促,乃延名流数十辈,使撰《雷峰塔传奇》,然又恐伶人之不习也,乃即用旧曲腔拍,以取唱演之便利,若歌者偶忘曲文,亦可因依旧曲,含混歌之,不至与笛板相迕。当御舟开行时,二舟前导,戏台即架于二舟之上,向御舟演唱,高宗辄顾而乐之[20]。
这种“演改”现象在清代的温州演绎得更加明显。由于温州地区昆曲、乱弹掺杂交错,在温州演出的《白蛇传》可以推断是各种版本的大杂烩,“演出戏班结合当时的小说、弹词作品进行糅合改编”“独创情节”的可能性亦不能排除。瓯剧作曲家李子敏说:
昆班看家戏《雷峰塔》,全本戏中的《游湖》《断桥》唱昆,余皆唱乱弹;或《水漫(满)》《合钵》两场唱乱弹,余皆唱昆;或《游湖》《水满》《断桥》《合钵》唱昆,余唱乱弹等等,总之,不唱“纯昆”,而“间唱”乱弹。这是诸多“版本”中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对于“纯”昆或“纯”乱(弹)来说,则是特性[21]。
除了唱法,《白蛇传》的内容以及情节也存在创新。温州戏曲专家沈沉曾记录:
《雷峰塔》:昆剧传统剧目,事本明人同名传奇。在温州地区各剧种中,系温州乱弹所保留的三本昆腔戏之一,但温州各昆班则未见有演出此剧全本之记录。而各乱弹班一般都能上演全本,剧情自白蛇、青蛇下山至合钵止。其中《游湖》《还伞》《合婚》《端阳》《盗草》《水斗》《断桥》诸出唱昆腔,其余各出则唱“乱弹”。造成一剧中声腔不统一之原因,据传此剧系金华演员来温州搭班时所教,后因报酬上发生争议,金华演员故意掐头去尾,以致造成一个剧目中夹杂两种声腔。此后,温州乱弹艺人又据民间曲艺,添出青蛇学法、许梦蛟得中状元前来祭塔、法海不敌青蛇躲进蟹壳、许仙与白素贞团圆等情节,是谓《后雷峰塔》,均唱“乱弹”。此剧失传已久,乱弹班在民国以后即无演出。温州各昆班则仅能演出《盗草》《水斗》《断桥》等折子戏。①参见:沈沉.永嘉昆剧剧目考略[G] // 永嘉县政协文史委员会.永嘉昆剧.沈沉,辑.1998:95。
如此,碗窑古戏台藻井所画的《白蛇传》既有戏曲剧本的踪迹,也有小说的影子,甚至有自创的情节,超出存世的所有《白蛇传》版本内容,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四、碗窑古戏台藻井壁画是清代苍南商品经济繁荣的文化表现
温州地处海隅,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南宋时期,宋高宗南下驻跸温州,加上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兴起,温州经济、文化和交通等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清以后,温州人口逐渐增多,因温州地理位置特殊,其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外界关注。清代同光年间的温州同知郭钟岳曾说:
温州居闽浙之交,地处边隅,乃为岩邑。争者不深入奥区,得者或始基寸土……南宋则高宗驻跸于前,出帝浮海于后。元末明祖之兴,不数年而混一天下,建康之争,鄱阳之胜负,皆不可必,其所以通接应资根本者,实始于温州也。由温州而定福建,由福建而取两广,温之变海疆为孔道,自宋始然,有功于明者大矣。②参见:郭钟岳.瓯江小记[M].清光绪四年(1878)和天倪斋刻本。
由于明代倭乱、清初海禁等原因,温州人口在明清时期经历了几次大进大出。康乾时期,时局日益稳定,温州的人口激增,手工业逐渐发达,瓷器、纺织、染色、明矾冶炼等工场逐步发展起来,商品经济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碗窑村所在的桥墩区域位于平阳、苍南、泰顺、文成、福鼎的交界处,桥墩水库建成之前,这里是鳌江最主要支流横阳支江的上游,海陆交通可以直达内陆与海外。碗窑村周边有三折瀑布、玉苍山林场和高质量的高岭土矿等自然资源,丰富的水力资源、森林资源和矿藏资源,给碗窑先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产生活条件。
