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蠢子医》运用风药特色研究❋

2015-01-25王明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金丹风药风寒

江 玉,闫 颖,王明杰

(四川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四川泸州 646000)

《蠢子医》运用风药特色研究❋

江 玉,闫 颖,王明杰△

(四川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四川泸州 646000)

《蠢子医》系清代医家龙之章晚年所撰,记载了内、外、妇、儿、眼科诸疾的丰富诊疗经验,尤其对于风药的运用见解独到,别具一格,书中多处提到风药且有数篇关于风药与治风的专论。其对风药甚为推崇,认为诸病不离风药,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笔者分析龙之章高度重视风药运用的机理,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于风邪致病的广泛性,二是基于风药作用的特殊性,总之龙之章运用风药的独特经验值得深一步挖掘研究。

《蠢子医》;龙之章;风药;作用机理

《蠢子医》[1]由清代医家龙之章所撰共四卷,刊于1882年,系其晚年为诸孙习医而作。该书采用歌诀体裁,以夹叙夹议的形式表述了作者的学术见解与临证心得,记载了内、外、妇、儿、眼科诸疾的丰富诊疗经验,内容十分丰富,尤其对于霸药、风药的运用见解独到且别具一格,值得认真总结研究。有关龙之章运用霸药的经验,笔者曾有过专文论述[2],现仅就其运用风药的学术特色作一探讨。

1 风药运用经验

风药泛指祛风之品而言,是一大类具有辛散升发之性的药物。李东垣谓:“味之薄者,诸风药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龙之章所论除麻黄、细辛、羌活、白芷、防风之类解表药外,还包括马钱子等祛风湿药。作者对风药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将此类药物的临床运用发挥到了极致。

1.1 诸病不离风药

《蠢子医》中涉及风药的运用遍及内、外、妇、儿等各科病证,其中明确提到风药者66处。书中不仅多处提到风药,而且有数篇关于风药与治风的专论,阐述其运用风药的独特经验,反复强调风药在临床的重要性。如“治病须要兼风药”篇云:“治病须要兼风药,不兼风药不合作。”“治病风药断不可少”篇云:“但置风药三两味,便是卢医到身边。”表明龙之章对风药的重视已经到了无病不用的程度,这在历代中医文献中是不多见的。

龙之章在书中记述了自己对风药功用的认识过程:“我初治病脉清楚,虚实寒热得真传。一看虚实寒热症,便将温凉补泻诠。至于一切除风药,全不置念在心间。间有受风甚显然,始加发表四五钱。中年悟澈五运六气理,始知人生受病风为先。以后治病开方子,必于风药加检点。”可见,其对风药的推崇并非出于偏爱,而是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值得学者认真对待。

1.2 风药临床应用

1.2.1 头上诸病以除风为主 书中提出:治上焦之病,以除风为主。在“头上诸病以除风为主”篇指出:“眼科喉科先除风,多用寒凉必不中。多用寒凉风束住,此是先生大不通。风不能出火不降,头上之病总牢笼。”

风药应用于眼病是本书特色之一。龙之章将治眼方法概括为“治眼五诀”,包括透窍式、除风式、清热式、定痛式、去翳式,其中透窍式和除风式均含有大量风药。运用白芷、细辛、蔓荆子、辛夷及荆防、二乌、二活之类祛风通窍,且载药上行,引药入目。除风式分为清散、温散2种,若风与热合导致眼目红肿疼痛、眵多泪糊等风火之症,治宜清散,选用辛凉发散之品,如干葛、菊花、蔓荆子、薄荷等,不仅能祛散风邪,而且能开通腠理、导火外出,使“火出皮外汗津津”而热随汗解。清散法治疗风火夹杂之症,一般适用于风重于火、热势较轻者。若风寒凝滞眼中,眼内瘀肉紫红、脉沉迟则宜用温散之法,选用辛温发散之品,如麻黄、羌活、荆芥、防风等发散风寒,开通郁滞。龙之章认为“眼科温散甚有理”,临床上风寒凝滞所致的目病并不少见,特别是阳虚体质之人,最易感受风寒之邪,温散之法大有用武之地。

在“治今喉症以除风为主”篇中指出:“咽喉不利最多端,总以除风为大关”,“多用风药为上策,少用清凉为正端。”书中治疗湿热隐伏的咽喉疾病,主张“风药多用凉带餐”,认为“若凉药多用,恐有以束之之嫌。故多用风药以散之,凉药自能得力”。

1.2.2 内科杂病用风药 书中对于内科疾病的治疗多处运用到风药。如“诊一老妇脉甚劳,上头好似皮纸蒙”,龙之章认为是风寒侵袭,“气血尽被风凝住,不用风药必不中”,重用风药达10余两。对于隆冬疼痛认为多是阴风为病,指出“阴风入骨寒入窍,二乌(川乌、草乌)二活(羌活、独活)最融融”。再如治疗头上疼痛喉中咄,加入风药,则有病立撤之效。治疗头懵头晕心中咄,用郁金与菖蒲,“加入风药病立撤”。龙之章经验风药细辛治疗头疼如劈宜大用,其猛烈之性直达头颠,立时痊愈,故赞曰:“可以立大功,可以称为仙”。

