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思秀从风论治喉源性咳嗽*

2021-04-17秦岭刘赟任思秀

河南中医 2021年3期
关键词:外风内风风药

秦岭,刘赟,任思秀

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无锡 214071

2016年,“黄氏喉科疗法”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任思秀主任是无锡“黄氏喉科”第十代传人、非遗项目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长期从事喉科工作,后又师从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临床经验丰富,对喉科的疾病治疗有独特见解,喉源性咳嗽亦是其一。喉源性咳嗽简称“喉咳”,由干祖望教授发现并命名,于1989年首次发表于《中医喉科学》[1]。患者多见阵发性喉痒,不痒不咳,一痒即咳,咳而无痰或少痰,尤其感寒后或接触刺激性气味(油烟、油漆、粉尘、冷风等)后咳嗽加重。任思秀主任从“风”论治喉源性咳嗽,取得良好疗效。笔者有幸跟其学习,通过总结其诊疗经验,进一步探析喉源性咳嗽的病因病机及用药特点。

1 风咳溯源

风邪致咳,古已有之。早在战国时期,《礼记》中就有风邪致咳的记载,如“季夏行春令……国多风咳”,《素问·风论》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风者,善行而数变……”奠定了风邪致咳的理论基础。《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提道:“又有十种咳,一曰风咳,欲语因咳言不得竟是也”,将“风咳”列为“十咳”之首。《重楼玉钥》中说:“大抵风之为患,好攻上而致疾者,三十六症,内关咽喉为第一”,再次指出喉疾首先要从“风”而论。近代名医朱仁康认为:“风胜则痒,风动则痒”[2]。风善行而数变,又称“贼邪”,逢孔必入,喉窍常开,易被风邪侵袭。喉源性咳嗽由风邪所致者,又称为“风咳”。“风咳”一词在1959年由成都中医学院编写的《中医常用名词简释》[3]中的解释是:“风咳,因感受风邪而引起,其为外感咳嗽证中的病候之一,其症鼻塞声重,口干喉痒,语未竟而咳。”从古至今,各大医家从中医理论、经验体会等不同角度提出“风邪致咳”的各种理念,并日益完善。

2 病因病机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为六种外感病邪总称,而风又为六淫之首、百病之长,四季常有。首先,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邪从口鼻而入,咽喉首当其冲,故笔者认为,风邪乃是喉咳之先导。其次,风为百病之长,可单独致病,又可兼夹其他病邪致病。《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素问·骨空论》曰:“风者,百病之始也。”风邪单独致病可见咽痒咳嗽无痰,若夹湿上行可见咳嗽咯痰,寒者白痰,热者黄痰,火热者咽痛不已。风邪致咳发生迅速,难以自抑,与风性“风盛则动、善行数变”的特性相符。

早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就对咳嗽的病证进行了描述,不仅体现了咳嗽是肺系疾病的最主要症状,又说明了内、外之邪均可致咳。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故风邪犯肺为其主要病因,其病机与“肺气失宣、气道挛急”密切相关[4]。风邪有外风与内风之分,外风致病多乘虚侵袭肺卫,致肺气升降失司,表现为咳,风邪致病常夹时邪,应时而不同,夏季常夹热邪,秋季常夹燥邪,冬春季常夹寒邪,应注意临床辨证。热极生风、阴虚风动及血虚生风均属内风,亦为喉源性咳嗽的致病因素。清代王泰林述:“凡人必先有内风而后外风,亦有外风引动内风者。”故在辨证施治时应着重于风。干祖望[5]、吴拥军[6]、邓可斌[7]、王玉明[8]等对喉源性咳嗽的病因病机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各自的见解,认为外感与内伤、外风与内风、生活环境因素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马胜民等[9]认为,血虚生风同样可引起喉咳,遵循“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原则,提倡益气养血祛风法治疗喉源性咳嗽。国医大师晁恩祥提出风咳理论,症状有急迫、挛急、突发顿咳、咳嗽严重、咽痒等,认为多与外感久咳与风邪伏肺相关,并指出风咳有别于风寒、风热、风燥,为一种独立的临床证型[10]。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喉咳与诸多过敏性因素密切相关,如吸入天花粉、烟尘、异味气体、尘螨、动物毛屑等[11]。任老师结合前人经验及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特点,认为喉源性咳嗽病位在咽喉,又与肺密切相关,可归属于“喉痹”“咳嗽”范畴。风邪为喉源性咳嗽的主要致病因素,且与情志密切相关,肝气不疏,久郁化火,火热生风,上扰咽喉,致痒致咳。