明末清初,福建连城的巫氏等为避战乱一路内迁,至苍南玉苍山麓南坡焦滩时,被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吸引,定居下来重操原籍旧业——手工操作烧制陶瓷器皿,所制陶瓷尤以青花陶瓷闻名,工艺代代相传。至乾隆晚期,碗窑形成了顶窑、下窑、半岭三个区块,聚集40多个族姓、4 000多人,全部从事碗窑生产和商贸流通工作。据《巫氏宗谱》记载,当时的碗窑“实业瓷矿、屋宇连亘,人繁若市”[22]271。之后,碗窑逐渐进入鼎盛时期。
《平阳县志·食货志》载:“烧造之业最早者为南港三十七都焦滩①即今苍南县桥墩镇碗窑村。,清雍正间夏、施、巫三姓首创为之,现有十二窑,产值约银圆八万。……货之种类,曰碗、曰盘。碗有大斗、二斗、三斗、四斗、可二、可三、大水、中水诸目。盘有五寸、六寸、尺盘、九寸盘诸目。……出口销路,温属而外,浙则宁波、乍浦,苏则江阴、南通州、泰兴,皖则淮安,鄂则长江,以及山东牛庄、台湾诸处。”[22]271浙南名宿刘绍宽(1867―1942)亦言:“平阳瓷业之兴,始于南港焦滩,其出品可方闽浙诸窑。”[23]
在碗窑的坑子底窑址和竹篮头贡窑址,文化堆积层一直从清初延续到民国末年,所造的器物碗、盏、杯、盘等,造型规整,胎质致密,青花釉色润泽,纹饰多变,风格率真、粗犷、质朴,民间生活气息浓郁,反映了碗窑数百年陶瓷制造蓬勃发展的状况。
碗窑每件成品从备料到出窑的十几道工序全凭手工操作,虽说生产人数众多,但出货依然较慢,供不应求。为了屯足陶瓷货物,商人们在村里一住就是半年。而碗窑位置偏僻,生活简单,商人们易感寂寞,为了留住客人,村里开始集资兴建戏台。村民们财大气粗,一次性在顶窑、下窑各盖一座戏台(下窑戏台已毁)。不久,村民们又按当地习俗在上窑戏台对面盖了三官殿,并使三官殿厢房与戏台形成一个连体建筑群,这样戏台观众席就可容纳一千三百多名观众。一直到21世纪初,每逢节庆,村民们仍定期邀请社戏班子于古戏台演出。
温州在历史上被誉为“百工之乡”,发达的手工业催生了文化艺术的繁荣,民间的戏曲演出活动日益普遍,戏台营建以及戏曲壁画绘制现象随之大量增加。据温州市文化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温州现存自宋元至明清时期的古戏台达541处,其中130多处古戏台遗留着戏曲彩绘图饰,这些图饰形象地记录了温州戏曲的繁华情形[24],为人们了解温州戏曲发展和流传的历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碗窑古戏台藻井《白蛇传》壁画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性作品,并且可能是清代以《白蛇传》为题材的壁画中画幅最多的壁画。
五、碗窑的古戏台和三官殿是清代浙南民间建筑的杰出代表
与浙南闽北的一些传统农业村落不同,碗窑村不仅是浙南古民居建筑的代表村落,还是以手工业工场为特色的聚居地。碗窑村靠山临水,依山建房,沿山建窑,引渠入村,达到了生产与生活的深度融合。村民利用水渠将远处溪流引入村内,溪流沿房前屋后穿村而下,成为饮用水源与生产动力源。吊脚楼、二层合院式民居、门台等木瓦结构的清代浙南山区特色建筑以及陶瓷加工烧制古作坊等手工工场设施(如水碓房、瓷土漂洗池、沉淀池、窑床等)都十分完整地保存至今。龙窑沿山坡而建,系砖土结构,全长约50米,宽约7米,也称“阶级窑”,是碗窑辉煌时期十八座窑址之一。这些工场设施完整地展示了手工陶瓷产业化生产的舂土、洗土、拌土、制坯、画花、舂釉、洗釉、刮脚、入窑、烧窑、出窑、分级等十几道制作工序。
村落里的公共建筑——古戏台与三官殿,位于碗窑村顶窑,占地约400多平方米。三官殿是木构建筑,由月台和正殿组成,面阔三间9.2米,通高约7.5米,进深三间6.8米,悬山顶,是碗窑先民的祈愿祭拜之处。三官殿左右两侧及后墙由块石砌筑,上部改青砖。明间前出抱厦,抱厦施飞椽,上置有重拱圆形藻井,藻井旋形而上,像个大铜罩,俗称“田螺钻”。旋型由16根龙角形术柱弯旋而上构成,每根术柱用硬木雕成“斗子”,265块术柱连接成龙角型。旋型边的四个角雕有四只大蝴蝶,状似翩翩起舞。每块木板雕有不同花纹,还点缀着碧绿色的圆珠。正殿进深九架四柱,二中柱间为五架抬梁,上立短柱承托檩条,带前后双步廊,明、次间各置有圆形、菱形藻井,前廊有六角藻井及平棋天花,后部置神龛。三官殿有一盏特殊的天灯,该天灯是灯杆立于三官庙内并伸出瓦楞冲天而立的一盏街灯,是电灯发明之前夜间引路的照明光源。村民们每晚点燃灯芯,用绳索将天灯拉上去,天灯高高悬起,为村民照明引路,一直保存至今,堪称浙南最早的公共街灯,天灯石墩上镌刻着“咸丰元年”的字样。
