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技术助力体现小学心育课操作原则

2021-04-18陈慧萍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课信息化技术多媒体

陈慧萍

摘 要: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普及,学生的教室环境具有更多科技元素,为智能化、信息化教学提供了物质条件。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如何借助信息化新技术,在遵循心理辅导课的操作原则下,把心理健康教育的“育心”特点体现出来,这对心理教师来说,是一项挑战,也是对未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索的必然趋势。笔者以“赞美暖人心”这一堂心理辅导活动课为案例,简述如何借助信息化技术,进行心理辅导课操作。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化技术;心理辅导课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以及特点,通过相关专业的教育方式和途径,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与个人生理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心理健康状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素质全面提升的重要基础性教育工作。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普及,学生的教室环境具有更多科技元素,為智能化、信息化教学提供了物质条件。课堂使用的信息化技术有iPad、投影仪、计算机建构出的“智慧教室”,为体现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操作原则助力服务,从而大大提高了心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信息化新技术运用到心理教育的优势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引领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提出“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小学心理教育亦是如此,它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更高效和科学合理地学习,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多媒体技术不仅将简单的图片、文字以及声音相互融入,形成更为直观、形象的内容,而且能够扩展心理教育内容,将其他学科有效地与心理教育内容相衔接并与之结合,可以对学生所处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发展趋势形成整体把控,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精神世界。为了进一步提高专业素养和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能力,笔者参加了番禺区“第三届基于新技术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大赛的复赛,上了一节以“赞美暖人心”为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下面笔者将以此节课作为课例进行说明。

二、信息化教学体现小学心育课操作原则分析

(一)借助多媒体,演绎课堂动态——动感第一原则

心理辅导活动课上,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应该体现在“活动”上,也就是说,心育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动”起来的课堂,学生通过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只有活动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改善他们的自我意识和情绪状态,使他们集中精力专注于辅导活动的展开,降低心理防御水平,以更好地敞开自我的内心世界,从而打破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课堂。

比如,在“赞美暖人心”心理活动课上,笔者设计了“能量圈”的热身环节,通过PPT的投影,把活动的规则和组成“能量圈”的示范图片以及关于如何操作的动态视频展示出来,能让学生快速展望活动的要求及动作的要领,有利于提高活动的效率。带领学生开展热身活动,引导学生按照活动的规则在小组内搭建能量圈,评价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通过活动导入,活跃气氛,初步感受赞美,激发学生对赞美话题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制作情景剧,创设教学情境——情境体验原则

按照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任何学习都应该从情境开始。要想演绎一堂出色的心理活动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最终获得心灵的成长。

在“赞美暖人心”心理活动课上,在“善于赞美——赞美的艺术”这个环节中,笔者通过提前对学生进行情景心理剧的排练,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近的情景拍成小视频,并利用“爱剪辑”这个视频剪辑软件进行剪辑,增加了“戏剧”的趣味,大大丰富了教学素材的内容和形式。学生从视频中反映的关于赞美的艺术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具有共鸣,并且视频中的“演员”就来源于身边的同学,这让他们更有亲切感,同时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从而比较容易将课堂中学到的方法和技巧迁移到实际生活中。

(三)巧用大数据,创新互动模式——多元互动原则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一种互动的“团体过程”,这个过程会产生影响团体成员及整个团体的力量,此即所谓“团体动力”。在这种团体的辅导过程中,每个成员认知的矫正或重建、情感的体验或迁移、行为方式的改变或强化,都依赖于成员间的交流和互动。传统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堂的师生、生生互动模式可能只局限于提问、小组讨论这样比较单一的方式;如今信息化教学模式给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各种多媒体软件对于丰富教学素材内容、增加课堂灵活性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智慧课堂”使用iPad直观地展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和他人在团体中思想观点、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碰撞与交汇,使得课堂的行进打破预设。在讨论、书写的环节,可以利用实物摄像,或者把学生思考的结果通过拍摄功能展示出来,把现场生成的内容直观地展示给每一位学生。

比如,在“赞美暖人心”心理活动课上,在“勇于赞美——赞美小调查”这个环节中,笔者课前使用问卷星,组织全部学生完成关于赞美方式的小调查,运用统计图表分析调查数据的结果。目的是通过大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了解学生课前的学情,以便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采用问卷星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进行调查,一方面有利于了解学生关于赞美的看法以及不愿赞美的真正原因,以便于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再者针对反映学生真实情况的数据进行提问互动,能有效关注到学生感受和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讨论、反思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活课堂的心理团体动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家运用电脑或微信等方式完成调查作用,打破传统教学中要在课堂完成的空间限制。

(四)启动拍摄功能,捕捉现场生成——现场生成原则

实践表明,在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过程中,真正能够震撼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开发辅导主题的辅导素材,往往不是教师事先预设的,而是在辅导活动的现场即时生成的。使用智慧课堂iPad的拍摄、视频功能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学生实时互动,抓取每一个学生生成的内容,并供所有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讨论,起到了加强课堂互动的作用。