3 风药特性

朱震亨《丹溪心法·咳嗽十六》[12]中记载了治疗“久嗽风入肺”的疗法,表明了中医治疗风咳具有悠久历史,而风药之名则首见于南宋窦材所著《扁鹊心书》[13]。《医学启源》中将药物分为五类,其中“风升生”即为风药的基本理论概括。《脾胃论》曰:“味之薄者,诸风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详细描述了风药的特性,风药大多味辛质轻体薄,内含芳香通窍之气,具有清扬升散之功,有辛、散、温、通、窜、透等多种特性[14],可通行人体上下、脏腑内外,能畅达气机之上源,上源开则气机顺,气机顺则肺气宣,而瘀血自下[15]。

3.1 发散风药发散风药是发散风寒、风热作用的一类药物。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中有一名方“止嗽散”,主治“诸般咳嗽”[16],此方温润平和,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又无闭门留寇之过,为发散风邪之经典古方[17]。《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三拗汤”为宣肺散寒止咳之名方,由麻黄、杏仁、甘草组成,多用于风寒致咳初期。任老师认为,祛风止痒、宣肺止咳为外风所致喉源性咳嗽的基本治法,风邪常夹寒夹热,后期生痰,任老师善用止嗽散和三拗汤,时常配合使用,常用药物有麻黄、荆芥、防风、桔梗、紫菀、百部、白前、苏子、金沸草等。荆芥、防风辛散疏风,行气而达肌表,止痒止咳,故常配伍使用。麻黄常配伍杏仁,麻黄辛温,宣肺解表的同时又温散理气。《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曰麻黄:“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积痰凝血之中,凡药力所不到之处,此能无微不至”。麻黄与杏仁,一升一降,使肺气宣降得复,功效倍增[18]。金沸草为旋覆花干燥地上部分,常与苏子配伍入药,有散寒止咳化饮之功。“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苏子降气化痰,同用助肺气宣降而复。桔梗宣肺利咽,白前下气止咳,常配伍使用,一升一降,寒热之咳皆能使用。桔梗与甘草同用,取张仲景桔梗汤之意,宣肺利咽止咳。紫苑、百部温而不热,润而不寒,新旧之咳皆能使用。偏风热者,任老师常加桑叶、菊花、薄荷、牛蒡子等疏风清热。

3.2 搜剔风药 搜剔风药是具有搜剔隐匿藏伏之风的一类药物。虫类药物善于搜风通络,《温病条辨》曰:“以食血之虫,飞者走络中气分,走者走络中血分,可谓无微不入,无坚不破。”叶天士[19]云:“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着,气可宣通。”若病程较长,风邪郁闭于内,久治难愈,就会出现剧烈咳嗽,甚至气道挛急。因伏风潜于肺络之深处,非草木之药力可及,故可加入一些虫药以搜风透络。蝉蜕可谓是“飞者走络中气分”,为祛风止痒之要药;全蝎、蜈蚣可谓是“走者走络中之血”,长于熄风通络止痉,对于风邪深伏于肺络者效宏力专。僵蚕既可祛外感风邪,又可除内伏之风,配伍使用,增强疗效[20]。除此之外,任老师还将丹参等活血药与搜风药同用,遵循了“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原则。若为外风引动内风而致咳者,任老师常配伍发散风药一同使用,达到内外同治的目的。若为素体正虚者,以防搜剔风药过度伤正,任老师常配伍使用黄芪、白术、防风以益气固表。

4 病案举隅

案一:患者,女,43岁,2019年11月15日因“咽干咽痒,刺激性咳嗽半月,加重2天”就诊。1个月前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咽痛咳嗽咳痰,药店购买抗生素及止咳糖浆,经治疗后无咽痛,无咯痰,咳嗽稍缓解,自行停用抗生素,继续服用止咳糖浆,仍未见好转,咽干咽痒明显,咳后咽痒缓解。刻下:咽干、咽痒,刺激性咳嗽,一痒即咳,无痰,咽喉异物感,晨起咳出少量黏痰,睡眠尚可,饮食清淡,喜饮温水,饮后喉部稍舒。检查: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咽喉部稍充血,咽喉壁淋巴滤泡增生伴充血,咽侧索稍充血,会厌无红肿,双侧声带轻充血,舌淡,苔薄白,脉浮略紧。辅助检查:血常规、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喉源性咳嗽(风邪犯肺),治法:疏风利咽,宣肺止咳。处方:麻黄6 g,杏仁10 g,防风6 g,荆芥10 g,桔梗6 g,蝉蜕3 g,苏子10 g,玄参10 g,金沸草6 g,甘草3 g。7剂,水煎200 mL,早晚各100 mL分服。嘱患者停服止咳糖浆,避风寒,忌辛辣刺激食物。2019年11月23日二诊:咽痒、咳嗽明显减轻,仍有咽干、异物感,查:咽喉壁淋巴滤泡增生,轻充血,舌根淋巴滤泡增生,咽侧索充血减轻,舌淡苔薄白脉浮。前方去防风、荆芥、金沸草,加赤芍10 g,牡丹皮10 g,天花粉10 g,继服7剂。2019年12月1日三诊:咽痒咳嗽不明显,咽干减半,异物感亦减轻,咽喉已无大碍,但出现大便偏软不成形,次数稍多,舌淡,苔薄。处方:党参10 g,茯苓10 g,炒白术10 g,桔梗6 g,山药10 g,陈皮6 g,玄参10 g,甘草3 g,7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随访2个月未复发。