至于虚弱之证,龙之章同样重视风药的运用。如“虚痨中风脉上颠”篇中指出:“脉象打闪上下飞,虚痨风热甚可危。我用风药七八两,加上金丹春便回。”注云:金丹少用,有风药驾驭,尽从汗解,并不下泻。金丹即紫金丹,内含巴豆霜,本有泻下作用,但少量金丹与大剂量风药配合运用,用治虚痨风热收效甚捷。龙之章经验重用风药还可以救治无脉症。“无脉之人多不死,要与神色相参”篇中说:“我尝治些无脉症……大用风药加金丹,忽而脉象尽如前。”书中还主张治杂疾老病宜风药、行药相辅而行,即发散与通下并用。指出“上头有病上头表,下头有病下头宣。杂疾老病恒如此,不如此治必不安。我尝二药一齐用,上下周流无弊端。”并称“我用二药皆此意,每从大汗显神通。此是我家创制法,莫说风症不可兼药行。”

1.2.3 妇科用风药 书中治疗妇科疾病也常应用风药。龙之章认为“孕妇有病治最难”,“产前不安多是风”,治疗主张“必须伏虎丹透发,必须琥珀散冲融,风药一齐涌上前,不得大汗总不中”。指出虽然伏虎丹、琥珀散“似伤胎”,但有“风药驾驭则毒从外解,力不内攻”。对于妊娠恶阻之症,提出“羌(羌活)芥(荆芥)辛(细辛)芷(白芷)宜多用,调理肝气是正端,加上宿砂与蔻仁,内里温暖外皮宣”,表明作者认为风药有疏肝理气之功。

书中还记载了龙之章催生用发散的独特经验。“催生用发散是创格”篇云:“有一产妇将产时,大搐大颤无奈何……我一诊脉是风寒,二关如钱滞经络。即用荆防苍麻去解表,益母独活芎归多。吃下病止即生儿,并无一味异样药。他教我打我不打,诊脉解表是正着。”解表催生之法堪称龙之章首创,尤其是隆冬季节用之甚效。在“隆冬产生大宜发散”篇中云:“吾尝隆冬治一人,一经发散便安然。又迟数日治一人,一用发散便生还。”认为难产是因隆冬受风寒所致,治疗中“岂可泥住佛手散,而忘发散之大端”?

1.2.4 外科用风药 是书对外科阴证的治疗颇有发挥。“外科不知纯阴之症甚多”篇云:“《外科正宗》虽然分经络,纯阴之症全未去昭宣,纯阴之症便要入骨治,大热大补大透宣。果能早早透出毒,纵然为祸亦有边。不可使它隐伏藏在内,穷年累月绕骨间。不怕透出热不断,不怕透出肿连绵。不怕透出脓外流,不怕透出口如钻。炮姜焦术渗脾湿,肉(肉桂)附(附子)二活(羌活、独活)苍(苍术)麻(麻黄)连。若是热补带透毒,连吃数付便外传。哪有附骨真阴症,滞住经络不能宣?”龙之章对风药透毒的高度重视,还体现在“治疮用药真诠”中:“(疔疮)初起宜用夺命饮,以后只用阳和单”;“夺命饮中二活兼……阳和汤中麻黄先”。

书中记载了龙之章的一些外科验案,多不离风药。如“尝治一颈项坚不通,我用风药加蜈蚣。他便喉烂小窟窿,流尽毒水即长平。到了一月热又起,喉烂小口出稠脓。我用大补兼风药,稠脓流尽又成功。”又如:”有一项肿坚似铁,大抵湿寒水暗结。我用蜈蚣足一钱,研为细末使哺啜。和入风药去出汗,一夜蚀烂水外泄。过了几日渐长住,内里作脓似火热。蚀开一口脓外流,我用风药大补气与血。过了几日又长住,一身之病尽皆撤。”可见风药与虫药并用,治疗外科病症效果卓著。

2 详述风药作用机理

综观全书论述,分析龙之章高度重视风药运用的机理,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于风邪致病的广泛性,二是基于风药作用的特殊性。

2.1 病从风起,风药祛邪外出

龙之章治学十分注重五运六气,提出有“医道以气运为主”的理论。结合多年临床观察,指出“自我看来,大抵如今病症,以风为主,而火次之,痰与气又次之”,“今日之病多从风上得,不用风药必不痊”。认为“六气皆以风为本”,“风者,百病之长也。《素问》曾屡言之”。风药多具辛散之性,有透发之功,能疏透肌肤腠理,发散在表之邪外出,不仅可祛除风邪,而且能使各种兼夹入侵之邪一并从表而解,故风药不仅祛风,亦能散寒、泄热、祛燥、除湿,不论风寒、风热、风燥、风湿,均应以风药为先。同时,风药凭借其透泄之性,不仅祛除表邪亦能祛除里邪,包括某些内生之邪,如内湿、内热,尤其是郁火,非风药不能取效,所谓“火郁发之”。