古戏台与三官庙相对,中间以天井相隔。古戏台是四柱歇山顶木构建筑,坐东北朝西南:面阔4.3米,进深4.28米,板高1.54米,通高7.26米;檐柱为圆形,柱头是两跳悬柱,出两跳后为假昂,柱间有镂空花板装饰,额枋上、戏台内的顶部饰有十二组九跳藻井。顶饰底部天花为正方形,边长4.28米;中部为十二边形藻井,底径3.57米,顶径0.39米;藻井斗拱共九跳,高差1.28米。①参见:黄培量.苍南县碗窑古戏台维修工程技术方案设计[Z].2009。古戏台的后楼是两层木构,面阔三间,建筑面积约两百多平方米,是供演员休息、化妆的专属场所。古戏台四根立柱上分别悬挂两副对联:一副是“情节新奇出人意料,机关巧妙娱我视听”;另一副是“谱自日月来霓裳羽衣翻仙曲,响从云外落高山流水叶神听”。相互映衬的古戏台与三官庙结构严密,布局合理,造作精良,建筑风格十分独特,是浙南清代同类建筑中的杰作。
碗窑古戏台藻井壁画不仅包括人物故事壁画,还包括花卉诗文壁画,部分画作落款中有“壬寅秋月”“在壬寅”等字样。康熙元年之后的壬寅年有三个年份:康熙六十一年(1722)、乾隆四十七年(1782)、道光二十二年(1842)。最后的这个壬寅年与三官殿天灯座墩上石刻的“咸丰元年”(1851)最为接近。据此,碗窑古戏台应是落成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这也与碗窑当地人“先盖戏台后盖三官殿”的传说相符。
关于碗窑古戏台的建造,碗窑当地人还有一个传说[25]:
据传,此殿、台(顶窑三官殿和戏台)系一位年仅24岁的泰顺师傅所造,当时顶窑、下窑二处工程同时开工,师傅都是泰顺人。但下窑师傅的手艺不如顶窑师傅。后来顶窑师傅回家探亲,下窑师傅也忙赶回泰顺,一连送了3只猪腿;顶窑师傅只管收下,却不露面见人。直到第4只猪腿送上门了,才出来指点。下窑师傅再来碗窑,也技艺大进了。顶窑的三官殿和戏台足足建了3年。完工后,年纪轻轻的师傅回到泰顺,大病一场去世了。碗窑人至今不知他的尊姓大名,只是代代传下一句俗话:碗窑戏台当心看。意思是琢磨透了该处的精妙,做木匠也就业成技得了。
这虽然是传说,却也颇有些踪迹可寻。一方面,碗窑古戏台藻井与泰顺县龟湖马仙宫大殿藻井、泗溪临水宫大殿藻井在建造的时间、建筑的格局、壁画的风格方面都十分接近;另一方面,这个传说的结局十分耐人寻味,因为在碗窑古戏台藻井上的五十二幅《白蛇传》壁画中,五十一幅壁画均已完成线描、彩漆工作,而底部天花板的那一幅《金山寺索夫》却只完成了线描,来不及着色。
六、结 语
碗窑村2012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2014年又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三官殿与古戏台是碗窑村独具魅力的两处建筑,建于清代中叶。它们互相映衬,结构严密,布局合理,造作精良,建筑风格十分独特,是浙南清代同类建筑中的杰作。
碗窑古戏台藻井上绘有大量花鸟、人物壁画,这些壁画具有极高的文物研究价值。其中,人物壁画共五十二幅,绘制的是依照一定排序规则展开的连续性故事《白蛇传》。该处《白蛇传》壁画的情节并非完全出自任一存世版本,而是诸多版本的融合,甚至超出了存世版本的范围,具有糅合、独创的特征。古戏台藻井《白蛇传》壁画是明清时期温州戏曲发展的缩影,是清代苍南商品经济繁荣的文化表现。
三官殿天灯石墩镌刻的“咸丰元年”(1851)应是三官殿落成的大致时间。从古戏台花卉诗文壁画落款中的“壬寅秋月”“在壬寅”等字样看,古戏台应是落成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
碗窑古戏台藻井壁画研究涉及面较广,与传世《白蛇传》版本以及清代温州的历史、经济、戏曲、民俗、建筑、工艺、族群等诸多研究门类均有关联,因时间有限,目及的资料也十分有限,有关结论未必准确,权当抛砖引玉,敬请行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