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中考复习中的应用探讨

2021-04-18张锋

学周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中考复习思维导图初中数学

张锋

摘 要:思维导图即指将思维流程用简图表示出来的一种学习工具。思维导图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思路方面有很大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也因其在学生思维培养方面的优势而具有重大意义。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即时提高成绩,长远来看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梳理思维,提高学习能力。本文即以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导图;中考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3-00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3.007

数学是一门对思维的连贯性和思维方向正确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且学科内部知识体系错综复杂,因此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综合学习能力。面对中考复习这样系统性学习的情况,教师和学生不仅要关注具体知识的复习记忆,而且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整体的备考复习思维和宏观的知识体系的把握。

一、数学中考复习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一)建立知识体系,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化复习

中学数学学习与小学数学学习差距就在于知识体系的建立。从初中开始,数学学习对学生知识体系和知识脉络的建立就有了一定要求。总体来说就是要求学生以一个基本知识的大概念为中心,发散学习与此概念相关的基本知识。这样的知识体系考验的是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中考复习是要将学生三年所学在短时间内串联起来,让学生能够在总复习期间以一个清晰可辨的网络结构对其所学知识进行记忆与理解。此时,思维导图就有了发挥作用的空间,思维导图就是从一个中心出发,发散出与此相关的枝叶脉络的一种学习工具,所以学生在初中数学复习期间使用思维导图,对其知识体系的建立以及基础知识的系统化复习都有帮助。而且复习阶段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更能彰显其自主学习能力及个人思维的独特之处。

(二)按照中考考点分专题大类复习

中考复习不比日常教学,日常教学对学生的品行、能力及学习成绩要进行全方位的关注和培养,而中考复习则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中考成绩针对性的提高。为了提高中考考试成绩,就要针对中考考卷出题情况对所有知识分专题进行详细复习。专题复习中作为专题名称出现的知识,往往就是思维导图的起点,即学生整个复习思路的起点,由此开始知识的眼神扩张,最终以此为中心,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复习中所分出的专题,如数与代数、平面几何等专题,都有其知识延伸的一个中心。思维导图在这样的专题复习中也大有可为,将专题中心知识作为思维导图的起点,主干知识作为思维导图的重点主干加以描绘。以此类推,一张思维导图即一个专题的知识,将专题知识浓缩成为思维导图,利于学生记忆,也对专题大项下的知识分出了主次轻重,帮助教师和学生有选择地进行复习。

(三)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复习策略的指导

教师对学生复习策略的指导主要需要集中在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整理思维的习惯,中考不比日常学习,学习中学生有教师和网络作为依赖对象,但考场上学生只能靠自己,所以无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是否有依赖心理,教师都要帮助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第二是引导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学会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表达方式等。自我反思是学生在中考复习阶段查漏补缺,提升能力的方法。期待用“题海战术”完成大考复习是错误的,题目千变万化,但其变不离其宗,所以反思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己思维的正确程度才是复习制胜的关键所在。复习不同于新知识的学习,这时教师可以完全放手,由学生自己用绘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复习,学生自行绘图,独立思考,自我反思,更能达成复习的目标。

二、思维导图在数学中考复习中的优势

(一)帮助学生从一个中心点出发建立知识网络

知识体系的构建的方法是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式梳理知识和思维。思维导图的画法是以某个宏观或基础概念为起点,将重点知识作为导向主干,在此基础上添加细节性的知识做补充。所以在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时做思维导图比其他方法更具有天然优势。

建立知识网络是一个思维性的过程,很多观点如果得不到及时表达就会被遗忘。传统的学习笔记等方法仅仅是知识积累的表现形式,做不到基本知识和学生思维进行结合,但是思维导图可以做到这一点。思维导图的文字部分是基础知识的体现,其画图过程就是学生思维的表达。将知识与学生思维结合起来,思维导图就成为每个学生独特的知识网络和思维体系的表现形式。

(二)用图像提高记忆效率

根据人类记忆法原理,文字记忆需要根据记忆顺序进行联想链接,但图像记忆不需要过多转换过程,所以图像记忆比文字记忆速度快且记忆周期长,不易遗忘,且文字记忆属于左脑记忆,即所谓的死记硬背,但图像记忆更倾向于右脑的理解記忆,即图像记忆的记忆效率要高于文字记忆。虽然数学是一个技能性学科,但对于初中学习来说,即使数学、物理等偏理科类学科仍然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且这些内容繁多杂乱,相似度大,如果死记硬背,会导致记忆紊乱等效率低下的现象出现。所以思维导图在数学知识的记忆方面可以作为学生记忆内容起到作用。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中考复习中的实际应用方法