比如,在“赞美传递——点亮那颗星”的环节,运用智慧课堂技术,学生通过手中的平板电脑,可以为任意一位同学进行点赞行动,并通过屏幕的投影让全部分享。在学生进行赞美行动时,教师利用iPad拍摄功能的便利,充分利用学生现场生成的内容,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点评和引导,在对班上某些平时表现不怎么好的学生进行赞美时,有些学生提出:“我们找不到有些同学身上值得我们赞美的地方。”这时候,教师需要及时作出引导:“我们的同学真的没有值得我们赞美的地方吗?还是我们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呢?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优点和缺点,如果某个同学的优点不是很明显的话,我们可以发动全班同学的力量,让我们发起‘优点轰炸,一起来找找这位同学的优点。”还有一些学生在对别的同学进行赞美时,有的赞美词语过于夸大。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同样会引导:“从刚才的赞美调查过程中,我们总结了5种最受欢迎的赞美方式,请问你覺得你的赞美方式怎么样?对方会接受吗?”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且采访被赞美后该同学的感受;让赞美的和被赞美的同学都能对赞美的作用和影响有更深刻的体验和认识。

心理活动课的现场生成性是一堂好课的关键,而且也考验着心理教师的应对能力。利用对现场生成内容的实际拍摄,结合丰富的素材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既来自学生自身的生成,又有一定信服力;且高于学生的生成,让学生有所收获。

(五)利用微课,体现以生为本——主体抉择原则

新课程改革理念中,“以生为本”体现的是课堂上,要把主体性地位还给学生。辅导教师不要总以一个说教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不要急于给出现成的结论,而要尽可能地将解决问题的自主权还给学生,相信学生具有解决自身问题的潜能。那么,通过利用微课的形式,收集能集中反映学生实际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素材,让学生能重新审视自己的问题,从而学会以主人公的角色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比如,在“感受赞美——心理小实验”的环节中,通过课前对学生进行关于“积极和消极评价”的心理小实验,编辑素材,制作成微课。在课堂上进行微课展示,然后引导学生看完后分享观后感。当看到视频中接受消极评价的学生受到恶语相向时,向学生提问:当你看到这些充满恶意的评语,你心里是什么感受呢?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难受、觉得那些被骂的同学很可怜、愤怒等等。这时候,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关键是营造温馨、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平时没有机会“申诉”的学生畅所欲言,要把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讨论的积极性调动好,从而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当你写下这些不堪的字眼时,你有想过这位同学的感受吗?也许我们有的同学正在遭受这样的语言暴力,你又考虑过他们的感受吗?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自我改变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但不要由教师代替学生做出改变的决定,因为我们助人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助。

除此之外,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可利用微课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其既能在课堂上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是多元智能理论的体现。

(六)整合多种技术,营造心理相容的氛围——和谐有序原则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师生真情的流露、心灵的交融,因此,心理教师要转换“教育者”的角色,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气氛。要实现高效学习,学习环境十分重要。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反之则对教学活动起到阻碍作用。运用多媒体技术摆脱传统的枯燥说教式教学手段,通过多元化、色彩化以及图像化的方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掌握心理课程知识,不断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以及自我调节能力。此外,通过整合多媒体技术,营造温馨、信任的心理课堂氛围,师生都能在这样的氛围下敞开心扉,交流彼此的观点和想法,从而达到心理相容的教学目的。

比如,通过制作关于赞美心理小实验的微课,让学生亲手体验不同评价带给自己的不同感受,从而深切感受到赞美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意识到恶语给人带来的伤害。又如,通过拍摄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近的情景小视频,让学生真正以主人公的身份去想问题,每个人交流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在分享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运用智慧课堂技术,学生通过手中的平板电脑,可以为全部任意一位同学进行点赞,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去赞美和得到赞美的愉悦感,也能进一步拉近同学间的距离,从而达到心理相容的效果。

三、结语

信息化教学手段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小学生心理教育中,正是由于多媒体的文字、图像以及声音等媒体多元融合的特点,解决了许多此阶段遇到的教学问题。它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而且成为小学心理教育的真正辅助工具,帮助教师以更多元化的方式真正提升了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但是,我们也要正确认识信息化教学的内涵,将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应用到课程教学中,是为了达成该节课的教学目标而服务的,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否则就本末倒置了。

总而言之,信息化技术助力心育课堂是大势所趋,每个心理教师都应该具备学习新技术接受信息化资讯的成长型思维,通过熟练运用多种信息化技术,丰富心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种网络途径比如微信、微博、QQ等方式拓宽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平台,突破传统教学手段的时空局限,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徐莉莉.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生心理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7).

[2]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3.

[3]王丽英.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探索与应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09).

[4]邓公明.巧用信息技术,演绎精彩心理课堂[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06).

[5]郑伟威.巧用Ipad媒体,创新心理活动课的互动环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06).

[6]田春苗.微课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3).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中心小学,广州510000)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课信息化技术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学习心理辅导课的设置与设计
高中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辅导课共通性的几点思考
企业财务管理受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和对策
浅析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中学田径训练模式
浅析信息化技术在一体化手术室建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生命年轮在心理辅导课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