同时,龙之章还认为风与气为病密切相关,所谓“一身之病皆由气,气若到时风自钻”。如“风火诸症脉论”指出:“《素问》云:百病之生于气也。风火上冲之症,惟有气之人为最多。”仔细分析其所说之风,不仅指外风也包含内风。笔者认为这是符合临床实际的,内风外风往往相兼为患,难以截然分开。风药既能治风又能治气,还有不少风药不仅祛除外风还能调治内风,因此临床运用甚广。

2.2 病因积滞,风药透达贯通

龙之章论病首重积滞。书中一再指出:“诸病皆因气不通”,“百病皆因积滞生”。积滞不仅指有形的宿食积聚滞留,更指气血津液郁滞不通,乃是各种病证的症结所在。作者进而提出:“治病不得一贯理,不知医道真机缄。”认为凡为医者必须首先悟澈“一贯”之理。何谓“一贯”?龙之章在“医道亦从一贯得来”篇中谓:“欲知医道真机缄,必从周身去贯穿。周身骨节三百有六十,周身毛窍八万有四千,果能周身皆贯穿,便是平地小神仙。”其侄孙龙镇川解释说:“盖贯则通,通则无不利,而病自无矣。如入之一身,上下有不贯穿处,则病生于上下;左右有不贯穿处,则病生于左右。诚使周身骨节毛窍,无不贯穿,则气血周流,常如天地流行不巳,六脉和缓,而天年可享矣。”可见“一贯”之旨,即气血津液流通、升降出入畅达之意。

基于上述认识,龙之章书中特别强调透达贯通以复其周流的治疗原则:“治病透字最为先,不得透字总不占。在表宜透发,在里宜透穿。一毫有不透,即有一毫不安然”,“必须上下常周流,必须表里尽贯穿……任是百样病,皆要运转大周天”。至于透达贯通的药物,他最为重视的有两类,一类是下药,一类是风药。而最为赏用的两个经验方紫金丹、牛黄散中均含巴豆霜,可谓下药的代表,临证常与风药并用,所谓“加上风药便腾达,十二经中皆能透”。风药禀轻灵之性,得风气之先,上行外达,彻内彻外,走而不守,变动不居,故深受其推崇:“况且风药大使用,一窍通时百窍通。”

龙之章在书中还特别指出了风药与他药配伍中的增效作用:“试看一切虚寒症,加上风药便绰约。一则能升提,二则能挥霍。再看一切实火症,加上风药便引却。一则能发散,二则能开拓。我今始知风药为最灵,不用风药总脱略。”“必加此味始通灵,好如熊经鸱顾在眼前。必加此味始有力,好如抽坎填离在心间。可知妙手空空尔,登场傀儡一线牵。治病岂必在实际,八万毫毛皆能宣。”笔者受此启发,结合临床实践体会,提出有“风药增效”之说[3],实源于龙之章之论。

总之,《蠢子医》关于风药的论述颇多特色,富有创新,内容十分丰富,值得深一步挖掘研究。

[1]龙之章.蠢子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2]王明杰,黄淑芬.浅析龙之章《蠢子医》运用霸药的特色[J].中医药研究,1988,1:38-40.

[3]王明杰,黄淑芬.风药增效论[J].新中医,2006,38(1):1-4.

Characteristics of Chun Zi Yi on the application of wind drugs

JIANG Yu,YAN Ying,WANG Ming-jie△
(Th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stitute of Sichuan Medical University,Sichun,Luzhou 646000,China)

Chun Zi Yi is written by Long Zhizhang in his later years of the Qing dynasty.Internal medicine,surgery,gynecology,pediatrics,ophthalmology were recorded in this book.Especially maintain the use of wind medicine,Emphasize on wind medicine to treat clinical diseases.we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the wind medicine,and believe 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one is based on the breadth of pathogenic wind evil,the second is specificity of wind medicine.In short,the unique experience of Long Zhizhang was worth studying deeply.

Chun Zi Yi;Long Zhizhang;Wind medicine;Mechanism

R222.19

:A

:1006-3250(2015)11-1354-02

2015-03-10

泸州市科技局项目-201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泸市科(2012)177]

江 玉(1977-),女,四川富顺人,副教授,医学博士,从事中医基础与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王明杰(1943-),男,教授,医学硕士,从事中医基础与临床研究,Tel:18980251195,E-mail:mj.w001@163. com。

猜你喜欢

金丹风药风寒
冬读古诗御风寒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东垣倡风药在脾胃病中的运用溯源
苦瓜爬满墙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利用资源组建抗挫救援团
治疗偏头痛用风药
从张三丰《道要秘诀歌》看我国的金丹太极文化(一)
风药在中医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