按语:患者初诊时咽痒咳嗽考虑上呼吸道感染后迁延失治,止咳糖浆甜腻易敛邪,使邪困于肺而不得宣散,故首诊主要以疏风宣肺为主。方中麻黄、杏仁、甘草取“三拗汤”之意宣肺止咳,金沸草、苏子降气祛痰,调畅气机,使肺气宣降得复,防风、荆芥疏散风邪,桔梗引诸药入肺经。二诊时症状已明显减轻,咽干、异物感明显,故减去前方疏风类药物,加入赤芍、牡丹皮活血利咽散结,天花粉生津利咽。三诊时患者自觉咽痒、咳嗽不显,咽喉不适已去大半,但出现大便不成形,考虑久用寒凉药物所致,应顾护脾胃,用四君子汤加减,使气血生而津液复。

案二:患者,男,53岁,2019年12月3日因“反复咳嗽1年,加重半月”就诊。患者诉近1年来反复咳嗽,夜间明显,偶有咳痰、气促,半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加剧,伴咽痒不适,咳嗽后气促较前加重,口服抗生素、抗过敏药物后稍缓解。就诊时诉仍有咽痒咳嗽,咯痰较少,色白质黏,食纳一般,大便干结。检查:双侧扁桃体I°肿大,咽喉部无充血,咽喉壁淋巴滤泡增生伴充血,咽侧索稍充血,会厌无红肿,双侧声带轻充血,舌红,苔白腻,脉缓。辅助检查:血常规、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喉源性咳嗽(风邪犯肺,痰浊内蕴)。治法:止咳化痰,祛风通络。处方:麻黄6 g,杏仁10 g,百部10 g,紫菀10 g,蝉蜕6 g,地龙10 g,僵蚕10 g,射干10 g,半夏10 g,前胡10 g,桔梗6 g,苏叶10 g,甘草5 g,7剂,水煎200 mL,早晚各100 mL分服。2019年12月11日二诊,服药后患者夜间咳嗽明显缓解,咯痰明显减少,咽痒缓解,咳时气喘明显减轻,食纳一般,大便较前通畅,舌红,苔腻。患者外风渐去,内风尚存,进一步祛风化痰,原方去麻黄,僵蚕,加茯苓10 g,陈皮6 g,7剂,水煎200 mL,早晚各100 mL分服。2019年12月19日三诊,患者无明显咳嗽,无咽痒,无咯痰,无气喘,大便仍有干结,较前好转,时有汗出。考虑患者病程较长,脾运乏力,卫表不固,痰湿结聚。目前风邪已去,后期益气固表,培土生金以顾护脾胃,处方:党参15 g,炒白术10 g,茯苓10 g,黄芪10 g,山药10 g,白扁豆10 g,防风6 g,炒薏苡仁15 g,枳壳10 g,炒白芍10 g,甘草5 g,7剂,水煎200 mL,早晚各100 mL分服。

按语:患者近1年来病情反复,迁延不愈,内风、痰湿伏藏于肺络。半月前因卫表不固导致外风侵袭,肺为华盖,门户失守,风邪入里,引动内风,致使肺气上逆而咳,痰黏难咯。初诊时先以祛风通络法外祛风邪,内通肺络,在宣肺的基础上加入搜风通络之虫类药,加强祛风化痰之功。二诊时咳嗽气喘缓解,仍有咯痰,脾虚痰湿内生,故加入陈皮、茯苓,与半夏合为二陈汤之意,加强祛痰之功,健脾以杜绝生痰之源。三诊时无咳嗽咯痰,无气喘,无咽痒,但出现汗出,此乃久病卫表不固之表现,应顾护脾胃,培土生金,益气固表,卫表固而外邪无处可入,脾胃健而内邪无处可生。

猜你喜欢

外风内风风药
风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理论探析及临证体会
基于“内风”理论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临床研究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黄文政教授对肾风病“内风”的认识与用药经验
感冒后咳嗽从风咳论治诊治思路
从“风”论治哮喘
风药之功用辨析
《蠢子医》运用风药特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