(一)微观知识的复习

大考复习首先要做的是对每一部分具体知识的重温回顾,这个环节思维导图可以由教师布置成为学生的课后学习任务。课堂复习是由教师带领、主导进行的知识复习,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回忆、巩固先前学习的知识。将思维导图的制作作为学生的课后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完成,目的在于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对课堂复习内容回顾的思维过程。这部分的自主复习重点在于对具体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自主绘制微观知识的思维导图并以图像方式对这些细致具体的知识进行记忆。但是考虑到可能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很少用到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并且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很少独立思考或自我反思,所以在这部分微观知识的复习中,我主张采用课堂教师引导,学生课后自主绘图的方式进行复习,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二)教师引导学生作专题复习

结束一轮微观知识的复习后,按照中考的命题习惯和命题方式进行分专题的复习,专题复习中思维导图的作用则更加明显。首先还是需要教师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做专题复习。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在专题复习中,教师需要的是将学生以为的重点、难点及以往学习中暴露出的易错点进行剖析讲解。其次,运用和上述微观知识的复习同样的做法,将思维导图的制作作为学生的课后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绘图。专题复习的目的在于对学生在之前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完善其知识漏洞。所以专题复习中与微观知识复习的不同点就在于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时可以进行自主的选择,即学生选择自己知识漏洞比较大的专题进行细致的绘图复习,而对于学生学习比较扎实的专题,思维导图的制作可以粗略一点甚至直接忽略。最后,对于大部分学生均有较大知识漏洞的专题,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思维导图制作比较优秀的学生对其制作思维导图的思维过程进行展示讲解,帮助其他学生查漏补缺,改变思维方向。这样在专题复习时用教师引导,自主复习,学生之间交流讨论的方式将专题复习过程细化,能够更大程度地帮助学生修补其知识的漏洞,同时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转换也有好处。

(三)学生复习笔记的整理

学生的复习笔记作用在于初步呈现学生大脑中数学的知识体系架构,同时作为学生记忆其所复习知识的一个载体存在,所以,学生的复习笔记也应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但是,学生复习笔记中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一定要由学生自主完成,最好拒绝教师的引导和指导,避免教师思维对学生思维产生较大影响。否则,思维导图就会变成教师的思维导图,而不是学生自己的思维导图。教师所起到的作用也只能限于制作完成后的评价以及帮助学生进行对知识错漏之处的改正和添加。要求学生将复习笔记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要以此进行记忆。上文中已经提到学生记忆图像要比记忆文字速度快,准确率高,所以学生这一部分的思维导图制作要符合自己的记忆习惯,要能够保证自己高效记忆,这也就是学生的思维导图需要保持一定独特性的原因。

(四)宏观知识体系的把握

宏观知识体系的把握,即对前期所有知识复习的总结和升华。学生宏观知识体系的建立,是需要教师从旁进行一定指导的,所以宏观知识体系的把握最好能够在课堂时间进行,由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思维上的概括和升华后,再由学生自主完成对宏观知识的思维导图的制作和对自己思维的梳理、反思。

宏观知识体系的把握,顾名思义是粗略的知识架构的梳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注意,无论是制图还是思考问题,都要避免太过追求细枝末节,细节的知识放在前期一轮微观知识复习和专题复习中直接解决,不要将细节问题拖延至宏观架构梳理的问题中来。

四、结语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早就存在但近些年才兴盛起来的学习方法,在教育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考复习这样需要知识体系建立完善的阶段,思维导图具有很大优势。这样的大考复习,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与其他时候不同,短时间内学生能力不可能进行大幅提升,所以有针对性地建立知识网络,进行复习备考就是对教师和学生最大的要求。思维导图看似耗时多,但是相比其他的抄写等重复性工作和“题海战术”,不得不说思维导图效率更高,且由于学生对这样的方式有一定新鲜感,还能够在枯燥的复习时段使学生不减其学习热情,对复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提升帮助极大。

但是思维导图应用需得当,不能教师思维指导学生,应当是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知识复习。所以面对一轮微观知识复习,二轮专题知识复习以及最后的知识体系把握,思维导图的制作都应该由学生主导,让学生的独立思维成为其中考过程中的依靠,减少学生对教师思维的依赖。综上,思維导图在初中书写中考复习中的应用要注意的根本就是学生思维的培养,要使其思维独立,清晰有条理。

参考文献:

[1]韩振国.宏观着眼 微观入手——利用思维导图上好复习课[J].中国电化教育,2004(8).

[2]赵国庆,陆志坚.“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辨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4(8).

[责任编辑 杜建立]

猜你喜欢

中考复习思维导图初中数学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率
中考数学复习有效性之我见
语文中考复习的有效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